《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请思考一下你的个人精力。在求职过程中,你的精力是有限的,特别是当你找工作的时间延长至数周甚至数月时。因此,采取何种求职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你最后会精疲力竭。
33%
从家人、朋友、社区—特别是从你们当地社区、你毕业的中学或者大学那里获得招聘信息。你只需要问他们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是否知道你所在单位或者地区有工作机会?这种求职方式的成功概率为33%,也就是说,每100名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人中,33人会成功找到工作,而剩余的仅以此种方式找工作的67人则会败北。
你可能会说:“什么,这也能算得上是5种最有效的求职方法之一?”是的,但只是相对来讲。毕竟有67%的人以这一方式找不到工作。但请注意的是,这种方式求职的成功率要比简历求职的成功率高出5倍。换句话说,通过与朋友和家人交流后获得工作的成功率,比你仅靠到处发简历的成功率高出5倍。
47%
对于你感兴趣的公司、工厂及机构主动出击,不管那里是否有职位空缺。这一求职方式的成功率能够达到47%。也就是说,每100名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人中,会有47名最终找到工作的幸运儿,而剩余的仅以此种方式找工作的53人则失败了。请记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找工作,其效率要比仅靠到处发简历找工作的效率高出7倍。
69%
通过查询电话号码簿锁定你感兴趣的专业或领域,然后打电话给相关公司或者直接造访进行面谈,以获知他们那里是否有你所擅长的职位空缺。这一求职方式的成功率达到69%。也就是说,每100名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人中,69人最终成功找到了工作,而剩余的仅以此种方式找工作的31人则以失败而告终。请记住,通过与目标公司通电话找工作,其效率要比仅靠到处发简历找工作的效率高出10倍。
84%
与其他求职者一起组成所谓的“求职俱乐部”。通过电话簿锁定本市中你感兴趣的公司或单位,然后打电话,询问他们是否有你擅长的职位空缺。这一求职方式的成功率达到84%。也就是说,每100名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人中,有84人最终找到了工作,而剩余的仅以此种方式找工作的16人则没有成功。请记住,通过与目标公司通电话找工作,其效率要比仅靠到处发简历找工作的效率高出11倍多。
86%
改变自己一生的求职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你在求职之前对自己作彻底的评估分析,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什么、哪里、怎样。
什么。你需要评估和确认你喜欢的事情。请注意,我说的是你“喜欢”而不是你“擅长”的事情。这些就构成了你的可转换技能,因为它们可以转移到你所选择的任一领域和职业中去,不管你是否在一开始就选择了它们。
哪里。这里指的是工作环境。假设自己是一朵在沙漠里盛开的花,那么如果把你放在1 000英尺的高地,你很可能会无法适应。每一种植物都需要一种最适合其生长的环境。你也如此,你就像是一朵花儿。你需要确定自己施展技能的场所、茁壮成长的环境和高效率工作的环境。
怎样。你需要确定如何到达你所希望的目的地。为此,你要确定你所感兴趣的工作的名称、拥有这些工作岗位的单位(位于你所希望的地理区域内)的名称以及这些单位中拥有人事任免权的人。你要设法去接近这些人,向他们展示你如何利用自己的技能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同时,你要向他们展示,如果你被录用,你不会给他们带来麻烦,而是能够为他们解决问题。
这一求职方式的成功率达到了86%。也就是说,每100名通过这种方式求职的人中,86人最终找到了工作。因此,如果别无他法,你可以尝试一下这一方法,它会为你带来好运。
同上述几种方法一样,这种方法也并不是屡试不爽,每100名求职者中仍有仅使用这一方法的14人找不到工作。但请注意,这一方法比到处发简历找工作的效率高了12倍。换句话说,只要你愿意付出更多的辛苦,你便会比到处发简历找工作的人多出12倍的获聘机会!
综上所述,我们看到共有18种求职方式,且每种方式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有的方式效率高,但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劳动,有的方式效率低,但你却不用付出太多的心力。这些都是你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尝试换一种求职方式
正如我们之前所看到的,求职的成功并不取决于某一种求职方式,有时候你需要使用4种求职方式。
换一种求职方式会使你避免“求职窘境”。其中的奥妙何在呢?当一种方法不起作用时,我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想办法再试一次。我们会想:500份简历找不到工作?那试试1 000份怎么样?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换一种方式。
求职者时刻谨记的7件事
1。 对大多数人来讲,求职本身是一件不断反复的活动。如果你并不是这样,那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幸运儿。根据专家的统计,35岁以下的职场人士平均1~3年便会去找一次工作;而35岁以上的职场人士,平均5~8年会去找一次工作!专家说,按照这种推理,我们每个人一生中会发生3~5次的工作变动。
2。 求职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有些求职者知道在某些情况下应该怎么做,似乎他们天生便知道一样。而对有些人来讲,求职却是一件难事。但幸运的是,无论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来自互联网和其他渠道的帮助与建议。
3。 求职是一件很神秘的事情,有时候简直让人无法琢磨。你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为什么有些事情有时候可行,有时候又不可行。
4。 关于求职和跳槽,没有永远错误的方法。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下,对于某一家用人单位,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可能起作用。关于每一种技巧,没有可行或不可行之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行或不可行。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它的可能性。
5。 关于求职和跳槽,没有永远正确的方法。在特定环境和特定时间下,对于某一家用人单位,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可能不起作用。关于每一种技巧,没有可行或不可行之说,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可行或不可行。重要的是,我们要看到它的可能性。
6。 掌握此次求职的技巧并在以后熟练运用这一技巧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需要你花费很多的心思。你在求职过程中做的工作越多,思考越多,你的求职便越有可能获得成功。注意:你平时是否很懒?不,不行!多数人将生活中的一些习惯带到了求职过程中。
7。 求职在一定程度上总是要靠运气。掌握求职技巧并不意味着你一定会找到一份工作,而只是意味着你可以不用那么碰运气而已。
聪明的求职者在一开始便知道,他们首先是在寻找希望,然后才是在找工作。可选择性便是希望之所在。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来讲,希望便是一切。
如果你通过报纸上的招聘广告、通过网络招聘、通过到处发简历,或者通过在中介公司备案的方式求职都没有成功,你就要放弃原来的做法,变更策略,采取新方法。

搬开你求职路上的绊脚石(1)
多数人觉得,相对于别人而言,自己在求职过程中存在一些或不为人知的或明显的缺点,从而妨碍我们找到一份好工作,例如:
? 我有身体缺陷
? 我有智力缺陷
? 我从未上过高中
? 我从未上过大学
? 我还没毕业
? 我刚毕业一年
? 我已经毕业多年
? 我长得太漂亮
? 我长得太帅
? 我长得太丑
? 我长得太胖
? 我长得太瘦
? 我年纪太大
? 我年纪太小
? 我之前只有在一家公司工作的经验
? 我之前跳槽太频繁
? 我快要退休了
? 我经验太少
? 我之前坐过牢
? 我得过精神疾病
? 我文化程度不高
? 我接受的教育太多,大材小用
? 我有西班牙血统
? 我有黑人血统
? 我有亚洲血统
? 我的英语口音太重
? 我的特长太单一
? 我“样样通,样样松”
? 我之前曾担任过神职人员
? 我之前当过兵
? 我过于武断
? 我过于内向
? 我只为志愿者组织工作过
? 我只在小公司工作过
? 我只在一家大公司工作过
? 我只在政府工作过
? 我来自不同的文化或背景
? 我来自不同的行业
? 我来自另外一个地区
(换句话说,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有大约3个星期的时间处于求职的状态!开玩笑而已!)
你最大的缺点和最擅长的能力
如果你认为你的缺点会妨碍用人单位录用你,那么你应当振作起来不管你有什么缺点,或者你认为自己有什么缺点,都不应当使它成为用人单位拒绝你的理由。实际上,你的缺点只会影响你在某些用人单位的应聘。
在求职时,你应当记住下面的话:
至少有两类用人单位:
那些对我能做的事情感兴趣的用人单位

那些对我能做的事情不感兴趣的用人单位。
对于后者,我也应当感谢他们,并询问他们是否知道对我的能力感兴趣的其他用人单位。
然后,我便悄然离去。
当晚我会给他们发送一封感谢信。
你永远都不会预料到他们第二天会怎样。一封感谢信会永远留在他们的记忆中。
现在看来,我们最大的缺点反而就是我们对待自己缺点的态度。因此,我希望你能够与我一同想一想,“我有缺点”到底意味着什么。
首先,我们会顾忌某些用人单位的偏见。比如,“我很胖”并不会妨碍你做任何事情。如果用人单位因为这一点而不录用你,那么实际上这根本算不上是你的缺点,而是用人单位的一种偏见。
真正的缺点意味着有些事情你做不来。那么,我们就来讨论一下这一点。我们首先来看一下这个世界有多少种技能。没有人知道具体数字,因此让我们随便说一个数字,比如4 341种技能。你认为普通人具备这4 341种技能中的多少种呢?没有人知道答案,那么让我们随便说一个数字,比如1 341种技能。这已经很多了,这1 341种技能是一个普通人所具备的技能数。现在,我的问题是:这种普通人是否也存在缺点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4 341减去1 341是3 000,也就是说普通人有3 000件做不来的事情。普通人,不,应当说是每一个人都存在缺点。是的,每一个人。
因此,当你在求职时认为自己存在缺点,我的确同意。但是,每个人都这样,那又如何呢?与别人的缺点相比,你的缺点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吗?答案是否定的,除非你认定自己缺点太多以至于为做不来某些事情而感到难过。实际上,你唯独忘记了自己能够做什么。因为你总是在思考用人单位拒绝你的原因,而不是思考用人单位录用你的原因。
这里让我们来作一个关于存在缺点的求职者或者跳槽者的练习。请拿出一大张纸,然后将它分成两栏。
做不来的事情 我能做的事情
然后,请浏览一下下面列出的(可转换)技能,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能或者不能)将这些技能填写在上表中的相应栏目中。如果写不下,可以加页。
246项动词技能表
进取能力表演能力适应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
建议能力分析能力预见能力调停能力安排能力
查证能力归纳能力评估能力索取能力审计能力
预算能力构建能力计算能力计划能力克制能力
概括能力教导能力搜集能力交流能力编纂能力 。。  。。 
搬开你求职路上的绊脚石(2)
坚持能力调节能力估算能力概括能力指挥能力
节约能力巩固能力建造能力控制能力合作能力
应急能力商议能力创造能力决断能力定义能力
陈述能力设计能力详述能力侦探能力决定能力
拓展能力发明能力诊断能力探究能力指引能力
发现能力分配能力展示能力驳斥能力剖析能力
分配能力转移能力编剧能力绘图能力驾驶能力
编辑能力淘汰能力移情能力执行能力创建能力
评估能力评价能力检查能力扩展能力实验能力
解释能力表达能力提炼能力填充能力融资能力
维修能力跟随能力配制能力创建能力融汇能力
生成能力理解能力给予能力引导能力应对能力
负责能力带头能力助人能力猜测能力辨别能力
阐述能力想象能力实施能力改进能力即兴能力
扩展能力影响能力鼓舞能力启动能力革新能力
检查能力鼓励能力安装能力设立能力讲解能力
集成能力口译能力谈话能力直觉能力研究能力
清点能力调研能力评判能力忍耐能力领导能力
学习能力发言能力提升能力聆听能力记录能力
保持能力制作能力运作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
会晤能力记忆能力咨询能力示范能力监督能力
鼓励能力运作能力谈判能力观察能力获取能力
贡献能力操纵能力指挥能力组织能力原创能力
监视能力绘图能力感知能力表演能力说服能力
摄影能力领航能力筹划能力娱乐能力预测能力
准备能力规定能力引见能力打印能力解决能力
加工能力生产能力编程能力映射能力升级能力
校对能力保护能力供应能力公开能力购买能力
疑问能力提高能力阅读能力认识能力说理能力
接收能力推荐能力和解能力笔录能力招聘能力
节制能力参考能力复原能力关联能力回忆能力
补偿能力修理能力报告能力代表能力调查能力
办事能力反应能力储存能力恢复能力审核能力
冒险能力谋划能力选择能力销售能力感觉能力
分隔能力服务能力设定能力树立能力缝补能力
成型能力共享能力表现能力歌唱能力速记能力
解答能力分类能力讲话能力科研能力总结能力
督导能力供货能力象征能力协同能力综合能力
系统能力采纳能力交谈能力教学能力组队能力
传达能力趋向能力验证能力培训能力改编能力
笔译能力履行能力对待能力克服能力辅导能力
打字能力裁判能力理解能力替补能力担当能力
统一能力团结能力升级能力使用能力运用能力
描述能力洗涤能力衡量能力获胜能力工作能力
写作能力
填写完毕之后,请选出你最擅长和最愿意使用的5种能力,并考虑你在过去是如何展现自己的这5种能力的,并举出有关的例子。
那么你做不来的事情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你的缺点或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