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斗鸾- 第2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朱翰之低下头,犹豫着不说话。明鸾一瞧就明白了:“我知道你是怕祖父问你那些事,你心虚,担心他知道了恼你,又不肯说谎去哄他。其实这有什么难的?有时候善意的谎言是有必要的,祖父也只是需要个理由而已,他又不是老糊涂,还能不明白你的难处?你就跟他说,当初去岭南时,无论是燕王还是你,都是真心要接皇上回去的,只是后来发现他是个扶不起的阿斗,燕王才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但也没想过要加害于他。你夹在中间,既怨兄长不争气,又怕惹急了叔叔,连兄长也保不住,才躲得远远的。祖父能怪你什么呢?当初谁也没料到皇上会这样啊!”

朱翰之抬头看了她一眼,仍旧不说话。

明鸾皱皱眉:“好不好的,你也吱一声,这样不说话,我看了都心惶惶的。”顿了顿,忽然直起腰来:“我说……你去北平,应该只是躲麻烦去的吧?没有跟燕王府的人合伙算计你哥哥吧?”她记起郭钊与曹泽民等人捎来的那叠信中透露出的消息,心里更不自在了,就把这事儿拿出来一说,问他:“他们说的是真的吗?你跟的跟燕王府的幕僚一起商量事儿?”

“他们放屁!”朱翰之抗议了,“那好歹是我哥哥!我就算想算计他,也不过是助一把东风,可从没想过要对他做什么,否则,他从不防备我的,我想要下手,还用得着旁人协助?他要我过继个孩子给他做储君时,我也不会拒绝了。我在北平确实常去燕王府,但不是为了皇上的事,是为了修皇城!”

他将事情起因细细说来。原来燕王是真的想过要在登基后迁都北平的,但这一时半会儿的未能成事,就想先把自己的王府修起来,预备日后做新皇宫。燕王府本来就是在元朝皇宫的遗址上修建的,只要扩一扩,把各处大殿与宫室翻新一下,就有个大致的雏型出来了,别的日后再慢慢修不迟。

燕王是昭宣帝反正第一大功臣,因国库空虚,他除了王爵提了一级,也没得什么丰厚的赏赐,要把自己封地的王府翻新扩大,别人也挑不出什么错来。朱翰之在北平期间,因做了个大地主,名下有几块地被燕王府看上了,燕王府没打算让他吃亏,就拿了别处的地换。这一来二去的,他又从小儿受亲生父亲有目的的引导影响,在书画与园林设计上头学过点皮毛。便帮着出出主意,做做监工什么的。至于燕王府在京城里的动作,自有燕王主持大局,哪里轮到几千里外的他来插手?

末了他道:“你别信郭钊那些人的疯话。他们不过是欺你与我离得远,信息不通,故意讹你的罢了。”

明鸾听了,恨得牙痒痒:“我就知道他们不是好东西!当时如果我不是顾虑到祖父看了那些信,会对你产生不好的看法,把那页信纸藏了起来,现在还不知会闹成什么样子呢!”

见她生气。朱翰之反倒看开了,还安抚她道:“你也不必与他们生气,他们再狡猾,也不过是棋子。燕王叔不会真的重用他们的,顶多就是利用他们一把。等事情完了,将安庆大长公主交给他们,赶他们回乡隐居去,对外就说大长公主病逝了。再让当地官府把人看好,谅他们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你不知道,建文当权那几年。安庆大长公主在山上受了不少苦,又知道了当年欧阳太傅之死的真相,心里有了愧意,如今已是半病半疯了。郭钊接了她出去,也只是个废物罢了,反倒显得新君仁厚。”

明鸾一拍手:“该!那样糊涂的人,落得这样的下场,也是她的报应!”心里又不免想起欧阳太傅来,这位穿越前辈也算是个能人了,可惜眼光不好。先是娶了个脑残的老婆,又收了一帮脑残的弟子,他自己郁闷地被人害死了,一生的心血也叫老婆和弟子们毁了个干净。虽然她不认识他,但彼此算是同乡,也有些为他抱屈。

朱翰之见她忽然间难过起来。哪里知道她的想法?只当她是为了章寂的态度忧心,想了想,便一咬牙,道:“罢了,你说得也有理,我只一味躲避,不敢面对姨祖父,也不是长久之计。你我还有一年半才能完婚呢,偷偷摸摸地通信,鬼鬼祟祟地私会,成个什么样子?我……我明儿就去见他老人家!无论他问我什么,我自有法子应对,总不叫他恼了我就是了!”

明鸾忙问:“你打算怎么应对?”

朱翰之笑了笑,正要说什么,忽然听得门上敲了两下,接着细竹的声音就传来了:“侯爷,姑娘,妈妈们已经到店外头了!”

朱翰之有些失望,明鸾便起身笑道:“算了,今天就这样吧,以后我再找机会过来,咱们接着说。”朱翰之笑了笑,转身向外走,脚下一顿,又忍不住回头拉她的手。

细竹已经在外头叫:“妈妈们回来了么?姑娘已经挑好了,正在歇息呢。”明鸾听得心里着急,瞪了朱翰之一眼,无声地用嘴型说:“快走呀,你在干什么?!”

朱翰之只是笑笑,忽然凑到她颊边亲了一口,便迅速跑向屋后的窗子,悄然推开窗户,翻身跳了出去。他刚刚将窗子合上,门就开了,章家的婆子走了进来,细竹就跟在后头。

明鸾迅速从羞涩的情绪中恢复过来,假作嫌天热,拿帕子扇着风,好掩饰脸上的绯红,又状若无事地坐下,微笑问:“回来了?东西都放好了吗?”

“放好了。”其中一个婆子有些狐疑地看了看房间,“姑娘怎么一个人在屋里?细竹姑娘怎么也不在旁陪着?”

细竹鼻尖上沁出了汗,明鸾倒是很淡定地笑着:“走了半日,怪累的,刚才要看一个新花色的料子,可那女掌柜说东西在库房里,要现拿去,我就趁屋里没人,趴着歇了一歇,怕叫人看见了笑话,叫细竹守在门外望风呢。”

那婆子闻言也笑了:“姑娘也真是的,既觉得累,不如回家去歇着。若想看什么新料子,只管让店里送到家里去,岂不省事?”

明鸾却道:“买什么东西都叫送到家里去挑,那有什么意思?我就喜欢出门逛着挑,才有趣。”

这时女掌柜带着小丫头回来了,手里居然真的抱了两匹时兴料子,一匹夏天用的罗,一匹是细棉布,都是素雅的花色,正适合明鸾,还道:“这是新出的料子,只怕京里都未必有呢,专门从苏州收过来的。小姐若瞧着好,过几日还有一批新货来,到时候小的先给您送了信,请您先挑?”

明鸾瞧着那料子确实喜欢,也就一并买了,笑着提醒女掌柜记得送信来,便带着众人抱了料子回家。路上她特地留意了张记与自家新宅子的距离,发现真是近得很,不过隔着一条水道,就能看到新宅子的后墙了,只可惜新宅没有后门,不然直线距离还不到三十米远呢!从店铺门口也能看见花园后头的绣楼一角,只是没瞧见什么窗子。

回到家,她刚刚将料子分配好了,给各人房里送去,还没来得及坐下喝口茶,章寂等人就回来了。听说她去附近街市逛了,还给众人买了衣料,也都谢了她,没说什么。明鸾瞧着这是个迷惑人的好法子,隔上几日,便又出了一趟门,不过这回拉上了林氏,除了绸缎铺和布店,脂粉店与首饰铺子,她们也逛了几家,最后还光顾了纸笔铺子,给虎哥儿鹏哥儿兄弟俩买了新的文房四宝。

章家人没有起疑,明鸾也就乐得时不时出门逛一回,不过她每次都带了丫头仆从随行,斗笠也没漏下,除了林氏偶尔劝她一句少抛头露脸,怕人说闲话,也没人拦着。她并不是次次都去张记见朱翰之,偶尔也会故意漏过这家店,就算真的去了,也会拖着到最后才上门,就象头一回去时似的,叫细竹白着急一场,过后还总是会收到朱翰之抱怨与撒娇的箭书。

明鸾把这事儿当成是跟朱翰之闹着玩儿的戏码,倒是玩得不亦乐乎。谁叫他连声招呼都不打就亲她?占了她便宜,还不许她小小地出口气吗?

不知是不是被明鸾耍弄得狠了,就在她又一次故意在张记店前过门不入之后,朱翰之忽然命人给章家送了拜帖,声称刚离了北平,要微服到苏杭游玩一圈,路过常熟,听说姨祖父与表婶和表兄弟姐妹们都住在这里,要过来请安。

章寂拿着那拜帖皱眉,明鸾心中暗暗后悔最近吊朱翰之吊得过了,又隐隐有几分期盼,若是朱翰之与祖父顺利摊了牌,那两人日后就能继续象从前那样光明正大地见面了。想到这里,她就小心地出言探问:“祖父,怀安侯……忽然到常熟来,也不知是做什么,您……要见他吗?”

第九十四章说服

章寂瞥了明鸾一眼,什么话也没说,就让人请客人进来。明鸾揣度着他的神态,不能说心情正好,就有些忐忑不安,忍不住又笑着说:“他离京离得急,说来也有半年没见了,不知如今过得如何,瘦了还是胖了呢?”

章寂笑笑:“他去北平又不是吃苦去的,如今身份也不比从前了,即便别人不知道他是金枝玉叶,难道燕王府还不知道?谁又能亏待了他?你这心操得也太多余了。”

明鸾听了,心里更不安了,正要再说几句,章寂却道:“你还在这里做什么?如今比不得从前,从前你们年纪还小,兄弟姐妹们在一处厮混,也没人说什么,如今都是大人了,又有了婚约,很该避嫌才是。你先回自个儿院里去,或是陪你四婶说说话,等我叫你了,你再过来。”

明鸾有些措手不及,只是章寂连声催促,她又怕惹得祖父生气了,对朱翰之更不利,只得不甘不愿地离开了,但一回到自己房里,就立刻派了细竹去打探情况。细竹去了不久,就转回来报说:“咱们家老侯爷请了怀安侯进屋去,上了茶,寒暄几句,就把旁人都撵出来了,关了门,不许人靠近呢,也不知在说些什么。”

明鸾担心朱翰之,便问:“你可瞧见祖父的神色如何?是生气的模样吗?”

细竹想了想:“那倒没有,瞧着很是客气。咱们侯爷也是恭恭敬敬地,开口就称姨祖父,礼数都做全了,说话也小心。”

明鸾不放心,就让她继续去打探。可惜细竹只能停留在章寂院子的外围,压根儿就无法靠近二人谈话的房间,不过是干着急罢了。若说有什么消息能让人略感安心的,就是屋里的谈话一直没有传到外头来,可见声量不大。也就是说,章寂并没有对朱翰之发火。

明鸾在房间里等得着急,也顾不得别的了,索性亲自到了章寂院子外头去。跟细竹一起等消息。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章寂才送了朱翰之出来,一脸的唉声叹气,又连连拍着后者的肩膀安抚,至于朱翰之本人,却是眼圈都红了,面上隐有泪痕。说话声音带着哽咽,还十分恭敬地请章寂留步:“姨祖父不必送了,如此太折煞小辈。您能说那样一番话,我已经感激不尽了。”

章寂叹道:“也罢,你也有你的难处,原与我是一样的心,可惜皇上……”又叹了口气,“罢!罢!我也是一把老骨头了。不知还能活几年,还管那么多做什么?不如索性就在老家休养算了!”又对朱翰之说:“你虽说要行事小心,但自家人也不必太过忌讳。既然到了常熟,就索性在这里多住些时日,也常到家里坐坐。你一个人在外头,身边没个可靠的人照顾,虽说自在,到底叫人不放心。我让底下人多给你做些好菜好汤,叫你补一补。可怜见儿的,在岭南时,过得那般清苦,也没见你瘦成这样。你如今堂堂一个侯爷,怎么就把自己弄成这副模样?!”

朱翰之听了,一脸的感动,自然又说了许多感激孝顺的话。

明鸾在院外看得眼珠子都快脱窗了,不明白朱翰之到底说了些什么,居然能让章寂完全改变了态度。更叫人惊奇的是,章寂居然会说出不管京城的事这种话来!老天是要下红雨了吗?!

她太过吃惊了,就一时忘了隐藏身形,细竹拉了她一把,她却没留神,不小心晃动了身边的花丛,叫章寂抓了个正着:“三丫头,出来吧!我就知道你不放心,定要在外头盯着的,只是没想到你会亲自出马!”

明鸾脸一红,干笑着走出来道:“天色不早了,我忽然想起家里今日来了客人,不知要不要留饭,若要留,少不得叫厨房多采买些时鲜好菜回来的,所以就过来问一声……”她有些扭捏地绞了绞帕子,眼神儿乱飞,因见祖父跟侯爷在屋里说话,又不敢打搅,所以就等在外头……“

章寂哪里看不出她在说谎?暗叹一声女大不中留,就没好气地道:“这种事还要问么?朱侯爷来咱们家,哪一回不是留饭的?赶紧吩咐下去,就回来替祖父陪客吧!你们小儿女多时不见面,若不让你们说两句家常,诉一诉衷情,你们心里不定怎么骂我呢!”

明鸾脸皮再厚也有些撑不住了,跺脚嗔道:“祖父!”朱翰之却只是傻笑着,连声说:“多谢姨祖父。”明鸾越发脸红了,狠狠瞪了他几眼,他却一点儿都不在意。

午饭是明鸾与朱翰之陪着章寂吃的,林氏带着两个小的吃饭,还命人送了几样菜过来。至于文龙,则是近日明鸾提议说常熟土地肥沃,粮食产量也高,不如打听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地出售,也好给自家就近添点儿产业,章寂就把文龙派出去办事了,还真打听得有人卖地的,不过离县城有些远,因此午饭没能赶回来。

吃过饭,章寂循例要午睡,就默许明鸾在自己院子的书房里招待朱翰之吃茶。明鸾瞧着屋里除了细竹再没有第四个人了,才问朱翰之:“你到底对祖父说了些什么?”

朱翰之洋洋得意地挑了挑眉:“你猜?”

明鸾瞪他:“我要是猜得出来,还用问你?赶紧说!”

朱翰之只是笑着卖关子,明鸾有些恼了:“不说就不说,你当我稀罕呀?!”扭头不去理他。

朱翰之犹豫了一下,才小心赔笑道:“其实也没什么,不过是说说自己的难处,装得可怜些罢了。姨祖父本来就疼我,便是真有气,也大不到哪里去,我把自己的心事跟他一说,他也就明白了。”

明鸾哪里肯信:“你当我是傻子?这么容易就被你哄着了?”

朱翰之笑了笑:“其实你要问这么清楚做什么?真要详细说完了,姨祖父也起来了,咱俩还说什么话呢?”

明鸾道:“也不必说得十分详细,只要知道大概就好。”顿了顿,“不是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