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人向前走了两步,朝周致喝道,“你就是白岳村的周家小子周致吧?”

    这样一个很文气的秀才说话却很是蛮横,周致不禁一愣,但还是说道,“不错,我叫周致,不知这位兄长有何事?”

    那人脑袋一扬,微微眯起眼睛,道,“何事?自然是有事了。你可能还不知道本少爷是谁吧?”

    他张口就是本少爷,显然来者不善,但周致还是耐着性子说道,“恕小子眼拙,小子真不认识这位兄长。”

    “哼哼!告诉你也无妨,本少爷便是‘庆都神童’程定邦。”程定邦一脸神气,傲气十足的说道。

    刚在吕行川家里,范进就曾提起过这个“庆都神童”程定邦,十七岁便考中了秀才。

    范进说他狂傲得很,今日一见果然如此。不过这家伙俨然不像是他那个哥哥程定业一样,动不动就将他老子程珂提出来说事。看来他是感觉他自己名气很大,根本就不用拉起他老爹程珂的虎皮了。

    周致心下这样想着,虽对程定邦十分不喜,但还是感觉没必要得罪了他,便急忙拱手道,“原来是神童程秀才呀,失敬失敬!”

    程定邦十分不屑的撇了撇嘴。

    看到了他这副模样,周致就想起陈文举来,这家伙俨然和陈文举一个德行,只不过相貌要比那陈文举周正的多。

    程定邦冷着脸说道,“周致小子,听闻这两日里吕行川家里来了贵客,都是江南的才子,有秀才,也有举人,就是连那高昌镇上的范进范老狗也被他请了去。

    哼!怎么说那范进也是秀才,去了也就去了。

    哎呦,我就纳闷了,你说你周致是个什么鸟?一个乡下的穷鬼才读了几天的书,有什么学识,也跟着去凑什么热闹,你难道就没有一点儿羞耻之心吗?”

    程定邦出言不逊,周致火气上涌,旋即就冷下脸来,道,“程定邦是吧?我周致读几天书去凑热闹,想来不关你屁事吧?难道碍着你蛋疼了?”

    程定邦当即怒道,“乡下穷鬼果然说话粗鲁,本秀才不是为你好吗?

    本秀才看你冬天里种出来的蔬菜不是很好吗?虽说价钱贵一些,但终究很新鲜,你好好种你的菜你家的日子不是会越过越好吗?

    整日和他们鬼混,难道能混出个名堂来?只能耽误了你家过日子不是?

    本秀才听我那陈文举贤弟说你还想考个什么秀才,举人啥的?那样的春秋大梦也是你能做的?真是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呐!”

    周致双目一寒,道,“我今日就告诉你这个庆都神童,我不但要种好菜,还要考秀才、考进士,就是要做这样的春秋大梦。”

    程定邦哑然失笑,道,“哎呦!行!有志气,本神童就看着你哪一天能考中个秀才。

    陈文举说的不差,你小子就是不知道个天高地厚,还嘴巴硬,心野。你天生做庄稼汉的命,硬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说罢,又冷冷的看了眼周致,扭头就走。

    他刚刚走出两步,像是想到了什么,忽而回头冷声道,“对了,后年开春就有一次小考,本神童等着看你能考个秀才出来不?”

    说完了,再也不理会周致,径自上了马车,那马车便扬长而去。

    周致今日本来心情无比舒畅,却突然蹦出来程定邦这样一个事儿逼让他窝了一肚子火。这程定邦和陈文举是一类货色,俨然都是见不得别人好的龌龊小人。周致不禁朝着那远去的马车狠狠瞪了几眼,旋即却心情舒展了。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像程定邦这样的小角色算个屁呀,和这样的人生气太不值得了。

    不过,后年小考必须要先考出个秀才出来。

    周致旋即信心满满的提着沉重的包裹,大踏步回家。

    程定邦上了马车,朝车上的陈文举和李顺笑道,“文举贤弟,看到了吗?刚才我可是把那崽子气的不轻。不过看那崽子确实像有些志气的模样,我等可不能小觑了他,尤其是你文举贤弟,这书可是要抓紧读呐!

    且不可让那小子真考中了秀才,反倒你考不中!”

第103章 再见王鼎() 
老爹周铁本在田间的蔬菜大棚忙碌的不亦乐乎,可第二日一大早回家发现周致一夜未归,不禁提心吊胆,万分担心起来。

    可听娘亲周何氏说是被舒吕村的群长吕行川请去,不禁又喜不自胜起来。儿子周致竟和群长的这样的官都有了来往,看来周家这日后的出头要着落在周致身上无疑。

    周致光耀门楣,周家祖坟上冒青烟,那是迟早的事情了。

    所以在周致归家后说,明日他要去镇上卖第二茬韭菜和写出的那上千副对联时,老爹周铁的那张黑脸旋即便阴沉下来。他甚是严厉的说做小商小贩之类的事情日后周致可是做不得了。周致只可在家安心读书,卖菜卖对联的事情交给他一个人即可。

    周致却笑道,“爹爹自然能卖菜,可是这卖对联的事情爹爹却做不来。爹爹不识字,如何卖对联呀?”

    一句话将老爹周铁噎住,他旋即想了想也是这样一个道理。无可奈何,最后只得同意他和周致两人一起去到镇上卖。

    小弟周少成却绷着小脸也说要跟着去。小弟周少成可谓老爹周铁的心尖儿宝贝,周铁无奈最后也只得答应下来。

    这样第二日,父子三人早早起身,浑身穿的暖了,便推上那辆破旧的小推车,满载着韭菜和对联去往镇上。

    年底了,高昌镇这个本就很繁华的镇子更加热闹起来。

    因为一个月前周致在镇上卖过新鲜蔬菜,此时韭菜的定价在两百文钱一斤,卖的倒也迅速。

    两百文一斤韭菜,让老爹周铁直吸冷气,心里直泛嘀咕,“这……这卖的也太贵,儿子周致也太黑了吧?”

    可当看到还是很多人来买,又是见到了那沉甸甸的铜钱,周铁也就心安下来,管他呢?多贵都有人买就成,谁还嫌银钱扎手呀?

    至于对联,有那稍稍读过些书的人看到周致写的字,甚是俊秀漂亮。对联都是一些什么“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五福临门家业兴,四季平安人和顺。”,“阖家欢乐迎富贵,心想事成百业兴。”之类的喜庆之词,更是让人喜欢,很快便有人开始买走。

    做小买卖就是这样,一旦开了张,往往之后的人会络绎不绝。

    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早已有之,但凡是家里的每一个门户都要张贴上一副,所以买春联的人买的时候就不仅仅是一副,而是有多少门口就买多少,这样算下来,对联一日也能卖出两三百副。

    不过这可是让高昌镇上的几个秀才包括范进在内,都狠狠的失落了一把。有了周致这些春联,谁还提了礼品去央他们写呀?好在范进家境不差,也就和周致嘻嘻哈哈的笑闹一番过去了。

    本来以为小弟周少成跟来就是凑热闹的,没想到这小家伙吆喝的非常利落,一张小嘴巴巴的还非常会说话,最重要的是小弟周少成的算数能力还非常强。

    虽说周致早已发现周少成有这样的天赋,可一个才不足七岁的孩子,竟然对数字这般敏感,账目如此清楚,让周致还又是着实惊讶了一番。

    周致当即便产生了一个想法,小弟周少成不想读书,那干脆就再过上一两年,待到小弟的年龄稍稍大些,给他寻一个能学账目的铺子,好好学习一下,日后倒是可以做个账房先生之类的,也算谋到一个出路。

    有了老爹周铁和小弟周少成的帮助,做这样的小贩快乐了很多,同时卖出的韭菜和对联也多上了很多。

    这样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五,韭菜和对联就全部卖完。父子三人忙碌了差不多十天,又有了近七十两银子的赚头。

    算上家里娘亲周何氏保管的五十多两银子,周家的银子俨然有一百二十几两了,这在白岳村可不能算是中等之家,俨然步入了富户的行列。

    老爹周铁喜的合不拢嘴,腰板更是挺的笔直,见人总是乐呵呵的,说话也瓮声瓮气,底气十足了。

    马上要过年,父子三人在镇上买下了三十斤的猪肉还有一些日常用度,豆腐也要来上几十斤,反正都不算贵,这些年货都算下来也不过才花去了不到一两银子。

    周致买了两大包李记糕点,小心的放在了小推车上。李记糕点算是高昌镇上最好的糕点了,吃起来香甜绵软,回味无穷。

    他是打算给吕行川的父亲吕秋山和老秀才王鼎送去。

    过年了,这两家是必须要拜望的,人不能没有良心呐!

    吕行川对周致自不必说,那老爷子吕秋山对周致也是分外看重,每一次都把救命恩人之类的词语挂在嘴边,对周致是从心眼里热乎。况且周致现在读的那些书都是从吕行川处借来,这份恩情可是不能忘的。

    老秀才王鼎因为借给了周致书册,招来了恶贼上门,逼迫着他将全部藏书都付之一炬。他对周致也是十分看重,这份恩情自然也不能忘。

    父子三人满载着年货回到家中,娘亲周何氏和姐姐周绿云忙着炖肉,炸豆腐,蒸馒头等等,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忙的不亦乐乎。

    周致则提着糕点分别去吕行川和王鼎家拜望。

    老秀才王鼎虽说前些阵子焚书对他的打击很大,但终归是过去了,现在俨然又精神焕发。见周致进院,慌忙将周致迎入屋中。

    周致这些天来的表现王鼎在暗处十分关注,尤其是得知周致竟和舒吕村的吕家,还有镇上的范进魏好古等秀才有了来往,成了朋友,王鼎分外欣喜。

    在王鼎想来,有了吕行川的帮助,周致读书的事儿就再也不用范愁了。那些人虽惹得起自己,但却就是借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招惹舒吕村的吕家。

    吕家的背景可是深厚着呢。

    王鼎问及了周致现在读书的情况,听闻周致已将四书五经全部读完,已经开始读各种注解以及四书五经之外的各种经史,当即让周致当场背诵了一些其中的篇目,周致都能张口即来,背诵如流,王鼎诧异不已。

    暗叹周致日后定能科举成功,白岳村这是要出大才的节奏啊!

    王鼎心里高兴了,他的倔脾气也就上来了,正色道,“他们那些人只是不让老夫借书与你,可没说不让老夫教你作文之法。

    哼!老夫终归是秀才,量他们也不能将老夫如何了?

    周致小子,老夫年后过了正月才开学授课,不若正月里老夫便教你做八股文如何?”

    周致闻言,立时欣喜的朝王鼎深鞠一躬,感谢万分。

    眼看要该学八股制艺了,读书可以自学,可这做八股文单单是靠自己琢磨,闭门造车,终归不如有个先生直接教授来的便当。

    吕行川倒是可以教自己,可整日往吕行川家里跑,总也不是办法,况且吕行川也要读书,积极备考。

    王鼎虽只是个秀才,和名师之类的人物差距很大,但眼下名师难求,王鼎能如此慷慨的要教自己做八股制艺,这也是一件很幸运的事了。

第104章 马铃薯() 
田地里的蔬菜大棚现在还不能拆除,虽说年前是卖不成韭菜了,可年后春寒料峭之时,韭菜还能长出一茬。那时候,农人们的新鲜蔬菜自然还不能种出来,周家便可以再去卖些赚取银钱。

    所以老爹周铁还十分高兴的每日去蔬菜大棚里守着看管。不过吃饭的时候,周铁却是每日必回家来吃。

    他吃饭的时候,新添了个毛病。每日都要让娘亲周何氏给他盛上一大碗黄米南瓜糊糊,然后在上面盖上一层猪肉炖白菜。手里拿着一个白面馍馍,不管多冷的天气都是要去街上蹲着吃饭。

    南瓜糊糊和白菜吃下去的很快,可那些肥肉膘却总是翻来覆去的剩着,还有那白面馍馍,也是咬上一两口便也舍不得再吃了。

    每次若有邻人能看到周铁吃饭,周铁便喜不自胜。若是蹲了很久的街口,并没有人看到他吃饭,他便甚是沮丧。

    周何氏在劝说了几次周铁,没有任何效果后,也便听之任之了。

    周致知道老爹周铁的心思,这是苦日子过惯了,现在家里好过了,他是必须要向人显摆的。这也是常理,乡下农人嘛,貌似都有这样的扭曲心理。

    周致暗暗想道,周家的日子可不是止于此的,日后还会更加富裕。呵呵!一切都会好的,只不过要慢慢来而已。

    欢欢乐乐的过完了年,周致在正月初三便去老秀才王鼎家求教八股制艺。

    王鼎倒也不藏私,先是从八股制艺的最基础开始,教给周致如何破题、承题等。他虽是个老秀才,但对八股还是很有研究的。

    每日听王鼎教授,周致都有不小的收益。

    这样一个月下来,周致对作八股文就有了些诀窍。所谓代圣人立言,这必须要做到深刻理解掌握圣人的思想,真正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去写文章。

    其实做八股文难在破题,题破的好了,一篇文章的框架和脉络也就十分清楚了。周致又联系徐经所讲的那些做八股文的技巧,将其融会贯通。这样在如何破题上周致便恍惚有了自己的一套思路。

    看到周致每日都精进,王鼎更是欣喜,一个月后,王鼎便感觉几乎无可教授了。当然,现在周致还不能做出一篇看过眼去的八股文,这还需要周致日后自己去认真领会揣摩,读更多的书了。

    二月,社学开学,王鼎去社学授课了,周致也就不再去王鼎家求教。

    在正月里,老爹周铁一个人去镇上卖了几日的韭菜,价钱虽说没有年前的高了,但也能赚些银钱。

    周铁现在对周致的读书过分看重起来,每日几乎不让周致参与劳作,只是让他专心读书。

    家里的条件好些了,周致也索性就将更多的心思放在读书上,他的记忆能力早已超级强了,眼下读的这些书也无须过多的背诵,这样他读书的速度也就越发的快了。

    又去吕行川家一次,还了以前借的所有书册,这次借来了更多的集注和《史记》等经史。《史记》在后世是读过的,现在也不妨在读上一遍,算作一次温习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