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栋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栋梁-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去吕行川家一次,还了以前借的所有书册,这次借来了更多的集注和《史记》等经史。《史记》在后世是读过的,现在也不妨在读上一遍,算作一次温习吧!

    另外这一次,周致也借来了几册时文集。现在已经开始学做八股文了,必须要读很多的时文,把握更多的技巧。这就好比后世上学写作文的时候,是必须要参考阅读很多的作文书一样。

    这一日是二月十一,周致正在家里读书习字,群头王七突然登门。

    这家伙自从上次被周致狠狠修理了一顿,每十日里查看官马状况的事情他都不来周家了。反正周家有群长罩着,官马即使出了什么状况,他也是毫无办法的。

    王七见到了周致,立即是一副谄媚的嘴脸,笑道,“周致兄弟,今日我过来可不是要查看官马哩,实在是有一件事情要传达给你家。”

    这家伙管周致称呼一声兄弟之后,心里就砰砰的跳个不停。群长大人和周致才称兄道弟,他一个小小的群头也称呼周致兄弟,这俨然是高攀了。可是不这样称呼,他还真不知如何称呼周致了。

    周致显然不以为意,微微笑道,“群头大人有事请说。”

    早已教训过王七,让王七知晓了自己的厉害,此时就没必要对王七冷言冷语了。

    眼见周致面带笑容,王七心里美极,慌忙道,“周致兄弟,是这样的,朝廷体恤百姓劳作诸多不易,为百姓们着想,从江南一带引入了一种叫‘马铃薯’的东西,现在就给各村分发下来,要求每十亩田必须要领上五斤种植下去。

    朝廷对这事抓的紧,要求官府必须要将马铃薯送到各村,必须要通知到每一个农户,我这便是挨家挨户来通知了。

    我本是想给周致兄弟家送过来的,可那官府的差役不允,所以还要烦劳周致兄弟现在就去高昌镇领上一趟。”

    周致微微一愣,土豆这玩意终于出现了。没想到还是恰巧赶在了自己穿越之后的这个当口。这玩意可是不差,既可做菜,又是可充饥,周致旋即点头道,“行!我这就去领!”

    王七点头点头哈腰的又冲着周致笑了笑,这才和周致告辞而去。王七刚走,老爹周铁便从田间的蔬菜大棚回家,见到了周致便急急问道,“小致,那马铃薯是个甚玩意儿?官府还强令让种下去。”

    他俨然把周致当成了无事不通之人。

    周致自然十分熟悉马铃薯的重要,可现在还不好和老爹周铁说的多了,便说道,“想来官府让种下去,必定是好的。爹爹,孩儿这便去领了!”

    周致说完大步走向院外。

    周铁在周致身后喊道,“小致,你如何能去?这样的事情还是爹去,你在家好好读书才是!”

    “去趟镇上耽误不了多少工夫的!”周致说着,早已远去。

    白岳村早有很多人家得了群头王七的通知,此时便有很多人议论纷纷的出了白岳村,沿着那条笔直的官道朝着高昌镇涌去。

    因为南方早已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成功,弘治皇帝对马铃薯在北方的推广种植就非常重视,内阁首辅徐溥和户部尚书叶淇更是亲历亲为,严令北方诸州府必须要将马铃薯分发至民户手中。

    朝廷重视了,庆都县衙自然不敢怠慢,将上万斤马铃薯运到了高昌镇。

    周致随着众人很快赶到高昌镇,此时早有各处的群头群长或是族长,村正里正之类的人物在按照各户的田亩发放,就是连对群头的各项事务都不太热衷的吕行川赫然也在其中。

    周致便主动上前和吕行川打过招呼,有了吕行川的帮助,周致很快便领到了自己家的马铃薯。

    周家有田八亩,自然只能领到四斤马铃薯。掂量着手里盛着马铃薯的布口袋,周致看着众人积极踊跃的领着马铃薯,周致暗暗想道,现在若是种下这土豆,六月便可收获。八月再种下去,十一月又可收获,这样算下来,一年倒是可以种上两季,虽说现在领的种子很少,但到了十一月,估计整个庆都县出产的土豆可就要太多了。

    这样想着,周致的嘴角不禁流露一丝欣喜的笑容,眼睛也越发亮了起来。

第105章 天火?() 
虽说周致已十六岁,长成了大人,应该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可是现在老爹周铁对周致的读书非常看重,尽量不会安排周致去劳作了。

    天气渐渐回暖,蔬菜大棚眼看也就不能再种。冬季里种植蔬菜大棚的确是赚了些银钱,让周家的日子一下子就步入了小资的行列。

    但终归钱是有限的,这样坐吃山空可是不行。所以周致就需要再想一些发财的门路,哪怕是极其简单的门路,也好继续赚些银子,维持着家用。

    曾经想到制作牙刷牙膏或是肥皂之类的,但那玩意儿终归是小东西,也需要很多的材料,对白岳村这样的小乡村来说,显然并不是很适合。

    现在有了土豆,周致便想到了做粉条、粉丝之类的。

    他后世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见过人做粉条,工序并不是很复杂,想来等着庆都县的土豆大丰收之后,周致就让老爹雇佣一些人手做粉条来卖。

    当然了,做粉条粉丝那样的事情也不会维持长久,毕竟大明朝的人并不愚笨,他们也会很快从周家学会技术。不过周家先行了一步,必定会获利不少,同时也积累一些初始的资金,而后再谋求更大的生财之路。

    明年开春就有小考,看上去好似时间不短,但在此期间还需要读更多的书,多加练习写好八股文。

    别人用十年的光景读书才有可能在院试中考上个秀才,周致只有一年的时间,虽说周致有后世的基础,更有过目成诵之能,但难度也是颇大的,所以读书学习还必须要抓紧。

    在随后的日子里周致让老爹拆除了蔬菜大棚,抓紧种上了土豆,便不再过问田里的事情,一心闭门读书。

    在遇到疑难之时,去舒吕村找吕行川请教。反正吕行川解决不掉的还有范进魏好古。

    吕行川想组织起的文会,范进正在积极奔走,召拢附近乡野的读书人。

    这样平静的日子一下子就过去了五个月,转眼到了六月间。

    小冰河天气虽说从这时候就出现了端异,但今年的六月似乎比往年还要热一些。

    这一日吃了午饭,周致正在后院的一棵大柳树下纳凉读书,范进突然满脸惶急的跑了进来,进了院里就急急的喊道,“周致贤弟,周致贤弟,可是不好了,出大事了!”

    范进几乎没来过自己家,印象中这还是第一次,他今日如此焦急,周致不敢怠慢,匆忙从后院跑过来,问道,“范兄,出了何事?”

    范进呼呼喘息着说道,“周致贤弟,这回可是出大事了。那高昌镇上的胡家是不是你们家的亲家?”

    周致点头,道,“胡家是我姐姐未来的夫家,今年冬季就准备过门的。怎么?莫非是他们家出事了?”

    “正是胡家,我早已听闻胡家和你们周家是亲家,这才匆匆从高昌镇上跑了来寻你。那胡家是高昌镇上的小户人家,在镇上开了一家不大的丝绵铺子,日子倒也过的安稳。

    可就是在昨夜,胡家的那丝绵铺子突然失火,大火将那铺子全都烧了,此时俨然成了一堆瓦烬。”范进说道。

    范进的嗓门不小,惊动了正在屋里歇息的娘亲周何氏和姐姐周绿云。

    她们二人急急的跑了出来,又是朝范进详细询问。

    “范老秀才,可曾听说是何人放的火吗?”周何氏问道。

    “这哪里能查出来?不过老夫前来之时,倒是看见几个官府的差役在场。”范进皱眉道。

    周绿云此时已面色苍白,虽说他还未过门,但胡家早已下了大聘之礼,她要嫁到胡家去是万难更改的。

    就在过年的时候,那胡家还让人送来了礼品,保持这种关系。况且周致早就和她说起过未来的姐夫胡哲,他可是非常精明干练的小伙子。

    “小致,这可如何是好?”周绿云惊恐的问道。

    周绿云虽说是一个刚烈的女子,但此时也无计可施,她早已把周致当成了主心骨。周家以前经历了很多事情,都是周致摆平的。此时在她想来,这一次周致定然也会有办法的。

    其实周致此时能有什么办法?已经失火,大祸已出,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去安慰胡家。至于让官府积极查出失火真相。以现在周致一个乡下小子的身份,显然他是无从支配官府的。

    正在这时,老爹周铁从田里回家来。

    刚刚过了麦收,田里现在已种上了谷子。当然了,还依照周致的意思,留下了四亩田要等到七月底种上马铃薯。开春时候周致领回来的四斤马铃薯经过了一季的收获,已然能够种下四亩田了。

    周跌闻听之后也是六神无主,转头朝周致看过来。

    他现在也已把周致当成了家里的顶梁柱,虽说他这一家之主的位置还不想让出来,但他很清楚周致主意多,也能稳住神。

    周致暗暗叫苦,他虽此时也无计可施,但还是说道,“爹爹,胡家既然出了这样的大事,不若小致就随着爹爹去一趟胡家吧!”

    “这是正理!”范进说道。

    事不宜迟,父子二人便急急随范进返回高昌镇。

    一路无话,三人很快到了现场。

    现场果然如范进所言,铺子业已倒塌,成了一堆瓦砾,一片废墟。此时废墟上还兀自在冒着烟气,距离近些了就可感受到散发出来的热气。

    在废墟外面围了一圈看热闹的好事者,此时他们正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胡哲和他的父亲自然也在这些人中。

    胡哲的父亲胡梗年龄和周铁相仿,但此时却是见他苍老不堪,正双目无神的盯着那一堆废墟。

    胡哲就站在父亲胡梗身边,胡哲本来一张很白净的脸此时却是一脸黑气,也是精神萎靡。

    他看到周致来了,便强打精神急急的过来和周致打过招呼,而后介绍他父亲胡梗和周铁、周致认识。

    胡梗看到了周铁,眼泪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失声道,“倒霉!真是倒霉呀!我胡家这日子日后可是过不得了!”

    周铁本就木讷,不过自从家里有了些钱之后,还会说一些场面上的话了,便安慰道,“亲家无需过度悲伤,事情出了就是出了,此时可是要注意身体呀!”

    胡梗兀自在悲伤不已。

    周致朝胡哲轻声问道,“胡哲哥哥,不是已经报官了吗?那官差如何说?”

    “唉!官差能怎么说,来了之后问了些情况,又查看了一下现场,便说是天火,随后便走了!”胡哲甩手道。

    周致略略沉思,又问道,“那胡哲哥哥以为是天火吗?”

    胡哲顿时气愤道,“哪里有什么天火?每日里我打理这铺子都是十分谨慎小心,十分在意的。铺子都开四五年了从来没有发生过什么天火。这几日又未打过天雷,如何会是天火呀?依我看这定然是有人故意纵火。”

第106章 不卑不亢() 
周致环顾一下左右,压低了声音问道,“胡哲哥哥既说是有人纵火,想必是有怀疑之人了?”

    胡哲却轻轻摇头道,“可疑之人倒是没有,这几年来我们胡家安守本分,并不曾得罪了什么人,事情怪就怪在这里了。”

    周致闻听旋即皱起眉头,说来说去这还是一个无头案子,一点儿目标也没有,一点儿线索也没有,这纵火之事也难怪官府要立刻定案,归于天火了。

    在老爹周铁和范进的不住劝说下,胡哲的父亲胡梗此时神志清醒了很多,他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道,“周铁兄弟,此地不是讲话之所,还请随我去家中商议一件事情。”

    这里确实人多嘴杂,说话很不方便,周铁、周致和范进便随胡梗回家。

    丝绵铺子已成了一片废墟,胡哲总是站在这里也是无用,也便紧紧随着他们一同回家。

    沿着高昌镇上这条宽阔的商业街一直朝东走,北面有一条小巷,几人钻入小巷,走至小巷的尽头,便是胡家。

    胡家在高昌镇上是独门小户,只有三间低矮的青砖瓦房,倒是有个院门,不过年月久了,那朱红的小木门早已失却了颜色,斑驳不堪。

    轻轻推开木门,胡梗一脸尴尬的说道,“现下我们胡家一无所有,只剩下这三间老房了。唉!”

    听到了外面的人声,胡哲的母亲胡邱氏慌忙从屋中出来,胡梗介绍她给周铁等人相识后,胡邱氏慌忙蹲身见礼,而后便急急的去烧水沏茶了。

    胡梗领着众人进屋。

    北方人家的房屋布局大致相同,进屋之后是灶屋,也是饭厅,还兼着客厅的功能。

    不过虽说是独门小户,但毕竟是镇上的人家,厅堂面积不小,布局也有些讲究。在厅堂正中放着一张老榆木的八仙桌,桌子周围摆放着数把高背木椅。

    胡哲早已利落的擦拭桌椅,招呼众人坐下。胡邱氏此时正好沏好了茶水,轻轻放在桌上,胡哲又是急急的为众人斟好了茶盏,这才安定的站在一旁。

    在座之人有他父亲,更重要的是有他未来的老丈人,他不得允许,岂敢坐下。

    周铁其实早已偷偷将胡哲审视了多次,他不禁满意的暗暗点头。他看了一眼胡梗,而后朝胡哲道,“胡哲,坐吧!呵呵!”

    得了周铁的命令,胡哲才小心的坐下,而后挺直了胸膛,一副恭谨之态。

    胡梗饮了一口茶水,长叹一声朝周铁道,“唉!胡家突遭不幸,让我如何面对周铁兄弟啊!

    五月里才新进了一批真丝,将胡家所有积蓄全部拿了出去,本是想在近些时日卖出去,也好为孩子们办了婚事。可不成想一场大火将铺子烧的干干净净,眼下胡家也就只剩下这三间老房了,这以后的日子甚是艰难呐!”

    他说到了这里,又是长叹了一声,眼望着周铁,稍稍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说道,“我胡家已然如此,岂能还配得上你们周家?不能让那娃儿过来跟着过这样的苦日子哩,周铁兄弟,我看不若就将孩儿们的婚约解除吧。”

    胡梗说完了这句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