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大明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抢救大明朝-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咋不管用?”孔有德看了一眼尚可喜,“孔夫子那是咱老祖宗,什么都管,元吉兄没听说曲阜那边都喊上‘孔圣人保佑,刀枪不入’了吗?”

    孔有德因为姓孔,就攀附孔子当了祖宗,不过曲阜孔家是不承认的。但是矿工出身的这位大旗恭顺王却很当回事儿,在当了王爷后不仅在府里面供着孔子的牌位,而且还请了包衣先生(正红旗的包衣奴才)教自己读书习字,现在都能背诵论语了。

    而在听说了曲阜那边孔子的“最新使用方法”后,立即就让人准备了孔圣人的牌位,在拜炮的时候使用——既然孔圣人都管“刀枪不入”了,还管不了“百发百中”和“炮炮平安”吗?

    尚可喜眉头皱了皱,心想:曲阜那边是保卫孔林,保卫名教。孔夫子当然要显灵保佑了,咱们这可是跟着鞑子当汉奸了,孔夫子还能保佑?可别起反作用,炸了炮膛!待会儿打炮的时候,我可得躲远一点!

    “瑞图,”尚可喜又问,“现在怎么办?开炮吗?”

    “再等等,”孔有德道,“吉时还没到。”

    尚可喜心想:还挺讲究的!就不知道能不能把凤阳城给拆了?

    他正想着,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就传了过来,尚可喜回头一看,原来是满洲正红旗的梅勒章京硕詹带人过来了。

    孔有德和尚可喜是王爷,硕詹只是个梅勒章京,世职才是个牛录章京。可人家是正宗的八旗大爷,老姓富察氏,隶满洲正红旗,还奉命督战。两个注水王爷可不敢在人家跟前端架子,都是毕恭毕敬的站着相迎——头是磕不下去的,俩王爷给个梅勒章京磕头也不像话啊!

    不过白广恩不是王爷,老老实实的给硕詹打了个千儿,应该垂手落肩的立在孔有德身后。

    硕詹是“旗二代”,五短身材,却非常敦实,面目黝黑,一部大胡子留着到了胸口,一看就是个能打的。他从马背上下来,眯着眼睛扫了一眼拜炮的牌位、香案、祭品,冷冷道:“拜完了?”

    “拜完了。。。。。。”孔有德一脸堆笑。

    “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硕詹道,“肃王爷刚刚派人来催了。。。。。。就给咱三天时间!”

    “三天?”孔有德一愣,“之前不是七天?”

    “肃王爷现在说三天就是三天!”硕詹一指三里多外的破烂城墙,“就这么个破城,三天时间还拿不下来?”

    “拿得下来,拿得下来!”孔有德哪敢说个不字儿?连忙转身对自己手下的炮队牛录章京大喊:“吉时到了,开炮啊,快开炮啊。。。。。。”

    那牛录章京也是孔有德的干儿子,叫孔四喜,今年三十出头,比孔有德只小了十岁。在孔有德的队伍里面,他可是横着走的存在!哪怕是真满洲的大爷,敢给孔有德脸子,对他也是客客气气的。因为他是葡萄牙炮师亲自调教出来的炮手!整个大清国现在都没几号了,而且他还是其中水平最高的一位,能够掌握西洋人的测距和观瞄之法。

    正红旗汉军炮队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有他!

    听见他干爸爸的声音,孔四喜马上大声下令:“王爷有令,即刻试炮!”

    随着一声令下,十几名光着膀子,辫子都盘在脑门上的汉子立刻跑过来,将其中的一门红夷大炮向前推动——所谓试炮,就是试射。

    孔有德的炮队只有孔四喜一个真正掌握观瞄之术,而且他也知道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真本事是不会往外传授的。所以孔有德的炮队就采用了集中火炮和统一观瞄的法子,并且由孔四喜这个高手负责。

    而今天孔有德和尚可喜更是集中了两个汉军红夷大炮牛录的20门红夷大炮,全都由孔四喜负责。

    首先被推上炮位的是一门重达3000多斤的红夷大炮,是用青铜铸造的,装在一辆特别粗重的炮车上,非常笨重。十几名炮手推动起来相当的吃力。

    在炮手将大炮推到位的时候,孔四喜已经测好了大致的距离,然后高声命令道:“铳规高六分!”

    随后两名炮手开始用锤子锤打垫塞在炮管和炮架之间的三角形楔木,使得炮身渐渐抬高。

    铳规是用来测量射角的工具,在铳规所附的长柄上,通常还刻划有铳尺。铳尺长约一尺,不是扁扁的,还是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三个面上都刻了许多刻度,还刻有拉丁文和阿拉伯数字——这是为了方便炮手在使用不同材质的炮弹(铁、石、铅)时,根据射角,迅速得出所需的填药量而设计的。大部分混日子的明军和清军的炮手都不懂怎么使用铳规、铳尺,不过孔四喜是真懂的。

    他拿着铳规测好了射角,然后又依着铳尺上的数据喊道:“填石弹,用药两斤八两!”

    他用的铳尺是葡萄牙原装货,标的是洋文和阿拉伯数字,所用的计重单位是磅。不过孔四喜的算数很好,心算一下就把磅转换成了斤。

    这样的本事在大清军中是独一份啊!所以就算旁人破解了阿拉伯数字的“秘密”,也是用不好这把铳规的。。。。。。

    火药是装在瓷罐里面的,用勺子一勺勺的挖出来,一勺就是半斤,两斤八两就得挖上五勺,全都倒入炮膛。一个炮手用长杵把火药捅进炮膛底部,然后又有人在火门里插进了纸加火药捻成的引线,与此同时火药已经被压实了,一个木码又被塞进炮口,之后才是一枚敲打出来的石弹被塞了进去。。。。。。

第430章 鞑子的智商上线了() 
看到手底下的兄弟已经填装完毕,孔四喜就取过一面小小的红旗,用力一挥,喊了一嗓子:“炮神爷爷孔夫子保佑!阿门!点火。。。。。。”

    他当然不是天主教徒了,只是向自己的葡萄牙老师偷学了“西洋咒法”,所以在每次发炮之前都要念上一句——那可是非常灵验的,反正他玩了那么多年的炮,从没遇上过炸膛。

    “阿门!”一个炮手也念了一句“密咒”,还双手合十冲着大炮拜了下,才用火把引线点了。然后就神情紧张地注视着嘶嘶冒着火花的引线。

    虽然眼下大清朝法度森严,负责铸炮的包衣奴才也都是兢兢业业的,可是技术问题并不是靠砍脑袋就能解决的。哪怕是工业革命后的英吉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工业革命后一百多年)没有办法做到接近百分之百的铸炮良品率。直到19世纪中叶空心铸件工艺出现,才完全解决了铸炮的工艺问题。

    所以清军使用的红夷大炮,也有相当高的概率会炸膛!

    引线冒着火花,很快烧进了火门。突然,火门出火光一闪,紧接着炮口喷出一片浓烟,然后才是地动山摇的巨响。

    一枚石弹被喷出了炮口,翻滚着飞向三里多地外的凤阳城墙,迅速化为了一个黑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重重锤打在了一段夯土的城墙上面。

    城墙上顿时出现了一个窟窿,还扬起一阵沙土,如果用望远镜仔细观察,还能发现大大小小的泥块正往下滚落。

    “中了!”孔四喜大声道,“首发命中,大吉大利!”

    他身边的那些炮手也一快跟着欢呼:“首发命中,大吉大利。。。。。。”

    站在一堵胸墙后观看的孔有德也放下了手中的望远镜,重重吐了口气:“好!打出了一个窟窿,凤阳城果然不大坚固啊。。。。。。咱们摆了20门红夷大炮,一门炮一个时辰至少可以打12发石弹,20门就是240发,一天12个时辰就是2800多发!最多两天,凤阳城墙就能轰垮了!”

    他这是往宽里算了!凤阳这种夯土的城墙,又被高迎祥破坏过一次,后来草草修复的,根本就没多坚固,20门红夷大炮轰上一天多半就能垮了。

    尚可喜则拍着胸脯对硕詹道:“梅勒章京,只要凤阳那个破破烂烂的城墙垮了,咱就亲自带兵冲锋,保管一天之内把凤阳城拿下来!”

    智顺王尚可喜的手下之前就抓到过“舌头”,打听清楚了。守凤阳的兵力并不多,就是隶属中都留守司的两个协加上克难新军左军的一个团。加一块儿就五六千人。而孔有德、尚可喜和白广恩手下的兵力总数有三万多,那是压倒性优势啊!

    “好!”硕詹重重点头,“那本官就这样报给肃王了。。。。。。两天拆了凤阳城墙,再有一天拿下凤阳城!”

    “行,就这样报给肃王爷吧!”

    其实豪格没有提出三天破城的要求,是硕詹自作主张加的码,现在看起来是能够完成了。

    。。。。。。

    “三天拿下凤阳城。。。。。。呵呵,看来孔有德和尚可喜还是有点能耐的!”

    豪格是在东濠水以东二三十里的英武卫城内得到硕詹派人送来的军报的。

    “王爷,”满脸大汗的鳌拜马上凑了上去,“现在就怕定远那边的南寇北上凤阳。。。。。。根据探马所报,那里可有四五万之众,若是北上,孔有德和尚可喜就只能退兵了。”

    “不怕,不怕!”豪格放下手头的塘报,又拿起边上一张破桌子上摆着的纸扇子用力扇着风,“南寇的马队还是太少,只能集中起来护住左右,要撒开了根本不够瞧的。所以他们根本不知道咱们的具体位置,而他们的一举一动,又都在咱们的监视之下。南寇要北上凤阳,孔有德、尚可喜、白广恩有足够的时间走避,大不了退到淮河桥头堡和南寇周旋。而咱们正好南下,饮马长江。。。。。。哪怕过不得江,也能在江边掳掠一番,岂不痛快?”

    “还是王爷英明,”鳌拜露出恭维的笑容,“咱们接下去就南下?”

    “当然!”豪格道,“咱们绕过定远,直接涉渡池水,去大枪岭驻扎。”

    “去大枪岭?”鳌拜一愣,“不去是饮马长江吗?”

    “呵呵,你就知道抢人抢东西,这些日子天天读论语咋一点不涨进呢?”豪格笑呵呵道,“其实本王也想痛痛快快抢一把,可是定远的南寇多半不会不理咱们。。。。。。他们虽然以步兵为主,可是跑得不慢。要是被他们一路追赶,那就痛快不了啦!”

    “哦,”鳌拜点点头,“王爷是想在大枪岭和南寇决战?”

    豪格笑而不语。

    鳌拜思索着又道:“可咱们手头只有一万八千余人,是不是少了一点?要保必胜的话,还是得等孔有德、尚可喜他们南下来。”

    “一万八千当然少了一些,而且大半还是真满洲,消耗不起啊!”豪格笑道,“可是南寇也不敢不跟着过来。。。。。。咱们就在大枪岭一带和他们对峙,等孔有德、尚可喜他们拿下了凤阳后,再调他们一起来。到时候两路合兵,四五万之众都有了,而且战不战的主动权又尽操我手,南寇还能有几分赢面?

    就算他们赢了,我们八旗真满洲也不会有多少损失,大不了退守凤阳府城。。。。。。就大局而言,凤阳府城在手,咱们还是赢家!”

    “高啊!”鳌拜闻言大喜,“王爷,您实在是高,鳌拜佩服!”

    。。。。。。

    一万八千骑兵(包衣奴才也有马)出动的气势,那是相当惊人的!哪怕朱慈烺派出的轻骑兵被八旗兵压制,无法抵近侦察,但是也能远远的通过观察大量骑兵行进所激起的烟尘,判断出一个大概。

    鞑虏骑兵大队涉渡池水,向滁州进军的消息,很快就被送到了驻兵定远的朱慈烺那里。

    “什么?绕过定远南下了?鞑虏想干什么?”

    豪格的布署显然出乎了朱慈烺的预料——别看他狡诈凶残,各种整人捞钱的办法层出不穷,可是在打仗的问题上,他其实半个外行。也就是在大沽口阴了一下满洲第一勇士多隆。。。。。。但是那是特殊情况,是建立在一直很废柴的明军突然雄起的基础上的,完全出乎了多隆和耿仲明的预料,这才白捡了个大胜仗。

    可是他现在的对手豪格和鳌拜都已经掌握了克难新军比较牛逼的情况了,不会傻乎乎的往朱慈烺摆好的预设阵地上撞!

    就算要撞,他们也不会用宝贵的八旗兵去撞啊!放着孔有德、尚可喜、白广恩手底下好几万汉奸不用,用八旗兵去送死?就这智商还能开大清国?

    而鞑子的智商一旦上了线,要打败他们真没那么容易!

    “太子殿下,”军师李岩建议道,“臣建议不管去管南下的鞑虏,集中全军北上,先打光凤阳府城周围的鞑虏!”

    吴三辅摇摇头:“不行,不行。。。。。。鞑虏的游骑哨探一定遍洒在定远和凤阳之间。咱们的大兵一动,凤阳那边的鞑虏很快就知道了。到时候他们往淮河边上一缩,筑垒坚守,咱们怎么办?难道要强攻吗?

    插进滁州的鞑虏骑兵可不会转悠一下就走的!咱们如果不跟紧点,他们都能祸害到扬州府去!”

第431章 朱太子终于犯错了() 
“三辅说的对。。。。。。咱们不能任由鞑子在咱的腹地胡作非为!”朱慈烺可以不管滁州,可不能不管扬州,扬州的五个盐总一年要上交600万两银的包税呢!

    而且扬州城本身又是仅次于南京、苏州的东南第三大城市。在全面开征商税后,光是上缴户部的那一份税银也不是个小数目。

    另外,扬州府地面上还有许多隶属军屯卫的肥田,一年上缴兵部军屯仓的白米也有几十万石。

    这么一个摇钱树一样的城市,朱慈烺怎么能不管?而且城里面住得可都是给了钱的商人士绅,那就是大明朝廷的衣食父母!是朱慈烺这个太子爷的“主顾”,人家是交够保护费的!朱慈烺当国家领导人的时间太短,思路还是原来诚信商人的一套,收钱得办事啊,这个是契约精神!

    真要和历史上一样来个扬州三日,以后谁还叫保护费?那可比杀了他的爸爸崇祯皇帝都严重!

    所以这位天下第一孝子马上就急眼了,得去揪住豪格的“尾巴”,不能让他去扬州杀人。

    “出兵!”朱慈烺抬头看了看窗户外头的天儿,烈日当空,正是正午时分,“现在太阳太大,傍晚出兵,走夜道。。。。。。从咱们这儿到滁州有六十多里,明晨应该能到了!”

    “晚上也行军吗?”军师李岩有点担心,“不会被鞑虏夜袭吧?”

    “千岁爷,一夜行军六十多里也太急了。。。。。。”吴三辅也有点担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