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据说淮阳的百姓随韩世忠而归者,数以万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金国人实在太可怕,否者哪一个老百姓愿意拖儿带女的搬家。

    岳飞所部也没闲着,先派遣王贵等人进攻虢州,缴获粮食十五万石,收降敌众数万人。并按照张浚的建议派遣杨再兴收复长水县。

    九月,刘豫派遣儿子刘麟、侄子刘猊率军三十万举全“国”之力分路侵犯淮西地区。

    刘光世准备放弃庐州,张俊打算放弃盱眙,这两个货准备逃跑了。

    可问题来了,跑的再快也有追上的一天,到时候怎么办呢?让岳飞来帮忙擦屁股吧,两人同时上奏要求岳飞率军东下,真是不约而同啊,好有节操啊。

    这才哪跟哪啊,你两个又要跑,张浚明白这对二货耍的什么小心眼,真是一个不要脸,一个特别不要脸,反对说:“岳飞一动,则襄汉何所制?”

    张浚看明白了,但他看不远,你不让岳飞来,这两个货靠得住吗?高宗皇帝就想到了这点,于是力主岳飞东进。

    岳飞破曹成,平定杨幺,前后共六年,这六年都是在盛夏酷暑季节行师用兵,导致生了眼病,此时病情非常严重。但岳飞接到诏令的当天,便率军启程出发。

    话说回来了,夏天行军对身体不好,那是肯定的,不知道为什么会伤到眼睛?岳王爷难道是看了不该看的东西?

    不管如何岳飞毕竟不能飞,所以赶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然而伪齐的先头部队十万人已经到了濠、寿州之间。

    (本章完)

第200章 200双方暂停() 
    张浚命令张俊抵御,并派杨沂中前往泗州同张俊会合。

    刘光世已放弃了庐州逃跑了。

    张浚大怒,你这玩的太丢人了吧?派人劝告他说:“人渡江,即斩以狥。”

    刘光世当时就懵了,咱们以前不都是快乐逃跑的么?到如今,你变心了,你变了……

    不管老刘如何哀怨,也只能返回庐州驻兵,对付怕死的人,就只能以死惧之,这是最好的办法。

    金军先犯定远,杨沂中率兵二千在赵家坊击败金军。

    不久,杨沂中与刘猊兵在藕塘相遇,伪齐军队据山列阵。

    伪齐军矢如雨下,阻止宋军的前进。这个记载可能有点夸张,因为杨沂中先派统制吴锡率劲骑五千突入伪齐军阵,伪齐军那是纸糊的,顿时陷入混乱。

    伪齐的大哥们,你们不是箭如雨下下吗?究竟是箭还是雨啊?

    既然你这么不扛揍,那我就彻底的爽爽,杨沂中鼓动大军乘胜出击,并自率精兵冲击敌军中部,并高声呼叫:“破贼矣!”

    伪齐还没搞明怎么回事,自己怎么就被破了呢?顿时陷入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的状态。

    恰好前军统制张宗颜从泗州赶来,从伪齐军背后出击,本来就混乱的伪齐部队被这么一冲,立刻土崩瓦解。

    刘猊菊花一紧,对李愕说:“适见髯将军,锐不可当,果杨殿前也。”问完话,就急忙率数骑逃走。

    这他么有什么好激动的,你打仗就打仗,你跑什么个劲啊,如果一个名头就能把你吓的尿急,你来干什么?

    你是不是给杨沂中送人头的?是不是?

    一分钱一分货物,稀饭吃了不顶饿。刘豫本身就一个扔到太阳上都污染环境的主,你能指望他身边的人是精英?

    也由此可见,老刘实在是不得人心,实在是没有人才愿意为他卖命,只能派自己家族里的脑残们前来搞笑。

    刘猊这一跑,手下的那帮士兵就懵圈了,本就被打的失去了战斗意志,现在老大又跑了,一点抵抗的勇气也没了,一个个呆立着,等着杨沂中收编。

    刘猊这一败,给其他几路就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顺昌的刘璘和围攻光州的孔彦舟,听说这一消息后,两人不约而同的立刻都拔营逃走。

    这仗打的简直莫名其妙,不是宋兵多么厉害,只是“业界良心”伪齐军队的战斗力实在是低的高处不胜寒。

    此战宋军共缴获舟船数百艘,车数千辆,你还别说,伪齐敛财的手段不是一般的高明,自己要搜刮,还要孝敬金国,竟然还如此富有,真是不错。

    而岳飞还没有赶到淮西,刘麟的三十万大军便被杨沂中给击败了。而后韩世忠引兵渡过淮河,与金将讹里也大战,击败金兵。

    金齐联军又一次被击败,当然了,金兵只出动了少许兵力。

    张俊看杨沂中这么能干,知道现在是自己出手的时候,在不出手,自己一点好处都捞不到了,就命令杨沂中跟随自己一起攻打寿春府。

    老张是个无耻的人,有的时候他也很可怜,老天爷也不照拂他一下,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你就给老张点好脸色行吗?

    不行!老天爷就喜欢看老张一笑就露黄牙的猥琐神态!寿春楞是没打下来!

    捷报传来,高宗派宦官赐赏慰问,对宰相说:“卿辈始知朕得人也。”于是任命杨存中为保成军节度使、殿前都虞候,不久兼领马步帅。

    当年身为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这个位置上谋了人家柴宗训的皇帝宝座。他做了江山以后,为了防止坐在这个位置上的人干出和自己一样的事情来了,所以就把殿前司和亲卫司一分为三,也就是所谓的三衙:殿前司、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

    各位看官主意了,杨沂中现在的官职一个是,殿前都虞候,兼领马步帅。三衙之中他占了两衙。

    杨沂中这是无意与众不同,奈何品位出众!

    但他是聪明人,他知道这事是犯忌讳的,于是上奏:“祖宗置三衙,鼎列相制,今令臣独总,非故事也。”

    高宗却没有答应,对杨沂中的重视可见一斑。也由此可见,高宗皇帝并非不待见能打仗的将领。

    天会十五年(1137)绍兴七年

    金国高层的权利斗争越演越烈。

    完颜宗翰和太祖一系确立同盟关系以后,在中原地区的势力进一步发展,其实力甚至可与朝廷相抗衡。

    天会皇帝在天会十一年时,下诏夺元帅府的任命官吏权,改由朝廷选注。

    这是限制和夺取宗翰元帅府的权力,而在这个过程中,太祖一系并没有为宗翰说话。

    天会十三年,完颜亶即位以后,完颜宗干等人废除朝廷的勃极烈制,改行三省制,以相位易宗翰一派的兵权。

    前面我们说过,宗翰分到一块蛋糕,但是也失去了一大块蛋糕。

    不就之后,宗翰改任太保、尚书令、领三省事,封晋国王,位居宗磐、宗干之下。

    宗翰的亲信完颜希尹被免去元帅右监军职,改任尚书左丞相兼侍中。

    高庆裔被免去西京留守职,改任尚书左丞。萧庆被免去平阳尹职,改任尚书右丞。

    韩企先在太宗朝即已被召入京,任尚书右丞相。

    至此,宗翰及其心腹丧失了军权,又离开了他们所控制的华北地区,完全被架空了。

    到了这个时候,太祖一系对宗翰已经罢手了,他只要不影响皇权就行。

    完颜宗磐却恨意未消,可没有罢手的打算。

    当然了,功勋卓著的宗翰也不是三两下就能搬到的人,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

    宗磐首先着手对付完颜宗翰的亲信。

    天会十五年,朝廷以贪污罪抓了高庆裔,并在决定六月将老高处死。

    宗翰向完颜亶请求免官,为高庆裔赎罪,但是毛用都没有。

    据说在高庆裔临刑前,完颜宗翰去哭别。高庆裔对宗翰说:“我公早听某言,事情哪能到今天这个地步。我死后,公要善自保重。”

    (本章完)

第201章 201完颜宗翰死了() 
    高庆裔这话不难理解,但要斟酌的是这话的目标是谁。【本章节首发…爱…有…声…爰亲⊥�罚╓老高究竟是要宗翰做掉谁?

    一般来说,大家都理解为:宗翰应趁着当初手握大权干掉宗磐。

    但细细想来,事情或许并不那么简单。宗翰有心除掉宗磐,对当时的太祖一系来说,那是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还要受到反攻倒算呢?留下宗翰和宗磐相互制衡不是更好吗?

    在说了,现在的宗翰成了卧槽马,还能反出什么浪?搞死他有什么意义呢?这里面究竟埋藏了怎样的恨?

    以在下看,宗翰的目标多半是皇帝,或者是太祖一系,更直白点说,宗翰有心有做皇帝。

    这就动了太祖一系的奶酪了,当时的宗翰要造反的话,即便不能完全统一金国,以华北平原和北方大本营分庭抗礼,那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了,以上都只是猜测,那只是高庆裔的建议,宗翰只是听听而已。

    或许这些对话泄漏了,让太祖一系心生厌恶,以至于最后被反攻倒算。当然了,太祖一系并没有出手,而是把宗磐推到了前台,让宗磐出面搞死宗翰。

    这正合了宗磐的意,这小子用老高的事兴大狱,山西路转运使刘思被处死,肃州防御使李兴麟被免官……

    生性暴躁的宗翰,坐视心腹亲信一个个被杀,无能为力,未及一月便愤懑而死,终年五十八岁。

    其实宗翰想多了,每个人都有吃屎的时候,你非要细细的品尝,郁闷死也难怪。

    还有一种说法,说完颜宗翰被下狱了,是在监狱里被折磨而死。

    虽然宗翰不被待见了,但毕竟是大金功臣,朝廷还是在死后让他风光了一把,追封其为周宋国王,正隆二年(1157)为将封金源郡王。

    大定年间(1161~1189),改赠为秦王,谥号“桓忠”,纎祭于太祖庙廷,并改葬撒改、宗翰于帝陵西南二十里。

    宗翰功劳不是盖的,历来被视为女真开国第一功臣。

    《金史》有段评价说:“宗翰内能谋国,外能谋敌,决策制胜,有古名将之风。临潢既捷,诸将皆有怠忽之心,而请伐不已。越千里以袭辽主,诸将皆有畏顾之心,而请期不已。观其欲置江、淮,专事陕服,当时无有能识其意者。甫释干戈,敛衽归朝,以定熙宗之位,精诚之发,孰可掩哉。”

    明朝的王世贞对宗翰评价更高,说:“自古夷狄之得志于中原者,毋若金;而金之所以得志者则皆粘罕为之也。……粘罕之初策,以西举夏定关陕,而后遣将渡江以追高宗,其意谓夏可朞月而下也。举夏则肘腋之患除,定关陕则右臂之援绝。粘罕不死宋之为宋,未可知也。夫粘罕一小虏耳,取燕下汴、算无遗策,涸宋之府库而不与其富。建策立太祖之冡嫡,而其主不能夺。使金之吴乞买得贤于宋之太宗,噫孰谓胡无人哉。”

    这两段话其实都不难懂,咱们也就不翻译了。

    宗翰死后,其心腹相继罢官被杀。

    希尹看势头不对,立刻请求退休,朝廷下诏不准。之所以不准,是这帮人没打算放他一马,你要回家养老了,还怎么弄死你?

    虽然不准,但是相位你要交出来,于是希尹大人就灰溜溜去任兴中府尹。

    这老哥也就勉强苟活了两年,还是没有逃脱被杀的命运,咱们以后再说。

    宗翰所有心腹几乎被杀戮一尽,唯一逃过毒手只有一个韩企先。

    这一切都是宗翰自己的选择,怪不了任何人,之前咱们说的匆忙,趁着这个当口,咱们把立储的细节在说说,理一理这场皇位的更迭。

    咱们之前说过,吴乞买继位之后,合理的接班人是他的弟弟完颜斜也,可惜完颜斜也死在了天会八年。

    接班人死了,吴乞买的心思就活络了,他想让自己的庶长子宗磐充当谙班勃极烈。这个时候也是变革的时候,兄终弟及这种继承方式太不靠谱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高尚,在皇权日期强大的金国,你不能要求没一个皇帝都高尚无私。

    在皇位更迭之中,只有一个人心思不正,我的高尚就是我后代的墓志铭,而且一会有这么一个人出现,来结束这个不靠谱的兄终弟及制度,如果这注定的,为什么那个不能是我呢?

    咱们之前也解释过谙班勃极烈的意思,那就是汉语中的皇太子和皇太弟,合法的皇位接班人。

    如果顺利实施的话,宗磐做了皇帝,从此父死子继,太祖一系则会彻底于皇位绝缘。

    从太宗的角度来说,他面临的尴尬很大,首先太祖一系的实力很强大,宗干又一个特别能干的人,再辅以宗辅、宗弼等人,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军事上,太宗一系都落于下风。

    当年太宗被宗翰以私动国库绢帛为由,按在地上揍了一顿绊子,这事看起来过了很多年,但双方心中都是过不去的坎。

    对宗翰来说,他不相信太宗会忘记这件事,一旦太宗一系彻底得势,他一定会被反攻到算。

    对太宗来说,这不是原谅不原谅的问题,这一顿板子下来,屁股受伤是消失,他和宗翰彻底走道了对立面,这才是大事,无论他如何示好,宗翰都不会相信自己。更何况,在他的心底,也是记得的吧,所谓的示好,不过是权宜之计。

    更总要的是,太宗的儿子表现都很一般,即便是立于风口浪尖的宗磐,也表现的很不合格,至少不是一个合格太子,其为人非常跋扈。

    因为他的跋扈,就把宗翰给得罪了。于是宗翰彻底的走道了太祖一系。

    只从太宗中风以后,宗干就非常的担忧。因为宗磐是太宗的儿子,他可以随时进入皇宫,一旦皇帝驾崩,宗磐就可以抢先一步,在灵柩前继位。

    皇帝这个东西就是这样,在力量平衡的状态下,谁先到就谁先得。

    对宗干来说,事情不能太着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先确立一个大家都可以承认的人选。

    (本章完)

第202章 202立储和汉化() 
    宗干是否想过自己做皇帝?在下认为他想过!不过以宗干绵里藏针的个性,他自己就给否决了。

    就事实来说,宗干在各方面的优势都很足,都可以是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但他有一个致命的硬伤,他是阿骨打的长子,但他是小老婆生的,他是庶出的长子,投胎投错了,这个一定会成为对手打压自己的理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