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王朝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塞北王朝金- 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任士安回归本寨后,贼众见到任士安只有一军,于是集中兵力进攻。

    岳飞设置伏兵,等到任士安战斗危急之时,伏兵四起突击贼寇,贼众败逃。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召张浚还朝,部署防备金兵秋季入侵。

    金国乃是大患,张浚打算来年再破杨么。

    岳飞从袖中拿出一幅小图给张浚看,说:“已有定画,都督能少留,八日可破贼。”

    张浚认可岳飞的能力,但八天说的也太玄乎了,怀疑说:“何言之易?”

    岳飞给张浚分析说:“王四厢以王师攻水寇则难,飞以水寇攻水寇则易。水战我短彼长,以所短攻所长,所以难。若因敌将用敌兵,夺其手足之助,离其腹心之托,使孤立,而后以王师乘之,八日之内,当俘诸酋。”

    这段话的意思是,王将军用官军攻打水寇当然很困难,而我用水寇攻打水寇自然就很容易。水上作战是敌人长处我们的短处,用我们的短处攻击敌人的长处,因此很困难。如果延用敌将使用敌兵,剥夺敌人手足的辅助,离间敌人心腹的依托,使敌人陷于孤立,然后用官军乘机进攻,八天之内,必然能俘虏敌人各位首领。

    张浚一想也有道理,反正也不差这几天。

    黄佐又招降了杨钦,岳飞对杨钦的到来很高兴,说:“杨钦骁悍,既降,贼腹心溃矣。”上表朝廷授予杨钦武义大夫,给予杨钦隆重的礼遇,仍旧派遣他回到湖中。

    两天后,杨钦说服余端、刘诜等前来投降。

    这天夜里,岳飞指挥军队突袭敌营,逼降杨幺部众数万人。

    杨幺依恃险固的地势不肯降服,亲自驾着车船行驶湖中和冠军激战,义军用车轮击水,航速快捷如飞,船旁装置撞竿,官船迎上去便被撞得粉碎。

    岳飞见这么打下去,官军还要吃亏,命令士兵砍伐君山上的树木,制成巨大的木筏,堵塞各湖汊港湾,又用腐木乱草投放上流,使其顺流而下,选择水浅的地方,派遣善于叫骂的士兵**贼寇,边走边骂。

    杨幺等人不知是计,被这帮善于叫骂的冠军给骂的火气,激怒来追,却因腐木乱草堆积堵塞水道,车船的水轮受阻不能前行。

    岳飞迅速派兵出击,贼寇奔逃到港湾中,又被木筏阻拦。

    官军乘着木筏,张开牛皮革以遮挡弓矢石块,举起巨大的木头撞击敌船,敌船被全部撞坏。

    杨么跳入湖水中逃命,却被牛皋捉住斩首。

    当初,义军凭借天险扬言:“欲犯我者,除是飞。”

    没想到一语成谶,岳飞虽不是飞来的,但是岳飞确实来了。

    这帮人不由的概叹地说:“何神也!”于是全部投降。

    岳飞名扬洞庭,后人称赞:“徒有王王燮数年之劳,未闻岳飞八日之捷。”

    岳飞亲自巡视各个营寨,安抚慰问投降的贼寇,把其中的老弱病残放归田里,年轻力壮的登记编入官军。

    张浚叹服说:“岳侯神算也。”

    至此,相继六年之久的湖南农民起义被镇压。

    此战缴获敌船千余艘,鄂州水军遂成为沿江最大的一支水军。

    这个水军,当然不是网络喷子。

    朝廷诏令岳飞兼任蕲、黄制置使。

    岳飞以眼睛有疾病请求辞去所任职务,朝廷没有批准,反加升他为检校少保,进封爵位为公。

    (本章完)

第198章 三驾马车的方向() 
    天会十四年(1136)绍兴六年。

    天会皇帝已死翘翘了,且又转过一年,按常理来说该换熙宗皇帝的年号了,可人金国还是继续用天会年号,就是这么的任性。

    完颜亶这样的小皇帝皇帝登基,根本无力控制局面面,只能由臣下代行权利。这么一来,如何进行权利划分,就是一个很有讲究的事情。

    在这一年三月的十五,任命太保完颜宗翰、太师完颜宗磐、太傅完颜宗干领三省事。

    这个时候,完颜宗辅已成了一个病秧子,军事方面的权利,就是宗翰一个人说了算,所以他必须分的一块。

    宗磐作为天会皇帝的儿子,且军队中也有自己的势力,分了一份蛋糕过去,这是必须的。

    宗干作为皇帝养父,自然也要有一块。

    不能把宗干理解成庸庸碌碌之辈,作为完颜阿骨打的大儿子,在早年完颜阿骨打起兵的时候,就已经跟着一起干活,而且作战勇敢,也颇有功劳,看过前面内容的看官,肯定还有印象。

    金国靠着这三驾马车在向前奔跑,但三驾马车奔跑的方向却越来越不同。

    在拥立完颜亶的时候,宗翰作为旁系站在了宗干这一边,和宗磐呛呛起来,虽威风的一把,但也把宗磐给得罪了。

    得罪人其实并不可怕,人活着难免会有敌人,最怕可怕的是,盟友突然背叛了,而自己却并不知道,或者不能理解背叛的原因。

    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完颜亶做了皇帝,局势就慢慢的改变,朝堂上的争吵少了,一切都在沉默中变了态。

    宗干对宗翰的跋扈日渐不满,如果无法遏制,任其在放荡中变坏,尾大不掉之势必成。

    很难说宗干和宗磐走到了一起,但可能肯定的是,如果宗干想要弄死宗翰,宗磐一定会偷着乐了,因为宗磐也是一个蠢材。

    关于这三个人的演义,我们以后在表,在说说战场上局势。

    就战场形势而言,对宋朝越来越有利了。

    在江淮战线上,宋将韩世忠被宋廷授为武宁安化军节度使、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在楚州置司。

    楚州是饱受战火的城市,简直就是一片狼藉,咱们前面说过赵立的事情,想必大家还是记得住的。若是一般人,肯定想办法、走路子,把自己弄个肥差,这鸟不拉屎的地方,之前不想来,之后更不想来,缘分?!就让随风去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老韩注定是不一样的,作为一个武将,老韩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首先招集流亡,然后鼓励工商。

    更重要的是,老韩能与士兵共同劳动,你别管这是作秀,还是真的以身教化,节度使下地干活,这足以激励军民的士气。

    这还不算,老韩的媳妇,也亲自参与纺织,有这样长脸的老婆,老韩也是三生有幸。

    鼓励是一个特别好的管理方式,但也不是说放之四海而皆准,还需要批评。老韩的惩罚方式很特别,一旦有将士有怯战,便让这人穿上妇女衣服,设乐大宴。

    这一招太狠了,谁也受不了。就算真是心里变态的货,也最多在夜深人静之际慰藉一番。

    你老韩倒好,还“设乐大宴”,这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子啊,谁也不想成为笑柄,谁还敢不拼命。

    这一拼命就让刘豫很受伤,数次入侵均被打的菊花残、满腚伤……

    张浚这货以宰相的身份视察军事,令韩世忠从承、楚攻取淮阳。

    说来也巧,刘豫也聚兵淮阳,准备攻宋。

    韩世忠领兵渡过淮河,从符离北上,到达淮阳城下,把伪齐人都给弄懵了,你不知道我是狗吗?为什么你要给我肉包子?你这样的话,我究竟要不要客气一番呢?

    懵了几圈后,终于想明白了,管他三七二十一,揍他丫的,于是老韩就被围困了。

    按常理来说被,被包围基本意味着被干掉,就算不被干掉,也得伤筋动骨。

    可人老韩命好,围攻他的是伪齐的军队,对!“伪齐的军队”!作为“业界良心”,伪齐军队又一次给了对手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番鏖战下来,韩将军不仅成功突围,还把伪齐打的满脸桃花开。这伪齐真是痿啊。

    打伪齐就是为了多拿军功章,但打金国才是真豪杰。韩世忠派部将呼延通与前来助战的金国将军牙合交战。

    可能金国也不太愿意帮刘豫打仗,来的人也不多。呼延通三下五除二就把牙合给生擒了。

    老大一躺倒,兄弟们胡乱跑,金国也败了……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有一个疑问,这张浚不已经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了吗?不是本官提举洞霄宫了吗?怎么这孙子有出来吆五喝六的了?

    当然了,老张又有奇遇了。

    张浚离开朝廷也没闲着,脑袋进水和面了。他认为金人不攻川、陕,必将并力窥伺东南。

    此时朝廷启用朱胜非,朱胜非是主和派,于朝廷就有了讲和的想法。

    张浚作为主战派,且又是一个啥也不懂、也毫无顾忌的莽汉,自然是要上疏的,希望朝廷不要谈和,且把自己并不成熟的想法一并提交给皇帝了。

    在下一直觉得,有张浚这种主战派,真是主战派的悲哀……

    主和派和主战派,他们的分歧是由谁,由谁提出来的方式带来和平,所以终极的目标是一样的,他们都不害怕和平。

    真正害怕和平的是伪齐!刘豫这孙子明白,一旦宋金和议成功,那他就如藕塘里的***,你还能算哪一节?

    一有风吹草动,刘豫就得草木皆兵,立刻派他的活宝儿子刘璘伙同金兵前来进攻。

    这让高宗皇帝很恼火,老朱你不是说要谈和了吗?那帮孙子怎么还打?老朱你回高老庄吧!于是朱胜非被罢免,张浚再次被启用!

    这个时候的皇帝还是很爱张浚的,不仅爱他的优点,也爱他的缺点,甚至包括他的红秋裤和花内裤。

    (本章完)

第199章 199张跑跑和刘跑跑() 
    要在下来说,张浚这货能接二连三的被启用,只能说明此时的高宗皇帝是一个标准的主战派。

    否则以张浚在川陕的瞎指挥,直接葬送了三十万军队,十万战马的大罪,剁了脑袋都不多,更何况再次启用?

    面对小虾米刘璘,参知政事赵鼎请皇帝到平江御驾亲征,这是给皇帝长脸啊,这马屁拍的,无论是力道还是施力点都恰到好处,因为和伪齐打仗,你究竟有什么办法能打不赢呢?

    也就在这个当口,皇帝召张浚任资政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

    这还不算,高宗皇帝还下了手诏,给张浚一次申辩的机会,允许张浚为自己洗白白,于是老张就屁颠屁颠的进宫了。

    张浚在川陕的所作所为,都是既傻又丑的恶心事,没什么好辩白的,可皇帝站在人生“米”字路口,彷徨中又给了张浚一次机会。

    张浚打仗不怎样,说事肯定是一流,这是他强项,在加上皇帝有心岂有他,于是皇帝主动消除了对他的不满,张浚再次被授任为知枢密院事。

    张浚受命后,当天就赶到长江边巡视军队,这就有了督促韩世忠攻取淮阳之事。

    老张也算是吃一堑、长一智,只是下命令,具体怎么打,交给韩世忠,不再乱插咸猪手。这也算是曲端给宋朝留下的遗产了。

    韩世忠和金齐联军几番交战后,伪齐的乌合之众龟缩在淮阳城内不在出,一副你走你的过街天桥,我走我的地下通道,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

    韩世忠面这种坚守不战,也毫无办法。孙子兵法说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是下下之策,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用的。

    相持终究会被打破,金国完颜宗弼和伪齐刘猊带兵前来解围。

    宗弼不是一般的金国将领,不是说他的能力,是说他的地位,人家是阿骨打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叔叔,这身份高贵的跟鸵鸟蛋钻石似得。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情永远都不会被改变,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地位高的资源多,能力强的靠边站。在下并非愤世嫉俗,在下只是想要证明,宗弼带的绝对不是小股部队。

    狗没打死,主人来了,韩世忠再猛也明白,这一壶自己是喝不下了,于是向张俊求援。

    张俊就是一小人,他为皇帝打仗都能臊眉耷眼的装纯,何况你韩世忠,你就算个球。

    张浚对韩世忠早就是一肚子意见,你想啊,几年前,我们还相差n级,你现在想骑到我头上?没有机会整你,老子也只好忍了,既然有机会给你小鞋穿,那就给你双零码的,果断拒绝发兵。

    韩世忠面对张俊的绝情,也只能无奈的死心。

    心是死了,可仗还是要打的。老韩思量一番,既然已处于死地了,那玩了一手置死地而后生的功夫。

    韩世忠亲自率兵和对手对垒,并派人喊话说:“锦衣骢马立阵前者,韩相公也。”

    这一嗓子把手下兵将吓尿了,这样太危险了,纷纷劝说韩世忠不能这么干,这会把老命给弄丢的。

    韩世忠说:“不如是,不足以致敌。”

    咱们看电视剧,主将到哪都是衣甲鲜明,恨不得把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的身上,实际上这是为了塑造英雄的形象,现实中主将隐蔽的越深越好,尽量不能被对方发现了,否则对方可以集中兵力就冲击你这一点,你不退,可能会被斩首,你若退了,军队多半也会退,而且是溃退。

    淮阳内的守军听说韩世忠亲自来了,立刻来了精神,细细一瞅,还真是那老小子。

    所有人都流口水了,抓住了老韩的话,那是多大的功劳,被说一辈子富贵,就是十辈子也够吃了吧。

    面对诱惑,很多人都会心智动摇,继而忘记自己的实力,这帮人觉得自己人多势众,产生了抓住韩世忠的狗血想法。

    韩世忠成功了,金齐联军出城了。

    毕竟金齐联军人多,宋军无法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攻破淮阳城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最终两家罢兵。

    金齐联军不主动出击,韩世忠也没能力攻下淮阳,双方就这么耗着。

    这真像拉屎,当你你豁出去所的努力,出来的也不过是个闷屁。

    就这么着,宗弼的军队就到了,宋廷也下令让韩世忠班师,这场战争终于是告一段落。宗弼也没追杀,这是一场“麻杆打狼”的战争,双方都很谨慎。

    据说淮阳的百姓随韩世忠而归者,数以万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金国人实在太可怕,否者哪一个老百姓愿意拖儿带女的搬家。

    岳飞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