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6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直性子偏爱有加呢?

    腹诽终究是腹诽,他万万不会挂在嘴上,也不会写在脸上。只见郑显礼郑重一躬,谢道:

    “下吏替同僚谢过第五相公!”

    第五琦笑道:

    “某当真看不明白郑将军的行事,李凯芳不顾同僚情谊而举报你,你却不计前嫌为他说项,当真看不明白……”

    郑显礼爽朗一笑。

    “以事论事,郑某若因为些许小事就记恨同僚,岂非与那些小肚鸡肠的妇人一样了?”

    这话说的第五琦脸上真真发烧,发红,他的处事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睚眦必报。总而言之,哪怕是一丁点芝麻谷子的小事,他也要掰扯明白了,让针对自己的人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如此,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再想害他时,便会三思而后行!

第九百八十六章 :冤狱终平反() 
离开仓场以后,郑显礼连夜去了城北中军帅堂,他要找秦晋要人,每门炮至少得有五人操纵,六十五门炮便至少需要三百二十五人。所以,他打算组建一个五百人规模的炮营。

    眼看着就要开拔讨伐盘踞在灵武的吐蕃残兵,各项事情都得加快进程,就算炮兵不能训练成型,至少也得懂得简单的操炮规则,剩下的在战斗中慢慢历练就是。

    秦晋习惯于夜间办公,所以入夜以后也是他思维最活跃的时刻,郑显礼和第五琦去了城南仓场的事情,他也听说了,据说这次试炮造成的巨大爆响,使得军民上下都紧张了好一阵,甚至还有人私下里传谣,称天鬼地鬼进了长安城。

    长安就是如此,连夜都没过,谣言就能疯传的有模有样。

    第五琦打算和郑显礼搞好关系这件事,秦晋是乐见其成的,但此人似乎有点自作聪明的针对了李凯芳。那日他说要揪出举报郑显礼的幕后黑手并非要打击报复,而是担心有人在拿郑显礼做文章,真正打击的是神武军。

    很快密探就调查的一清二楚,李凯芳只是性格耿介了一点,如果因为举报神武军的人就被找借口栽赃抄家下狱,恐怕神武军的名声也要就此毁了。对一切都洞若观火,秦晋并不急于纠正此事,他还要继续看一阵戏,看看戏中的演员们都如何发挥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听说郑显礼来了,秦晋很高兴,他知道郑显礼过来一定和炮兵与火器有关。

    果然,郑显礼打算从军中选拔精锐军卒做炮兵,同时还要配属至少三万人的神武军。

    按照朝廷的惯例,出征动辄五万以上,郑显礼要求三万人实在是考虑到了关中神武军捉襟见肘的情况,可就是如此秦晋还是给他打了折扣。

    “三万人肯定拿不出来,勒紧了裤带,也只能给你两万人,再多,长安的防务就要出现问题!”

    郑显礼也知道秦晋的难处,由于神武军扩张的太快,根本就没有足够数量的神武军控制京畿、都畿、河东三道。更多的时候,神武军都用来驻守冲要之地,余下的地方只得退而求其次以民营负责防务。

    尤其是都畿道,整个黄河以南到淮河以北都是辖地,人口稠密,城池错落,神武军半数以上的精锐都被牵制在了那里。【。m】而河东的神武军又要应对史思明的攻击,万万不能请调。算来算去,也只有将关中的神武军再次分割。

    秦晋忽然想到了新近成立的神武军预备学堂,尤其是第一期招收的三百多名学生里,都是城内数一数二的佼佼者,不少人甚至还是科举出身的士子。

    “预备学堂有许多素质不错的人选,到现在三期同时招生已经达到了千余人的规模,给你三百名额,可以任意挑选!如何?”

    预备学堂这个新鲜玩意郑显礼也听说了,他觉得既然秦晋很是重视,想必就有其只得重视之处,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十天,再有十天,大军必须出征,否则就要错过了通过祁连山口的最后时间!”

    郑显礼对此到不担心,道:

    “实在不行,可以直接由灵武穿过隔壁,直达河西,当初下吏追随封大夫走过几次,也正好省了绕道陇右的功夫!”

    穿越隔壁是十分危险的,如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秦晋最不愿意看到的就是神武军出现大量伤亡,不过郑显礼是神武军一系中战斗经历最丰富的人,而且十分熟悉河西、安西的地形,只思忖了一下就点头答应。

    次日一早,宵禁刚刚解除,郑显礼就迫不及待的赶往预备学堂,其时预备学堂已经接到了来自秦晋的军令,便十分配合的接待了他。

    接待之人正巧是王仁礼,他第一个就像郑显礼推荐了葛文卿,葛文卿自打妹妹获救,大仇得报以后,无论训练还是演习,都卯足了劲,所有的教官看在眼里,都觉得他是个不错的苗子。

    王仁礼知道郑显礼西去不仅仅要讨伐灵武吐蕃残兵,还要趁势西进,开疆拓土是可以想见的,这对于有些急功近利的葛文卿而言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俗话说,功与名但在马上取,比起按部就班的在预备学堂熬资历,当真不如到战场上真刀真枪的杀出个未来。

    “葛文卿是进士出身,又上得了马,拉得开工,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苗子,只要假以时日,一定是个允文允武的全才!”

    听着王仁礼近似于喋喋不休的介绍,郑显礼憋了半晌才歉意的笑道:

    “俺这次来是选炮兵的,既不用上马,也不用开弓,只要胆子大,身体好,识不识字倒在其次……”

    王仁礼得知了郑显礼的选拔要求后禁不住笑了,他这完全是选拔精锐军卒的标准,这预备学堂里出去的人,将来可都要做将军的,怎么能同日而语呢?

    “不管做什么,允文允武,总比不能文,不能武的强吧?”

    “说的也是,那俺便见一见这个葛文卿!”

    除了葛文卿,王仁礼又一口气推荐了三十多人,这些都是他平日里极为看好的学生,让这些人早点上战场,也好早一日为朝廷效力,立功受赏封侯。

    不过,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郑显礼的选拔方法,可是前所未见,闻所未闻。

    所谓的胆子大,就是单独考核待选的学生时,命人冷不防的在其身后敲锣,巨大的锣响声之后他便仔细观察受考察者的面部表情与身体反应。结果合格者自然寥寥无几!

    王仁礼憋不住发笑,便询问郑显礼何以有这种奇怪的选人方法。郑显礼也不隐瞒,便将炮兵的所要面对的问题说了一遍,除了胆子大以外,更要有着过人的心态,遇事冷静,处变不惊,因为阵战之上,炮兵很多时候是要冲到步卒前面开炮的,如果因为过份的靠近危险而乱了心神,很可能就来不及在敌军发起冲击前撤出战场,不过以突然在人耳朵后敲锣当做选拔的标准,王仁礼还是不以为然。

    岂料,郑显礼盯着王仁礼看了半响,猛的一拍大腿。

    “真是灯下黑啊,王教官就是最合适的人选啊,不知是否愿意远赴安西呢?”

    实际上,让王仁礼心底里也很想到安西去杀敌立功,总好过在预备学堂做个教官,不知哪天才有出头之日。

    “自然愿意,只不知秦大夫是否同意!”

    郑显礼拍着胸脯保证道:

    “放心,一切包在俺身上,不管学生还是教官,只要符合标准就行!”

    葛文卿的表现也很让郑显礼满意,他最看重的一点就是此人的冷静,出了奇的冷静,冷静的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最终,郑显礼并没有足额选定秦晋特许的三百人,只选了二百一三人就不再继续下去,因为时间不够了。眼看着到了午时,他就领着二百一十三人去了城南的仓场,那里已经得到了宰相第五琦的特许,作为炮营的临时训练场地。教授这些精锐学生的则是军器监的工匠们,为了弥补不足的余数,郑显礼只得忍痛从军器监中特选了一百名熟练操炮的工匠。

    就在郑显礼紧锣密鼓的筹备西征大军之时,第五琦也没闲着,马上命自己在刑部的心腹复查李凯芳一案,如果发现冤情,则必须为其平反,并追究大理寺上下徇私枉法的罪责。

    复查李凯芳一案的消息马上就传到了大理寺卿周文正的耳朵里,可吓坏了这位大理寺卿,以为第五琦学着夏元吉的手段,要清洗掉自己。

    但是,除了害怕,周文正没有一丁点的办法进行反抗,第五琦除了是宰相,更是秦晋的心腹,这两点任何一项他都不占优势,又凭什么去和人家斗呢?

    具体经办案件的人是大理寺丞,大理寺丞也得知了这个消息,与周文正的反应大不相同,他一手伪造了李凯芳敛财的证据在劫难逃,知道自己在劫难逃,为了不使家人受到连累,便在大理寺所在皇城的护城河畔投河自尽了。

    大理寺丞死了,他伪造的证据却是难以销毁的,仅仅大半日功夫,李凯芳一案就被复查的彻彻底底,结论是大理寺丞收受了兵部一位黄姓郎中的贿款,勾结几个书吏,共同炮制了冤案。

    至于具体手段,就连第五琦都觉得实在过于潦草,因为关键的物证,三十万贯钱居然只是一叠放款的凭据。说到底,那位大理寺丞也不会傻到自掏腰包凑齐这三十万贯钱,边用胡乱编造的放款凭据充数。

    得知真相以后,第五琦苦笑一阵,此前他还打算将这三十万贯钱充入户部,以解燃眉之急,看来是空欢喜一场啊。话又说回来,如果政事堂的解款公文到了大理寺,他们拿不出这笔钱来,结果还不是一样要露馅吗……

    大理寺上下官员被狠狠的清理了一遍,几乎每个人都有着这样那样的作奸犯科之事,而唯一没有受到牵连的,就只有那位惶惶不可终日的大理寺卿!

    无错,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ouoou……》

第九百八十七章:李凯芳建言() 
大理寺卿周文正本来连后事都和家人交代好了,每天就在家中等着不良人上门,可一连等了数日,几个亲信都被锁拿抄家,唯独只有他没有动静。这一日,过了早饭光景,便有大理寺的令史上门,据称是接到了政事堂的公文,让他赶紧到大理寺坐堂。

    所谓坐堂就是办公,想想也是,大理寺上下两个寺丞,若干司职,均被抓获,若非前任大理寺少卿在吐蕃陷城时被鱼朝恩迫害而死,恐怕也得一并遭到牵连。

    周文正听说政事堂让他去大理寺坐堂,弄的心里好似十五个吊桶七上八下,不知道第五琦在耍什么花样,难道这样折磨人便多了一些乐趣吗?他特地见了那前来通报的令史。令史和书令史都是不入流的小吏,在唐朝政府里有着庞大的数量,负责各种庶务的直接操办,他们这样的人能得到长吏特地接见,那都是极为罕见和荣耀的。

    然则,那令史此时却有些不耐烦,毕竟周文正是个待宰的肥牛,如果因此被牵连了,那才是倒霉透顶呢!不过,周文正现在仍旧还是大理寺卿,长吏的命令,也只能硬着头皮应下。

    周文正详细的询问了他不在这几日的情况,事实也果如他所料,不良人每一天都抓走许多官吏,弄的大理寺上下人心惶惶,倒是许多书令史和令史都抱着膀子看起了热闹,别看这些绿袍官和绯袍官平日里都架势十足,真到了眼下这般光景,也都吓得面如死灰,身体如筛糠一样,甚至有个别几个人连走路都问题,硬是被两个不良人架着拖出去的。

    说实话,不少人也打算看看大理寺长吏周文正的丑态,但这厮却聪明得很,只在家中等着大难临头的那一刻。可惜啊,等了数日之久,好戏迟迟不上演,现在政事堂让他回到大理寺坐堂,众人有开始纷纷揣测,这对于周文正究竟是福是祸。

    刑部侍郎殷士毅与第五琦对面而坐,他是第五琦一手提拔上来的亲信,原本只是个户部的郎中,后来第五琦金入政事堂以后,就火速提拔了自己的心腹作为助力。

    “相公如此吊着周文正,可让那厮生不如死啊!”

    第五琦轻叹了口气:

    “也是没办法的事,秦大夫和夏相公都打了招呼,对大理寺的涉案人等要高抬起,轻放下,整肃风纪已经进行了不少日子,若持续个没完,怕是朝廷官吏人人自危,自然也就没了认真做事的人!”

    “可惜啊可惜,否则此事涉案之上下人等都被重处以后,还有谁敢触相公的虎须呢!”

    第五琦摆摆手,脸上显出不以为然之色。

    “上位者立威不在杀伐,唯有能力出众,政绩斐然才是根本,否则空有名声在外,也是中看不中用的皮鼓而已!”

    “相公所言极是,那些关在刑部大狱里的人便在让他们多担惊受怕几日,以为自己命不久矣,否则咱们这次便成了白白动手……”

    忽然,第五琦神光一闪,面色严峻的说道:

    “记住了,朝廷现在严查贪渎,涉案家属的钱千万不要收,收了的,也得马上退回去!”

    殷士毅面露难色:

    “这……下吏知道了。”

    虽然为难,但他看着第五琦严峻的面色,还是把到了嘴边的话又都咽了回去。见状,第五琦的面色又缓和了下来。

    “并非我为难你们,给你透个口风也无妨,秦大夫和夏相公刚刚商议了未来半年的风纪重点,那就是严查贪渎,但为了不使人人自危,切割的时间点就在长安克复之后,之前有问题的虽然不至于完全不予追究,但综合实际情况大部分都可以从轻发落。”

    说着,第五琦的目光骤而犀利,直视着殷士毅。

    “我知道你们的想法,我现在大权在握,又深得重用,以为就可以放手施为了……现在不妨也给你们提个醒,朝廷上负责整肃风纪的不仅仅只有夏相公,马上就会另行成立一部,独立在三省六部之外,就连政事堂都无权过问……”

    “难道是直属于秦……”

    第五琦又瞪了殷士毅一眼,没好气的说道:

    “当然是直接听命于天子!你可知道其中的厉害?包括我和夏相公在内也随时随地都会成为被监察的对象,何况你们呢?一旦大理寺窝案事了,犯官家属觉得上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