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到时擒住那逃往陕州的小竖子,定要他尝尝后悔是什么滋味。转而,崔乾佑又觉得那姓秦的小竖子是个不可多得的福将,一刀宰了有些可惜,如果能网罗此人到麾下,岂非如虎添翼?只怕他身边任何一个人都想不到,自家主将身临如此情境之下,竟然还在想着收揽岘山大火的始作俑者!

    黄河河面封冻后,积雪并不深。在夜色掩护下,四五千骑兵纵马疾驰,直往往东面而去。

    天蒙蒙亮时,忽有先一步探路的游骑回来禀报:

    “报!前方五里处,黄河河面被刨开了,再难以通行!”

    崔乾佑心中陡然一惊,究竟是谁竟在此时将黄河河面刨开了?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各种可能霎时间在他的脑子里升腾而起,只一瞬的功夫,就将他弄的满脑子浆糊。

    走黄河河道已经是兵行险招,如果再滞留耽搁下去,一旦天亮,就将面对高仙芝的十余万大军。黄河以北是王屋山,多为山地,道路崎岖不平,仅仅沿着黄河南岸是一片狭长的冲击平原,崔乾佑当机立断,下令离开黄河河面,到南岸去,沿着堤岸走。不过河岸边到处都生着一人多高的蒿草,寻着乡民踩出来的小径,才能勉强继续前进,只是行进速度却突的慢了下来。

    ……

    陕州城,秦晋通宵未眠,与郑显礼、契苾贺等人商议了整整一夜,最终他一锤定音,敲定了在陕州以东的用兵方略。

    总结起来用八个字就可以概括,“扰敌军心,杀伤有生!”

    这次的目标不在攻城掠地,而在攻心为先,杀伤叛军有生力量,以此达到喝阻叛军的目的。毕竟他们人少,能够自保便已经十分难得。若非有大火造势,崔乾佑生死不知的情形,秦晋一早就下令撤出陕州,不做无用的垂死挣扎了。

    现在,唯一让秦晋苦恼的是,高仙芝在回信中并没有明确的交代,他未来的动兵方略。其实细想想也合乎情理,高仙芝常年为节度使,又是天下兵马副元帅,岂有向区区长史交代动兵计划的道理?

    就在众人打算散去休息的当口,忽然室外响起了急促的脚步声,片刻之后房门被拉开。

    “报!有敌情!”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四章 :焉知将入彀() 
敌情突至,所有人的情绪都为之一紧。

    “数千骑兵由桃林方向沿着黄河南岸往陕州城而来!”

    “可探明旗帜部属?”

    “天色未明看不真切,又没举旗,远远瞅着,倒像北地衣甲样式。”

    “再探再报!”

    除了知道这时一股身份不明的骑兵以外,其它情况一概模糊不清,如果说这些人是叛军,可又从桃林方向过来。迄今为止,不论桃林段的黄河南北两岸,都在唐军的掌握之中,万一是友军呢?

    不管友军亦或是敌军,秦晋断然下令:“契苾贺何在?”

    “下走在此!”

    “命你领所部人马三千,埋伏于城西桑林间。”秦晋本想让他见机掩杀,但顿了一下还是说道:“待命!”

    同时,秦晋又将目光转向了一直不甚说话的乌护怀忠。乌护怀忠自忖降将身份,在众多人中算是极为低调的。

    “乌护怀忠,命你率所部骑兵游弋于桑林之外,随时配合契苾贺!”

    分派一番后,秦晋便要起身离席,郑显礼见秦晋独独没提及自己,便忍不住问道:“长史君,下走作甚?”

    秦晋闻言一拍脑门,“郑兄一直负责陕州城防,眼看天将黎明,还要严加防范!”

    出了陕州城向西三里就是太原仓,太原仓的大火着了足足有一天两夜,到现在还能见到零星火光。秦晋虽然没见过此前太原仓的盛况,却也禁不住暗暗可惜,仓中积攒了开元天宝数十年的粮食,竟在一场大火下尽数化作了飞灰,这种损失对农业社会来说,几乎是不可承受的,即便平乱之后,再想重现天宝旧观,却不知要到何年何月了。

    秦晋耸动了一下鼻子,鼻腔里充斥着燃烧后的焦糊气息。连日以来,到处都是蔓延的大火,他几乎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

    突然,一骑飞至。

    “报!是叛军,胡狗射杀了探马,俺跑得快,才侥幸回来!”

    秦晋骑在战马之上,马鞭陡得一挥。

    “传令契苾贺与乌护怀忠,叛军露头,就打的他们后悔出娘胎!”

    身侧的传令军卒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秦晋再想向前走,便有人上千劝阻,“长史君身系上下安危,不可再轻易身履险地!”他看了一眼面前的劝阻之人,并不认识,口音与都畿、关内大不相同。

    “下走乃陕郡司兵参军靳世熊!”

    此人说的不错,哪有身为州县长官,身边猛将如云,总是身临前敌的!

    “足下说的不错,走,咱们向南走走,去那里看看!”

    再往南是与黄河南岸桑林连城一片的高坂,不过远远望去,其上桑林却是稀稀拉拉。

    那陕郡司户参军赶忙也跟了上去,同时还随口介绍着本郡的山形地貌。

    “此处再往南十里就是函谷故关,只是多年的淤塞填埋,至今只剩下了一条林间小路,不复当年雄起险要!”

    秦晋往南去当然不是要看什么秦汉函谷关遗址,南方滚滚烟尘黑云愈发浓密,他是担心大火有朝一日波及到陕州。此前,又不少曾亲历过熊耳山大火的人不止一次提及,这种大山火中,烈火固然是凶猛至极,但更要命的却是燃烧后产生的浓烟。很多山民、牲畜、走兽并非死于大火的炙烤,而是一早便被浓烈的烟尘熏死。

    陕州附近虽然有不少开阔地,但这一大片桑林环绕在左右,万一大火蔓延过来,天知道会产生多大的浓烟。与此同时,秦晋也不由得感慨这个时代植被覆盖之茂密,若是在他生长的那个年代,这场大火只怕想烧也烧不起来。

    这个靳世熊看起来一副能吏模样,秦晋便问起他的籍贯出身。其实,从“靳”这个姓氏上,他就已经知道此人绝不可能出身自世家大族。

    “禀长史君,下走乃淮南道庐州府人士……”这个靳世熊果然是寒门子弟,还有着一个明经科的出身,能任显州望郡的司户参军,看起来仕途也算顺畅,如果不是天下大乱突起,在地方混几年资历,说不定还能调往长安在天子脚下任职。

    “足下因何没有随高大夫一同北撤?”

    靳世熊看起来还有些愤愤然,“还不是小人陷害,当日一早下走被派了附近乡里的差事,谁知等到下午回城复命时,一切,一切都已经面目全非了!”

    他所指的面目全非,应当就是太原仓被烧,杜乾运意欲叛唐,陕州城易主的事实。

    一行上百人登上了山梁,却见东方已经鱼肚泛白,奈何漫天阴霾,太阳光却透不出一丝来,看得人无比压抑。

    秦晋举目向南而望,隐约间但见浓烟翻滚,遮蔽了浓密的山林与蜿蜒其间的驿道,如果没有一场大雨下来,真不知道大火何时会停。

    如果是太平年景,自然有官府组织丁壮修出隔火带来,以防止火势继续蔓延,但现在兵荒马乱的,谁还有心思和精力操心这等事。再说,这场大火说不定会烧死,熏死崔乾佑部多少人呢!

    一想到崔乾佑,秦晋的心脏扑通猛跳了几下,联想到那股从桃林方向而来的骑兵,一种预感强烈的袭来!

    ……

    天色渐亮,黄河南岸一股骑兵滚滚向东,过了人烟罕至的地方,河岸边已经少有蒿草,这种地方正适合战马奔驰。自刚刚射死了数名唐军游骑后,崔乾佑的精神高度紧张。

    再往前走只怕会有唐军出现,毕竟高仙芝有着十余万人,而自己只有惊魂未定粮草殆尽的数千骑兵。再走了一阵,散在左右的游骑探马竟然捉了几个难免桑林中出来的山民。

    为此,崔乾佑停了下来,亲自询问。而那几个山民已经被吓得抖如筛糠,竹筒倒豆子,将所知道的一股脑都交代了出来。

    “甚?烧了太原仓?”

    从山民含混的回答中,崔乾佑敏锐的捕捉到了最要紧的词汇。在几经确认后,崔乾佑竟哈哈大笑,“当真是天无绝人之路!”继而他又抑制不住兴奋的仰天大吼了几句:“高仙芝啊高仙芝,尔若知道崔某此时以落得眼下境地,不知是否后悔的撞墙而死!”

    太原仓被烧,就连傻子都能猜到,高仙芝肯定已经生了弃守陕郡的心思。如今距离太原仓被烧已经过去了数日,想来陕郡的唐军早就撤到黄河以北了。这也解释了黄河封冻冰面被凿开的原因。

    崔乾佑思忖一阵,肯定是数日之前一夜间全歼援虢数万唐军,迫使高仙芝下了火烧太原仓的决心。想到这里,他嘴角泛起的冷笑有些不甘。

    如果不是那姓秦的小竖子捣乱,高仙芝如此决断可谓英明果决,否则他尽起渑池守兵与之两面夹击,陕州无险可守又与关中后路断绝,即便有十几万乌合之众又能守得几日?

    只可惜啊,注定了老天不给高仙芝机会。否则只要他晚烧太原仓一日,时局也许改变也未可知呢!

    “都杀了!”杀掉那几个早就吓傻的山民就和碾死几支虫子一样轻松。

    在嘲笑过高仙芝的倒霉以后,崔乾佑又大胆的派出了游骑向东深入,果然得到了太原仓已经化为一片灰烬的消息。自此,他疑虑尽去,率部大摇大摆的直扑陕州城!

    高仙芝既去,放眼潼关以东,黄河以南,还有谁能是他崔乾佑的敌手?

    这倒不是崔乾佑托大,安禄山起兵南下以来,他所率之兵势如破竹,无往不胜,就连守洛阳的安西军节度使封常清都被他打的屡战屡败。试问,高仙芝退到黄河以北之后,唐朝的可用之将还能有谁?难不成靠那个已经病废在家的哥舒翰吗?

    数千骑兵马不停蹄,风驰电池一般向东再向东。此时的崔乾佑归心似箭,又难以抑制住心头的兴奋。

    人总是如此,如果在一切顺风顺水之时,得到的一切总会看作天经地义。但遭到挫折打击以后,在濒临绝境之际,又突然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又如何能不抚额相庆,激动兴奋?

    就算名将权臣也是人,也会有人的喜怒哀乐!更何况崔乾佑本也没资格做名将权臣!

    如雨箭矢骤然从天而降,喊杀之声暴起于桑林上空时,崔乾佑便猛然如遭雷击一般。

    他下意识的想到中计了!但倏忽间又一转念,高仙芝就算要引自己入彀,烧了太原仓,这代价也太得不偿失……

    兵荒马乱之际,心情大起大落之下,崔乾佑第一次竟乱了方寸,心中所想怪诞不经,但事已至此除了拼死一战,还有第二种选择吗?

    没有!只要他下令撤退,这数千人马,转瞬间就会败的一干二净。如果拼死力战,说不定还有一线取胜的机会!

    崔乾佑抽出腰间的钢刀,振臂一挥。

    “儿郎们,随本将杀贼!”

    他本就是军中悍将,在安禄山起兵之初还不过是个七品镇将,一路上连战连捷,一月有余的功夫竟已经飙升至领军一路的将军。现在不得已又回到厮杀战阵之上,便重拾勇武,尽显本色了!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五章 :问君几多悔() 
在听到高仙芝火烧太原仓的消息后,崔乾佑直叹老天垂幸,一方面也更加确信,天道已经抛弃了唐朝,在他眼中只有加速前进,仿佛前面的陕州城已经是砧板上鱼肉,早到早得。

    唐军的出现突如其来,骤然打击之下,原本已经隐隐上扬的士气又立即萎顿了下去,被山火与断粮折磨的惨不堪言的骑兵马上就现了原形。箭矢如蝗如雨,仅仅一轮过去,就有数百人马中箭倒地。

    好在崔乾佑本人甚为勇武,在他一马当先的带动下,叛军骑兵又陡得爆发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向着在他们面前列阵的唐军猛冲过去。

    崔乾佑惊讶的发现,面前的这些唐军在面对骑兵时不但没有避开锋芒,反结阵而守。这让他感到大为屈辱,何时唐军步卒竟敢再燕军骑兵面前耀武扬威了?

    但很快,他就发现自己严重低估了面前的这股唐军,一杆杆丈把长的长枪斜斜直指滚滚骑兵时,不妙的念头再次升腾而起。然而留给他迟疑的时间不多了,骑兵铁流与枪阵轰然撞击在一起,立时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肉飞溅。

    崔乾佑的战马被一杆小臂粗细的长枪直戳进了胸腔内,又贯入腹腔,锋利的枪尖穿透腹壁的肋骨和皮肉,血淋淋的挺了出来。长枪以一种匪夷所思的姿态贯穿了整个战马,血腥可怖的枪尖刺出马腹时,距离崔乾佑的大腿仅仅有寸许距离,如果再偏上一丁半点,他的大腿只怕此刻已经血肉模糊了。

    这仅仅是电光石火的一瞬间,崔乾佑甚至还未来得及冒出冷汗,整个人便随着沉重的战马尸体轰然倒地。半个马身将他压在了下边,竟使其进退不能,不禁仰天长呼:“天亡我也!”

    后续跟上来的战马已经无法减速,只能加速加速再加速,连续不断的冲击着唐军的枪阵。

    战马庞大的马身虽然压住了崔乾佑,他甚至能清晰听到身体某部分骨头碎裂,发出的清脆的响声。但这也救了他一命,由于有了战马尸体的保护,后续冲上来的战马铁蹄才没能将他踏成一滩碎骨肉泥。

    主将人马尽失,数千骑兵立时就陷入了无指挥状态,在经过一阵徒劳的冲击后,绝大多数人开始溃逃。

    契苾贺等的就是这一刻,唐军的蹶张弩射程在四百步上下,这些叛军骑兵想从容逃出这个射击范围,至少也要再挨上两到三轮齐射。

    “弩手准备,射!”

    弓弦锵锵作响,箭矢嗖嗖破空,一轮砸了过去,立时便又是一片人仰马翻。

    与此同时,桑林后方战鼓隆隆而起,咚咚巨响每砸出一下,便让大地都不禁为之震颤一下。

    嗷呜!

    契苾贺举目眺望,但见桑林一侧埋伏多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