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乱唐-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嗷呜!

    契苾贺举目眺望,但见桑林一侧埋伏多时的乌护怀忠出马了,他的骑兵虽然只有四五百之数,但胜在士气高涨,像一柄披荆斩棘的陌刀一般向溃散的叛军溃兵横扫而去。

    这一幕,在硖石也曾上演过,只不过这一次双方的配合要更默契了。见到此情此情,契苾贺禁不住暗暗感慨,当初在新安血战时,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朝一日他竟还能与同罗部的胡兵并肩作战。

    有了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同罗部骑兵的骁勇善战,给了契苾贺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尽管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团结兵当初能够在野战战胜这些胡兵是多么的侥幸。

    一场期待中的大战竟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就分出了胜负,这让契苾贺很有几分意犹未尽的感觉。

    “捉住了一条大鱼!”

    团结兵军卒的欢呼声将契苾贺的思绪拉回到战场上,只见十几名长枪兵正推搡着一名衣甲样式迥然于众人的蕃将。

    而那蕃将显然是身上有伤,没被推搡一下口中就发出一阵痛苦的哀嚎,再看他的面部已经因为疼痛扭曲的变了形状。

    契苾贺冷笑了两声,“还真是条大鱼,拖过来!”

    他才不会对这些一路上烧杀抢掠,作威作福的蕃将大动恻隐之心。与此同时,唰的一声将腰间横刀抽了出来,他打算问清了对方姓名之后,便将其一刀咔擦了,反正大唐以首级论军功。像这种在战场上轻易被活捉的蕃将,是个校尉便已经到顶了,完全没有留活口的必要。

    这时,契苾贺身边一名团结兵却惊讶的叫了一声。

    “咦,这蕃将,俺瞅着怎么有点像崔乾佑呢!”

    乍闻之下,契苾贺完全没当回事,但都一转念立时就把那团结兵拉了过来,问道:“你可看仔细了?”

    团结兵又盯了那蕃将几眼,点着头确认道:“没错,俺跟着秦长史在虢州城下时,曾见过他,就是他!”

    契苾贺大声喝问了一句:“尔可是崔乾佑?”

    蕃将低着头,默然不语!

    ……

    叛军主将崔乾佑被俘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方,秦晋初闻之下还有几分不相信,以为是谣传。但紧接着契苾贺的派回来的报捷的军卒也确认了这个消息,且称军中不少在虢州城下见过崔乾佑的人都已经确认了,的确是此人不假。

    秦晋大喜过望,当即传令:“要活口,不要死人的!”

    一个活着的崔乾佑价值当然要比一个崔乾佑的首级有用处多了,一则可以从他身上审讯出安禄山叛军的具体用兵方略,以及他们内部的种种机密。二则还能用来向朝廷献俘……

    大约半个时辰以后,疑似崔乾佑的蕃将被押回陕州城,秦晋率领陕州仅存的文武官员在西门内“迎接”了这位被俘之将。

    秦晋曾在虢州城下与崔乾佑有过一面之缘,此人甚至还起过招揽他的心思,这才有了以后的火烧岘山,有了今日的桑林一战。

    果不其然,经过辨认之后,秦晋已经百分之百确认这位被俘之人正是洛阳以东叛军的主将崔乾佑。只是,此时此刻的崔乾佑浑身血污,狼狈不堪,垂头丧气,目光无神,与当初虢州城下那个睥睨天下的蕃将早就判若两人,不可同日而语。

    “崔将军别来无恙?”

    崔乾佑仍旧默然不语。

    一个冷冷的声音在秦晋身侧响起:“崔乾佑,睁开你的狗眼看看,可还认得秦长史?”

    崔乾佑这次抬起头来,细细打量着面前这位年轻官吏,继而失声道:“竟然是你?”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六章 :露布传飞捷() 
长安东市,车水马龙,摩肩接踵。这里依旧恍如盛世,丝毫不见关外山东的腥风血雨。不知是谁喊了一句,百姓们便呼呼啦啦向康阳坊方向挤去。

    混在人群中的有一名布衣胖子,被人潮推着不由自主的移向康阳坊。这个胖子正是左龙武军录事参军陈千里。在他身旁还有一位同伴面露急躁,低声说道:“唐律官吏无故不得入市,若是被发现难免会被有心人抓住大做文章,这个热闹你我兄弟还是不要去凑!”

    陈千里扭着肥硕的身子,试图逆人流而去,但好半晌都难有寸进,脸上流露的则全是无奈的苦笑。

    “陈某也不想去凑这热闹,奈何双脚已经不听使唤了!”

    如这种近似失控的场面,很快就会引来南衙禁军,到时候挨个盘问之下难免会泄露了身份。此时趁乱先行离去的确是不二选择,奈何事与愿违,陈千里与李萼越想逆流而走,却硬是生生被人流推着往康阳坊方向去了。

    此时,陈千里反而一副既来之则安之的神态,见李萼一副忧急欲死的模样,便宽慰道:“李兄何必如此,又不是多大的事体!”

    唐朝到了天宝年间,随着盛世的全面来临,法度也渐趋废弛,全不似武后当政之时那般严刑峻法了。就算不许官吏随意出入市场,寻常时候也不知多少人微服而来寻一寻平日里在官署中难得一见的新鲜热闹。

    陈千里和李萼两个人正是在龙武军中闲的无所事事,才相约到东市来瞧热闹,不想头一次犯禁,居然就赶上了百姓闹乱子。

    “快看,快看,是胡人……”

    随着逐渐靠近康阳坊外的四马大道,百姓们的纷纷议论之声也愈发清晰。陈千里对胡人二字分外敏感,便抻着脖子向大道东面望去,但由于人流汹涌,很快又被人推搡着继续跌跌撞撞的向前移动着。

    反而是李萼身体清瘦而长,稍稍踮起脚尖便见远处一队骑兵踢踏而来。

    “陈兄,看着好像是唐军!”这些人的衣甲装束与长安内外的南北衙禁军截然不同,如果不是从陇右或者朔方而来,便当是从潼关方向来的。

    很快,骑兵由远而近,其中还有不少骑兵在扯脖子呼喊着:“潼关大捷,斩杀胡狗无算,俘虏数千……”

    前些日子,青龙寺外堆积成山的胡狗首级让长安城的官员百姓们开了眼,现在听说又是一场大捷,便也都觉得顺理成章,若是战败了才是大稀奇呢!

    大唐盛世,开边拓土,唐军声威广布四夷,对付区区胡狗叛军还不是手到擒来?只听说安西节度使封常清被胡狗叛军打的满地找牙,市井间均不无唏嘘,都说名将难求,也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啊!

    长安百姓向来爱看这等热闹,远远的便已经有百姓扯着嗓子回问着:“敢问是哪位将军力挫胡狗了?”

    当先一名校尉双手抱拳朝左上虚抬了一下,“监门将军督战之功,潼关田将军以身用命,不负天子重托厚望!”

    百姓们啧啧连声,这两位都是声名不显的人物,不过官职比起那个新安县尉来,还是要大了不少。

    随着骑兵的行进,眨眼间便能看到长长一串蕃将胡兵垂头丧气的鱼贯而来,这些人都被卸去了被卸去甲胄和武器,但身体一闪却都还算完好,百姓们并未直观的感受到血战的气息。

    混在人群中的陈千里闻言却是悚然一惊,继而又表情忿忿。

    “老阉竖!”

    李萼也是大为惊讶,但随即又叹了口气,“不管阉竖如何横行为恶,大败叛军逆贼,总是对朝廷有好处的。陈兄也不要过于纠结,纠结于秦少府之死!”

    他虽然也厌恶边令诚的为人,但终究是不像陈千里那般与秦晋感情深厚,是以很容易便站到了理性的立场上来看待这场被大肆宣扬的胜利。

    陈千里也知道李萼的话有一定道理,但他就是对那老阉竖难以放下心中的猜疑和憎恨,虽然并没有证据可以证明秦少府死于此人之手,但他心里却有八成可以确定,秦少府之死一定与这个老阉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果不其然,很快就有南衙的禁军赶来维持局面。不过,让陈千里和李萼大为松了一口气的是,南衙禁军并没有封锁东市逐个人头的盘问,仅仅疏导百姓尽快有序的离开这里。

    闹闹哄哄的约有一个多时辰,东市才又重新恢复了平静。沿着永兴坊东面的大街,两个人一路向北,打算返回龙武军衙署。陈千里看向天边逐渐落下的夕阳,只觉得无比沮丧萧索,如果秦少府不死该有多好。

    陡然间,李萼侧着耳朵惊叫了一声:“陈兄你听,是否又有人在呼喊?”

    陈千里也侧耳倾听,声音若隐若现大约从东南方传来,来自关外的官员、商旅多走青龙寺旁的延兴门,想来声音便是由那里传来。长安城内大街是禁止百姓如此大声喧哗的,平日里若听到这种异乎寻常的喊声,便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边地军报大捷。

    很显然,李萼也同时想到了此中关节,失声道:“露布飞捷?”

    “新安县尉……”

    几个极为敏感的字眼立时就触动了陈千里的心弦,却又难以置信的让李萼来帮他确认。

    “李兄快听听,远处是否在高呼新安县尉?”

    李萼侧着耳朵又仔细听了好半晌,但远处传来的声音竟消失了,最终只能无奈的摇摇头。

    “听不真切!哎……陈兄,你去哪里?”

    李萼话说到一半,却陡然发现身边的陈千里已经沿着东市大街往春明门方向而去,那里是天子常住的兴庆宫所在之地,所有的“露布飞捷”不论从何处进城,最终都要汇集到兴庆宫。

    “陈兄千万不要鲁莽,你我私自溜出龙武军已经触犯军纪,若是被人发现了……”

    才说了几句话,陈千里已经快步奔出了很远。李萼一拍大腿,便也追了上去,同时也不由得感叹,真看不出来,陈千里身体如此肥硕,跑起来竟也如风一般,当真是人不可貌相啊!

    陈千里远远可见宫门,眼睁睁看着满身征尘的骑马甲士在禁卫的引领下消失在宫门之中。

    “陈兄回来,冲撞宫门卫士罪责……”

    李萼跟在后面又不敢喊的大声,但陈千里甩着一身肥肉跑的飞快,只怕能听见半个字都算不错了。

    宫门禁卫远远便瞧见一个胖子飞奔往宫门而来,当即便有人上前去阻拦。

    “宫门禁地,尽速退开,否则立斩不赦!”

    陈千里还没到失去理智的程度,当即停住双手抱拳深施一礼,“下走刚刚听闻露布飞捷,激动难以自制,请问将军,刚刚飞捷来自何处,何人?”

    宫门禁卫本欲驱逐此人,但见他一派彬彬有礼,竟收敛怒容答道:“陕州,是个甚的县尉……”他显然也记得不真切,又拍脑袋回忆着。

    听到是陕州,陈千里心中一沉,总所周知,高仙芝领兵驻扎在此地,如果飞捷来自这里,那么八成便于秦少府没有关系了,也许是心神恍惚之下听错了?但他还是不甘心,便追问道:

    “可是新安县尉?”

    那宫门禁卫点点头,又摇摇头,将陈千里弄的一头雾水。

    “究竟是与不是?”

    “皇宫禁苑,少来聒噪,退后退后!“宫门禁卫被问得烦了,失去了耐心,便要将这个多事的胖子轰走。

    恰在此时,李萼赶了过来,一把拉住陈千里便走。好在,陈千里没再坚持犯浑,随着李萼离开了兴庆宫。他们现在是私自离开龙武军衙署,如果再加上一条冲撞宫门的罪名,至少也得是个流放千里的惩罚,到那时别说一展抱负,便连自身都难保了。

    兴庆宫,花萼相辉楼。大唐天子李隆基浑身颤抖,此时他心中的愤怒甚至要远超过初闻安禄山起兵造反。

    烧了?太原仓百年积攒下来的粮食就就在大火中毁于一旦了?

    “奴婢该死,奴婢罪该万死,如果当初奴婢冲破一切险阻到了陕州,就,就不会有今日……”“

    边令诚瑟缩着身子,趴在地上哽咽哭泣,似是激动不已。

    天子的声音久久才又缓缓响起。

    “怪你何来?高仙芝烧的哪里是太原仓,分明烧在了吾之心上……”

    听到天子如此回答,边令诚撅着屁股连连以头碰地,口中连称对不住圣人的信重,心里却已经开了花,知道这致命一击算是郑重要害。况且,有了潼关大捷的铺垫,天子的信重势必将更胜从前。

    天子对边令诚不自称朕,而用寻常称呼,正是没将他当做外臣一般看待,而是当做了如高力士一般的亲近之人,这如何能不叫他激动的难以自制。

    “圣人,圣人,露布飞捷,飞捷……”

    一名内侍宦官有些慌张的小步紧走进来,正逢边令诚起身,转头背着天子,目光狠厉的瞪了过去。

    “莫胡言,哪里来的露布飞捷?

    关注官方qq公众号“” (id:love),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五十七章 :良臣喜复生() 
传话的内侍虽然与边令诚同为宦官,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边令诚乃是十六卫军的将军,他岂敢去得罪这种人,只小声的嘀咕了一句:“不敢妄言,是,是真有露布飞捷!”

    天子年老耳背,听不到他的小声说话,但也不敢多做耽搁,万一被看出不妥来,没准便会承受雷霆之怒。

    “圣人,露布飞捷!”

    内侍宦官越过边令诚,又紧走了几步,将手中满是尘土的破烂旗子和油布包放在了天子案头。

    李隆基抬起眼皮,露出了浑浊的老眼,里面充盈着疑惑和不解。小宦官动作麻利的将里面绢帛取出,上面密密麻麻书写的文字便是此次飞捷的具体内容。

    将这一方绢帛掂在手中,李隆基才看了几眼面色竟陡然一变,转而看向那内侍宦官,声音依旧低回沉稳,只是带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急躁。

    “报捷的人呢?速带来见朕!”

    “回禀圣人,报捷的军卒尚在宫门里,奴婢去将他唤来。”

    这一番变故将边令诚弄的一头雾水,但这是在天子驾前,天子不发话又岂有它随意插言的份,只能暗暗纳闷,不知又出了什么变故。

    正好李隆基的目光又投向了边令诚,他没来由的就打了个寒颤,隐隐觉得一股不详的阴云正在自己身边团团聚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