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慕南枝- 第3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姜宪再次打断了他的话,道:“你跟着熊大人在守城的时候,我收到了大行皇帝的遗诏,我怕大行皇帝出事,正冒着被鞑子杀害的风险赶往京城……我一介女流尚且能如此,你一个堂堂正正的朝廷命官,为何就不能守城?为何就不能和帝师、内阁大学士熊正佩一起守城?你感觉到很委屈吗?你又怎么能敢感觉委屈?难道熊正佩的命是不是命,你的命就是命不成……”

    “嘉南郡主,你不混淆视听!”之前出说话的那个言官忙加入了对姜宪的讨伐,“女人上朝原本就是不对……”

    “你叫什么名字?”姜宪突然道。

    那人一愣。

    姜宪道:“在座的人有几个是由曹太后摄政期间擢升至四品的,还请这几位官员此时都摘下官戴。牝鸡晨司。真是难为你们这些年忍辱负重了!”

    她咄咄逼人的嘲讽,让很多人都脸色绯红。

    他们这其中有很多都是曹太后摄政时累官四品的,包括汪几道和苏佩文。

    汪几道的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两个都察院的也太不济事了,句句话都被姜宪抓住把柄,还不如不说。

    做为都察院的老大,左以明却嘴角翘了翘。

    他真没有看出来,从前那个沉默寡言,乍看还有几分老实胆怯的嘉南郡主,和人怼起来居然是这样一副样子。

    看来他们家真的结了门好亲事。

    自己要不要站出来帮嘉南郡主一把呢?

    左以明琢磨着,姜镇元却在婉惜地再次在心里叹气。

    这次京城被破,内阁迟迟早早会追究责任的,不管是为了清除异己也好,还是真的为了给天下百姓一个交待,事后算帐是免不了的。姜宪却主动把这层纱撕开了,并且利用这个机会和几个言官打起了口嘴仗。若是输了,这次件已经辩驳过一次了,再说就没意思了,就算是把责任全推给姜家,别人也会觉得姜镇元是替罪羊。若是赢了,京城被破就不由让他来背这个祸了。

    不管是输是赢,于姜家都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姜宪能想到这一点,能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的话来,就算是一个宦海沉浮多的老手,也没办法像她这样把各种说话的技巧转换的这样自然。

    她有天赐。

    仿佛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

    如果姜宪是个男孩子就好了。打仗可不仅仅要勇气,还要智慧。否则你再勇猛,也一样会吃败仗的。与朝堂周旋,与朝堂上的那些大佬周旋,而且还能全身而退,这才是一个帅才应该有的。做不到这一点的,只能称为将才。

    而将才常有,帅才不常有。

    不仅不常有,还很少见。

    可惜了!

    不过,姜镇元更多的是欣慰。

    他的这个小侄女,到底长大了。再也不用他像护小鸡似的护在身后了!

    ※

    亲们,求月票的加更!

    PS:府天发了新书,《公子千秋》,大家有空可以去看看。个人推荐!

    O(∩_∩)O~

    ※

第七百二十七章 验证() 
在心里叹气的,还有苏佩文。

    如今朝廷里大多数的官员都是曹太后摄政的时候提拔起来的,包括他自己,再追究下去,两位言官只会让大多数朝廷命官感觉厌恶。

    他忙道:“这些事都以后再说,嘉南郡主称大行皇帝在世时曾命人将继位遗诏送到她手里,大行皇帝已经宾天,新帝还没有确立,我看还是先把新帝继位的事落实了再说其他吧!请行人司和乾清宫的总管太监杜胜上前来确认一下遗诏。”

    行人司负责给皇上拟定或是代写诏书,各种印章都认识,杜胜则服侍着赵翌的日常起居,熟悉赵翌的笔迹和私章。

    苏佩文说完,朝汪几道望去。

    汪几道觉得苏佩文不应该这么快就出面平息事端的,但他和苏佩文结了盟,有些事就应该和苏佩文共同进退,何况这只是一件小事。

    他微微点头,道:“那就这样吧!”说完,又朝李瑶等几个内阁大学士望去,征求他们的意见。

    李瑶几个纷纷点头,表示这是大事。

    捧着遗诏的阿吉走上前去。

    辽王眼睛微转,却是朝姜宪看过去。

    姜宪面沉如水的端立在那里,神色倨傲,仿佛一只睥睨天下的鸾凤,清傲端秀之极。

    辽王心中一动。

    突然觉得,如果当初他求娶到了嘉南郡主又会是怎样?

    可这念头也只是在他心中一闪而过。

    他的命运在他选择和辽东卫都指挥使廖修文联姻的时候,就已经和廖家紧紧地联结到了一起,他根本就没有任性的权力。

    可嘉南真的让他很意外。

    他以为他要面对的是简王和韩同心,却没想到最终要面对的竟是姜宪。

    辽王微微笑,看着行人司的司正和杜胜走到阿吉身边,俯身检查遗诏。

    大殿之上顿时变得落针可闻。

    或许是赵翌的死太突然了,杜胜看上去比之前老了十岁都不止,像大病了一场似的,脸色腊黄,形销骨立,看上去无精打采的。他眼神微妙地看了姜宪一眼。姜宪却气势沉稳地站在那里,看也没有看他一眼。好像笃定这遗诏不是伪造的似的。

    杜肚苦笑。

    可能在这朝堂之上,只有嘉南郡主有这样的底气吧!

    就连汪几道,昨天晚上都辗转地找到了他,让他“看清楚”那遗诏。

    俩人看着托盘里的东西,都露出惊讶之色。

    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他们,俩人脸上一露出异样的神色汪几道就紧张地问:“怎么?可是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苏佩文是知道有两份遗诏的,可他一样很紧张。

    在此之前,他和汪几道都觉得,皇位一定是会传给赵玺的。长幼有序,嫡庶有别,这是天经地义的道理,没可能让辽王越过赵玺做皇帝。可赵翌的任性他们也是领教过了的,在没有看到遗诏之前,他们心里是没底的。

    苏佩文很想暗示汪几道一句,可实在是没有机会,行人司的司正已肃然地道:“大行皇帝的遗诏有两份。依微臣的眼力,这两份都是大行皇帝的笔迹,盖的也是大行皇帝的私章。”

    杜胜犹豫了几息。

    汪几道找到他只是叮嘱他说真话,千万不要被其他的人或事所影响。

    想来汪几道也胸有成竹了。

    只有他,还像墙头草似的,他谁也不敢得罪。

    杜胜无奈地道:“两封遗诏都是真的!”

    大殿里立刻响起一阵嗡嗡的耳语声。

    汪几道几个都是大吃一惊,简王更是急问:“遗诏上都写了些什么?”

    他们商定的章程首先是要确定遗诏的真伪,可简王的急切让这件事少了几分郑重。

    汪几道沉声道:“庙堂之上,不得喧哗。”又道,“请礼部的比对印章。”

    礼部的人上去对比了印章,也称是真的。

    汪几道这才凝声道:“郡主,这两份遗诏怎么会出现在你那里?”

    他从苏佩文的表情里看到了隐隐的不安,怀疑起遗诏的内容来。

    姜宪指了阿吉,道:“这个小太监你们应该认识才是。前些日子,他常奉了大行皇帝之命给我送信,这遗诏也是他给我的,大家若是有什么疑问,直管问他就是了。”

    阿吉从前在乾清宫当值的时候,常给那些来朝见赵翌的人端茶添水,三院六部的人几乎都是认识他的。

    他也不怯场,落落大方的上前,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讲到伤心处,还落下了几滴眼泪。

    众人半信半疑,决定先宣读了遗诏再说。

    读遗诏的是苏佩文。

    那遗诏与其说是诏书不如说是封家书,苏佩文不知道从何念起,索性把全文从头到尾通读了一遍。

    姜宪监国,汪几道等人摄政,封为顾命大臣。

    “这不可能!”汪几道和辽王异口同声地道,“这封遗诏是假的!”

    姜宪就知道会这样。

    她上前几步站到了龙椅前面,俯视着汪几道:“因为内容与汪首辅所求不同,所以汪首辅就不负责任地嚷出来这‘遗诏’是假的?辽王呢,不知道你为何要说这份遗诏是假的?我要是没有记错,辽王上次来京城还是曹太后大寿吧?你作为大行皇帝的庶兄,可知道大行皇帝最喜欢吃什么东西?平时都有些什么消遣?写字有哪些特点吗?”

    辽王没有想到姜宪转瞬间就把火烧到了他这里。

    他看了眼汪几道,迟疑道:“我只是觉得很意外,就算是要监国,也应该由简王或是汪大人监国才是,怎么会让郡主这样一个已经外嫁,连是否看得懂奏折都不一定的女子监国?这都不说,遗诏也好,皇长子也好,京城沦陷的时候我们都去找了,却谁也没有找到,这些事加在一起,也太巧合了吧?”

    有人点头。

    姜宪道:“你到底想说什么?是说我没有资格监国还是怀疑皇长子是假冒的?”

    辽王一时间被问倒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好。

    他若是说觉得姜宪没有资格监国,姜宪大可放弃监国之事,他就不得不承认赵玺是赵翌的儿子,皇位就与他无缘了。他若是说自己怀疑赵玺的身份,那就是不反对姜宪监国了。以姜宪的手段,说不定很快就会把朝政掌握在手里,他想回京城,那就是千难万难了。

    这句话问的真是让他不知道该怎样回答。

    但满朝文武都在这大殿里,他怎么敢随随便便地回答。

    仓促间他只好道:“我是有点怀疑皇长子的身份。毕竟皇长子是在万寿山长大的,我们都没有怎么见过……”

    ※

    亲们,今天的更新!

    PS:错字已改。

    O(∩_∩)O~

    ※

第七百二十八章 反了() 
姜宪闻言,居高临下地冷冷地瞥了台阶下的群臣一眼,漠然地道:“还有谁和辽王一样的想法?”

    众臣面面相觑,都窥视着汪几道的神色。

    没想到汪几道这么有威望。

    熊正佩死了,朝堂是汪几道的一言堂了。

    这是不行的。

    得尽快把左以明给扶起来。

    姜宪思忖着。

    有三、四个人试探着走了出来。

    姜宪就道:“曹太后不在了,承恩公还在。他总不会认错自己的外甥吧!承恩公,烦请您过来认认人!”

    曹宣走了出来,郑重地看了赵玺一眼,肃然地道:“的确是皇长子。抱着皇长子的,是从前服侍太后娘娘的闵州,我不会看错的。”

    辽王闻言笑道:“隔得这么远,没想到承恩公却看得这样的清楚!”

    曹宣冷笑,道:“是不是只要我回答闵州抱着的皇长子,辽王就会出言反驳,莫非辽王觉得皇长子已经不在了不成?只是不知道辽王为何一口咬定皇长子不在了?”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死死地盯着辽王,仿佛要把辽王盯出个血窟窿似的。

    辽王一愣。

    曹宣已道:“太后娘娘遇难,却护着皇长子逃了出来。嘉南郡主担心大行皇帝的安危,千里迢迢进京探望大行皇帝,想到太后娘娘和皇长子在万寿山无人守护,这才冒险去了万寿山,不仅带了大行皇帝的继位遗诏,还带回了皇长子。辽王是不是觉得这都是假的,是嘉南郡主算计的。我在这里问辽王一句,不知道辽王觉得什么是真的?为何是真的?你说出来,也好让我们都听一听,看谁有道理!”

    辽王语凝。

    在他的心里,曹太后才是他最大的仇家。他有了机会,无论如何也要杀了曹太后为他母妃,为他同胞兄弟报仇。

    可没想到的时,那些人虽然杀了曹太后却让赵玺给跑了。

    他的人找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京城这边却等不得了——赵翌不知道什么时候发了勤王诏书,李长青等人带兵勤王,庆格尔泰在李谦那边已经死伤惨重,没有能力再战李长青等人,他只好放弃追杀赵玺,忙开了个口子让庆格尔泰的从朝阳门这边撤了兵。

    等他再听到赵玺的消时,赵玺已经被姜宪带进了宫,住进了慈宁宫,被王瓒等人保护起来。

    他原来的计划,杀了曹太后和赵玺,然后再趁机进宫杀了赵翌,以赵翌的长兄的身份继位。

    结果赵玺逃了出去,李长青、杨俊勤王,他没犹豫间失了先机,没敢和姜镇元动手。

    之后他只能能徐徐图之,先搅浑这潭水,再想办法以赵玺叔父的身份留在京城摄政。

    不曾想又出了意外。

    冒出了个嘉南郡主,带了遗诏不说,赵翌那个疯子还让嘉南郡主监国!

    那他怎么办?

    还好他留了一手。

    他敷衍地道;“我并没有置疑承恩公的意思。我只是觉得皇长子的身份要慎重,就像嘉南郡主手中的遗诏一样,不能仅仅靠两个随意一看就辩认真伪,还是应该多几个人看看才。如汪阁老、李阁老,平日都是与大行皇帝朝夕相处的人,也应该看看才是。”

    他分明是在拖延时间!

    姜镇元也一直派人盯着辽王的人马,闻言不由心中生警。

    辽东卫和密云卫都驻扎在朝阳门外,那里的守卫,却和辽王交好。

    他抬头看了姜宪一眼。

    谁知道姜宪却不动如山,只是望着辽王不屑地轻笑。

    姜镇元大急。

    这孩子不知道手握兵权的厉害。官文扯皮,让他扯去,不过是打打嘴仗,随他们去。手握兵权的人才让人忌惮,说起兵就起兵,说杀人就杀人。

    他再次向姜宪望去。

    姜宪仿佛感觉到了似的,回首朝着他看过来,然后给了他一个“安心”的眼神。

    难道姜宪有什么安排?

    姜镇元微微一愣。

    突然有太监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大殿上,神色惊惶,满头大汗地道:“汪、汪大人,郡主,不,不好了,辽东卫和密云卫的人,把,把皇宫围,围了起来……”

    “什么!”汪几道大惊,横眉怒目地瞪向了辽王,喝斥道,“你想干什么?”

    李瑶、左以明等人也脸色铁青,而官阶略低一些的官吏均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