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美女闯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携美女闯三国-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正如扶余付出血的教训,想收复挹娄、沃沮,靠武力是不智之举,况且劳师动众,打下一片没有任何价值的领土,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啊。

    不如暂时搁置,与这些势力友好相处,再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诸多方面,逐渐将其同化,让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自己的一部分。这是李毅的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为张英所赞同,因而初步确定下来。

    但建平并不富足,伊通百废待兴,要输出各方面的影响,还需一段时日,待实力强大后,通过软硬兼施,不怕他不乖乖的就范。

    “伊通尚有隐患。”张英突然摇了摇头,她面现忧愁之色:“薛信贯彻实现不打半分折扣,但又外敌侵入,他不足以守卫一方。”

    这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妻子是最忠诚可靠,不论顺势还是逆境,都会义无反顾站到自己一边。但这仅限于朝夕相处,若是分别一年半载,甚至更长的时间,那可就不好说了,也许成为别人的屋中人都有可能。尤其是两女侍一夫,若一个带在身旁,另一个留在远方,时间久了,怨恨之心越浓,可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因而两女虽人能力出众,却不能分而用之,只能形影不离的跟在李毅身边。

    赵云和素利都忠诚可靠,兼智勇双全,但赵云必须留在建平,守护住根基中的根基,素利则需留于鲜卑,防止发生不必要的事端。如此一来,便没了可用之人,只能矬子里把将军,选中了薛信。

    “那可怎么办?”李毅一脸的焦急之色。(。)

第二百三十章 内忧外患搅扰心神() 
“薛信的能力不够,特别是高句丽势头强劲,靠他一人之力,是万万抵挡不了的,而我们即将远行,不能因时制宜,这就要提前做好布局。”张英眉宇间浮现出一丝隐忧。

    “姐姐所言不错,高句丽现在不敢犯境,但不代表他始终老老实实,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意不可无啊!”于冰也赞同加强伊通。

    “那么谁是最合适的人选?”李毅思索片刻无果,不得不把目光投向二女。

    “刘平。”于冰不假思索的说道:“他在小事上与薛信狗咬羊皮,疙疙瘩瘩。但遇到大事,二人必会尽弃前嫌,毕竟一个头磕在地上,关系不同一般。”

    “对,就是刘平。”张英点头赞同:“他机灵多智,在建平也是数得着的。只是他很少参与军事行动,恐怕一脑袋鬼点子,用不到正地方。”张英说到最后,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

    归根结底,还是人才凋零,又因建平的家业铺得有些大,看护的人手不够才是真的。

    “也只有这样了。”李毅沉吟良久,略显无奈的点了点头。

    越是人手不足,李毅就越思贤若渴,走出建平,四海寻访贤人的想法就越强烈。他恨不得立即飞回建平,将诸多事务安排妥当,便即刻启程踏足中原。

    但事与愿违,回到建平虽快,却众多事务缠身无法走脱。

    首先是建平旱情严重,虽然李毅等早已得报,但亲眼所见,还是令三人触目惊心。看到枯黄矮小的庄稼,李毅哭的心都有了,数万百姓辛辛苦苦一年,这岂不是打了水漂?

    大力发展水利,将旱地变成水田,这李毅早就狠抓,并且着重落实的项目。只是底子薄,又少有河流,而且缺少水利专家,让这一工程进展缓慢。

    看着乌侯秦水、饶乐水岸边的庄稼油绿粗壮,长势十分的可人,李毅更加坚定了改造田地的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尽快行动起来,挖渠掘井,使农民有了保障。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反咬一口一口吃,田需一亩一亩改,李毅再着急,也只能耐心等待。

    好在上一年收成极好,家家都存有余粮,再加上军屯的收益,以及府库的积存,挺过这一年还不成问题,就算这一年大面积绝收,也不会饿死百姓。若是马上下个一两场透雨,五成的年景还是可以保证的。

    另一个坏消息,便是李毅占领扶余的消息,经玄菟郡太守之口,传给了大汉朝廷。

    怕相邻几郡无事生非,李毅早在各处安插谍报人员,监视着各个郡守的一举一动。而大汉朝政糜烂,给李毅获得情报,提供了诸多便利因素,那边玄菟郡太守刚发出奏报,这边快马也出了玄菟,飞快的奔到了建平。

    “若刘宏得知扶余被灭,他当如何应对?能否发兵攻我建平?”李毅恨昏君入骨,但大汉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其人才济济,只是埋没于四方,若真的与自己大动干戈,能臣勇将还不是纷纷站到昏君的一边?

    那闻名遐迩的文臣武将,可是李毅极为忌惮的,便是张英也心有隐忧。能打败檀石槐,那是三分实力七分却是运气。刘宏呢?大汉可不是区区百万之众,如今还未发生大的战乱,五千万百姓总是有的,与大汉对抗,李毅还真没有这个胆量。

    “这个嘛”张英作沉思状,良久之后忽闪着大眼睛道:“如今的刘宏已步入中年,离死亡只有短短几年,可预见他的身体并不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即便得知消息,这个昏弱的皇帝,也不会尽起全国之兵,来打我们这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建平。”

    “不错,刘宏昏庸无能,但他在皇位上盘踞十几年,勾心斗角,平衡臣子的一套,也应该练习的不错了。他不会因为新崛起的域外势力,而断送了自己的美好江山,刘宏没有这么傻,他还没有享受够呢!”于冰嘴角挂着一丝讥讽的笑容。

    “二位分析的都有道理,看起来刘宏是不会轻易大动干戈了。不过前提是我们不具威胁,不主动攻击他的疆域。”李毅赞同二女的分析,但并未全盘接受。大汉人才济济,奸猾无比的曹操,此刻就在都城,那些知名的谋士,也有数人成年历事,猛将如吕布、典韦等,也已经长大成人,只是刘宏不识人,这些人得不到重用,否则几万兵马,便可平灭小小的建平。

    除了内忧外患,还有一事困扰着李毅。中部鲜卑三部落回本自己的领地,便开始了明争暗斗,直到如今已经大打出手,而狡猾的慕容寺连战连捷,逐渐占据了优势。

    这可是棘手的问题,若毫不干预,待慕容寺灭了其他两大帅,那么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建平。

    若三人赶不回来,仅凭赵云、素利,能否抵挡这个强敌,还真的不好说。为了保险起见,张英主张扶弱抑强,暗中支持柯最和阙居,暂时维持中部鲜卑三势力的平衡。

    解决了几个主要问题,剩下的便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这些赵云、甄豫等都能相机处理,便不用李毅等亲自过问了。

    安排好家中事务,李毅携两名妻子,带上一屯精锐将士,踏上了南行之路。一路无话,这一天来到了毋极县城。

    将余下的八十精锐安置在客栈之中,三人便赶往了甄家。自建平带出百人,途中有重要事宜,二十名将士分成两拨,预留在两处军事重地,秘密执行特殊任务,因而人员逐渐减少至八十军士。

    毋极甄家的名号,比两年前响亮了三分,在冀州跺上一脚,中原大地也将颤抖。这全拖了李毅的福,自从接了建平的生意,甄家的实力便迅速壮大,从建平过幽州,再以冀州为跳板,发散到青州、徐州、司隶、豫州、兖州等各个州郡,以军马为主的商业网络,遍布了中原大地的每个角落。

第二百三十一章 甄老爷子帮上大忙() 
事业的兴旺蓬勃,使得甄家的势力日渐壮大。这也不难理解,在日趋腐化的汉境,每到一地,不攀附当地官吏,如何能够站住脚?甄家的买卖做得越大,那么所结识的官员就越多,因而除了都城洛阳,甄家可以在中原的各个郡县畅行无阻。

    这种气氛李毅等早已有所感受,不过为合作伙伴,他们乐得甄家越做越强,甄家收益大增,自己的建平也就生意兴隆,财源广进了。

    甄府粉饰一新,展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李毅三人刚到甄府之外,看门的家丁便忙不迭入府报信,甄逸得知三位小友来访,更是不敢怠慢,忙迎出府门,将财神爷让进了厅堂。

    寒暄之后,李毅直奔主题,他微微一笑道:“我等来此是向老人家表示感谢,没有甄家的慷慨解囊,建平不可能有今日的辉煌成就。”

    “贤侄说得哪里话来,你这般客气,岂不是见外了吗?”甄逸笑逐颜开,知道李毅性情直爽,也不与他兜圈子。

    甄逸为人老辣,却也不失豁达。见其答应的十分干脆,于冰心中一喜,一笑道:“老伯心胸开阔,这便是甄家财源广进,生意兴隆的法宝!”

    “若不是三位贤侄的帮衬,没有建平这个大主顾,老朽便是跑断了腿,也没有今日这般光景!我们的关系紧密,便如同自家人一般,老朽也没有藏瞒的必要,只两年的光景,甄家的生意翻了两倍,不但夺得毋极的头把交椅,在中山国也是首屈一指,就是放眼冀州大地,那也是名列前茅了!”甄逸又没说酒话,他能把家底亮出来,足以见得将三位年轻人当做了忘年知己。

    甄家兴旺发达,李毅三人自然为其高兴,张英笑着道:“若不是老伯慷慨解囊,我们也不会有今日。有因必有果,这也老伯乐善好施,结出来的善果!”只寥寥数语,甄逸已是乐不可支,张英趁机话题一转:“侄儿还有几件为难之事,需劳烦老伯大驾!”

    甄逸喜不自禁,他心中暗想:三人能有什么事,只要自己能力所及,便不会令三位年轻有为的孩子失望而归。想至此处甄逸道:“贤侄的事就是我甄家的事,老朽必当尽力而为,绝不会让贤侄失望而归!”

    见甄逸爽快的答应下来,张英微微一笑道:“第一件事情本是极难,但老伯法力无边,以你老来看也只小事一桩。辽西郡临渝县依山傍海,处于海湾之内,水域宽阔,风平浪静,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我等见其闲置,心有不忍,欲建一良港发展水运,同时还能促进捕捞,养殖等事业。但其为辽西郡所辖,其中诸多不便,只能借老伯的金面了!”

    甄逸沉吟半晌,他在反复琢磨该如何运作。见甄逸良久不答,李毅终是沉不住气,他竟一语道破天机:“我等身处极寒之地,冬季风冷难耐,富人可用皮衣御寒,但建平多为穷苦百姓,没有过冬的衣服,寒流袭来便只能躲在家中!闻身毒国有叫作‘棉花’的植物,其花果可做御寒冬衣,但需要乘大船远涉重洋,行万里才可到达那里。为了万民之益,此座海港不可不建啊!”

    幽州冬季寒冷,甄逸早有耳闻。甄豫传回家书,甄俨现身说法,甄逸对那里更是了如指掌。而李毅新占的扶余,又在建平之北,其寒冷程度可见一斑。见李毅讲的句句是实,其心系百姓、为民操劳,使甄逸甚为感动。甄逸下定了决心:“老朽闯荡了十余载,还没有毋极甄家办不成的,区区建港的小事,就包在老朽的身上了!”

    自汉帝刘宏想出卖官换钱的馊主意,大汉朝政日益糜烂,在如今钱能通神之际,只要舍得用金银铺路,还真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情。甄家能够发达,一是公买公卖,童叟无欺,用诚信筑起金色招牌。二嘛,就是用金钱打通关节,得了官家这道护身符,那买卖做起来,可就顺风顺水了。

    张英见甄逸答应,就知道已板上钉钉。她起身施了一礼道:“多谢老伯救困扶危,待海港建成之日,我等定陪老伯坐船观赏海景!出海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随着造船的技术不断革新,工艺也越来越先进,造成数十米甚至上百米的巨船,便是再大的风浪,也休想撼动其分毫。不过聘请技术过硬的工匠师,也要落在老伯身上。”

    甄逸用手缕了一下花白的胡须,微微一笑道:“几位贤侄还有何事,不妨一并说出,以便老朽差派人手!”

    于冰微微一笑,她更不客气:“我们要兴修水利,不但要灌溉农田,还要通行船只运输货物,若能聘请最优秀的水利工匠,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还要建造纸厂,需烦您老人家帮忙物色技术精湛的工艺师。此外还有为布料着色的印染师。暂时也就这么多了,以后要是想起了,还要烦劳老伯的!”

    李毅三人瞄准了天下能士,欲将奇工巧匠都网络到建平,见年轻有为,志向远大,甄逸暗自赞许:此三人真治世之奇才也!甄逸开怀大笑:“除了首件大事,需耗些时日,余者皆非难事,三位贤侄需在此小住些许时日,老朽便会有满意的答复。”

    于冰微微一笑道:“我等还有要事在身,否则寻找工匠等一些小事,也不需劳动您的大驾!”于冰便将建平人才短缺,各项事务都压在甄豫等的肩头,若不尽快寻找能人志士,恐甄豫要劳累过度,身体难以承受的情况,详细的说了出来。而且陈说了建平的旱情,若没有水利专家,引水灌溉田地的事情就要泡汤,广大百姓的生命便无从保证,建平的财政也要受到极大的拖累,军民各项事业都将化为泡影。

    甄豫的身体虽是有所恢复,但他先天不足,作为父亲真是放心不下。为了自己的儿子健康着想,甄逸也不敢在深留李毅三人。想到建平数万百姓处于水火之中,甄逸也面露忧色,他表示尽其所能,速速落实。

第二百三十二章 恢复本色节外生枝() 
李毅等见事情已然交代清楚,便用了顿午饭,即与甄家老少匆匆作别,踏上了新的行程。

    又交代了两件要事,所带人员离去了一半,带着仅剩的一队人马,快马加鞭的赶往汉末人才聚集地颍川。

    与五十名兄弟分开,是为了相互间的便利,那一队人马,紧跟在李毅等人的身后,他们感到十分的拘谨,李毅等也处处小心,恐一句话出了差错,便暴露了张英、于冰女扮男装的身份。

    看着莫海带领队伍离开,张英和于冰相视一笑,各自拿出了珍藏的衣物,小心翼翼的换上,对着铜镜照来照去,不时的插上珠花,或者别上一枚凤钗

    许久之后,于冰终于停住了,她转过头来,娇羞一笑道:“夫君,看看冰儿如何?”

    漫长的等待,让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