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百味 名篇佳作欣赏》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百味 名篇佳作欣赏-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依此类推……朋友,照着我的劝告会做吧,你的生活就会欢乐无穷了。 

  


   




懒惰的智慧

  
  F·觊利  肖聿 译

  我们从小就听长辈们说起过懒汉,仿佛懒惰很不体面。实际上,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就没有社会的进步;没有我们这些懒汉,即使勤劳的人,一生中也会充满单调乏味的劳作。如晚饭后,一个小姑娘帮妈妈收拾餐具。她小心翼翼,把碗碟摞得高高的。这时妈妈就会冷言冷语地责备说:“真是懒汉干活儿!”用不着经过几番训诫,这孩子就会养成滥用力气的习惯:即每次少拿一点碗,多往返几趟,把力气花在不必要的往返上面。结果,她长大了,总是忙碌的一副倦容。凡是把懒惰想象为邪恶的家庭主妇,总会有这模样。
  大多数妇女都比男人容易衰老。不用说,这是由于一般妇女不如她们的丈夫懒惰。当只需走一两步时,她们却不在乎走上十步。她们宁愿循规蹈矩,落个疲惫不堪,也不肯运用心智去偷懒取巧。      ※棒槌学堂の 精校E书 ※
  懒惰的饭店服务员往往是最令人满意,最优秀的。他总是一次就把餐具都送到餐桌上,他讨厌多走半步路。只有那些勤快的伙计才端上咖啡而不带方糖和勺子,他们不在乎多往返几趟,每趟只拿来一样东西,结果咖啡已经凉了。
  人类的一切进步想必都出自懒汉们想少走几步路的良苦用心。我们的远祖住在条件恶劣的山洞里,每次想喝水,都要走到溪水旁边才行。于是他们搞出了最初的水桶,用水桶可以把足够一天饮用的水一次提回家去,不过,倘若他们懒得连提水柄也不愿意,下一步不用说就是修建管道了,水可以顺着管道从溪边一直流进消费者的屋子里。为了不必挑水翻山,水泵和水车就被发明了出来,这都是懒汉们后来的成就。同样,我们的某个祖先想到湖对岸去,又不愿意沿着湖边绕过去,第一条船就诞生了,它是把一段树干掏空以后做成的。
  据说,一百多年前,有个叫汉弗莱·波特的少年,人家雇他坐在一台讨厌的蒸汽发动机旁边,每当操纵杆敲下来,就把废蒸汽放出来。他是个懒汉,觉得这活儿太累人,于是在机器上装了几条铁丝和螺栓,这样,阀门就可以靠这些东西自动开关了。这么一来,他不但可以脱身走掉,玩个痛快,而且发动机的功率立刻提高了一倍。他懒洋洋地发现了往复式发动机活塞的原理。
  现代农业机械都带有座位。起初想到安座位的可不是勤快的农夫,他们不在乎整天在田地上走路。这个主意最先是由想坐着干活的人想到的。正是懒惰激励了发明。最杰出的工程师——人类动机的研究者弗兰克·B·吉尔布莱思,常常把各行各业优秀工人的劳动动作拍成影片,判断一种工作最少可以用几个动作完成。他发现,最优秀的工人毫无例外地全是懒汉,人们可以向这些人学习的东西最多。他懒得连一个多余动作都不肯做。勤快一些的工人的效率要低得多,因为他不在乎把力气花在多余的动作上。一个称职的领导人也同样懒惰;凡是能吩咐别人为他干的事,他绝不亲躬。
  精神的懒惰也同样促进了人类的进步。许多重要的规则和定理都是懒汉想出来的。这些人想在脑力劳动上寻找捷径。确立万有引力定律的人们准是些懒汉。他们探究各种互不相关的现象的根源,他们讨厌这种吃苦受累的事情。想想看,如果没有自由落体定律,那么,要确定苹果从枝头落到地上的时间,要确定猫从离地一英里的汽球上掉在地上用多久,这该会多么麻烦!
  想想看,如果某些懒汉不曾建立“2+2=4”的规则,我们在生活里将会遇上多复杂的局面,将会碰到多么令人精疲力尽的麻烦啊!
  其实,正是懒汉承担了促进文明发展的重任。现在是认真看待我们这些懒汉的时候了。我们身上寄托着人类的希望。 

  


   




女性的直觉

  
  何小东 译

  假如让我来重建来世,我相信有一件事我是无能为力的。那就是女人的直觉。
  就拿在一个寒冷的早晨发动汽车这样一件区区小事来说吧。我又是给汽化器注油,又是检查火花塞,又是磨发火触点。上班时间已经过了二十分钟,可我却还站在车库里,望着那只毫无生气的巨大的金属躯体发呆,这时,我妻子走了进来,对我说,“依我看是车牌松了。很可能就因为这才发动不起来的。”我闷不做声地把车牌紧了紧,然后一踩起动器。车不但发动起来了,仪表板上的钟也滴哒走了起来。更有甚者,坏了四年之久的前灯也竟然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突然闪烁出光芒来。
  这就是女性的直觉。
  如果收音机不响了,若以为是电子管或变压器出了毛病那可就犯傻了。
  其实你只需在书桌的抽屉上拍三下,马上,播音员洛韦尔·托马斯的声音就会冒出来,清晰得好像他就站在你的房间当中讲话一般,我妻子告诉我这个时,那口气就像教孩子。如果我的电动剃须刀坏了,我犯得着作难吗?根本不必!我只不过走到地下室,照着一根水管踹上一脚。有时踹错了管子,也不过让我妻子领我再下去一趟,指给我该踹哪根就行了。没出过错。炉子灭了,我就往温度调节器上滴上一滴科隆香水。
  “这是我去年冬天发现的。”我妻子满不在乎地这么告诉我。
  偶尔,我也会被搞得不知所措。譬如昨天,我正在工具间修理东西,电钻不转了。
  “亲爱的,”我婉声叫道,“你知道电钻为什么不转了吗?”
  “当然知道,”她从楼上什么地方答道,“你得去换一下你的破鞋子。”
  我老大不乐意地拖着步子走到楼上。找了一大圈,才找到一双旧网球鞋。
  我把鞋穿上,电钻仍然不转。恰在此时,我妻子从楼上走了下来:“你穿着这双破网球鞋干什么?”她说。
  “不是换上它,电钻就能转了吗?”我边说边得意地加了一句,“但是没有转!”
  “你听到哪儿去了?”她低吟了一声,“我是说换一下保险丝。它昨天早上烧断了。谁听说过换鞋就能修好电钻的!” 

  


   




愠怒者自白

  
  '美' 鲁塞尔·培柯

  每隔几个月,我就会一肚子不高兴。我赌气,为期并不太久,我只要每年能有两三次连续三天的机会让我发发脾气,其他的时候生活就会好忍些。
  在那三天里,我总是板着脸不肯笑。
  在那三天里,要是有人跟我打招呼说:“你好吗?”我会回答说:“不好。”如果有人说:“找个时间一起吃中午饭好吗?”我会说:“何必!”
  如果电话铃响起,对方说:“请等一等好吗?C先生要找你。”我会说:“我不要跟他说话。”随即把电话挂止。
  这样,似乎对我的生活是有益的调剂。
  经过三天说老实话之后,我便可以再度投入社交说假话,假装自己兴高采烈,假装不知道对我说“找个时间一起吃中午饭”的人是在敷衍我而已,收藏起我对C先生的妒忌。
  可是,真莫名其妙,有些人偏不肯让别人发脾气。上个月我想发泄积愤时,就不断受到爱管闲事的人纠缠。
  “笑一笑吧,”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别愁眉苦脸。难道你不知道光是活着已经很美妙吗?”
  在你脾气坏透了的时候,问这样的问题实在是荒谬之至。当然,如果拿反面的情况来比较,那么光是活在人世就已经很美妙。可是,如果不必笑和展露欢颜来使别人知道你庆幸不死,那岂不是更美妙吗?
  可是,办不到,每逢我咆哮说“这星期我发脾气发得很痛快,我厌倦了笑,尤其是讨厌那些掌握原子弹的政客的笑容”时,许多人听了为之愕然。
  只要我感到厌倦起来,我就知道我快要愠怒了。我讨厌一月,也讨厌二月总是年复一年地跟随着一月,就像饥荒与瘟疫跟随战争似的。我讨厌足球,讨厌篮球,讨厌棒球。我尤其讨厌那些不肯让我讨厌的人,他们总是要我笑一笑,露出欢颜。我讨厌一切,却非常喜欢这种厌倦感。
  现在我们肯容忍的事情,列出来真令人吃惊。我们容忍猥亵的电影,容忍完全乏味的笑话,以及容忍黄金时间的电视节目。我们既肯容忍这一切而仍能保持欢颜,那为什么不能容忍一个只希望三天不笑的人?难道我们大家都怕它会传染吗?
  不错,如果人人都在三天中同时愠怒,后果的确堪虞。因此,愠怒的人一经被人发现,立刻便会受到快乐巡逻队的骚扰,唯恐他会把营造满足气氛的密谋整个儿拖垮。
  我个人的脾气已在数星期前发完了。现在我好吗?很好。找个时间一起吃中午饭吗?好,就这一两天吧。C先生要和我通话吗?好吧。他是个混蛋,但也不能怪他。 

  


   




医生的忠告救了我的命

  
  徐家荣 译

  有一天,我觉得好像生病了,就去图书馆借了本医学手册,看该怎样治我的病。
  我一口气该完了该读的内容,然后又继续读下去。当我读完介绍霍乱的内容时,方才明白,我患霍乱已经几个月了。我被吓住了,呆痴痴地坐了好几分钟。
  后来,很想知道我还患有什么病,就依次读完了整本医学手册。这下我可明白了,除了膝盖积水症以外,我一身什么病都有!
  我非常紧张,在屋子里来回踱步。我认为,我给医学提供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条件:未来的医生——医学院的学生们,用不着去医院实习了,我这个人就是一个各种病例都齐备的医院。他们只要对我进行认真的诊断治疗,然后就可以得到毕业证书了。
  我迫不及待地想弄清楚我到底还能活多久!于是,就搞了一次自我诊断:
  先动手找脉搏,开初连脉搏也没有了!后来才突然发现,我一数,一分钟跳一百四十次!接着,又去找自己的心脏,但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我感到万分恐惧。最后我认为,心脏总会在它应在的地方,只不过我自己没找到它罢了……
  我往图书馆走时,觉得自己是个幸福的人,而当我走出图书馆时,却完全成了一个全身都有病的老头。
  我决心去找自己的医生——我的老朋友。一进他家门,我就说:“亲爱的朋友!我不给你讲我有哪些病,只说一下没有什么病,我的命不会长了!我只是没害膝盖积水症。”
  医生给我作了诊断,坐在桌边,在纸上写了些什么就递给了我。我顾不上看处方,就塞进口袋,立刻去取药。赶到药店,我匆匆把处方递给药剂师。
  他看了一眼,就退给我,说:“这是药店,不是食品店,也不是饭店。”
  我很惊奇地望了他一眼,拿回处方一看,原来上面写的是:“煎牛排一份,啤酒一瓶,六小时一次。十英里路程,每天早上一次。不要用你不懂的事情塞满自己的脑袋。”
  我照这样做了,一直健康地活到今天。医生的忠告救了我的命。 

  


   




末 日

  
  '美' 弗雷德里克·布朗  

  琼斯教授多年来一直在研究时间。
  “我终于发明了一台机器,”他对女儿说,“它可以把我们带回到过去。”
  他按了一下机器上的电纽,并说:
  “机器能让时间往回走。”
  “。走回往间时让能器机”
  :说并,纽电的上器机下一了按他
  “。去过到回带们我把以可它”,说儿女对他“,器机台一了明发于终我”
  。间时究研在直一来年多授教斯琼

  朗布·克里德雷弗 '美'


  日 末 

  


   




一道难题

  
  毕一信 译

  每天晚上,著名的心算家阿伯特·卡米洛总是站在一个台子上,请台下任何一个观众给他出题。这位天才的心算家还从来没有被任何人难倒过。
  这天晚上,一位先生走上台来,坐到这位心算家的对面,开始出题:
  “一辆载着283名旅客的火车驶进车站,这时下来87人,又上去65人。”
  阿伯特·卡米洛很轻蔑地笑了。
  “在下一站下去49人,上来112人,”这位先生又作了补充。
  心算家付之一笑。
  “在下一站下去37人,上来96人,”主考人说得飞快,“在再下一站下去74人,上来69人;再下一站下去17人,上来23个;再下一站下去55人,仅仅上来7人;在再下一站下去43人,又上来79人。”
  “完了吗?”心算大师很同情地问他。
  “不,请您接着算!”他摇着脑袋接着说道,“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又下去137人,上来117人;再下一站下去22人,上来68人。”这时,他用手敲着桌子叫道,“完了,卡米洛先生!”
  心算大师不屑一顾地向下咧咧嘴角,问道:“您现在就想知道结果吗?”
  “那当然,”主考人点着头,微笑着说,“我现在并不想知道车上还有多少旅客,我只想知道,这趟列车究竟停靠了多少个车站?”
  阿伯特·卡米洛,这位著名的心算家呆住了。 

  


   




妈 妈

  
  '苏' 鲍里斯·克拉夫琴科  胡丽华 译

  一天晚上,我到朋友家去串门。我们坐在沙发上,天南海北地闲聊起来。
  突然房门大开,我那位朋友的小儿子站在门口,哭喊着:“妈妈!妈妈!……”
  “妈妈不在,”朋友从沙发上站了起来,“妈妈上班去了。你怎么啦?摔了一跤?自己摔的是不是?那还哭什么?”他给儿子擦干眼泪说,“好啦,玩去吧。”
  儿子走后,朋友抱怨开了:
  “总是这样!一张嘴就是妈妈、妈妈的喊。你知道,有时我心里真不好受。好像我不如妻子疼爱他,好像我们这些当父亲的除了处罚孩子什么也不会干。其实我常常给他买玩具,疼爱他……你说,为什么小孩儿全部这样?”
  我耸耸肩说,如果家里没有母亲,那孩子肯定就只叫父亲了。
  “没错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