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语-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国语                                                                ·26· 

谏曰 :“不可。晋闻古之长民者,不堕山,不崇薮,不防川, 
不窦泽。夫山,土之聚也,薮,物之归也,川.气之导也,泽, 
水之钟也。夫天地成而聚于高,归物于下。疏为川谷,以导其 
气;陂塘污庳,以钟其美。是故聚不阤崩,而物有所归;气不 
沉滞,而亦不散越。是以民生有财用,而死有所葬。然则无夭、 
昏、札、瘥之忧,而无饥、寒、乏、匮之患,故上下能相固, 
以待不虞,古之圣王唯此之慎。 
       “昔共工弃此道也,虞于湛乐,淫失其身,欲壅防百川, 
堕高堙庳,以害天下。皇天弗福,庶民弗助,祸乱并兴,共工 
用灭。其在有虞,有崇伯鲧,播其淫心,称遂共工之过,尧用 
殛之于羽山。其后伯禹念前之非度,厘改制量,象物天地,比 
类百则,仪之于民,而度之于群生,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 
下下,疏川导滞,钟水丰物,封崇九山,决汨九川,陂鄣九泽, 
丰殖九薮,汨越九原,宅居九隩,合通四海。故天无伏阴,地 
无散阳,水无沉气,火无灾燀,神无间行,民无淫心,时无逆 
数,物无害生。帅象禹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 
心。皇天嘉之,祚以天下,赐姓曰‘姒 ’、氏曰‘有夏 ’,谓 
其能以嘉祉殷富生物也。祚四岳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 
氏曰‘有吕’,谓其能为禹股肱心膂,以养物丰民人也。 
       “此一王四伯,岂繄多宠?。皆亡王之后也。唯能厘举嘉 
义,以有胤在下,守祀不替其典。有夏虽衰,杞、鄫犹在;申、 
吕虽衰,齐、许犹在。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于天下,及 
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间之。故亡其氏姓,踣毙不振;绝后 
无主,湮替隶圉。夫亡者岂繄无宠?皆黄、炎之后也。唯不帅 
天地之度,不顺四时之序,不度民神之义,不仪生物之则,以 
殄灭无胤,至于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间之。度 
于天地而顺于时动,和于民神而仪于物则,故高朗令终,显融 

… 页面 29…

国语                                                                ·27· 

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若启先王之遗训,省其典图 
刑法,而观其废兴者,皆可知也。其兴者,必有夏、吕之功焉; 
其废者,必有共、鲧之败焉。今吾执政无乃实有所避,而滑夫 
二川之神,使至于争明,以妨王宫,王而饰之,无乃不可乎! 
       “人有言曰:‘无过乱人之门。’又曰‘佐饔者尝焉,佐 
斗者伤焉 。’又曰:‘祸不好,不能为祸。’《诗》曰:‘四 
牡骙骙,旟旐有翩,乱生不夷,靡国不泯 。’又曰:‘民之贪 
乱,宁为荼毒 。’夫见乱而不惕,所残必多,其饰弥章。民有 
怨乱,犹不可遏,而况神乎?王将防斗川以饰宫,是饰乱而佐 
斗也,其无乃章祸且遇伤乎?自我先王厉、宣、幽、平而贪天 
祸,至于今未弭。我又章之,惧长及子孙,王室其愈卑乎?其 
若之何? 
       “自后稷以来宁乱,及文、武、成、康而仅克安民。自后 
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八王而康克安之,其难 
也如是。厉始革典,十四王矣,基德十五而始平,基祸十五其 
不济乎!吾朝夕儆惧,曰 :‘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 
天休?’王又章辅祸乱,将何以堪之?王无亦鉴于黎、苗之王, 
下及夏、商之季,上不象天,而下不仪地,中不和民,而方不 
顺时,不共神祗,而蔑弃五则。是以人夷其宗庙,而火焚其彝 
器,子孙为隶,下夷于民,而亦未观夫前哲令德之则。则此五 
者而受天之丰福,飨民之勋力,子孙丰厚,令闻不忘,是皆天 
子之所知也。 
       “天所崇之子孙,或在畎亩,由欲乱民也。畎亩之人,或 
在社稷,由欲靖民也。无有异焉!《诗》云 :‘殷鉴不远,在 
夏后之世 。’将焉用饰宫?其以徼乱也。度之天神,则非祥也。 
比之地物,则非义也。类之民则,则非仁也。方之时动,则非 
顺也。咨之前训,则非正也。观之诗书,与民之宪言,则皆亡 

… 页面 30…

国语                                                                ·28· 

王之为也。上下议之,无所比度,王其图之!夫事大不从象, 
小不从文。上非天刑,下非地德,中非民则,方非时动而作之 
者,必不节矣。作又不节,害之道也 。” 
      王卒壅之。及景王多宠人,乱于是乎始生。景王崩,王室 
大乱。及定王,王室遂卑。 
      4 
      晋羊舌肸聘于周,发币于大夫及单靖公。靖公享之,俭而 
敬;宾礼赠饯,视其上而从之;燕无私,送不过郊,语说《昊 
天有成命 》。 
      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 :“异哉!吾闻之曰:‘一姓 
不再兴 。’今周其兴乎!其有单子也。昔史佚有言曰 :‘动莫 
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 。’单子之贶我,礼也, 
皆有焉。夫宫室不崇,器无彤镂,俭也;身耸除洁,外内齐给, 
敬也;宴好享赐,不逾其上,让也;宾之礼事,放上而动,咨 
也。如是,而加之以无私,重之以不肴,能避怨矣。居俭动敬, 
德让事咨,而能避怨,以为卿佐,其有不兴乎! 
       “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 :‘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于,缉 
熙!亶厥心肆其靖之 。’是道成王之德也。成王能明文昭,能 
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 
让于德也。成王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 
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亶, 
厚也。肆,固也。靖,龢也。其始也,翼上德让,而敬百姓。 
其中也,恭俭信宽,帅归于宁。其终也,广厚其心,以固龢之。 
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曰成。单子俭敬让咨,以 
应成德。单若不兴,子孙必蕃,后世不忘。 
       “《诗》曰:‘其类维何?室家之壸。君子万年 ,永锡祚 

… 页面 31…

国语                                                                 ·29· 

胤 。’类也者,不忝前哲之谓也。壸也者,广裕民人之谓也。 
万年也者,令闻不忘之谓也。胤也者,子孙蕃育之谓也。单子 
朝夕不忘成王之德,可谓不忝前哲矣。膺保明德,以佐王室, 
可谓广裕民人矣。若能类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誉蕃育 
之祚,则单子必当之矣。单若有阙,必兹君之子孙实续之,不 
出于他矣 。” 

                                      5 

      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单穆公曰 :“不可。古者,天 
灾降戾,于是乎量资币,权轻重,以振救民,民患轻,则为作 
重币以行之,于是乎有母权子而行,民皆得焉。若不堪重,则 
多作轻而行之,亦不废重,于是乎有子权母而行,小大利之。 
       “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若匮,王用将 
有所乏,乏则将厚取于民。民不给,将有远志,是离民也。且 
夫备有未至而设之,有至后救之,是不相入也,可先而不备, 
谓之怠;可后而先之,谓之召灾。周固羸国,天未厌祸焉,而 
又离民以佐灾,无乃不可乎?将民之与处而离之,将灾是备御 
而召之,则何以经国?国无经,何以出令?令之不从,上之患 
也,故圣人树德于民以除之。 
       “《夏书》有之曰 :‘关石、和钧,王府则有。’《诗》 
亦有之曰 :“瞻彼旱麓,榛楛济济。恺悌君子,干禄恺悌 。‘ 
夫旱麓之榛楛殖,故君子得以易乐干禄焉。若夫山林匮竭,林 
麓散亡,薮泽肆既,民力凋尽,田畴荒芜,资用乏匮,君子将 

… 页面 32…

国语                                                               ·30· 

险哀之不暇,而何易乐之有焉? 
       “且绝民用以实王府,犹塞川原而为潢污也,其竭也无日 
矣。若民离而财匮,灾至而备亡,王其若之何?吾周官之于灾 
备也,其所怠弃者多矣,而又夺之资,以益其灾,是去其藏而 
翳其人也。王其图之 !” 
      王弗听,卒铸大钱。 

                                     6 

      二十三年,王将铸无射,而为之大林。单穆公曰 :“不可。 
作重币以绝民资,又铸大钟以鲜其继。若积聚既丧,又鲜其继, 
生何以殖?且夫钟不过以动声,若无射有林,耳弗及也。夫钟 
声以为耳也,耳所不及,非钟声也。犹目所不见,不可以为目 
也。夫目之察度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不过墨丈 
寻常之间。耳之察和也,在清浊之间;其察清浊也,不过一人 
之所胜。是故先王之制钟也,大不出钧,重不过石。律度量衡 
于是乎生,小大器用于是乎出,故圣人慎之。今王作钟也,听 
之弗及,比之不度,钟声不可以知和,制度不可以出节,无益 
于乐,而鲜民财,将焉用之! 
       “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 
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 
和则聪,视正则明。聪则言听,明则德昭,听言昭德,则能思 
虑纯固。以言德于民,民歆而德之,则归心焉。上得民心,以 
殖义方,是以作无不济,求无不获,然则能乐。夫耳内和声, 

… 页面 33…

国语                                                                ·31· 

而口出美言,以为宪令,而布诸民,正之以度量,民以心力, 
从之不倦。成事不贰,乐之至也。口内味而耳内声,声味生气。 
气在口为言,在目为明。言以信名,明以时动。名以成政,动 
以殖生。政成生殖,乐之至也。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 
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 
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出令不信,刑政放纷,动 
不顺时,民无据依,不知所力,各有离心。上失其民,作则不 
济,求则不获,其何以能乐,三年之中,而有离民之器二焉, 
国其危哉 !” 
      王弗听,问之伶州鸠,对曰 :“臣之守官弗及也。臣闻之, 
琴瑟尚宫,钟尚羽,石尚角,匏竹利制,大不逾宫,细不过羽。 
夫宫,音之主也。第以及羽,圣人保乐而爱财,财以备器,乐 
以殖财。故乐器重者从细,轻者从大。是以金尚羽,石尚角, 
瓦丝尚宫,匏竹尚议,革木一声。 
       “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 
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 
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 
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 
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 
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雨时至,嘉生繁祉,人民酥利,物备 
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 
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 
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 
       “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 
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若夫 
匮财用,罢民力,以逞淫心,听之不和,比之不度,无益于教, 
而离民怒神,非臣之所闻也 。” 

… 页面 34…

国语                                                               ·32· 

      王不听,卒铸大钟。二十四年,钟成,伶人告和。王谓伶 
州鸠曰 :“钟果和矣。”对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 
?”对曰:“上作器,民备乐之,则为和。今财亡民罢,莫不 
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鲜其不济也。其所曹恶, 
鲜其不废也。故谚曰 :‘众心成城,众口铄金。’三年之中, 
而害金再兴焉,惧一之废也 。”王曰:“尔老耄矣!何知?” 
二十五年,王崩,钟不和。 

                                     7 

      王将铸无射,问律于伶州鸠。对曰 :“律所以立均出度也。 
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 
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夫六,中之色也,故名之曰 
黄钟,所以宣养六气、九德也。由是第之:二曰太蔟,所以金 
奏赞阳出滞也。三曰姑洗,所以修洁百物,考神纳宾也。四曰 
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五曰夷则,所以咏歌九则, 
平民无贰也。六曰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 
为之六间,以扬沉伏,而黜散越也。元间大吕,助宣物也。二 
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三间仲吕,宣中气也。四间林钟,和 
展百事,俾莫不任肃纯恪也。五间南吕,赞阳秀也。六间应钟, 
均利器用,俾应复也。 
       “律吕不易,无奸物也。细钧有钟无镈,昭其大也。大钧 
有镈无钟,甚大无镈,鸣其细也。大昭小鸣,和之道也。和平 
则久,久固则纯,纯明则终,终复则乐,所以成政也,故先王 

… 页面 35…

国语                                                                ·33· 

贵之 。” 
      王曰 :“七律者何?”对曰:“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月在天驷,日在析木之津,辰在斗柄,星在天鼋。星与日辰之 
位,皆在北维。颛顼之所建也,帝喾受之。我姬氏出自天鼋, 
及析木者,有建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