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年精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 第1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了前往安特卫普的火车;几星期后;他重新回到磨钻石的机器旁边工作;而且一干就干了25年。

  他的技术不久就为这一行里人所共知。1965年他成为老板,并有近20个打磨师傅为他工作。但到六十年代末,由于生意萧条,他便放弃了自己的业务,受聘到安特卫普一家公司担任钻石打磨师傅的领班。他就是在这家工厂中打磨那颗黑钻石的。

  三

  1986年1月,即他的杰作存放在银行保险箱5年之后,他在街上偶然遇到那个以前的学徒。那位年轻人说:“我想,有一个人对你那颗钻石会有兴趣。他是个专买有色钻石的人。”

  巴卜·韩德里克森也是一位钻石琢磨师,他一见到那颗黑钻石,就掩饰不住他的喜悦之情。“我好像触了电似的。”他说,“我一生经手过无数钻石,但从来没见过42。27克克拉这么大的!只有像我这样的内行人,才能充分欣赏富力克的这件惊人杰作。如果是我的话,恐怕奋斗了几星期而无结果就会放弃,但是富力克却继续努力,摸着那块石头说‘我爱你’。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我要买下这件瑰宝。”

  富力克的第二个妻子嘉丽,永远也忘不了她丈夫和韩德里克森当时的情景。“他们俩人都流着眼泪。”她说,“富力克是因为把宝石转让给了别人而悲伤流泪,韩德里克森是因为做了宝石的新主人而喜极落泪。”

  韩德里克森为这颗举世无双的宝石命名为“林布兰”,以纪念荷兰那位借着辛勤劳动而创造出许多艺术杰作的大画家。“林布兰”黑钻石于1986年6月2日在韩德里森的钻石店亮相。在一个喜气洋洋的开幕典礼中,他把这颗世界最大的黑钻石介绍给公众和新闻界。

  那颗黑钻石高贵地放置在白丝绒垫上,闪烁着暗沉的神秘光芒。它因为购有数百万美元的保险,并由防弹玻璃罩着,周围还有电子防盗警钟,因此人们一直纷纷猜测它的商业价值。世界上与它大小最接近的两颗黑钻石,分别是荷兰的重33。74克拉的“阿姆斯特丹”和美国的重28。5克拉的“斯蒂克斯河”(此钻石于1958年被盗,迄今仍无下落)。这两颗黑钻石都价值数百万美元。不过,价值只是理论上的问题,因为韩德里克森不会卖掉他的宝物。

  “林布兰”一举闻名于世,使它的主人和创造人都大为惊愕。韩德里克森说:“来自各大洲的客人,纷纷拥到我的店里参观。”全世界对富力克的非凡成就都一致赞扬,但对富力克本人来说,最高的夸奖却是来自他93岁的老父。“孩子,我为你而感到自豪!”这位退休的钻石琢磨师说,“你做了一件前所未有的事,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它为我们这一行业带来了殊荣。”

  富力克是否发了财呢?“我对所收到的代价很满意,”他充满神秘地回答说,“最重要的是我已成为世界上最快乐的人,而且自从完成琢磨这颗钻石之后,就一直有这种感觉。我没有逃避艰苦的奋斗。我坚持不懈,而且终于胜利了。没有什么比这个更令我心满意足。”

  富力克的生活方式并没改变。现在一年之中,他会驾驶旅行露营车带嘉丽去度假数次。“我们旅行时交了很多朋友,”富力克说,“如果你诚实可靠而又有容人之量,人们就会对你推心置腹。我从琢磨钻石的工作中也学到了这个秘诀,它从不令我失望。”

Number:577

Title:大家庭来到小村庄

作者:扬·布鲁斯

出处《读者》:总第93期

Provenance:世界之窗

Date:1988。6

Nation:荷兰

Translator:冯义宾

  来自法国北部鲁贝的佩尔利克一家与多尔多涅省的波尔歇力村民素昧平生。鲁贝这个地方多雨,为了沐浴阳光,米歇尔·佩尔利克和妻子屈格蒙带着自己的10个孩子,驾车外出野营,偶然来到波尔歇力村。他们发现这里阳光明媚,景色怡人,便在村外一块空地上搭起两个帐篷,父母和3个最小的孩子住一个,剩下的7个孩子住另一个。当他们进村采购物品时,10个金发小脑袋晃来晃去,十分惹眼。在多尔多涅省,孩子们的头发都是深色的。第二天一大早,村里的面包师突然为他们送来了刚出炉的月牙小面包;不一会儿,村长贝罗奈特也来了,并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邀请他们全家明天晚上出席专为他们举办的宴会。父亲米歇尔对此颇为费解,他决定把丑话说在前头。米歇尔明确告诉村长,他是失业者,不要指望他能支付许多旅游费。村长立刻表示,不是要钱,而是出于对如此一个大家庭的尊敬。此外,村长本人还愿以实际行动来表达这种尊敬他是肉店老板,佩尔利克一家在逗留期间,可以随时到他那里免费取肉。

  米歇尔是矿工的儿子,从未享受过生活的特别恩惠,他从生活中懂得,世上没有便宜事。他猜他们认错了人,或许是把他当成了在电视问答比赛中得了头奖的什么人。于是,他再一次对村长重申,他名叫米歇尔·佩尔利克,失业者,家住鲁贝。“认识您非常荣幸,”村长说,“恭请您全家明晚准时到本地饭店赴宴。”

  在第二天的宴会上,当正餐吃到最后一道时,村长拿起一瓶香槟酒,边开塞子很随便地问米歇尔对本村的印象如何。米歇尔回答说:“实在太美了。”村长欣喜异常,决定以村民委员会的名义,向这一家免费提供一幢6室的房子,工作可以由米歇尔自由挑选。担有一个条件,10个孩子必须在这里上学。

  在法国,有11000多所只有1个教师和1个教室的学校。学生定额为17~25名。如果学生少于17名,学校就得关闭。以前人们认为,一个村子如果关闭了教堂就要毁灭;后来认为,一个村子如果关闭最后一个咖啡馆就要衰亡;现在则认为,一个村子如果关闭了学校就要没落。

  波尔歇力村的学校就只有1个教师和1间教室。由于有一家带着两个孩子搬到了城里,学校便只剩下了15名学生。这意味着这所乡村学校要关门了。对波尔歇力村来说,这是最大的悲剧。当佩尔利克夫妇带着10个孩子进村采购物品时,村长贝罗奈特猛然意识到,这是最后的机会了。他立即召集村民委员开会。大家一致决定,竭尽全力挽留佩尔利克一家。由此而引出了月牙小面包、宴会、免费住房和职业的许诺。有了这10个孩子,学校在若干年之内就不会再出现危机了。而对于佩尔利克一家来说,除了可以得到住房和工作外,这里的条件也不错;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早上可以吃着香喷喷的月牙小面包开始一天的生活,晚上可以喝着清凉的香槟以结束一天的忙碌,何乐而不为?佩尔利克夫妇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波尔歇力村的盛情。

  为了表达全体村民的感激之情,波尔歇力村人在为国捐躯者烈士墓旁立起了一块永久性的大理石碑,上面写着:屈格蒙和米歇尔·佩尔利克以及他们的10个孩子,拯救了面临灭亡危险的波尔歇力村。

Number:578

Title:美国总统轶闻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93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羡慕

  尼克松听了肯尼迪就职总统的演说词后,偶然碰到肯尼迪的助手特德·索伦森。他们谈到那篇演说词。

  “真希望有些话是由我口中讲出来的。”尼克松感慨地说。

  “是哪一部分?”索伦森好奇地追问,“是关于‘凡是国家能办到的事情,千万不要提出来……’那一部分吗?”

  “不是的,”尼克松说,“是开头‘我庄严地宣誓……’那一部分。”

  钢琴演奏家

  杜鲁门本人是个相当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一次,他的一位朋友看到一张广为流传的照片,上面杜鲁门正在弹钢琴,女演员劳莲·巴科尔坐在他的钢琴盖上。他对杜鲁门说:“如果贝丝(即他的夫人)看到这张照片的话,不知她会说些什么?”

  “咳,”杜鲁门回答说,“从今以后她一定会不准我再弹钢琴了。”

  墨西哥菜

  维姬·卡尔是个漂亮的墨西哥裔女歌唱家。一天,她在白宫宴会上演唱。晚宴结束后,福特总统伴她走到前面门廊。

  “你最喜欢吃哪一道墨西哥菜?”她问道。

  “就是你。”福特笑着回答。

  第一夫人无意中听到这句话,嚷道:“那个女人以后再也不准进白宫来!”

Number:579

Title:爱是一首永恒的诗

作者:武勤英

出处《读者》:总第93期

Provenance:光明日报

Date:1989。1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一

  科普文坛上一面光耀的旗帜消逝了。

  “他没有死,他还活着……他身体是热的……”趴在白床单上哀哀恸哭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高士其59岁的妻子金爱娣。

  头发凌乱,形容枯槁,穿着一件后背有些开线的黑毛衣;噙着泪水,说话哽咽,朴实得像一个老保姆一样的金爱娣显得清瘦、孤单。

  “他去了,我也差不多了……”一缕白发耷拉下来,她也不用手拢一拢。她,已是癌症在身。

  二

  那是1961年。30岁出头的金爱娣被董老的夫人何莲芝请去吃饭。何大姐说:“你看到高士其这样的病人不要害怕。看一个人不要看外表,要看心灵的美……高士其同志是品质高尚的科学家,对党和国家有很大贡献,我们都关心他,希望你能与他组织个小家庭……照顾好高士其同志,就是干好革命工作……”

  当她被初次带到高士其面前时,羞涩地喊了一声“代表”(高是一至六届人大代表)。高士其激动得手和脚颤抖得更厉害了:“一路上辛苦了!”高士其用恰当的语言和多情的眼神表达出对眼前这位温柔善良,美丽动人的女性的钟情。只听见秘书在一旁不断提醒高士其:“镇静一点,镇静一点。”

  “我一看他,就觉得他像个圣僧,很圣洁,很善良,像个修行者似的……”金爱娣珍藏着当时的回忆。

  金爱娣是在上海长大的姑娘。酷爱声乐,曾在名家门下学习过正统的意大利发声法,她最擅长的是用英语演唱《蓝色的多瑙河》。与高士其结合后,日夜操劳中常有歌声伴随。高士其原意和她一起唱《快乐的家庭》、《一路平安》等三十年代的美国流行歌曲。

  生性幽默、乐观、活泼、好动的高士其自己身体不能动,但内心的动意无穷。每次吃饭前必说一阵笑话。平时看电视,一听到好词句,就用他那弯曲变形的手指着电视机,让爱娣"“快抄!快抄!”

  作为活生生的人,高士其有着各种各样的要求。他渴了,饿了,对脖颈僵直失去咀嚼功能的他来说,一日三餐,全靠爱娣一勺一勺喂到嘴里。他要工作,一会儿要查资料,一会要翻英文辞典,有时半夜想出来一句什么话,也让爱娣帮他记下来。他有感情上的要求,今天想去看望这个友人,明天想去探视那个朋友,还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科普会议。他的轮椅车轨迹,印遍了祖国大地:钢都鞍山,锡都个旧,大庆油田,三门峡水电站,五指山苗寨,科尔沁草原,西双版纳丛林……一个娇小的身影,总是陪伴在他的左右。

  1968年,金爱娣积劳成疾,肚子疼得在床上直打滚。她一个人流着泪一步一步挪到公共汽车站。医生诊断是“肠坏死”。在切除1米2长的烂肠子时,心脏停跳,血压降到0。医生不得不马上缝合。后伤口化脓,一年之内,肚子上的刀口就有三条。

  高士其到医院去看望爱娣。他让司机把他背上楼。坐在爱娣身旁,他流着眼泪说:“我病了她照顾我,她病了我照顾不了她……”

  三

  数十年如一日,在全身僵化、生活无法自理、唯有心脏和思维还能运动的恶劣条件下,高士其忍受着酷刑般的折磨。金爱娣深深体会到他蓬勃的生命意识和坚强的毅力,体会到他那熊熊燃烧的生命之火怎样点燃了人们的智慧之灯……

  用僵直的手指夹着笔,哆哆嗦嗦地写,他每分钟只能写四五个字,每天都要完成一千多字的著述。晚年,他又为自己立下了新的目标,撰写《高士其回忆录》。一张张稿纸,写下了他的《童年回忆录》,《美国回忆录》,《清华回忆录》,《上海回忆录》,《广东回忆录》……又是几十万字!

  1984年12月21日,住院已半年的高士其从医院请假出来,在连续参加了中国科协和作协联合举办的《高士其从事科普文学创作五十周年暨80诞辰庆祝活动》座谈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后,他回到家里。他躺在自己的活动床上,像孩子似的嚷嚷起来:“我不住院了,我要回家,我要回家……”他,有一个温馨可爱的家!

  医院来电话寻找病人,他又被送进了医院。这一去,再也没有回来。

  四

  1985年元月初,高士其正在撰写回忆录,突然附近楼房定向爆破的一声巨响,大量尘埃通过门窗涌入房间,呛入他的气管和肺部,使他猛烈地咳嗽,几乎喘不过气来。接着,是连续3个月40度的高烧和昏迷。

  昼夜不停的吸痰,翻身和护理。每天坚持洗脸擦身。焦虑、压抑、操劳的情绪,一直随着高老的病情折磨着爱娣的心。她3个月没顾上洗澡。直到高士其烧退清醒之后,她才放心地去擦擦身子。她摸着像针扎一样疼痛的胸口惊呆了,右乳竟长出了疙疙瘩瘩的小硬块。她的一位搞医务工作的朋友拿着化验单心疼地责怪她说:“爱娣呀,真有你的,到这地步了,你怎么不知道哇!”

  乳癌手术后,爱娣的淋巴腺上还留下大大小小的几十个癌块尚未完成治疗,她又去照顾高士其。

  癌症病人的化疗,使金爱娣头晕、恶心,全身瘫软。为了照顾高士其,她多次停掉化疗。按规程2年中应完成8次化疗,而她只做了4次。

  五

  右乳切除。癌细胞转移。已呈晚期骨癌扩散。办完高老的丧事,金爱娣又从医院挪到家里,从满床满架的诗书卷帙中整理着高士其的遗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