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诗选-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里指鹘的来去。这四句说这个鹘确是猛禽中的尖子,它为鹰除害, 

不顾艰险,急人之难,心地光明。事成之后就一去无踪,不图报答。这一来一去都是了不起的。 

      '十一'“潏(音玉)”,长安杜陵附近水名。“湄”,水边。“飘萧”,稀疏貌。“凛”,指 

一种肃然起敬之感。这四句说听了潏水边樵夫说这故事,只觉得白发冲冠,凛然起敬。“飘萧”十字 

作一句读。 

      '十二'“许与”,许诺。“分(读去声)”,情分。“顾盼间”,顷刻间。这两句说人与人之 

…  17…

间彼有所求此有所应,这种态度有的只在一顾盼之间就可以表现。 

      '十三'这两句说此鹘助人报仇的精神可以永远激励人间壮士的心。这就是写这首诗的用意。 

 “肝”字代指思想感情之类,犹言“心肝”、“肝胆”、“肝肠”。虽然是生造,却不为捏凑。 

                                   赠卫八处士'一' 

                              '二'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 
        '三' 
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 
                   '四'                '五' 
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驱儿罗酒 
   '六'                                '七'                                '八' 
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 
                      '九'                                '十' 
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 

      '一'唐肃宗乾元元年 (七五八),杜甫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因上疏救房琯,而得罪)。第二 

年春天,他从洛阳返华州任所,路遇卫八处士,因作此诗。“卫八处士”,名不详。有人疑是蒲州隐 

士卫大经的族人:一说即卫宾,均无确据。“处士”,隐居不仕的士人。 

      '二'这两句说动不动就象参商二星不能相遇。参星即二十八宿小的参宿,商星即心宿,两星东 

西相对,此出彼没。 

      '三'“苍”,鬓发斑白。 

      '四'“成行(音杭)”,言众多。 

      '五'“父执”,父亲的老朋友。 

      '六'“驱儿”,差遣儿女。“罗”,陈设。 

      '七'“间黄粱”,搀和着黄粱,即俗称“二米饭”。“间”,一作“闻”,意谓鼻闻黄粱之气, 

亦可通。 

      '八'“累”,接连。 

      '九'“故意”,故人念旧的情意。 

      '十'“山岳”,指西岳华山。卫八处士可能住在由洛阳至华州途中。结尾表示相会又即相别, 

后会难期。 

                                      新安吏'一' 

              '二'                                                      '三' 
客行新安道  ,喧呼闻点兵。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 
                           '四'                                   '五' 
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 
              '六'                                '七'                  '八' 
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 ,收汝泪纵 
                                                    '九' 
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我军取相州  ,日夕望其平。岂意贼难料, 
              '十'                                '十一' 
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十二'。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十三' 

      '一'题下原注:“收京后作。虽收两京,贼犹充斥。”至德二年(七五七)冬,唐肃宗的长子 

李俶 (后为唐代宗)、郭子仪收复长安和洛阳,但河北未平。乾元元年(七五八)冬,郭子仪、李光 

弼、王思礼等九个节度使,率兵二十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 (即相州,在今河南省安阳县),指日 

可下。但到次年(七五九)春,史思明派援军至,唐军因内部矛盾而全线溃败。郭子仪等退守河阳(即 

古孟津,在黄河北岸,今河南省孟县西),并四处抽丁以补充军力。杜甫这时从洛阳回华州任所,就 

将途中目击的纷乱惨象写成这组新乐府诗,世称“三吏”、“三别”。诗中把对统治阶级的谴责和对 

人民从军的鼓励交织在一起,反映了杜甫思想的深刻矛盾。本篇即以征夫诀别为题材。“新安”,今 

河南省新安县,在洛阳市西。 

…  18…

      '二'“客”,杜甫自称。 

      '三'这句意谓这样的小县再没有壮丁了吧?这是杜甫的问话。 

      '四'这两句是吏的答词。“帖”,军帖,征兵的文书。“中男”,据《旧唐书·食货志上》, 

唐高祖武德七年(六二四)定制:“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 

至天宝三年 (七四四)又降优制:以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 

      '五'这两句是作者的感叹。“王城”,即东都洛阳,周代的王城。 

      '六'“伶俜(音铃乒)”,孤独貌。 

      '七'这两句渲染行者东去后,送者悲泣的气氛。 

      '八'这句以下直至篇未,都是杜甫对送行者宽解的话。 

      '九'“取相州”,据《通鉴·唐纪三十七》,乾元二年二月,史思明从魏州引兵至邺(即相州), 

先用种种方法抄掠唐营,断其辎重军粮。三月双方决战,搏斗方酣,“大风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昼 

晦,咫尺不相辨,两军大惊,官军溃而南,贼溃而北,弃甲仗辎重委积于路。子仪以朔方军断河阳桥 

保东京。战马万匹,惟存三千;甲仗十万,遗弃殆尽”。 

      '十'“星散营”,形容官军溃败后军营的零落散乱。 

      '十一'“故垒”,旧营地。“旧京”,指东都洛阳。这两句是说,征人此去,军粮供应方便, 

暂时又不上前线。 

      '十二'这四句又以工役不重,抚养优厚作为宽解之辞。“顺”,犹言出师有名。“甚分明”, 

言王师对士卒的抚爱是毋庸怀疑的。 

      '十三'“仆射(音夜)”,指郭子仪。他在至德二年(七五七)五月为左仆射。 

                                       石壕吏'一' 

                                                               '二'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 
                                                                             '三' 
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 
                      '四' 
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来去,出入无完裙 
'五'                                                  '六'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 
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一'“石壕”,镇名,在今河南省陕县东七十里。 

      '二'“看”,寒韵,与“村”(元韵)、“人”(真韵)在古诗里是通叶的。又作“出看门”、 

 “出门守”、“出门首”等(详见毛奇龄《西河诗话》卷七、施闰章《愚山别集》卷二),似仍以“出 

门看”为优。 

      '三'这三句说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被送上前线,两个新近阵亡。“邺城”,即相州,见《新安 

吏》注'一'。“附书至”,捎信回家。 

      '四'“长已矣”,永远完了。 

      '五'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六'“河阳”,今河南孟县。自从乾元二年九月唐朝李光弼军弃洛阳退据河阳,这里便成为李 

军与史思明叛军激战之地。上元元年 (七六○)四月李光弼在这里大破史军。 

                                       潼关吏'一' 

              '二' 
士卒何草草  ,筑城潼关道。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借问潼关吏:“修 
                               '三'                                                   '四' 
关还备胡?”要我下马行  ,为我指山隅:“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 
                               '五'                '六'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 ,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 

…  19…

              '七'                                                               '八' 
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 

      '一'“潼关”,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南,是守卫长安的门户。相州败后,洛阳吃紧,唐军就积 

极修筑潼关的防事。本篇在“三吏”、“三别”中独以督役为题材,和其他五篇写征丁不同。有人因 

疑不作于同时,然而从历史背景和写法上 (”三吏”都用问答体,“三别”都用独白体)来看,这显 

然是杜甫有计划的组诗。但潼关在石壕镇以西,而杜甫是西赴华州的,旧系在《石壕吏》之前,似未 

妥。 

      '二'“草草”,劳苦貌。 

      '三'“要”,同“邀”。 

      '四'这句以下至“万古用一夫”,都是关吏的话。“战格”,防御用的战栅。“连云”,形容 

战栅多如云屯,连鸟都无力飞越。 

      '五'“但自”二字连读,犹言“只须”。“西都”,指长安。 

      '六'“丈人”,关吏对杜甫的尊称。 

      '七'这两句用晋张载《剑阁铭》“一夫荷戟,万夫趑趄”意。“艰难”,指战事的紧急关头。 

 “万古”,自古以来。 

      '八'末四句是杜甫听完关吏谈话后的感慨和建议:希望守将吸取哥舒翰潼关惨败的教训,应该 

依险坚守,切戒轻动。事见《北征》注'二十二'。“桃林”,桃林塞,自灵宝县以西至潼关一带的地 

方。“化为鱼”,即指唐军溃败、溺死黄河事。 

                                        无家别 

              '一' 
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黎。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 
        '二'                                '三'                               '四' 
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踩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 
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 
   '五'                                                                '六' 
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 
                  '七'                                                             '八' 
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九'                                '十'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豁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 
何以为蒸黎'十一'! 

      '一'“天宝后”,安史之乱起于天宝十四年(七五五)。 

      '二'“为”,一作“委”。 

      '三'“贱子”,诗中主人公自称。“阵败”,指邺郡的溃败。“旧蹊”,旧路。“寻旧蹊”, 

找从前往过地方的老路。 

      '四'“日瘦”,极写乱后景物荒凉,连太阳也暗淡无光,仿佛枯瘦了。 

      '五'这两句以鸟恋旧枝喻人情之恋故乡。“安辞”,怎能辞去。“且穷栖”,姑且勉强地生活 

下去。引起下文的农作。 

      '六'“习鼓鞞”,犹言受军事训练。“鞞”,与“鼙”同。“鼓鼙”就是战鼓。 

      '七'“携”,携带,或作“离”讲,是说没有什么东西可拿,或没有什么人可以告别的了。 

      '八'这四句语多转折,极写悲痛欲绝。“迷”,迷惑,因远去居无定所,死无葬地。“齐”, 

同,言既已无家,去近去远,也没有什么不一样了。 

      '九'这句意谓母亲死后五年还不得安葬 (安史乱起至令恰好五年)。 

      '十'“酸嘶”,指母子心酸号哭,饮恨终生。 

      '十一'“蒸黎”,犹言众人。此句是说不能过人的生活。 

                                       佳人'一' 

…  20…

              '二'                                              '三'               '四'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败  , 
                              '五'                                                '六' 
兄弟遭杀戮;官高何足论  ?不得收骨肉。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 
                                                             '七' 
夫壻轻薄儿,新人美如玉。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 
                                           '八' 
旧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摘花不 
                      '九'                                '十' 
插发,采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