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影响中国历史的重大事件- 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洋务派在兴办军工、民用企业的同时,还进行了筹建海军、加强海防、设立外文学馆、派遣留学生等活动。1875年,两江总督沈葆桢、直隶总督李鸿章等人奏请筹建北洋、南洋、粤洋三支海军。1885年三洋海军已初具规模。1867年,奕䜣设立京师同文馆,以教习外语为主,同时兼习天文、历史和数理化。此后,各类学堂学馆在各地纷纷建立。1872年,中国首次派遣留学生到国外,30名学生由上海赴美留学。此后,政府还多次遣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

洋务派的活动旨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他们创办了中国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洋务派为中国培养了近代中国第一批新型的科技、军事和翻译人才,是近代最早觉醒的先行者。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探索,尽管带有浓重的封建性和对外国的强烈依赖性,但其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72。中日甲午海战

1898年7月,中国和日本两国在朝鲜海域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按中国传统的纪年法,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历史称这场战争为“中日甲午战争”。

黄海位于中国和朝鲜之间,是联系两国的重要通道。因此,黄海成了这次战争最主要的战场,发生在黄海的战斗也最激烈。

这场海战是自这里开始的……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航行着四艘中国的舰船。“高升”号和“操江”号两条运兵船,在“济远”号和“广乙”号两艘军舰的护卫下,正在把两千多名陆军送到朝鲜战场去。

突然,十来艘日本舰出现在海面上。它们一边朝这边冲过来,一边发射出密集的炮弹。其中有几发正好落在“广乙”号上。“广乙”号立即起了火,不得不撤离了战场。“济远”号的管带舰长方伯谦看到日军力量强大,就吓得双腿发软。这时候,几发炮弹落在了附近的水面,激起一层层波浪。方伯谦趁机命令舵手:“把船头调回,向天津撤退。”水手们看见方伯谦这么做,都非常气愤。他们大声朝方伯谦喊:“大人,不能跑!我们一逃,那两千多名陆军弟兄怎么办?”然后,水手们瞄准日本旗舰“吉野”号,连发几炮。随着“轰轰”几声巨响,“吉野”。

舰上也着了火。战士们都高兴地拍手叫好:“打中了!打中了”。

“不许胡来!”方伯谦大声叫嚷:“谁敢违抗命令,小心脑袋!现在撤回天津。”战士们没有办法,只好又将上膛的炮弹取出来,“济远”号丢下那两艘运兵船,头也不回地逃跑了。

这样,“高升”号和“操江”号失去了保护,被敌人包围起来。“操江”号很快就被日舰劫持了。然后,日本军舰把炮火一齐对准了“高升”号。日本兵趾高气扬地站在船头,朝“高升”。

号叫喊:“你们快投降吧!不然就把船炸沉。”“高升”号上的1000多名官兵觉得受了侮辱,一齐朝日本兵骂道:“别做梦啦!

我们宁可淹死,也决不投降。”日军看见“高升”号上的官兵这么坚决,就放炮威胁。几发炮弹在“高升”号附近爆炸了,弹片和浪花一齐溅到清兵的身上和脸上。可是这1000多名官员没有一个人惊慌,都拿起枪向日本兵还击。日本军舰见威胁没有成功,就一齐向“高升”号开火。密集的炮弹打穿了“高升”号,海水涌进了船舰。广大的官兵们眼看舰船在下沉,可仍没有一个投降。最后,海水淹没“高升”号。1000多名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就在黄海上发生这悲壮的一幕时,北京城里也非常热闹。全城上下都在为慈禧的60岁生日忙碌着。自从圆明园被烧毁后,皇上的太后臣子们就失去了一个享受的乐园。于是慈禧决定扩建颐和园。没有钱,慈禧就把用来扩建北洋海军的白银都给花了。颐和园修好后,慈禧特意地来察看。正当她玩得高兴的时候,李鸿章突然赶来报告说:“北洋海军和日本人在黄海打起来了。”慈禧一听这个消息就急了。她倒不是为国家的安危着急,而是着急她的生日又因此过不好了。李鸿章也很着急。北洋海军是他多年苦心经营才建成的。他担心一旦和日本海军交起火来,北洋海军会受到损失。这样,他也就没有能给自己撑腰的力量。因此李鸿章命令北洋海军,绝对不能和日本人开战。但事情并不像这个卖国贼想得那么简单,黄海大海战终于爆发了。

在提督丁汝昌的带领下,北洋海军护送完运兵船后正返回港口。忽然水手报告说前面出现了一支舰队。丁汝昌急忙走上舰桥,举起远望镜朝远处看去。只见西南方向的烟雾里,果然有12艘军舰朝这边开来。再仔细一看,又发现这些军舰挂的都是美国星条旗。丁汝昌有些怪,美国军舰来干什么呢?正在他犹豫的时候,12艘军舰已经快接近中国舰队了。再一看,这些军舰都降下星旗,换上了日本的太阳旗。丁汝昌立刻明白自己上了当。他连忙命令各军舰做好准备。这时候,敌舰已经排好阵势猛扑过来。

丁汝昌下令向日本军舰开火。随着一阵阵炮声,海面上顿时升起黑色的浓烟、红色的火光和白色的水柱。丁汝昌指挥旗舰“定远”号冲在最前面。日本军舰看到“定远”号挂着帅旗,便把密集的炮弹一齐朝它打来。“定远”号的甲板和桅杆都被击中,帅旗也被打落了。丁汝昌站在舰桥上非常镇定。任凭炮火从身边飞来飞去,他仍然从容地进行指挥。

突然,又一颗炮弹飞来,正好落在了丁汝昌的身边。“轰”。

的一声巨响,舰桥被炸断了。丁汝昌一下子跌倒在甲板上。管带刘步蟾见他被打成了重伤,立刻爬上摇摇晃晃的舰桥,代替丁汝昌进行指挥。刘步蟾命令“济远”和“经远”两艘军舰向“致远”号靠拢,集中火力攻击日本最厉害的“吉野”号。

这时,“济远”号慌忙逃跑,慌忙中竟撞伤了军舰“扬威”。

号。“扬威”号受伤后速度变慢,被日舰击沉了。

在邓世昌的率领下,“致远”、“经远”两舰向“吉野”号猛攻。这时候,日舰“西京”号突然闯过来阻拦。邓世昌命令“致远”号连发几炮,打折了“西京”号的航机。“西京”号狼狈逃跑后,六七艘日本军舰纷纷向“致远”号包围过来。邓世昌指挥“致远”号在包围中灵活穿插,一会儿左,一会儿右,死死咬住“吉野”号不放。“吉野”号终于被“致远”号打得起了火。邓世昌高兴地叫着:“打得好!追上去,把它打沉!”起火后的“吉野”号拼命地逃跑,“致远”号跟在后面不停地开炮。

一发发炮弹呼啸着飞向“吉野”号,在它的甲板、船尾上爆炸。

眼看“吉野”号就要支持不住了,“致远”号的大炮突然哑巴了。“怎么回事!”邓世昌急忙问炮手。炮手失望地说:“剩下的炮弹都打不响。”邓世昌急得满头大汗,可是实在没有办法。

这时候,“吉野”号又趁机返回头,向“致远”号扑来。

邓世昌在这危急的时刻,脑子里突然闪现出一个大胆的念头:撞沉“吉野”号。于是他看了看船上的官兵,大声说:“我们炮弹都打光了,现在怎么办?难道也逃跑吗?”。

“不,我们宁可死在黄海,也决不逃跑!”官兵们激动地大喊起来。

“好!那我们就冲过去,把‘吉野’号撞沉!”邓世昌挥起了拳头命令道:“弟兄们,开足马力,对准‘吉野’号,冲!”。

“致远”号像一条火龙,朝“吉野”号猛扑过去。“吉野”。

号吓得慌了神,一边掉头逃跑,一边胡乱地朝“致远”号发射鱼雷。“致远”号的官兵们瞪眼注视着飞来的火蛇,没有一个惊慌害怕。邓世昌不顾顺着额头淌下的鲜血,仇恨的目光死死盯着“吉野”号,双手紧紧握住舵轮。

离“吉野”号越来越近了。突然“轰”的一声巨响,“致远”被一枚鱼雷击中了。顿时,“致远”号上成了一片火海。海水逐渐没过了甲板。250名官兵紧紧围在邓世昌身边,像石头雕像一样威严地挺立,任凭海水没过他们的身躯。

“为邓世昌报仇!”北洋海军的官兵们激动得大喊起来。在“致远”号英雄壮举的鼓舞下,各军舰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刘步赡指挥“镇远”号击中了“松岛”号。林永升指挥负重伤的“经远”号,打中了“赤城”号后,全部战士壮烈牺牲……天色渐渐暗下来,日军不敢再打了,首先退出了战场。悲壮的黄海海战结束了。

这次海战,中日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北洋舰队虽然损失了五艘军舰,但主力还在。可是李鸿章却命令丁汝昌,把所有军舰都开进威海卫军港,不许出战。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日本军队很快就攻下了威海卫炮台。他们把炮口调转,对准北洋舰队开火。

由于李鸿章不让还击,一艘艘军舰眼看着被敌人击沉。丁汝昌无法再忍受这样的耻辱,服毒自杀了。刘步赡最后也掏出了手枪,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清政府苦心经营了11年的北洋舰队,终于在李鸿章这群卖国贼的手中葬送了。

最后,甲午战争以日本人的胜利而告终。李鸿章又奉慈禧的命令,跑到日本去讲和。在谈判桌前,李鸿章就像奴才见了主人一样,不管日本人说什么,他都点头答应。在日本人的威胁逼迫下,李鸿章在和约上签了字。这就是历史上的《马关条约》。根据这个条约,中国要赔偿日本的军费就有二亿两白银。最让中国人受不了的是,李鸿章还把台湾割让给了日本。

《马关条约》签订以后,全国人民一片骂声。尤其是台湾人民,他们怎能忍受日本人的侵占。在腐败无能的统治者不断让步的同时,台湾人民拿起武器,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同侵略者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73。戊戌变法

1898年1月24日,在清廷的总理衙门的议事厅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议事厅的正中央,端坐着清朝的五个大官,他们依次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直隶总督、北洋新建陆军将领荣禄,光绪皇帝的教师、户部尚书翁同和刑部尚书廖寿恒及户部侍郎张荫桓。在这五个大官对面,坐着一个眉清目秀的书生,他就是维新运动着名人物康有为,这场辩论就是在五大臣与康有为之间展开的。

李鸿章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康有为,看他不过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书生,于是就傲慢地说:“作为一个读书人就应该知道,祖宗留下来的治国之法是完美无缺的,我们只能遵守执行,你怎能改变它!”。

康有为立即反驳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祖宗之法也是一样。只有改变其中陈旧、腐朽的东西,我们的国家才能富强,才能不被外国人欺辱!”。

“难道你就不怕留下不忠不孝的罪名吗?”李鸿章用力一拍桌子,对康有为大声说。

“我搞变法维新,为的是富国强民,怎能说是不忠不孝呢?”。

康有为对李鸿章只是轻轻一笑,然后接着说道,“大人说祖宗之法不可变,那么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广阔疆土,如今怎么被洋人一块块地割去了呢?”。

李鸿章听到这里,脸“腾”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因为《马关条约》等许多丧失领土的条约,都是经他的手签订的,康有为的这句话正中要害。

荣禄在旁边看到李鸿章狼狈的样子,就想给他找个台阶,挽回面子。于是他也气呼呼地说:“祖宗之法千真万确,我们只能遵守!”。

康有为听完又是轻轻地一笑,说道:“祖宗只教给我们的军队使用大刀长矛,而大人您建立北洋新军,使用的是洋枪洋炮,岂不也违背了祖宗之法?”一句话说得荣禄张口结舌,目瞪口呆,只得灰溜溜地坐在那里,不敢再说一句话。

这时廖寿恒看到李鸿章、荣禄二人理屈词穷,就想转移一下话题,于是他捋着他那几绺小胡子,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讲道:

“常言道,皇帝乃是天子,臣民必须孝忠于他才可兴国安邦。而你却要搞什么‘立宪’,设什么‘议会’,岂不是不把皇上放在眼里?”。

张荫桓此时也在旁边附和道:“对,开设议会后,你们把我大清皇帝放在哪呢!”。

康有为听完神色庄严地说:“如今在皇上周围,有许多贪官污吏,瞒上欺下,使朝纲混乱。而‘立宪’,设‘议会’,皇上能直接了解人民的疾苦,国家的安危,从而采取相应的治国兴邦之策。国家富强了,百姓生活安定了,皇上自然会受到百姓的爱戴而流芳百世。”。

康有为一席义正辞严的话,直说得廖寿恒、张荫桓二人也无言以对,坐在那里不吭气了。

在这五大臣中,只有翁同和一直没有说话。他仔细地听着康有为的每一句话,不住地点着头,心里想:“皇上要是能够任用这样一个才能出众的人主持维新变法,我大清可就有希望了。”。

原来,在这次召集康有为之前,翁同和早就将他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康有为是广东南海县人,从小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20岁那年,他到香港一带考察,接触到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的事物。他感到只有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改革腐败的封建制度,才能使中国走向富强。于是他走上宣传维新变法的道路。从1888年开始到1898年,康有为曾八次上书光绪帝,陈述变法的重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1895年4月的“公车上书”。

那时,康有为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忽然传来签定《马关条约》的消息,康有为愤慨异常,就召集当时在北京应试的1300人,到都察院清代全国最高监察机关,同时负责向皇帝提建议门口示威,反对签定《马关条约》。并由康有为起草“万言书”,要求光绪帝变法自强,抵抗外国的侵略,这就是着名的“公车上书”因为汉朝时政府用公家车马接送读书人,后来,人们就用“公车”作为举人入京应试的代称。由于康有为等人是举人,这次上书称“公车上书”。由于一些官员的阻挠,这次上书没能成功,然而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却从此揭开序幕。

“公车上书”不久,康有为和他的学生梁启超一起,组织强学会,创办《中外纪闻》,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清政府中的许多大官像翁同和、文廷式等人也加入了强学会。在北京的带动下,全国各地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