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在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种田在古代-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时候都是大朗去镇上抓药,去年你们家又守一年孝,你说说这几年小二去镇上几次?”
  王韩氏听到这话,一愣,刚想开口,大门响了。

  ☆、小二又挨揍

  郑冯氏说:“应该是小二回来了,你要是不信的话,待会你问问他买的锅多少个钱。”
  王赵氏点头,打开门看到果然是小二,侧身让他进来,顺手关上门就问价钱。
  “七十七钱。”说着小二把竹篓放下来,然后就把陶罐拿到露天的灶房里去。
  郑冯氏朝着对面的人呶呶嘴,一副她没说错的样子,王赵氏想到一张大铁锅的通价是八十钱。。。。。再次了解到了小二的“小气”。
  小二把铁锅放好,出来后看到隔壁婶子还在院子里坐着,刚想说话,打眼一瞧,靠,她手里拿的是什么?
  王韩氏自小二进门就一直暗暗注意着他,这会儿见他对郑婶子手里的野菜瞪眼,忙说:“小二,嫂子有事给你说。”
  “啥事?”小二顺嘴问。
  “就是婶子娘家那头有个姑娘身高比我矮一点,婶子说那姑娘的脸团长的挺好,刚及笄。。。。。”
  “等一下!”刚及笄是个什么鬼?十五六岁?小二连连打激灵,忙阻止大嫂继续说下去:“大嫂给我说这个干啥?”
  “给你说亲啊。”王韩氏理所当然的说:“王来福的儿子都四岁了,咱可不能比他再晚了!”
  小二就想反驳他还小,猛想到一件很重要的事,这个时空早些年战乱的时候死了很多人,以致于很多土地荒废着无人耕种。
  当今看到人口发展缓慢就颁布一道圣旨,凡金玉王朝子民,无特殊情况,例如守孝,身有残缺,男满二十,女满十八,务必成家,违令者严惩!
  何谓严惩,就是交重税!
  小二掐指一算,王小二是元宵节出生的,已经过十八岁了,所以,他还有两年的自由时间。活泛的心肝一转悠,就问:“婶子,那姑娘吃的多么?干活利索么?屁股大能生养么?”
  郑冯氏一听这话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小二呐,婶子问你,吃的多是啥意思么?”
  “她要是吃的多,我家可养不起。”小二混不吝的说:“不能干活的话我们家也不要!”
  “啊?”郑冯氏傻眼的看向王韩氏:“这个。。。。吃的少干的多。。。。能生养?小二,你这是找婆娘。。。。。”不是找牲口啊!
  小二见她面带迟疑,心中暗乐。脸上却因为有人给他说亲而高兴的傻笑:“对,婶子,我就这么点要求哈。如果你觉着那姑娘跟我合适的话,麻烦你回头帮我说说,要是成了,我给你买一块大肥肉!”然后扭脸对大嫂说:“大嫂,我得去后院看看了?”
  王韩氏知道他去看什么,小二又交代过她土坯的事现在还不能往外说,于是就点点头。
  等他一走远,郑冯氏一把拉住王韩氏,动作快的差的吓到王韩氏怀里的妞妞。接着就听她低声道:“他嫂子,小二这亲事我可没法去说。”
  王韩氏苦笑着:“回头我再劝劝他,就是养一头牛,想要牛干活也得先让牛吃饱啊。”
  “谁说不是呢。”郑冯氏摇头:“你们家小二搁在咱们王家村的后生里,过日子绝对是这个!”说着伸出大拇指。
  一看她这手势,王韩氏连苦笑都笑不出来了。“婶子,快别说了。”说着指了指天。
  郑冯氏一抬头,连连拍大腿。“咋这么快就晌午了!”说着就弯腰把地上的野菜捡到竹篓里,背起竹篓就说:“你大叔该从地里回来了,我得回家做饭去!”
  “等等!”王韩氏忙拉住她:“婶子,野菜。。。。”
  “放心,我懂!”郑冯氏给她一个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眼神,满眼笑意的走了。
  当然,郑冯氏背着一篓子“草”回到家,自然是惹来一家人叽叽喳喳的询问。但郑家家外是郑大牛说了算,家里面是郑冯氏的天下,她一句,你们爱吃不吃,想吃啥自己做去!郑家一众老少不敢吭声了。
  唯有郑大牛看了看碗里的菜,如有所思的看自家婆娘一眼。
  而他们隔壁的王家可就没郑家这么热闹了。王韩氏送走邻居就去后院找小二,见他围着土坯转悠,便咳了一声。
  “大嫂,有事?”没有外人在场,小二也不装傻了。
  “你是不是还不想娶媳妇?”王韩氏直接问。
  小二点头:“咋家现在啥样子你也看到了。小山要跟大哥一块去外做活我就一万个不同意,谁能想到那混小子敢偷偷跟来去,看我回头不揍死他!”
  “别岔开话,给嫂子说说你到底咋想的。加上你大哥这次挣的钱,咱家应该能出得起你说亲的礼钱了吧?”钱不在自己手里,王韩氏要给小二说亲,还真得小二心甘情愿。
  不然,等她给人家姑娘那头说好了,小二这边不愿意掏钱下定,那时候他们家可真就成了王家村的笑话了。
  小二道:“大嫂,我今儿到镇上去的路上碰到了一个卖牛的。。。。。”
  “你咋又提这事?”王韩氏只觉得眼前一黑。
  去年秋收的时候,小二看人家养牛的家里见的粮食多,就闹着要买牛,开他个一二十亩荒地。
  那时候妞妞刚会走,小山有点小,他们家满打满算就三个劳动力,家里的钱又有点紧张,大郎就没准小二买牛。
  谁能想到,这都过去半年了,他心里还惦记着买牛。
  王韩氏抱着妞妞的手紧了紧,才说:“小二,你可知道,咱家要是买了牛,这一两年可都没有钱给你说亲了?”
  “那就一两年后呗。”小二浑不在意:“王来福娶妻的时候都快到二十一岁了,我不比他晚不就好了!”
  俗话说,不吃粮食争口气。
  别看王家两老只疼大伯和二伯家的孩子,王韩氏从不羡慕。但家里要是有头牛,小二未来的亲家一定会比现在找的好,娶妻的时间又不比王来福晚:“小二,等你二十岁的时候,咱家真能像你原先说的那样,挣好些钱?”
  “大嫂,你看村长家不就晓道了。他家干活的人和咱家一样多,不就比咱家多一头牛么,他家小子就能到镇上识字,咱家为啥就不成。”
  小二没容嫂子细想,因为村长家的条件本来就比王家好很多,就低声接着说:“还有,我跟你说一件事啊,不过你不能说出去。”
  王韩氏见他一脸神秘,忙问:“啥事?”
  小二刚要开口,一看侄女的一双大眼扑闪扑闪的眨呀眨:“你先把妞妞搁堂屋里去。”
  王韩氏被他这一说,也想到自家闺女现在最爱学话。“你等一会儿。”说着就开始哄孩子睡觉。
  正琢磨着待会儿怎么忽悠他大嫂,就听到前院的大门又被人拍的“啪啪”响。
  小二下意识的跑去开门,赶到前院,大嫂已经把门打开了。看到来人不是王赵氏,小二心里松了一口气。
  没等他这口气缓上来,猛然觉得正往院子里走的老大爷有些眼熟:“姥爷?”
  “你还知道我是你姥爷?”段老汉说着话就去脱鞋。王韩氏看到了就想问,姥爷,你的鞋咋了?话才到嘴边,就听到“嗖”的一声,小二脑门上挨了一击。
  躲过王赵氏近在咫尺的拐杖,居然没能躲过突然飞来的草鞋,小二使劲眨眨眼:“姥爷,你干么啊?”弯腰捡起脚边的鞋,“大冷的天,赶紧穿上。”说着就狗腿的蹲下去给老人穿鞋。
  段老汉一见他这样,恼怒的又往小二头上拍一巴掌:“你这个鬼崽子,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也不知道去给我说一声,你姥爷我还没死呢。”
  “呸呸呸。。。。什么死不死的,姥爷别乱说!”小二连连往一旁吐几口吐沫。只是:“姥爷咋知道我家失火了?”
  “咋了?我就不能知道了?”段老汉眼一瞪问。
  “能,咋不能啊,你老是谁啊,那是我姥爷。”小二机警的拉住老人的胳膊,然后说:“你大老远的来了该累了吧,快坐!”接着就去拿草垫子。一旁的王韩氏也忙去给老人端水。
  “别忙活了,都给我过来,说说土坯子又是咋回事?”段老汉说。
  “啊?”王赵氏一听到这话下意识的望向小二,想到韩家村离段家寨没有多远,扭脸看向老人:“姥爷听我爹说的?”
  对外孙媳妇就不能像对待外孙那样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了,段老汉把手里东西往小二怀里一扔,双手背在身后:“不是,是昨儿下午听你大哥说的。我和你两个舅舅往你们这边来的路上碰到了你爹娘,听他们说清楚了我们就跟你爹娘他们一块回去了。对了,你爹说那啥土坯子在后院,我去看看。”
  “姥爷,你来了来了咋还买猪肉!?”小二一脸震惊的问。
  段老汉被小二一惊一乍吓的脚步一顿,回头一看到他脸上的心疼,抬脚就踢过去,“你这个小气到家的货,我又没拿你的钱买,吼啥吼!”
  “姥爷,谁的钱不是钱!”小二肉疼啊。吃点猪肉都要先唱念做打一番把王小二抠门的性子演完,他容易么。
  王韩氏也忙说:“姥爷,二舅三舅家的几个弟弟妹妹都长大了,嫁妆聘礼的哪个不要花钱啊。你空着手来,我们还能把你赶出去吗?”
  段老汉叹气,指着王韩氏咬牙道:“我还记得你刚嫁给大郎的那会儿,多好的一个闺女啊,啥时候跟着这个小气鬼学的一身小气的毛病?”
  “姥爷,你咋能这样说我大嫂哩?”小二不忿道:“我这不叫小气,你说说你,不年不节的你买啥的肉啊?”
  “谁说这肉是我买的?”段老汉脱口而出。
  “嘎?不是你买的?谁家送你的?还是天上掉的?“小二故作惊奇的问。
  见他都快流口水了:“快把你这嘴脸给我收起来。”段老汉活了大半辈子,就没见过小二这个德行的后生,虽说院子里没有外人,可段老汉还是觉得丢脸。
  “那你倒是说啊。”小二急急的问。
  段老汉叹气,摸着被小二气白的头发:“县太爷赏的。”
  “什么?”小二下意识的的反问一句,立刻就明白了:“段家寨得赏的是姥爷你?”一阵阵不可思议。
  段老汉没想到消息这么快就传到了王家村,点点头:“这下子放心了吧?”
  小二咧嘴一笑:“我这就把肉搁屋里去!”
  “滚回来!”段老汉道。
  “姥爷还是啥事?”

  ☆、忽悠家小二

  “把肉搁灶台上去,晌午做了吃。”段老汉是见他往粮食房走去,才这样说的,可见小二一脸的不情愿:“这肉是我买的,我看你敢给我藏起来!”
  “我又没说藏起来!”小二嘟囔着。
  见大嫂疑惑的看着他,小二把早先在打铁铺子里听到的事给她说一遍,末了又撇嘴道:“县太爷也是个精怪的,他这样一搞,咱们今年这边见的粮食一定比邻近的几个县见的粮食都多。说不定,秋收过后县太爷就能高升了。”
  “你嘀嘀咕咕干啥呢,县太爷也是你能说嘴的,还不给我过来!”段老汉扭脸道。
  小二肩膀一缩,把怀里的半斤猪肉递给大嫂。“姥爷,我就来,就来。”说着巴巴的猫到老人跟前听候差遣。
  段老汉又看到他作样,非常无奈的说:“你爹娘那么老实的人,咋就生了个你这么精怪的种?”
  小儿笑眯眯的说:“姥爷,我娘活着的时候跟我说,我这叫隔代传,像你!”
  “又胡咧咧!”段老汉好气又好笑的拎出巴掌,刚抬起来,胳膊突然一顿。
  入眼的是一片齐齐整整大小一样的泥块,有的湿漉漉的,有的面上已经发白。“这。。。这就是土坯子?”段老汉不信的问。
  “是呀。”小二点头,见姥爷一脸呆滞,“您老这是咋了?”说着碰碰他的胳膊。
  段老汉无意识的抓住外孙子的胳膊,奇怪的问:“二子,你这土坯子咋和镇上那铺在地上的石块那么像咧?”
  小二听到这话心里一惊,不禁暗幸老人没有说出“砖头”二字来。
  小二熟知历史,知道古人在百家争鸣时期就发明了石砖,不过,砖头一直被有钱有权的人家用来铺地和修建陵墓。直到很久很久以后,砖头和土坯才百姓被用来砌墙。
  “咋了,不好吗?”小二好奇的问。
  “不是不好?你知道咋用这个土坯子建房吗?”段老汉扭过头,第一次认真打量起他以往特别嫌弃的外孙子。
  小二知道身边的老人在想什么,老人就是觉得王小二为人太过小气,以后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你忘了,我家的灶房就是我跟我爹和大哥一起盖的?”小二反问道。
  “这能一样吗?”段老汉一听这话,脸上复杂的神色荡然无存,指着他的鼻子说:“我就知道你又瞎折腾,看你大哥回来家我不让他揍你!”
  小二浑不在意,笑嘻嘻的说:“姥爷,我不会的话不是还有你么,您吃的盐比我吃的粮食还多咧。”
  段老汉这辈子就一个闺女两个儿,唯一的闺女去后,老汉一下子老了好几岁,对闺女撇下来的三个孩子特别疼的慌。
  如果不是因为春耕,老汉早就像平时一样,用过早食就来小二家里了,等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再回家。也多亏王小二的两个舅舅由着他爹天天这样折腾,家里买两斤肉还给外甥送去半斤。
  所以,段老汉一听到小二的话就说:“回头去给你舅舅说一声,就说我搁你家里住几天。”
  小二忙答:“好,我下午就去!”
  “先别急着去,我问你,你家的地整好了吗?”段老汉问 。
  小二心中一凛,身边的老人可不像大嫂那么好糊弄,往后看了看,不见大嫂,小二拉住老人的胳膊:“姥爷,我跟你说了,你可别跟我急啊。”
  段老汉见他一副神经兮兮的样子:“你又干啥了?”
  “姥爷!”小二忙捂住他的嘴:“姥爷,你答应我小声点我才能松开你?”
  段老汉忙点头,小二一松手,老汉就朝他脑门上拍一巴掌,不过,他这次却没有开口说话。
  “姥爷,我家的地是整好了,不过我想着再犁一遍。。。。”
  段老汉低声截住他的话:“你家又没有犁头,咋犁?”
  小二似笑非笑的看着老人,段老汉急急的说:“我家那犁是和你大姥爷二姥爷三姥爷一块制的,说好了就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