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另外一个角度想,成功的路千条万条,成功的标准千个万个,父母何必对孩子苦苦相逼呢?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些回旋的余地,也许父母们将发现,其实孩子生存得很好。

我女儿小时候,我和她妈妈也曾经让她学钢琴,哪怕是培养一点兴趣也行,但是后来我女儿不愿意学习,我们没有再逼她一定要练,女儿也从此得到了解放。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摆好心态,先想想孩子的感觉,如果孩子不愿意学或者在不快乐地学,又何苦逼着孩子呢?如果你自己被人逼着去做一件事情,你心里会感到舒服吗?更何况是一个天真烂漫有各种幻想的孩子呢?

对孩子的成绩,也不要过分苛求,我曾提到我女儿考试不及格的事情,既然孩子已经要不及格了,那就接受事实,千万不要再给孩子过多的压力,父母在这时要给孩子提供的只能是帮助。我女儿上大学,上高中包括上初中,我们都让她自己选择。孩子在父母这一边没有太大的压力,后来她考上了复旦大学,是我没想到的。但是即使她只考上了大专,哪怕没考上,我们做父母的也不会责怪她。

我女儿对于学习也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她在进行中日少年勤苦状况对比调查之后,写下了这样的文字:

中国中小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勤苦态度,既让人欣慰,也让人担忧,因为学习时间过长,并不一定是好事。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教育的四大支柱: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学会求知最重要最稳定的内在动力是认知需要,即自觉自愿地学,充满愉快与成功体验地学。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强烈的认知需要,才能真正做到终身学习,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因此,只有将学习压力变成学习动力,将升学考试的需要变为认知需要,中国中小学生勤苦学习才会成为真正的优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作为父母,千万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孩子就是孩子,父母不能代替孩子,让他们选择自己的路去走吧!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保持一颗平常心呢?为您提出以下建议:

(1)给孩子适当的期望。如果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不能和实际情况相符合,则很容易使自己陷入一种焦虑的状态里,那么自然无法保持平常心。所以,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设定期望值。

(2)给孩子留出发展的余地。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出一些要求,但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人生必然有挫折和失败,只要努力了就是好孩子,不必要求孩子“志在必得”。

(3)教会孩子生存之道。在整个人生中,幸福才是最重要的。父母应把这个目标当作自己的主要责任,给孩子一些为幸福生存锻炼的机会,比如,在课余时间让孩子们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让孩子们与别人交往,在交往中学会合作等等。这些生存的能力比学习成绩更重要,也更有可能通向幸福之门。

第二章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六座“代桥”

好的关系,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什么教育?有人会强调学习,有人会强调习惯,这些都各有道理,但我认为家庭教育实质是人格教育,而情感教育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第14节:人格教育

回首自己的经历,我们都会有一个共识,你与谁的感情深厚,谁就可能对你的影响巨大。平时,一个你敬重的人表扬或批评你,你会非常在意,而一个你不敬重的人说的话,在你心中的分量也比较轻。这就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在学生时代也是如此。有些学生可能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将这位老师的课学得特别出色;也可能因为讨厌某个老师,也讨厌那位老师教的课。显然,这都是情感因素在起作用。

家庭区别于学校和社会之处,在于血缘情和生活情,因此,情感质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亲子关系的好坏可能直接关系家庭教育的成败。穷苦的农民夫妇将五个儿女培养成大学生,而城里的教授夫妇却被自己的儿子亲手杀死,这同样是情感危机导致的悲剧。

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我最感到欣慰的不是女儿的成绩,而是我们与女儿有着良好的关系……亲切的、诚挚的、轻松的、民主的。

2001年春天的一个夜晚,为了帮助女儿完成她的研究报告,我们全家出动,一起去采访北京日本人学校的教师。日本教师惊讶地说:“上高三的孩子,还能与你们亲密合作行动,这在日本很少见到!”

其实,平时在家里我们更亲切。女儿学习累了,会躺在我们身边聊天,甚至会坐在我的怀里,与我讨论问题。有时,女儿还会大声地自言自语:“老爸老妈,我爱你们!”

古人说,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情感的发展规律是互动的。我们了解孩子,尊重孩子,无条件地爱着孩子,她纵然是铁石心肠,也不会无动于衷的。况且,世上哪有铁石心肠的孩子?

当然,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总会顽强地表现叛逆性,我们的女儿自然不会例外。碰到那种时候,我会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譬如,某一天,上高一的女儿穿校服去上学,放学却穿着肥肥大大的背带裤回来。妻一见,皱起眉头,叫道:

“啊呀,真难看!从哪弄来的?”

女儿倚在门口,挑衅地看着我们,一句话也不说。一场争论即将爆发。

我笑了笑,说:

“女孩子穿背带裤挺精神,只是肥了一点,改改就行了。”

女儿的火气消了一些,过来与我们吃晚饭了,而且又说又笑。

饭后,我与妻散步时,她生气地质问我为何不坚持原则?我说:

“一个16岁的孩子,自己用零花钱买了件衣服,难道不比缠着父母给她买好吗?两代人的审美眼光不同,你怎么证明你对她不对?谁都有个提高的过程嘛,何必互相苛求和指责呢?”

妻想想我的话有些道理,也就不再说什么了。渐渐的,我们家中养成了平等协商或叫谈判的风气,凡事坐下来平心静气沟通一下,一般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

教训也是有的。虽说爱子心切,可女儿也有钻牛角尖的时候,双方难免声高,冲突升级。但是,事过之后彼此都后悔,慢慢也就吸取教训,各自学会了克制,都珍惜家庭中的和睦气氛。

应当说,代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长辈,而长辈的秘诀在于发现孩子、尊重孩子甚至向孩子学习,因为这是促使矛盾转化的有效方法。这是我很深的体会。

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亲子关系,即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父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人。亲子关系的好坏和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成功和失败。好的关系胜过很多教育。凡是亲子关系不好的,其教育是难以成功的;亲子关系好的,其教育成功率也很高。

教育的一大特色是潜移默化看后劲儿,而不能急功近利图眼前。所以,只要与孩子保持良好的关系,使其拥有健康的人格,孩子必定会有希望。

关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我很有感触:

(1)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人格教育。培养人格则要从培养亲子间的情感入手,有了良好的亲子感情,一切才有可能。

(2)代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长辈。每一位长辈都应当从自己身上找到解决代际矛盾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尊重孩子的权利

当父母尊重孩子的权利,并引导孩子珍惜自己的权利时,真正有益的家庭教育才能开始。

只有被人尊重,孩子才可能获得自尊,并可能学会尊重别人,而自尊和尊重他人是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的首要条件。由于孩子还不成熟,自尊意识往往处于嫩芽状态,特别容易受到伤害。

所以,成年人们更应当保护孩子的权利意识,给孩子足够的尊重。可以说,是否尊重孩子,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值得父母们给予特别的关注。

第15节:尊重孩子的权利

按照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规定,儿童是指18周岁以下的任何人。我们说要尊重儿童的权利,是因为孩子从一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是一个权利的主体。他们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的人格、尊严受到国际、国家和地方各种法律法规的保护。不是因为孩子长大了,有能力了才需要给孩子以尊重。

儿童的隐私权、行使民主生活的权利等等,都属于应受到保护的儿童的权利范围。儿童的权利范围是很广泛的,其中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是儿童的基本权利。

谈到孩子的生存权、受保护的权利,也许父母们还比较容易接受,认为孩子当然应该受到成年人的保护,但若和一些成年人深入探讨孩子的发展权、参与权的时候,就会发现,许多成年人几乎不能理解儿童为什么要有隐私权、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行使民主生活的权利等。在一些成年人眼里,孩子生来就是被保护的,而他们作为独立个体所应该享有的尊重,成年人却很难接纳。

在现实生活中,时常发生儿童的权利受到侵犯的事件。也许有的父母会认为,给孩子那么多的权利,孩子还怎么管呢?不是无法无天了吗?

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一个懂得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比一个不珍惜自己权利的人更容易教育,因为这说明孩子们在成长。而且,儿童的权利是在教育儿童怎样更好地做人,而不是教育孩子逃避父母的帮助和指教。

我非常尊重我的孩子。

在升初中、升高中、考大学的问题上,全都是我女儿自己决定的,我只是给她一点建议。结果我女儿小学毕业选择了一个学习日语的中学,开始她妈妈不同意。但是我觉得女儿自己喜欢,以后还可以跟母亲用日语交流,便说服妻子尊重她的选择。

结果我女儿从初二开始参与学校组织的“民宿”的活动,把日本的孩子接到自己家里来,一连接待了三次。在与外国孩子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她变得特别独立,特别懂得照顾人。后来她去日本“民宿”,我们也支持她。这样的生活使我的女儿更加独立,而且外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女儿对于自己的选择从来没有后悔,她似乎很“乐在其中”。女儿曾经在一篇名为《我的18岁》的习作中这样写道:

曾经有些人问我:“你选择学习日语、选择月坛中学,不后悔吗?”是的,我选择进北京月坛中学学习日语,在高考选择专业时会受到一些限制,也许对将来的职业的选择也会受到些影响,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但是,我从不后悔六年前进北京月坛中学的选择,如果当年我去了重点中学,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我,更不会有这一部作品了。

学日语对我的影响是至深的,而我学日语的历史简直可以追溯到胎教。我母亲是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日语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着旅游方面的工作,怀我的时候就经常同日本人交流,恐怕我和日本的渊源就是从那时开始的吧。

我还记得小时侯,妈妈从东京迪斯尼乐园带回了很多可爱的玩具,让我觉得日本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我还经常见到妈妈用我听不懂的语言同日本的朋友谈笑风生,我羡慕得不得了,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也能像妈妈一样。如今这一切都实现了,甚至让我获得了更多。几次的异国之旅让我视野开阔,对自己的人生之路有了更准确的把握;大量接触日本的文化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使我不会一味读书而成为书呆子,生活充实而精彩。

······

我认为,孩子的教育不是说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教育需要创造很多环境,让孩子去体验。

由于我女儿习惯了独立,自己对自己负责,所以她高中毕业的时候,就决心到外地上大学。这个选择也很好。我对女儿说,上大学到外地去,是离开家尝试独立的最好理由。

说心里话,我原来真想不到我女儿能考上复旦大学。我当时说,你去南京吧,南京师范大学可能比较适合你。我女儿特别喜欢复旦,后来就报了复旦大学。我们也同意她报。尊重孩子,让孩子参与决定,这是我们的一个教育观点。

2000年的某一天晚上,我正在看电视新闻,一位朋友打来电话,说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莱特来北京了,明天计划参观国贸的一家网吧,邀请女儿参加这次活动。

我当即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女儿,不料,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

第16节:如何对待孩子的权利

“奥尔布莱特有什么了不起?我不去!”

我有些不悦。心想:这是一次多么难得的机会,怎么能如此轻易放弃?但我意识到了,这是孩子的权利,应当尊重孩子的选择。于是,我平淡地说:

“随你便,这是你的权利,去不去答复人家就行了。”

见我毫无强迫之意,又专心看电视,女儿又转过头来,探询地问道:

“老爸,你说我去好还是不去好?后天我要考物理了。”

我很客观地回答:

“奥尔布莱特的确没什么了不起,但毕竟是国际少有的女政治家,你与这样的风云人物接触一下,增加一些阅历比考物理重要。况且,顶多几小时的事,也算休息,你不是很喜欢上网吗?”

女儿似乎有所悟,点点头说:

“5分钟后我做决定!”

女儿趴在沙发上盘算了5分钟,郑重其事地宣布了她去的决定。

第二天早晨,女儿穿一件黄色T恤和绿裙子,穿过美国保安人员的重重包围,进入了国贸附近的那家网吧。当身穿大红风衣的奥尔布莱特走近她时,她轻轻地与其打招呼和交谈,事后,女儿庆幸自己来对了,说:

“我在日本时见过小渊惠三首相,这次又见到了美国国务卿,开开眼界比读书重要。”

这件事让我沉思良久。我想,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只有受到尊重的人,才能真正学会自尊,而只有自尊才能学会做人。孩子虽然年龄小经验不足,但再小的孩子与大人都是平等的。成年人只有尊重儿童的权利,才能与其平等对话。从心理与教育的角度说,一个人只有在自尊自愿的状态下,才能释放出自身的潜能,与那些正向的信息对接,从而在参与中真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