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些毛票,一分钱两分钱,一毛钱两毛钱的毛票,都是从裤腰带里面解下来的,有的,还是几层布裹了好几层,一层一层的解开,里面都是些小毛票,一元两元的,都是大钞了。凡是一家一家报名的,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凑齐报名费。那些钱,都带着这些朴实和渴盼致富的汉子身上的体温。

有体温的钱,就好像有自己的生命!

王平扭头掩饰一下自己的心情,那心中的激荡,让他的眼泪不由自主的要滚出眼眶,扭头一下,那眼泪就控制住回去了。

闹哄哄的场面,幸好没有人注意到王平的异样!

“耿队长,我们算起来还是亲戚,我先交三元钱给你,占三个名额,欠的钱后面补上,别算我十元的学费啊。”一个队干部没有底气的说道,眼睛都不敢明明白白的看一看王平,都是用瞄的。

这些人心中的朴实和对饥饿的可怕记忆,都令他们在自己要‘求人’的时候非常的谦卑!

王平突然觉得自己的商业头脑用在这些朴实勤劳的人们身上有些可耻,他站起来说道:“这样吧,只要报了名的,都按五元收费,有钱的就先交,没钱的记账,卖了蚕茧后,统一交到大队会计手上。不涨价,还是五元学费!如果缺钱补订蚕种的,没有钱购买桑树种和肥料的,我这里能支持一下大家,借据写清楚就行,不要利息。”

母亲耿淑芬停下手里的活计,看着王平,母亲的特有的对儿子的天xìng关切,让她发觉儿子王平的表情有些异样,眼睛也有些发cháo。

连社长也望向王平,yù言又止,社员都并没有反感交学费,没有钱或者不够钱的,也并不反感卖了蚕茧后再给多一倍的钱,谁叫自己穷交不出学费呢,能收十元的变成五元,早交晚交都是一样,他担心这学费现在就收不起来了。

王平当初设计的晚交多收五元,就是逼着人们现在想办法交现金。这是小商业技巧,但是当王平看着汉子们从裤腰带里面掏出小布包的时候,心就好像坚冰遇上了阳光,自然的就融化了!突然之间,钱就变得好像并不是那么重要了!

在公社的大礼堂忙活了整整半个上午,王平手里拿着两张报名表格,还有一些借据条,而母亲的手上,整整齐齐的,有三摞毛票,一摞是一分两分钱的,第二摞是一毛两毛的,第三摞是一元两元的,十元的根本没有,一张都没有!

“王平,有一百零点!”母亲耿淑芬的声音都带着颤音。这钱,就归她家里的了!一笔难以相信的巨款!母亲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手把钱攥得紧紧的!王平在她的心中,一次一次刷新了高度!耿淑芬激动的声音里带着压抑不住的自豪!

刘坤厚和连社长等人都上前祝贺王平开‘培训班’的报名顺利,王平一笑,心中却有难以说出来的酸酸的感受,他知道同样的时间里,小rì本台湾香港等地,已经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水平,这差距之大,让拥有两个记忆的王平心情复杂。

“王平,接下来有什么要我做的?”连社长已经对王平佩服得五体投地,他认为根本无法完成的收学费任务,居然就这么轻易的被王平给办妥了,真武公社的养蚕致富标杆任务,在他眼里变成了一片曙光。

048章街头百人大培训更5

(为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无以为报,只能以更新表达心情,今天主动承诺的万字更新完毕!恳求大家继续投票支持,点击收藏推荐票,一个都不能少,再次拜谢大家!)

不过两天时间,在连社长亲自的监督实施下,在大队长唐金和大队书记刘坤厚的鼎力协助下,一大队十个生产队的十个桑树嫁接小组组建完成,一共一百三十人,每一组一十三人。还有不少人听闻消息后要想加入,都只能作为后备人员,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陆续两天,有不少人到王平家里来补交学费,每次两元五元的金额不等,短短两天,母亲耿淑芬又收到五十多元的学费,看得父亲王年贵眼热心跳,晚上连觉都睡不好,婆婆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王平觉得很奇怪,这些人昨天都还米有钱,打了欠条,今天怎么又来缴费了?

王平找到刘坤厚,刘坤厚上衣口袋里插着钢笔,小眼睛眯着,看不出来是在笑还是没有笑。

“刘书记,怎么今天有人不断的上门来交钱?”

刘坤厚嘿嘿一笑:“这是我和唐金商量出来的,我们发觉十个小组培训的先后顺序不好确定,所以告诉那些生产队长,哪一个小组交费的越多,就先安排王平和他的技术队员培训哪一个队。”

王平一愣,本来他是想来‘教训’一下刘坤厚的,谁知道这倒真是个问题,十个小组,以前是计划挨个逐一培训,可是现在看来,人们的心里期望值太高,谁都不愿意自己最后才得到培训的机会,虽然王平知道先培训后培训并没有任何区别,但是,这些小组成员显然并不这么想。

王平沉吟了一下,想道,前世的培训班,就是再多的人也不怕,因为他们的场地不受限制。那么我为什么不能一起来培训这些人呢?只要能解决场地,一百三十个人一起来培训,岂不是更有气氛和氛围。到时候最差的勉励苦练,最优秀的得到奖励,也更能激励人们能更好的掌握技术。

王平决定修改挨院子逐个去培训的计划,决定一次xìng培训一百三十人,想来想去,王家院子李家院子公社礼堂都是不可行的,这需要一个很宽的地点,而且,还要不怕吵闹能堆放废旧桑枝,那么,真武公社大街的街头猪儿市场,就是唯一的地方。

说是大街,其实就是破旧小街,街,全部是一块一块的青石块铺成的。街头的猪儿市场,就是一块赶集人们买卖东西的土坝子,俗称猪儿市场!

第三天,所有的一百三十个人员,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美的丑的,几乎什么人都有,带着凳子,小刀,桑剪,废旧的桑枝来到街头,每十三个人围成一个圆圈,圆圈中间由一个师傅做示范,练习小刀削芽孢的技术。王平和连社长则在主席台上坐镇。圆圈中的一十三个师傅,就是孔小虎王功福李兵兄弟王建王亮等人。王平免去了孔小虎李兵等人的学费,还有他们今后自己家里桑树嫁接的母桑条费用,他们就是王平手下免费使用的兵!

这一幕也成了吸引街头来去的人们的亮丽风景,现在还是农闲的时间,不一会儿,周围就聚集满了非常好奇的人们,而且看样子,人还将越聚越多!

第二天,除了一大队的社员因为家就住在这里方便来看热闹外,其他大队的社员,没什么事情的,都来大街上看热闹。在一个没有任何娱乐的年代里,任何的新鲜事物,都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聚集yù望。何况上百人的培训大会,他们以前听都没有听过,更别说看见了!

这无意中演变成了一场奇怪的盛宴,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场豪华‘秀’!

第三天,来围观的人就更多了,把街头围成了一个临时的热闹集市。王平培训时候批评唐金刘坤厚等干部说的一些话,总会引起观望的人们的善意哄笑。

平时,这些大队干部生产队干部都是社员们面前的权威人物,今天,却被一个小伙子指着教训,这给人们带来了特别的快乐感觉。一些反应迟钝手脚粗笨的桑树嫁接人员,也会被人们大声叫出他的名字加以取笑。

上百人十三个大圆圈的露天培训大会,一场前所未有的培训事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轰动的宣传效果!

还没有等到一大队的十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因为桑树嫁接而得利,这个桑树育种和嫁接的事情,已经在全乡都得到了最有效率的推广。几天过去后,全乡的社员们彼此见面,几乎人人都在谈论这件‘超百人街头学习嫁接技术’的本地新闻大事。

而养蚕致富的可信度,也因为公社社长连胜利和一大队十个生产队的所有干部的加入而得到了最强的保证!

事情的普及程度,再次超出了王平和连社长的预期,而人们争相打听关于桑树育种嫁接的事情的热心程度,也超出了王平和连社长的心理估计!

这块土地上的人们,其实被贫穷压迫得太久,一有契机,就好像地里的种子,只要给它点阳光雨露,种子它自己就噌噌噌的往上冒!

要不是王平不同意,连社长和大队长唐金书记刘坤厚都准备再次招收想要学习嫁接技术的人们,一旦形成了好的风气,人们就会自动来追逐机会。而到王平家来咨询桑树嫁接和桑树种的人,络绎不绝!

连社长高兴之余,把这个街头露天培训大会的盛况汇报了给县里,孙副县长听后大喜,这样的公开的大范围培训上百的实用人才,引起人们的围观和宣扬养蚕致富,的确是个值得好好推广的经验,也是个拿得出手的经验,于是踌躇满志的汇报给市里。

市里有自己的宣传部刊物,市长认为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基层改革试点的事件,是一种改革的新风尚新气象,应该宣传鼓励,但是同时,市里的众多干部都对这件事情持怀疑态度,一个偏僻落后的公社,竟然会有‘非农技站技术人员’的乡下小社员想出‘街头百人大培训’的方法来宣传养蚕致富,这个年轻人的求学经历,他的技术来源,培训的方法效果,地方干部汇报工作的诚实xìng,显然都非常的值得怀疑。

市里最后决定暗地里派出宣传部的一名记者前去私底下采访调查,看看下面的基层官员说的‘街头百人大培训’的事件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凡是美女,大多分两种,一种是内秀,智慧型;一种外美,漂亮型;而兼具内秀和外貌的美女就极少,而市宣传部的xx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实习记者易思,正是这种内外兼修的美女,走到哪里,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049章外美内秀的易思

美女共分两种,一种是智慧型,内秀;一种是美貌型,外美。而身兼智慧与美貌的美女,则是不可多得的窈窕佳人,而易思,正是这样的大美女,不管她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非常抢眼的风景。

易思,市宣传部直属单位光辉rì报社实习记者,编辑,初生美女不怕累(初生牛犊不怕虎),一听到领导安排去乡下调查一件比较可疑的改革新风尚事件,易思连脚趾尖都是力气,在她的坚持下,领导眼神关切的目送她出门,直到易思出门有一会儿了,领导的眼前,还有易思美女出门时候的回头一笑在晃荡!

秀sè可餐,美sè迷人,自古依然!

这天傍晚,真武公社的大街上走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女孩子,这女孩子身材高挑,衣着不俗,穿着已经看不出颜sè的旅游鞋,背着一个书包似的大袋,走路一瘸一拐的,吸引了街上人们的目光。人们一看就知道这个细皮嫩肉的女孩子是个城里人,神情谦卑的向她行着注目礼,一些小伙子在女孩子看他们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扭过头看着别处,不敢跟这样的城里女孩子对视。

自惭形秽是对他们最好的诠释!

女孩子一开口,就是一口地道的普通话,她简单的问了一下路,笔直走向真武公社的大门。人们这才心中释然,也只有公社里的干部,才会认识这样的城里人。

在真武公社的小街上,是没有招待所和旅社之类的,从区里来真武公社,也没有班车。女孩子一瘸一拐的直接走进公社,她一出现在公社的四合院里,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时候公社还是石头房子青瓦房顶,没有楼房,四合院里铺着青石板,分成三个部分:开会的大礼堂,兼做公社文艺排练场地;办公的一溜办公室门框上钉着写有各部门名称的木牌子;干部的生活住宿区。三个部分围成了一个四合院的形式。女孩子穿过大礼堂,就进入了四合院。

“请问谁是社长?”女孩子一开口,就是一纯正的普通话,跟本地的口音差别非常的巨大。

“我是!”连胜利疑惑的走出来,女孩子看起来就好像经过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但是尽管如此,也难以掩盖住她的美丽。

“我叫易思,这是我的工作证和介绍信!”易思小心的放下背上的包,里面有当时昂贵的海鸥四型双反照相机,价格168元,是她工作一年也暂时买不起的。

领导安排易思是暗地里做调查采访,可是这小妮子沿着土公路走了好几个小时,脚上打起了血泡,一路都没有能遇上一辆四个轮子的车,又困又累又饿脚上又疼的易思,早就把领导的要求和自己的保证给丢到了脑海,小妮子自信心很强,就算给这些基层干部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她相信凭着她的火眼金睛,也能看得出事情的真伪。

在连胜利刚拿过易思的工作证和介绍信还没有来得及看的时候,易思说道:“社长,你们食堂还有饭不?”

“有饭!”站在食堂门口的厨师说道,“不过菜有点凉了,我给你热一热!”

“谢谢!”易思一笑,露出雪白整齐的两排牙齿,非常好看。公社的其他干部都看得呆了,这样的美女,他们也还是第一次见到。

“原来是市里宣传部的领导!”连胜利看过工作证和介绍信后,脸上堆满了笑容,深深的额头皱纹里面完全可以种上土豆。

一听见是市里面来的领导,干部心理都有了压力,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去过市里开会,根本无缘市局里的领导们。

这个娇滴滴的女孩子竟然是市宣传部的领导?这个领导下来有何公干?干部们都小心翼翼的走过来,微笑着,谦卑的一一跟易思握手,做一个自我介绍,人人口中都恭敬的称呼易思为领导。

“别叫我领导,叫我小易。”易思连忙说道。她在市宣传部还是一个实习生,一个小跑腿的,也不能在这里托大,起码的谦逊还是要的。

“你到了我们这里,那就是上级领导,欢迎领导前来指导工作!”连社长客气的说道。

食堂里,做饭的师傅已经在哗啦哗啦的炒菜了!刚才连社长说的话,师傅都听见了,心中吓了一跳,他还没有炒过菜招待市局里面的领导,这一下顿时上了心。

灶房是石头砌成的,烧的是煤球,那火塌着,需要的时候打开灶孔下面的通风口,那火就噌噌的烧起来。

“易领导,请!”连社长客气的帮易思提起包,带着易思走进了食堂。其他的干部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