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强农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最强农民-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chūn蚕四分纸吧,秋蚕两分纸。”唐金估计说道。

“大家觉得唐大队长估计的有没有谱?”王平面对下面的几十号队干部,主席台上十几号公社干部,说话就跟在自己家里一样自然,令干部们暗暗称奇。

“差不多!”下面的几十号干部纷纷说道。

“好,唐大队长,会议结束,你就去农技站补订蚕种,chūn蚕补订六分纸,那就是整整一张纸;秋蚕补订四分纸,总共六分纸。”王平说道。

此言一出,人们都一怔。

一下子补订这么多,哪里来的桑叶喂养?就算嫁接,也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产量吧。

唐金也是一怔,没有回答。

“你不敢?”王平笑道。

“补订没有问题,问题是我的桑树,只能喂养四分纸和二分纸。”唐金说道。

“我保证你今年的桑树能够增加三倍的产量,我会亲自来嫁接指导,如果你还是没有胆量,你的蚕种钱,我出。”王平拿出一大叠十元的大钞,放在讲台上。这一下,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许多人,都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钱,还是十元一张的!

“唐金大队长不敢,我愿意,我自己出蚕种钱,即使不成,我也愿意。”老三届刘坤厚站起来睁着一双老鼠眼睛说道。他是有文化懂生产的人,早就从王平承包桑树基地的事情上嗅出了机会。王平点名唐金说话,他其实心里正不爽着。上次分土,他力挺王平得罪了唐金孔小虎,跟王平也关系非常不错,怎么这次的好机会,王平竟然给了唐金,能得到王平亲自来嫁接的桑树,王平说会增产三倍,刘坤厚一点点的怀疑都没有。

唐金一怔,说道:“老刘,我没有说不愿意啊!”

“你在犹豫,就是不愿意,我瞎子都看得出来!”刘坤厚说道。

“刘书记,你先坐下。”王平微笑说道。连社长也站起来呵斥刘坤厚:“老刘,先别激动,听王平把话说完。”

王平说道:”唐大队长,增订的蚕种钱我帮你出,桑树嫁接我来指导,如果成功了,今年你家的蚕茧收入大约会增加多少钱?”

唐金心中大动:“大约增加四十元钱左右。”

四十元,可是很大的一笔钱了。

干部们都是一阵sāo动!队干部社员代表们,单个人一年的收入,也没有四十元。

“肯定不止!”王平笑道,“今年的蚕茧会涨价,明年还会涨,至少连涨十年,当然我说了你们也不会相信,就算不涨价,我帮你多赚了四十元,而且桑树嫁接好了,今后年年都会受益,那么,你买包好烟感谢我一下,行不行?”

“那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别说好烟,好酒好肉我都连请你几天。”

“很好,一包好烟,几斤酒几斤肉,你是愿意感谢我的了?”王平笑道。

“那还用说!”唐金笑道。

队干部们都笑了起来。

“帮你赚四十元钱,这仅仅是第一步;桑树嫁接好之后,如果维护得好,施肥合理,这桑树寿命能有多长?”王平继续微笑说道。

连胜利社长终于明白了王平的意思,他要算一笔帐给大家听,这笔帐,对每一个家庭,都是致命的诱惑。这样的讲解清楚明白,谁都能听得懂,谁也会算得清楚。

嫁接桑树的好处,实实在在增加的收入,在chūn蚕销售之后,就会彻底冲垮犹豫观望的人们的心理,燎原之火,必然席卷整个真武公社。

连胜利社长心情激动起来,王平的说服计划,令他都呯然心动!他要是一个社员,就被王平的算账方式说动了。

唐金大队长说道:“桑树的寿命会很长!”

“有多长?”

“最少二十年以上。”

“这二十年能为你赚多少钱?”王平笑道。

唐金也是一笑,心中释然,其他的队干部都笑起来,如果真是这样,嫁接桑树只要能成功,这养蚕的收入,真的是可以持续的,而且很重要的,这钱,能进自己的口袋,以前,都归生产队所有,平均分配。

“唐大队长,我不要你的烟,也不喝你的酒,不吃你的肉,我直接教你嫁接技术,你把烟酒肉钱折算成学费钱给我,应不应该?”王平说道。

“应该!”唐金无话可说!

答案很明显!

谁都会说这钱应该给。

这就是王平要收的学费!

连社长站了起来:“王平说得很清楚了,我也相信你们人人都会算账,你们每个队,都有自己的专业会计,这笔帐知道该怎么算。”

“现在我替王平说一句话:王平计划在十个生产队里,每一个队培养十个嫁接桑树技术人员,今年的chūn季,嫁接我们一大队十个队的桑树作为样板。

“今年冬天,就开始嫁接全公社十个大队上百个生产队的桑树。每一个学习嫁接技术的人,不单能为自己家嫁接,还要负责其他大队一个生产队的上万棵桑树的嫁接,每嫁接完一家,根据桑树的多少,收费一到五元不等,嫁接完一个生产队的一个技术骨干,就是两百多三百元左右的工资收入,比我一年的工资还要多。”

哗!

台下顿时议论纷纷起来,主席台上的干部们也彼此交谈,神情激动!

046章严密而完美的说服(下)更3

“不用说了,这学费是交给公社还是直接交给王平?我要占四个名额,现在就报名!”唐老绵站起来说道。他有三个女儿,干活比不上男人有力,正好安排占三个名额,和他自己,就是四个人,老婆则能来帮忙打下手,就是一个小的技术小组了。

嫁接桑树这是技术活,而且,他的算盘打得最jīng,和王平一起分田分地之后,对王平的能力早就是深信不疑。他知道王平组织了一个三生产队的嫁接小组了,但是,需要上百人的嫁接队伍,为什么不能安排进去他的三个女儿和他自己呢。

三个女儿和他出马,分得四个生产队的嫁接活计,运气好,能赚一千多元了,是城市里的工人辛苦五年的总收入。

唐老绵的慢xìng子在算账的刺激下,变成了快xìng子,他第一个站起来说道。

“我占五个技术人员的名额。“刘坤厚的眼睛也眯成了一条线,老三届的人,算账不比会计差,而且,他跟王平也一起分田分土做了许多事情,跟王平的交谈也很深入,对王平这个人的能力见识,刘坤厚也是深信不疑!他的四个儿子和他,就能占五个技术人员的名额。

这样一来,原来计划每一个生产队各招收十个人培养的计划顿时乱套!

王平的计划,是一家只占一个名额!一个队招十个人。

“我们自己一家人就能组建一个技术小队,我今天就报名了,谁也别跟我争,总人数一百个里面,我孙家要占十个名额。学费,我交,没有钱,我借!”四队的队长孙华站起来说道。他个子矮,但是很强壮,声音一出,顿时把其他人的声音全部压下。

“这样不太公平。”王平说道。

王平也是根本没有想到会出现这个情况,他才说出了自己的一半计划,还有后半段的计划根本没有来得及说出来,后面的计划就是一大队里第一批愿意跟随他吃螃蟹的人,他出钱为他们贴补增订的蚕种钱,并且先不收他们的学费,而是在蚕茧增产卖掉后收学费,只是学费要从五元变成十元。

这一切需要在连社长这里写个字据!

增产成功后,学费钱和蚕种钱一起要返回给王平,增产不成,则王平承担蚕种钱损失,并且不收取一分钱的学费,以打消大家的顾虑。这亮出来的钱,就是让大家放心一起来干的损失保证。

谁知道他和连社长都低估了人们的智慧和致富的决心,这些人的文化程度整体低是事实,但是文化低,并不表示人傻。文化和智慧,是两回事!有文化的,却蠢得可怕的,也有很多,不然,大学生怎么会被小学生买到深山去,教授也其实是叫兽!

王平制定了一整套最完美的说辞,结果,没有机会表达了!

甚至,大家都根本没有问王平要收多少学费。

其实,相比王平创造出来的机会和致富的前景,收一个学员五元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廉价的学费了。

情绪都能被传染,就跟感冒一样!

在连社长等人的主持下,这个会议,本身就充满了信任和权威,何况,三生产队的干部,社员代表,党员代表,跟王平一个生产队的,他们都纷纷第一时间站出来为家里的人报名,争取这个机会。

唐金也不甘示弱,看见刘坤厚上台掏出胸前的钢笔唰唰的在一张纸上写自己一家人的名字,连忙跟上去,陪笑道:“老刘,我唐家十个名额。”

局势一时间有点失控了!

连社长在见识了大家的热情响应后,为自己低估了队干部们的积极xìng和致富的渴望而暗自惭愧了一下,这种响应的情绪,就跟井喷一样。不要说只招收一百人,就是招收两百人,也没有问题。学费,人人认交,没有的人,愿意去借,想办法去凑!王平准备打消大家顾忌的钱,根本一分钱都派不上用场!

王平苦笑一下对连社长说道:“这样太乱了,我要的技术人员,是手脚要灵活的,头脑要灵活的,不能由这些人自己定!”

连社长经验丰富,站起来一拍桌子:“刘坤厚,下去!”

这一嗓子,把跟着挤到主席台前来报名的干部们集体震住!

刘坤厚坚持写完自己一家四个人的名字,才讪讪的下去。唐金赔笑说道:“王平兄弟,我一家人都算进去,散会后喝酒。”后面的喝酒的一句话,他没有说出声,做了一个人人都明白的喝酒的动作。

“你们都是干部,一见到有点利益,就自己一家人都占去名额,太自私了嘛?”连社长喝道,“嫁接是手上眼上的技术活,要保证成活率的,你刘坤厚眼睛那么小,看得清楚芽孢不嘛?”

一句话,把干部们都逗笑了!

刘坤厚涨红了脸:“老连,连社长,我眼力比你好,不信我们比比穿针,我一颗针穿四根线进去。”

台上台下的干部都轰笑起来!

干部中,母亲耿淑芬眼睛湿润的看着台上的儿子王平,王平有成就,能干,做母亲的心温暖得不行。

连社长震住场子,慢慢坐下来,低声问王平:“王平,接下来怎么办?这个干部的积极xìng,也不能打击啊。“

王平听出了这个连社长的‘官僚’思想:“连社长的意思,准备怎么办?”

“我的意思,愿意报名的,都收起来,只要够一百人,或者再多几十人也行,不管这人是哪一个队的。”

“认总数就行了?不分队培养技术人员?”

“不分队。今后愿意来学的,都教。这些技术人员学会出师后,也可以在外面自己做老师,自己收学费,学费高低我们不管,全部zìyóu,我们不管。”

王平沉吟一下,连社长说的全部zìyóu这句话打动了他的心,每一队必须十个人的计划,的确太死板了。

“好,我同意,现在请你宣布一下学费,现金的五元每人,打欠条的十元每人,学费的一部分,我捐给公社买一台电视机。”王平语出惊人。

“你能买到电视机?”连社长大喜,眼珠都掉了一地。

计划经济跟着就变成市场经济,这变化可以说是一夜之间,只要有钱,就能在城里买到黑白电视了,只是真武公社信息滞后,连社长还不知道而已。

“能!”王平点点头,微笑着看着几乎要兴奋得晕倒的连社长!“可是,我们真武公社还没有通电啊!”连社长的眼珠都红了!

047章收取报名费更4

“连社长,电不是问题,很快就会有电。”王平神神秘秘的样子说道。

“你确定?”连社长的眼神带着勾子。有电,这可是很重要的大事!

区上有电(当时基层行政管理部门从上到下是县、区、公社、大队、生产队),区里还建有一个造纸厂一个灯泡厂,从区里拉电过来,四十多里路,并不难。王平了解共和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速度有多快,这电,要全乡普及,大约需要一年两年的时间,而公社名称改成乡后,电必然就会输送过来,先满足乡上和农技站,学校等单位的用电。这是政策xìng的改变,说架设电路,不过一、两个月,就组织起了人手完成任务。

当时的电杆,就是普通树木砍去枝桠,超过三米就能用,好几年后才逐渐换成水泥浇灌的圆形或者方形的电线杆!

当时只有黑白电视,彩电要在82年后才会投产,最早最港的,是北京牌十四英寸黑白,为了增加可看xìng,有专门出售上中下三段为黄紫绿等颜sè的彩sè透明胶片的商家,覆盖在黑白电视机屏幕上,这就是当时最咣的自制彩sè电视机,就当彩sè电视机看。

当然这些娱乐享受,都是城里人经济收入好一点的才能享受,好几年后才勉强流传到乡下。

王平说要送公社一台电视机,这话,不单是连社长心情激动,主席台上的干部们,听见了这个对话的,都是心情特别的激动。当时人朴实,也没有干部因为‘眼红’而妒忌王平,更没有干部想要暗地里使绊子,或者暗示要潜规则。

“连社长,很快就会通上电的。”王平感觉自己又好像说漏了嘴。从风水相术的角度来说,这些预言都是天机。

“你咋知道?”

“蚕茧丰收,这里会建设蚕茧收购站,烘干蚕茧之类的基层工作都会在这里做,没电不行,我估计的!”王平腼腆一笑。他的腼腆笑容,总是让人自然而然的不设防,很轻易的就感觉到他的亲和力。

然而这些话到了连社长的耳中,那就很意味深长了,他断定王平跟宁娴澜女士有过深入的交谈,这小子从上层大人物那了解到一些可以说是机密的信息。

连社长心领神会的看了一眼王平,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其实究竟明白什么了,他自己也说不上来。

熙熙攘攘的‘报名大会’开始了,连社长带着副社长,协助大队会计刘坤厚主持登记工作,王平的母亲耿淑芬负责收钱,没有钱的,打一张欠条,一会儿后,王平的桌子上堆满了香烟,八分钱的经济chūn耕占了多数,一毛一的望儿山也不少,至于两毛一的红美蕉,就只有一根。王平看着大家黝黑的脸膛粗糙的大手,渴盼的眼神和激动的笑容,心中突然一酸,眼角就不由自主的湿润了。

那些毛票,一分钱两分钱,一毛钱两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