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做皇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回到古代做皇帝- 第3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实范彞说是武将,其实和右威卫陈改的实力相差无几,比之李常杰更是不如。连他们两人都折戟沉沙了,李常杰身死,陈改重伤,范彞再逞强,也不过是自寻死路罢了。范彞虽是武将,但不代表他就鲁莽,也不代表着他不会审时度势。

“陛下,我认为大顺不过是觉得脸面上有些挂不住。只消我大越备齐贡品,前往大顺京都长安,向大顺皇帝认输,愿世代为藩国,永不背叛。中原历来好颜面,定然能成功……”

范彞说得再冠冕堂皇,都脱离不了一个本质,那就是要李日尊议和。

李日尊听了范彞的话,就好像吞了一只苍蝇那么恶心。他历来自视甚高,居然要他向大顺俯首称臣?野心甚大的李日尊,哪里拉得下脸啊!

“不成,绝对不成!”

文明殿大学士裴嘉祐当即表示“强烈抗议”:“我大越立朝至今,已逾五十年。国内承平,百姓生活安康。若非他大顺欺人太甚,悍然挑动战争,我大越岂会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罪魁祸首,那是大顺。我大越乃是遭受了无妄之灾,却要向大顺俯首称臣,哪有这样的道理?”

满朝文武听了这话,都佩服起裴嘉祐的厚颜无耻来,连黑的都能说成白。明明是交趾贪心不足,想要在大顺身上攫取更多的利益,现在却说得大义凛然,似乎大顺自卫反击好似犯了十恶不赦,天规天条一样,而交趾侵入大顺烧杀抢掠就是天经地义。神一样的逻辑,让龙德宫内李朝文武百官觉得自愧不如,怪不得人家是大学士。

“大学士,你也是读过书之人,这次确实是我大越不占理啊,眼瞅着要大祸临头了,你还不肯放低一些身段么?”

“大学士,既然你这般说,想来这出使大顺的重任,就要落在你头上了。”

“陛下,我附议!”

“附议!”

……

裴嘉祐不曾想到,自己一时“激愤”,想要拍一拍李日尊的马屁,却把自己带进了沟里,连忙摆手说道:“我年岁已高,如何能跋山涉水?陛下,这使者另遣其人为好。对了,左威卫提出议和之事,不若就遣范彞为使罢!”

殿中文武百官,都掩嘴偷笑。裴嘉祐这样“奸臣”的嘴脸,他们还是第一次瞧见。

李日尊权衡了良久,心中还是难以下定决心。一来,他还妄想着将这几万禁军尽数杀了,好让大顺知道他这个大越也不是好惹的。二来,他最担忧的是大顺将他的江山都吞没了,他这个皇帝就做不成了。嗯,李日尊的预计还真的挺准的,大顺天子陆承启本来就是打算这么做的。三来,大越好不容易摆脱了中原的控制,至今也不过一百三十多年,就再次被中原皇朝控制,李日尊哪里甘心?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李日尊习惯了掌控至高无上的权力,怎么能忍受得了有人桎梏着他?更别说这人是他最为厌恶的汉人了。

“罢了,此事再议吧!”

李日尊还是幻想着他的大军能给力点,出其不意地给来犯的汉军一个迎头痛击。虽然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不是吗?(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五章:议增兵,满朝皆惊(上)

交趾战事陷入了胶着之中。

交趾大军,只是先前被禁军一连串的打击被打得晕头转向,不懂反击罢了。若交趾大军真的那么菜的话,那交趾怎么会把占城,甚至是国土比他大,经济比他好的真腊都打得毫无脾气?

在回过神来后,交趾大军步步为营,再也不顾折克行率领的骑兵在后面拼命地骚扰,分出十万兵马来,开始增援南部各州,誓要将禁军那两万余步兵合围。

你骑兵厉害是吧,水师也厉害是吧,怎么合围都捉不到你是吧?我不和你的骑兵玩,我打你的步兵!

现在李日尊就好似一个红了眼的赌徒,开始疯狂地下注了,试图在气势上面压倒禁军。但这支禁军早已经过血与火的磨练,再加上武器装备都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李日尊妄想只用十万大军,就想剿灭两万余禁军,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

就在李日尊孤注一掷的时候,远在长安的陆承启,也接到了卢胖子的奏报。

陆承启看了之后,笑骂一声:“这胖子,不是自以为很厉害的么,怎么要起援兵来了?”

原先陆承启还真道卢胖子是一个不需要多少士兵就能创造奇迹的副将。但看来他是想多了,毕竟交趾也是个国家,对比起大顺来说是小了点,但对于其他小国来说,交趾还是很厉害的。区区几万兵马就想灭亡交趾,确实有些困难了。

好在最近禁军募兵也多,又整合了厢军,禁军总数,已然去到了八十多万。

八十多万兵马,有四十万是战兵,其余都是辅兵。要全都是战兵的话,哪怕以大顺的财力,都捉襟见肘。

陆承启募兵这么多,都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且不说交趾猖狂,就是那辽国,也快要恢复元气了。有备无患,总是不错的。远在白山黑水的女真人,似乎也有点崛起的迹象,要是大顺没有精兵,怎么能从中攫取到利益?

陆承启心想:“卢胖子要我再派兵去增援,到底派出去多少好呢?拱卫京师,起码要二十万兵马。现在禁军尚有七十多万兵马在长安城外驻扎着,每天耗费钱粮无算,却没有什么贡献。不如调出二十万出去,把交趾灭了再说。”

这些个禁军,已经超过半数装备了洪祥式步枪了。火力之强大,举世罕见。陆承启对这样的强军,异常有信心。只要不是遇到暴雨天气,洪祥式步枪点不着火的话,这支禁军就是无敌的。

“不过听说越、南那边的雨季就要来了,火枪兵还是派少一点去为好。带多些弓弩,料那交趾也抵挡不住。”陆承启早就知道,大顺的弩箭已经发展到巅峰,特别是有神臂弩这样的大杀器在,已经不输于洪祥式步枪了。在特定的天气中,比如下雨、下雪等天气中,比洪祥式步枪稳定多了。

但神臂弩的造价,和一杆洪祥式步枪也不相上下,而且上弦很难,非有一石之力的士卒不能上弦击发。而且弩箭肯定比铅弹要重,这样一来辎重也就多了,行军速度就要减慢。本来轻骑自长安经广南西路,再到交趾,不过二十日时间。要是这一支禁军出发的话,恐怕一个月能到,就是奇迹了。

陆承启打定了主意后,密令枢密使姜瑜进垂拱殿,安排后勤事宜,准备出征。

翌日,正巧是大顺的例朝。

待得陆承启听完文武百官山呼万岁之后,缓缓说道:“众卿平身!有事快奏,无事退朝。”

其实以大顺现在的行政制度,就算是不上例朝,那些事务也能处理的。但若是要讨论一件抉择不下的大事,还是召集文武百官开个廷议为好。见廷下没有官员出来奏报,陆承启朗声说道:“既然众卿无要事启奏,那朕便告诉众卿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见下面众臣开始议论了,陆承启对身旁的高镐使了个眼色,高镐立时会意,连忙喝道:“大庆殿内,严禁喧哗。”

这时,御史中丞李然端着朝笏出列道:“敢问陛下,这两个消息是关乎何事?”

“兵事!”

陆承启语不惊人死不休,淡淡两个字,就把廷下文武百官吓得亡魂皆出:“难道辽国南侵了?”

见到这些个文官吓得魂不附体的模样,陆承启真真是恨铁不成钢。契丹人难道有三头六臂么,怎么一个个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开国时文武百官的血性都到哪里去了?难道这些文官不知道,当年契丹人被我们汉人撵到了漠北,直到过了五十载,才敢慢慢迁回上京临潢府的么!

陆承启摆了摆手,“和颜悦色”地说道:“并非辽国南侵,而是安南北犯……”

“什么,安南?”

“如此弹丸小国,竟敢冒犯天国?”

“陛下,安南人如此可恶,当要一举灭之,迫使其俯首称臣!”

……

这些文官都是欺软怕硬的货色,要是辽国南侵,或许他们就不会这般上窜下跳了,反倒一个个回家求神拜佛,莫要打过长城才是。辽国在元绶年间,可算是把大顺欺负得惨了。民间还好,只道是朝廷疏于防备罢了,要是整顿一下边军,定能将辽国打得落花流水的。

民间消息不灵通还好,可文官知道实情的啊!想当年种谔牛气哄哄,要率大军征讨辽国,结果被人打得灰溜溜的逃回了大同府。那一役,算是把边军的精锐都葬送了,青黄不接之下,辽国更是肆无忌惮。久而久之,这些文官就“闻辽色变”,要知道当年怂恿元绶帝远征辽国的,除了自视甚高,目空一切的种谔之外,还有就是这些屁都不懂,就知道瞎掺和的文官了。

这些文官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

当然,这也仅仅限于辽国而已,换成交趾,这些文官一改常态,开始“义愤填膺”,好怂恿陆承启派出“王道之师”,征讨交趾,收复为藩属国,说什么“安南已离中土百余年,当王化之”,反正就是说得理直气壮,冠冕堂皇,似乎自己才是讨伐交趾的急先锋一样。(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六章:议增兵,满朝皆惊(下)

陆承启自己也没想到,事情会这么顺利。他原本还以为要浪费好一番口舌,唇枪舌战之后,才能如愿以偿。却不料这些文官仅仅是怕辽国而已,其余诸国,在他们眼中都是不值一提。而事实,似乎也是如此。

这和正史上的北宋,其实是一模一样的。北宋和辽国定下澶渊之盟后,一心一意攻打西夏,这不就是欺软怕硬吗!但北宋和西夏打了这么多年,就为了抢河套之地,却互有胜败,始终未尝得愿。地没抢到,反倒是耗费了不少物资,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弄得两败俱伤。

若是北宋放聪明一点,利用民间商贾,和西夏、回鹘做买卖,暗中交易良马,自己培育,就算养马场奇缺,也能训练出一批军马,何必和西夏打生打死?当然,这也涉及到“天、朝上国”的颜面,个中实情,已然过了千年,谁也无法论断了。

好在这个时空西夏不复存在,河套也落在大顺手中。

奈何自太祖后,国库开始萎缩,河套养马之地都挥霍不起了。再加上汉人不懂养马,硬是把许多良种公马骟了,断了自给自足的途径,唯有在顺辽相争之中,屡吃苦果了。

幸得陆承启掌权,恢复了河套养马场。又和辽国、回鹘,甚至更加偏远的黑汗、花剌子模等西域国家引进良马,开始自行培育。这才慢慢地让马匹的价格降了下来,质量也上去了。要知道,在大顺一匹骏马要价在百贯以上,再神骏一些的,甚至达到千贯。至于什么名种汗血宝马之类的,更是天价,有价而无市。

百贯铜钱,已经足够一个三口之家,殷实地过上十余年生活了。换成后世大致比例,相当于一辆普通宝马奔驰轿车的价格。至于千贯,已经是跑车,像法拉利、保时捷和兰博基尼那种级别的了。最厉害的汗血宝马等名种,更是相当于限量版的概念车,有钱又怎样,想买都买不到!

不缺马的大顺,腰杆就挺直了起来。

哪怕是腰杆没挺直,对付一个交趾,在这些文官想来,也不过是举手投足之间的事情罢了。

所以说文官只懂纸上谈兵,却不顾士卒千里跋涉之苦。

一支大军出征,选帅、选将尤为重要。其次是后勤保障要做好,粮草、衣裳、药物、辎重、随军大夫都要配备足够。然后就要注意行军的速度,尽量减少非战斗减员的数量。到了战场上,还要根据天时、地利、人和,审时度势,决定打还是不打。决定打了之后,怎么打,怎么才能让士卒少死一点……这些都是学问,并非文官想象的那样,如同三国周瑜那样,羽扇纶巾、挥斥方遒、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如此种种,不过是文人情怀罢了。真实的战场,是残酷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有这等轻描淡写,不拿人命当回事?

陆承启叹息了一声,好在他也不准备依靠这些文官打仗,你好好管理好内政就成了。打仗的事,还是交给武将吧!

“众卿都决定要教训一番安南了?”

陆承启觉得有些不可靠,再朗声问了一遍。

不仅底下文官“群情激愤”,就连一向沉稳,不主张战事的左谏议大夫云枫都朗声说道:“陛下,安南本为我中原一府,前朝时自立为国,本就该征讨了。太祖高宗时,顾及百姓连年战乱之苦,方才对安南一再忍让。那安南却得寸进尺,近些年来屡屡犯边,甚至将我邕州知州苏缄杀害,尽屠五万八千余人,并钦、廉州死亡者几十余万人,俘虏三州人而还,这笔血债至今未曾清算!今我大顺兵强马壮,若再不征讨一番,那安南小国,真当我大顺是个软柿子么!”

连云枫的血性都激起来了,更别说老愤青御史中丞李然了,叫嚣着出兵,属他最凶。

陆承启见下面都是“爱国忠臣”,心中宽慰:“那众卿以为,遣多少兵马,谁人为帅呢?”

“陛下,臣以为要出兵二十万,方能迫使安南俯首称臣!”

“二十万如何能够?陛下,臣以为起码得三十万!”

“三十万?军需辎重,谁来负责?”这是一个武将反驳的,“长安去安南,何止千里,辗转一月有余。三十万人,粮草辎重配备,真乃个数以千计,数以万计!”

……

陆承启等他们争个够了,才缓缓决断道:“众卿稍安勿躁,尚有一个好消息未曾说呢?”

议论声停了下来后,文武百官问道:“敢问陛下,好消息是?”

“原大同府团练使武义郎折克行折将军,于钦州城下大破安南十万大军,歼敌七千,俘虏七万余,仅仅跑了敌首郭擎日等,号称安南战神之李常杰,与钦州城下授首……”

陆承启话音一落,满朝皆惊:“这……这可是从未有之大胜啊!”

“天佑大顺!”

“陛下圣明!”

……

阿谀奉承之言,一浪高似一浪。陆承启听了都有些飘飘然,这些文官因为知道小皇帝不喜拍马屁,所以他们现在都学精了,拍的马匹犹如三月春风,不经意间沁入心脾,有时候陆承启不察,都会觉得很受用。果然,拍马屁的技术,在严苛的要求下,是会进步的。

陆承启得意洋洋地说道:“不仅如此,折将军连同禁军厢正指挥使卢尘洹,已然攻入了安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