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教育调查-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北大男生丁:“留学可以说是每一个进入北大学生的一种梦想吧。”

  主持人阿邱:我一直在想,留学,在这个女孩心中会重到一种什么样的程度,会让她仅仅得到邀请函,离真正出去还有很长距离的时候,就如此的兴奋?没有采访到女孩我觉得有些遗憾,不过在一篇网上很流行的留学文章中,我似乎又找到了答案。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个想出国的女孩,而且也是北大的—— 

  主持人阿邱读到:……我相信,在每一个拿到offer的学生心里,签证的分量都很重,这份重量甚至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充分感觉到。天堂与地狱的距离有时只在一线间……在我眼里,美国大使馆就是这样一道分界线。不知曾经有多少年轻人来过这里,试图跨越飞跃道路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几个小时的等待,几分钟的面谈,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中央电视台2004年2月5日“社会记录”:《北大大四女生痴迷出国梦》)

  去美国是进天堂,出不去等于留在了地狱,大使馆的签证是天堂和地狱间的一道门槛。

  好恐怖的比喻啊。

  那位的女学生痴迷和这位女学生的比喻,的确十分形象地将今天大学生的价值取向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个节目还就同一个问题对清华大学的学生有过采访,结果发现,清华的出国热与北大不相上下:“清华曾经有这么一个班,入校的时候除了一名学生,人人都发誓要出国。可到了大四,那唯一一个例外也不例外了……”

  我们在节目中看到了那唯一一个清华学生的镜头:

  清华男生:“我想我的思维在我们班上还算是比较个别,不太相同的那种,其实原本我们班只有我一个人是不想出国的,但是后来因为其他一些原因才出国。”(同上)

  这的确是让人寒心的事,政府为帮助北大、清华创世界一流,二三年的投入能超过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中国人辛辛苦苦搞了二十年的“希望工程”的积累,力度不可谓不大,为的就是多培养一些尖端人才。可这些尖端人才是为美国培养的。

  难怪有人将北大、清华称之为“留美预备学校”、“为美国培养帐房先生的地方”。

  浙江大学教授郑强曾经对这种“外向型”的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出国热、外语热有过尖锐地批评。

  他说:“日本博士;德国教授说不出英语的多得是!我们怎么能说一个人不会说英语就是文盲呢?语言就是一个工具!你没有那个环境;他怎么能讲这个语言呢?……如果我是教育部长;我要改革二件事:第一,取消六级考试。你一个研究生连中文一级都不及格;你英文考六级干什么呢?看看研究生写的论文;自己的民族文化都没有学好;天天考英语——打勾:托福打勾,GRE打勾,英文考出很高的分;可哪个写的英文论文在我面前过得了关呢?过不了关!这样培养出来的人能干什么?自己搞的专业一点都没学好!……我这几天就教训我手下的几位女学生;问她们在干什么;看不到人影,一天到晚考这样,考那样的;到美国去干什么?在国内要干的事多着呢!你整天考英语;美国人连报个名都要收你们的钱,日本人也是如此;中国学生到日本去要交手续费,到日本留学是为日本人打工,好不容易挣点钱交了学费,读完博士在日本的公司就职,当劳动力,挣了一笔钱后要回国了就买了家电,把钱全给了日本人。”

  在谈到崇洋媚外,谈到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物理教授的激动已经近乎于愤怒了——

  “中国人为什么这些年都往外跑?重要的是要让国民爱自己国家……如果我是杭州的市长;我绝对不是狭隘的民族自尊心——如果杭州有什么灾难;我就首先把杭州的老百姓安排在香格里拉;让外国人在外面排队!(掌声!)这样,你才会让你的国民爱自己的国家!一个日本的农民跑到峨嵋山去玩,骨头摔断了,你就用中国空军的直升飞机去救他,而在日本大学一名中国留学生在宿舍里死了7天才被发现;名古屋大学的一对中国博士夫妇和孩子误食有毒磨菇,孩子和母亲死了;父亲则是重症肝炎,在名古屋大学医学院的门诊室等了12个小时,也没有一个日本教授来看望!而你们为什么还要这么友好;以为自己很大度;实际上是被人家耻笑;笑你的无知,说你们这个民族贱!我们不能这样!……所以我经常讲,我作为一位自然科学工作者,我教育我的学生,首先是学会做人,没有这些,你学了高分子、外语都是花架子;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人!”

  是呵,首先是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正常的、完整的人。我们的教育恰恰在这方面十分欠缺。

  11、一代学子的精神状态与教授们的精神连接

  前两年,曾经有一篇谈论当代青年精神状态的文章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应。文章的作者也是一位青年,叫李天时,文章标题是:“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

  这位李先生说自己是一个善交往的人,他的朋友很多,那方面的都有,但“唯独没有70年代出生的新人类”。

  他列举了这一代人的许多问题:玩“酷”、玩“炫”;“只会听流行的声音,跟着时髦走”;“装嫩玩纯真,其实很弱智”;“除了写某某宝贝什么什么恋人不会别的,全是脱光了衣服就上床,上完床就抽烟喝酒”;“喜欢唱病句,而且是穿女人的内衣在台上唱病句”;“冷漠、不合群、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太自私,对他人太不负责任”……

  当然,李先生的言语过于刻薄,且有一竿子扫翻一船人的嫌疑,但他对70年代出生的人缺少理想、责任的评价基本准确。

  这篇文章发表于2002年底。那么,他所批评的“70年代生的人”最小也有23岁了,也就是说,他们正是这十多年来,中、高等教育的产物(从他的描写看,他笔下的对象应该属于受过高等教育的)。

  后来,很多年轻人加入到对这篇文章的争论之中,并且分成了“炮轰70年代”和“捍卫70年代”两派。两派都发表了许多精彩的文章。其中一篇“捍卫”派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承认了70年代生的人的问题,但却认为,“70年代总比80年代的好” 

  作者将80年代生的人称之为“新新人类”,并且陈列了他们更加严重的道德问题:

  “八十年代的人往往带有一种极端自私和以我为中心的想法,这一代人大部分都有良好的教育”;

  “可以这么说,他们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的脑海里只有性、毒品,蹦D等等而已。而道德、良心等堂而皇之摆在纸面上的东西,是镇不住八十年代人隐藏在灵魂最黑暗深处的东西的”;

  “可以说八十年代人非常的空虚,很多犯罪也是由此引起的。他们往往凭着潜意识里的厌恶和敌意听不进任何人的劝告。”(《70年代总比80年代的好》网易文化频道2003年12月4日)

  看来,80年代生的青年更时尚了(所以在“新人类”前面又加了个新字);他们的文化程度也更高了(因为大学扩展了,高等教育发展了嘛)。可是问题是,我们增加高等教育经费,扩大招生数额,要的是这样的最终结果?

  如果我们承认这两代青年的自画像尚有几分真实,如果我们承认他们就是我们的教育结果,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能将这样的肖像,与有着许多名学者、名教授,有许多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大学联系起来?

  又想起了那两部写大学教授生活的长篇小说《沙床》和《桃李》,并且从那些教授的生活中,看到了与上述年青人自我描述十分相似的东西,看到了两者之间的精神连接。

  此时,我又想到了一句格言:名师不一定出高徒,但庸师是必定要出败徒的。

  谁能说,这不是我们教育的最终成果?

  我的小女儿是90年代出生的;将来有一天,人们也会用相同语言评说90年代生的孩子吗?

  救救孩子!

  2004年12月9日 于上海

  (此作为本人《集体堕落——与权钱合流的当代知识分子》一书中的“教育篇”) 

……………………………………………………………………………………………………………………………………………………………………

  
  久久小说网 http://www。。87book。com … TXT电子书免费分享平台

  Web2。0小说网站,和好友一起上传、下载、分享TXT全本小说。
  
  所有小说仅供试阅,请于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阅读全本请购买实体书。
  
……………………………………………………………………………………………………………………………………………………………………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