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调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教育调查- 第1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课是培训老师的成功课,“成功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然后是在一间小屋里做游戏,要求每个人上台演讲,唱歌,相互称乎‘老总’。还有是求婚游戏,异性间相互求婚,直到对方同意为止。‘目的是消除害羞和不自信,又很刺激’,这是一位参与过传销的大学生对记者说的,‘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很快就沉浸在一种追求成功的狂热中。此后的几天,每天不停地学习直销理念、制度、心态,称‘直销’是中国当代经济发展给予中国年轻人的第四大机遇。其主体课程是:分配方案、影响成功的因素、‘企业文化新理念’、从业应有的心态等。讲课内容非常有蛊惑性,比如‘穷人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野心’等。”(央视《新闻调查》《传销网中的大学生》2004年7月12日播出)

  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电视画面中直观地看到了这样的课堂:一间民房,只有卧室那么大,里面有三四十人,全部坐着小板凳上面。

  央视的记者问:讲课的人有没有正儿八经学校的讲师、教授? 

  传销大学生:没有。全部就是圈内的人士,都认识。就是所谓的一些成功人士,做到主任,一定的级别,他们就来讲。

  以下是讲课的同期声——

  传销人员:现在请大家用最棒的姿态,最真挚的掌声,欢迎我们公司做得最棒,而且人长得最帅的张金龙。掌声有请。 

  传销人员:掌声不够。 

  传销人员:各位,现在好。

  ……

  传销人员:当有一天我们成为公司的一名合格的业务员之后,并且在同时可以获得合理的利益回报,还可以在这个时候去组建一个你的销售网络,充分地利用市场倍增学来发挥团队作战的精神魅力。

  还有像幼儿园的孩子做体操的动作课,没有声音,只有动作和手势:

  央视记者:什么样的手势? 

  大学生(作动作):比如说这个,很多人都对你一起做这种手势,这个叫我心飞翔。 

  央视记者:表达什么意思? 

  大学生:就是表达我心飞翔,他们组织内部的一种规定,我心飞翔。还有你是最棒的,这样不停地做,你是最棒的。 

  记者:不说话? 

  大学生(作动作):不说话就这样做。很多人下面几十个坐成一排,排成队伍,跟你不停地做这样的手势,那感觉非常好,然后这样做。 

  记者:这是什么意思? 

  大学生:大鹏展翅,祝你大鹏展翅。然后步步高升,这样步步高升。还有一个(作动作)……

  记者:这是什么意思? 

  大学生(作动作):众人划桨开大船。还有一个这样。让人感觉那个好像,大家都觉得很疯狂那种氛围,都觉得很疯狂。我们作为新来的同志也会不自觉地卷入进去……那种氛围确确实实感染了很多新来的同志。

  到此时,传销主持人便会不失时机地大声发问:“你们想不想成功?”

  大学生们高声回答:“我们想成功”;然后一个个举起自己的右手,有力地挥舞起各种手势。(央视《新闻调查》《传销网中的大学生》2004年7月12日播出)

  这些表示雄心壮志的形体动作很幼稚,但却能让我们的天之骄子群情激昂、热血沸腾;那些蛊惑人心的演讲十分空洞,但却能让大学生如醉如痴。

  一名卧底警员说,“我看到他们像中了邪一样,听课时不开小差,不说话,几天时间便可记完一本厚厚笔记”; 

  8、是大学生的素质太低,还是我们的教育太失败?

  媒体普遍认为,传销人员之所以能将那么多大学生拉下水,就在于这一系列的“洗脑”功课——传销组织者不仅向大学生教授传销知识,鼓舞士气,而且还有非常细心地做思想改造工作。

  请看记者的报道:

  这些并排放在地上的黑心棉,是大学生们睡觉的地方。在许多传销窝点里,都能够找到这样的东西——那就是烂菜叶。这些都是大学生们从附近的菜市场里捡来的,令人无法想象他们每天吃的就是这些。 

  记者:我听说你们捡菜叶子吃? 

  大学生:是的,我都捡过。 

  记者:是真的吗? 

  大学生:是真的。 

  记者:你到哪儿去捡过? 

  大学生:就在附近的菜市场、集贸市场里面。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去捡菜叶,大白菜、莴苣那些叶子,就是外面那些叶子,别人扔掉了不好卖。有些老的,有些快要烂掉的,我们就去把它捡过来,稍加整理一下,清理一下,就吃。 

  解说:靠捡菜叶来维持日常生活,传销组织者炮制了一套理论,声称捡菜叶可以培养艰苦、朴素的精神,是创业阶段磨炼意志的好方法。而实际上是为大学生日后骗人入会打下心理基础。 

  记者:为什么要去捡菜叶? 

  大学生:要让你通过捡菜叶这个事情,让你将你自己的面子问题抛开,你能够做到在别人的脚旁边去把菜叶捡起来,能经受住旁边外人的不理解,还有一些人白眼,说一些风凉话,对这些事情你不要管它,你捡就行了。(同上)

  我们也有过许多类似的“思想”工作,可就是没能让这些大学生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成为“四有新人”,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看来,各级宣传部门真应该向这些传销人员学习了!

  通过这样的教育、培训,大学生们终于自觉自愿地放弃了学业,自觉自愿地用三四千元买回价值几十元的传销产品,自觉自愿地将同学也从大学里召唤过来……

  还有什么事能比这个新闻更能说明中国高等教育的失败?因为牵扯到这个丑闻中的不是个别大学和个别大学生;甚至重庆大学生非法传销事件也并非个别。

  以这次非法传销案为切入点,媒体和执法部门发现了更多以大学生为目标的非法传销网点——

  2004年6月23日,常州捣毁一个传销窝点,有30多名大学生被骗;

  2004年5月29日,江苏徐州市公安局对8个传销窝点进行突击检查,解救出3名大学生;

  2004年5月19日,山西临汾市工商局、公安局捣毁一个传销窝点,40多名传销人员中大多数为在校大学生;

  2003年10月31日,海南海口市捣毁一传销窝点。该窝点的13名传销人员均为在校大学生;

  2003年9月9日,广西贵港市查获一个非法传销窝点,涉案人员达500多人,其中90%是大学生;

  2003年8月27日,广西合浦县端掉一个非法传销窝点,查获146名非法传销人员,其中绝大部分是在校大学生。(《传销盯上大学生》央视国际2004年6月28日)

  这些数字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奇耻大辱啊!

  9、在传销人员洗脑之前,这些大学生早已被他们的老师洗过脑了

  传销组织者是靠着“理想”和“激情”——一夜暴富的理想和不择手段的激情——成功地控制了大学生的。

  问题是,这样的“理想”和“激情”,为何能灌输进这些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头脑里?!

  国家花巨资承办高等教育,花巨资将知识精英集中到大学里来,就是要让这些年青人中的幸运儿能得到最良好、最高级别的教育;那么,为什么那么多知识精英长达数年的精心培育,居然没有几个没有文化的农民搞的几天突击性的补课凑效?

  记者曾经向被捕的传销发问,“为什么愿意拉一些大学生来?”;传销人员回答:大学生的“知识面,包括辨别能力,很多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包括你们提出的很多问题,在你们看来可能漏洞百出,反而很多大学生来,更容易去接受。有些甚至来了连一点反抗情绪都没有,就接受了。”

  首先,这当然不是认识问题,不是因为这些大学生不明事理、不辨是非。尽管在他们的圈子里把传销说成轰轰烈烈的事业,但他们没有一个人不知道这是“根本就没有产品,单纯靠拉人头”的骗局, 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诈骗,是靠无数“下线”养肥“金字塔”顶上那些早加入者的残酷骗局。

  一个参加传销的大学生向记者承认:“老实说就是赚钱。因为这个东西可以赚到钱,因为每个人向钱看的,一年可以赚一两百万。如果是真正的运作模式,一年可以赚几十万没问题”。

  看来,他们非常清楚,要赚一百万,就必须有成百上千的受骗者给他当下线。

  所以不是认识的模糊,而是因为有一年赚几十万、上百万的巨大诱惑,清清楚楚的摆在他的面前。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因为有这个巨大的诱惑,传统的价值观就顷刻间土崩瓦解了?

  大多数媒体是这样认识的:以为传销骗子个个口才超人,以利煽情,所以有很大的蒙骗性;大学生自己也这样认识。一个重庆传销案的受骗大学生说,“传统的价值观念在那里面,用个不到两三天的时间,已经全部被他磨灭了。像擦黑板一样给擦掉了,然后所有的道德体系在那里面重新建构……”

  这个受骗大学生只说对了一半,根源是在于“传统价值观”的磨灭;但他没有认识到的是,这种磨灭,绝不是几天的时间在传销点完成的;在被拉下水之前,他们已经过了好几年的“洗脑”;也就是说,在传销教师对他们实施突击性的“洗脑”之前,我们教育、我们的知识精英早已为他们洗过脑,早已将他们变成了与那些传销骗子在价值取向上无大差别的同类了。

  没有这个前提,骗子如何能说会道,也不可能让这些高学历的受骗者就范。

  这是典型的利令智昏、见利忘义。别说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职责、本分,就连起码的人格都不要了:向家里骗钱,交纳入会费;在明知这类传销只是赚人头费后,还是将同学和亲友骗来充当自己的下线。

  我们不否认参与传销的大学生中的确有一些是迫于无钱交纳学费、无钱继续完成学业的农民子女(有个女生为凑够入会费,向家里要钱,父母将耕牛卖了,自己将牛马的劳动承担下来),但这并不是多数;再说,即使是真的为贫困所迫,也万万不该干这种明知损人的勾当……

  因此,当我们思考2004年大学生参与传销骗局的事件时,必须指出,这样的丑闻和悲剧性事件之所以会在大学生中大面积的发生,我们的教育体制和教师们难辞其咎!

  10、从出国热、外语热看当代大学生的媚外心态

  教育体制的太多问题,灵魂工程师的太多问题,必然使当代学子的问题多多——疏于学业、考试作弊,不思上进、热衷于人际关系,贪图享乐,崇洋媚外……

  崇洋媚外,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的灵魂深处的顽症。我们看到过北京的大学生在美国球星麦克尔·乔丹面前哭泣、下跪的情景;而在上海,当身怀六甲的英国歌星“辣妹”维多利亚2004年10月来访时,上海电视台某栏目以3万美金的价钱,获得了“辣妹”半个多小时的专访权。为何出此高价?因为她集洋歌星和洋球星(她怀着小贝克汉姆)于一身,因而是诸多电视观众的焦点、热点和偶像。

  这诸多观众,当然是以大中学生为主体了!

  今天大学培养出来的人,在治学的严谨、专业基础的扎实方面与过去的学生有很大差距,但他们的外语水平却十分了得:以前本科毕业,能拿到四级已很不容易,现在,大多数的本科生都能达到英语六级,否则很没面子。大学里流行的说法是,拿不到六级,别想交到女朋友。

  为什么?因为早早地就想着出国,想着进外企,所以在校期间,他们一个个猛攻外语,一个个都对西方的习俗、习惯有深刻了解。他们看英文报纸,他们过西方的节日,他们甚至与中国人说话也要要尽量多地加入英语词汇。

  心向西方、苦读外语、考托福、考GRE,联系美国大学、申请奖学金,熟悉美国大使馆的签证程序,可以说是多数大学学习生涯的全部。越是名校,这种现象越是突出。

  2004年初,北京大学一名大四的女生突然失踪了。这事在北大引起了轩然大波——校方登报,同学们自发出去张贴寻人启事,将北大校园闹得沸沸扬扬。

  这位女生是一个极为用功的学生,尤其是英语很好,她的托福考试分数很高。就在失踪前几天,她刚刚接到了国外两所著名大学的邀请函。不料,她却消失了,连续几天不见其踪。

  后来她班上的同学提供了线索:“该女生一直把出国看得很重,拿到邀请函后激动不已,情绪一直处于亢奋状态,逢人就讲,当时大家都觉得她有点异常,劝其去看心理医生……”

  她没有去看心理医生,而是失踪了。

  最后,该北大女生被当地的派出所找到了:当时,她神智不清,疲惫、饥饿,已经处于虚脱状态。

  这位女生精神失常了——在马上就要实现“出国梦”的亢奋中失常的。

  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栏目得知此事后,想采访这一事件。但被校方拒绝了,是说要保护当事人。于是,该栏目采访了北大的一些学生,请他们就此事发表自己的看法——

  北大男生甲:“独生子女承受的压力本来就不大;突然遇到这种问题的话,发生这种事情很正常……” 

  北大男生乙:“感觉有点像范进中举;我了解到的是不是;因为她可能看到这事成了;特别兴奋。” 

  北大男生丙:“就是不同的发展方向;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点;不想不一定就说明你怎么放得开;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北大男生乙:“化学院大四那个师姐出走的那个事;我跟他的看法有点不同;我觉得造成她一看到成绩单;然后兴奋了;造成精神恍惚的原因;可能是她觉得她的付出和得到的东西就是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 

  北大男生丁:“留学可以说是每一个进入北大学生的一种梦想吧。”

  主持人阿邱:我一直在想,留学,在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