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在黄土高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插队在黄土高坡-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大力和许加添一看,这也不难啊,便在老窑工的场子上,试着扣了两下砖坯,可扣的不是铁角的砖坯,就是翘起一半的砖坯,要不就是看着像样,那个角和边都是沙子做的,用手捅掉沙子后,仍是没边没角的砖坯,一句话,都是不合格的,慢慢学呗,二人说道。
    砖窑的窑头脚李永昌,四十来岁,个子不高,瘦瘦的,黑黑的,光着上身,只穿着一条沾满泥的黑裤,黑裤的双腿又挽的老高。他见二人刚来就学扣砖坯,便说道:“先别忙扣砖坯,先把场子磨磨吧。”
    磨场子,王大力和许加添有些纳闷。“是这样。”窑头李永昌示范给他们:先从每个场子边的一个砖砌的水窖中用桶舀上水,用瓢把场子泼湿,待半干不干时,用一口没底的大锅,倒扣地上,半趴着推着锅,把整个场子走遍,这样,就能把扣砖坯的场地刮平,砖坯在地上的一面,也就平整了。另外,用锅一刮,也刮下些浮土,湿的砖坯扣在薄薄的浮土上,也就不会粘坏场子,使场子坑洼不平了。
    王大力和许加添在各自的场子半趴着把场子磨了个遍,但从边上看,场子整体仍然有高有低,新手吗,慢慢干,时间长了就会了。窑头李永昌安慰他们。
    他们磨完场子,其他的窑工都已扣完砖坯,一个个便坐在自己扣的砖坯边,卷上个烟,喝杯水,擦擦汗,或到水窑里洗把脸,像欣赏艺术品一样欣赏着地上一块块,一排排躺在地上的湿漉漉黑黄色的砖坯。眼里充满着满足感。
    赵亮被分配砖窑推土。
    推土就是用小车把扣砖坯的土从坑里挖出来,装上推到各个砖坯的场子去,然后给人家堆成一米多宽,半米多高,两三米长的一个土堆,赵亮长的黑壮,在班里是有各的“块头”,浑身净是肌肉,刚听说要一个推土的时,他没有想一想,便毫不犹豫选择了推土这一行。
    扣砖坯不是什么土都行,扣好的砖坯,就要好的土,是一种有些发红,又不是胶泥的土,这种土是要把地表面半米厚的发黑的熟土揭掉,扔到一边去,然后才能挖到这种土。
    挖土地点必须在砖窑附近,不能太远,路远了,运土困难,得不偿失,可是长年累月的挖,虽然这个砖窑年头不长,只有个四五年每窑也只烧个五六万砖,可是砖窑附近的土也挖下一大片了。
    而且挖土必须要挨着挖,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到处挖坑,所以高处的土一挖完,换下的便是往深挖了,这就给推土的造成困难。原来一个推土的能供七八个扣砖坯的土,现在挖土困难了,土深了,等于从坑里往上挖,所以又添两三个扣砖坯的人后,大队研究,得再添一个挖土的。
    赵亮在窑头李永昌的引领下,来到挖土现场。推土的叫斧头,村里据说最有力气的一个人。此人身高一米八二十来岁,红红的脸膛,说话粗声大嗓,肩宽,身宽,腰也粗。胳膊粗的和大车轴似的,他不像别的窑工那样上身,而是穿着一件汗湿着的,有个五星,有个八一字迹没袖的部队的白背心。
    此时,他脖子上挂着一条宽的板带,板带的两头拴在一辆独轮车把上,独轮车上堆着高高的尖尖的拍的紧紧的黄里发红的土,独轮车的部队已然底下地面半房深,从下面架两块尺把宽厚厚的木板。
    只见他一抖手,抬起独轮车的两个把,前腿弓,后退崩,脖子上和脑门子边的青筋鼓起,在他那白里发红的身上,显出淡青的颜色,挂在脖子上的板带崩的笔直,只见他一昂头,一使劲,大呼一声“走!”
    装得满满土的独轮车便由下向上震颤着前行,两条土板晃晃悠悠,发出吱吱的声音,上了平地他便轻松多了,把土推到一个砖坯的场子里,把脖子上的板带摘下,将车向前立起,把车妞几下,往后倒倒,一车土被倒下。
    然后第二车,第三车,一车挨一车,他是听扣砖坯师傅说推多少,如果扣砖坯师傅说扣八百个砖坯,他便按八百坯的土给推,如果扣砖坯师傅说扣一千砖坯,他便按一千砖坯的土堆。
    赵亮自认为自己是有力气的,也能胜任推土这活,可是一见斧头这身材,再一见推土得从低处往高处推,心里便有几分发怵,可是开弓哪有回头箭啊,是骡子是马也得上啊!
    他学着斧头的样装了一独轮车土,心里还留了点心眼,土没装老高,也没拍瓷实,便照斧头的样,把板带挂脖子上,抬起独轮车的车把。
    刚推了一步,独轮车便向右歪,他使劲往左使劲,可是独轮车不听使唤,仍是向右歪,他再向左使劲,独轮车车头一沉,向左边倒去,他想使劲向右拧,已然晚了,“嘭!”车倒土散,刚装满的土倒撒了,脖子上的板带随着车倒拽得他也向前摔去,幸亏他扶住倒下的车帮,才没把脸摔在车上弄个挂彩。
    “这玩艺不好推啊。”赵亮立起身后说。
    “没甚,顺着劲,肯定能推。”斧头大声说。
    “先练练吧。”窑头永昌说。
    赵亮便拿独轮车练了起来,先是空车,平地走,上坡走,平稳了,再装上点土,平地走,上坡走,平稳了,再装上点土,平地走,上坡走,再装上半车土,平地走,上坡走,后来,越练越熟,可以装个半车土上木板走了。
    赵亮一下兴奋了,便先给王大力和许加添两个人的场子推土,好在他们是新手,扣砖坯不多,用土也不多。
    大约九点半钟,赵亮已给王大力和许加添扣砖坯的场子推完了土。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电子书下载
    王大力看见别的扣砖坯师傅已把各自场子上的土堆划开,并用和锹差不多,但铁板上有两个长方形大眼的澄叉把摊开的土划了几条竖沟,并用水窖里的水往沟里浇水,看水浇的快漫出沟时,便停住,等待水渗渗,待片刻,再用澄叉把土堆周边的干土将浇过水的几条竖沟轻轻盖住,上边再用瓢洒些水,使其湿润,干完这一切后,扣砖坯的师傅们便把地上的小褂往肩上一搭,哼着哈着向村里走去。
    王大力,许加添也把自己砖坯场子上的土,照扣砖师傅们的样子,也给泡上了,便给准备回去。这时,窑头永昌过来说:“你们先回去吃饭,饷午再来。”
    “中午来干什么?”王大力问。
    “看整坯了啊。”窑头笑着说。
    中午不到十二点,王大力和许加添来到了砖窑,砖窑扣砖坯的场子上,扣砖坯师傅一个个在自己场子上正弯腰低头,撅着**,把一块块半干不湿的砖坯由平躺在地上将其侧身搬起,让一块块砖坯侧身立着。
 第三十一章 砖窑(2)
    砖坯师傅两腿叉在一排砖坯的两侧,搬起一块,向后退行一点,再搬起一块,再后行一点,待砖坯都立起后,便用一块一尺长,半尺多宽,寸把厚,平平的木板,把砖坯的侧上面一块块轻轻拍平,待把场子上的砖坯都拍平后,再用一块一尺长,三寸来宽的木板,拍打立起砖坯的两头,扣砖坯的师傅告诉王大力和许加添,这是整坯,要使砖坯棱是棱,角是角,在砖坯未干时,整坯是必要的。《
    一个来小时,扣坯的师傅们都整完坯了,便又点燃支手捲烟,把小褂搭肩上,哼着,哈着,说笑着回村了。
    “扣坯的活完了吧?”许加添问窑头永昌。
    “哪完了,还得把坯上架呢。”
    “呦,还没完,几点坯上架啊?”
    “大概三四点钟,坯只要基本干了就能上架。”下午四点钟,王大力和许加添他们又来到砖窑,这时立起的砖坯基本都干了,有个别不干的,也是在砖坯的中部有一小片湿的印记,即使这样的砖坯,也是硬硬的,敲起来也能发出响声的。
    每个扣坯场子的边,都有一条齐着场子垒起的砖坯墙,只是砖坯墙码的一块坯一块坯立着脚间隔有指头粗的缝,一层立码,一层平码,一层立码,一层又平码,码到人高,上面再平码两层,便到顶了,扣砖坯师傅捡起地上晾干的坯,熟练地码起,一边码一边整理坯墙的垂直度,所以,一排排坯墙,码的都很整齐,上下垂直,左右平整。
    待地上砖坯都上垛后,一个个师傅便用手指点起砖坯数来。许加添问:“点数干什么?”
    窑工师傅答:“点数为挣工啊。”
    “扣砖坯不是按天计工?”
    “不是,扣砖坯是按数计工。”窑头永昌说。“四百砖坯一个工,一天扣四百砖坯,挣一个工,一天扣八百砖坯挣两个工,一天扣一千砖坯,挣两个半工。”
    “我一天扣两天砖坯呢?”许加添说。
    “扣不出来。”这时一个年轻的扣坯师傅凑过来说:“扣坯手快的,一小时也就扣两百,扣一千坯就得五小时,你五点起来,扣一千也得到十点,回家吃口饭,也得整一两小时坯子,下午上架,又得一两小时,再过泥,再磨场子,又得一两小时,这每道活都是重活,你吃得消?”
    “怎么还得过泥呢?”王大力问。
    那位扣坯师傅指着场子边上午泡的泥说。“那泥只是生泥,只泡了一下,将近晚上,才能过泥,明天早上好扣坯,这样明天早上的泥才能不干。”
    “噢!”王大力和许加添这时看到,把坯上完架的师傅们,一个个都脱了鞋,挽起裤腿,用澄叉,把上午泡的土,一叉一叉地从这头翻到那头,又从那头一锹锹地翻回来,然后光着脚板上去踩,还有几个用铁棍抡圆了在抽泥,忙活一通后,便用澄叉将泥收拢,堆成一条半圆形的泥堆,用澄叉沾上水,把表面抹光,然后嘴里含上水,把抹光的表面再喷上水雾。
    王大力,许加添照老师傅的样子把自己场子上的泥过完,表面抹的贼亮,还含上几口水,实实在在向抹光的泥堆的表面喷上。
    他们干完这活时,其它的师傅都在用破锅磨自己的场子了,原来,每天扣完砖坯后,师傅们为了保证砖坯质量,都要磨一下场子的。
    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许加添喝王大力就到了砖窑。
    此时,天刚微微亮,砖窑上已有两三位师傅在扣砖坯了。许加添见一位师傅也刚到,正在用澄叉将大堆上的泥从一头铲起,堆了一个小堆,接着便扣起砖坯来。
    王大力问:“为什么还要堆个小堆啊?”
    那师傅说:“堆小堆,等于再过一遍泥,泥软了,手刮泥时好刮啊。”
    “噢,原来如此。”王大力和许加添便来到各自的场子上扣起砖坯来,由于手生,往下刮泥时,常常忘了在泥堆边放的水碗中湿一下手,所以手上沾的到处都是厚厚的泥,不得不停下来搓掉手上的泥,再进行下一步,要不就是在沙斗子前,用带沙的手去揉淌汗的脸和痒痒的嘴角,弄得嘴里和脸上甚至眼睛里都是沙子,而扣在地下的砖坯呢,不是半块的就是缺棱少角,规格的,只有少数几块。
    这样,瞎忙活到九点多,扣砖坯的师傅们都快扣完了,他们只扣了一半泥的砖坯,数数,只是二百来块。

霸气书库(Www。87book。Com)免费TXT小说下载
    “算了吧,明天再扣吧!”许加添已经到水窑边准备洗手了。他这话一出,王大力看到,周围的窑工都用异样的眼光瞅他。
    “这怎么了,明天再扣怎么了?”
    窑头永昌恰好走过来,听见这话忙说:“这可不行,泡了的泥必须当天扣完,扣不完,泥干了,就不能用了,还得扔掉。”
    “扔掉就扔掉呗,自当我白干了。”
    “不光是你,你不要工可以,土是推土工推的,他们的工都是从砖坯里出,你扔了泥,砖坯烧了,他们的工也就少了。”
    王大力见状,忙说:“我们扣完再回,扣完再回。”
    许加添赌气说:“我们扣的砖坯也不整齐,不能用,扣多了有什么用?”
    “有什么用?不烧,用坯子垒猪圈。”一个二十来岁的窑工说。、
    在这个砖窑上干活的,出了三个男知青外,还有两个女知青,她们是徐风霞和赵卫红。他们不是干扣砖坯,也不是推土,而是背窑。背窑就是烧砖前将干了的砖坯往窑里背,叫装窑,烧成砖后,将烧好的砖,从窑里往外背叫出窑,由于背窑活累,妇女们一般都不愿干,但背窑工分挣的多,去地里的妇女一天最多挣七分,背窑的妇女一天挣十分,十分就是一个工,所以有些力气的,家里又有些困难的妇女,便干了背窑这个活了。
    背窑像南方背孩子一样,用后背背,底下一块方木板,两块砖平躺并拢,从底下栓两道绳子,板上平躲挨着码两块砖,第二层也是两块,底下是竖着码,第二层横着码,第三层又竖着码,码个五六层,六七层,把绳子抽紧从背后栓在人的双肩上,人用双手从后背护着点砖垛,就可以备了背窑的都转一个帆布坎肩,前面短,后面长,是护住后背不让砖或坯磨坏后背。
    徐风霞和赵卫红第一天背窑。她们像别的背窑的妇女那样将一个灰不溜湫的脏坎肩穿在身上,便觉得十分别扭,而且觉得脏坎肩上有一股馊味,好在她们挖过坟,起过猪圈,这股馊味也就没当回事。
    砖坯码好,徐风霞只垛了四层,八块砖,本以为不重,别的背窑的妇女都背六七层,十来块砖呢,自己不必别人矮,岁数也正值年轻,有力气,可是往起一站,“呦,妈呦!”后背好像背了块铅坨,直直坠的自己差点没站起来,她使劲稳住身子,下腿肚子可不住地抖,这时,一个背窑的妇女告诉她,腰要向前弯点,这样才省点劲,她把腰弯下了些,艰难地迈出第一步。
    赵卫红见徐风霞垛了四层,她也码了四层,赵卫红见徐风霞弯着腰背,她便也灵巧的很,背着砖一站直身体,也顺势弯下些腰,步子虽然有些晃动,但从砖坯背到窑里卸坯的地方,这四十来米的距离,总算走到了,一到窑里卸坯的地方,便把坯放到码窑师傅指示的地方,背上的砖坯一放到窑垛上,身子一下轻了好些,心情也舒畅不少。
    她们一次次地背着,别的背窑妇女背一次,她们背一次,但是,不久,徐风霞便听到两个背窑妇女在那叽咕了:“呦,我们背七层,她们背四层,都挣十分,我也背四层,行不?”
    “行行,你长的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