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功夫之王- 第2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号准了市场的脉搏,赢得电影界最基层群体的拥戴,就是变相的“农村包围城市”,就是王小虎这几年来下的棋,这局棋面太大,野心也太大,相信几年之后这种垄断范围会更加扩大。

而后王小虎又让成龙、元彪、元华等兄弟走到台前,可以说这个培养的过程始终穿插在协和电影公司的每一部电影中进行,到了现在李连杰已经成为王小虎的徒弟,那么以后成就李连杰的元奎、元德两兄弟是必要发挥他们的作用。

车子缓缓驶进了基地,这里依旧还是保持老样子,第七批的学员正在紧锣密鼓的接受训练,每次来到这里,听到五十名员工整齐又嘹亮的喊着“虎哥”,都让王小虎发出欣慰的笑容,因为他知道,这声“虎哥”是发自他们内心深处的声音,充满着感激和尊敬。

“他们六个小孩子呢?”王小虎对工会常任的教练杨升华问道。

杨升华是第四批中的佼佼者,学员资料中显示,杨升华的祖辈曾在峨眉山学过艺,抗日战争爆发后杨家南下避难,最终在香港定居,杨升华从小跟家里学过一些功夫,剑术尤为专长,也算是王小虎的铁杆影迷。自从看过《叶问》之后,这小子就顶着家中的压力,带着简单的行礼参加了第四批龙虎武师工会的培训班,毕业至今一直留在工会担任教练,主要培养学员们在传统武术方面的造诣。

“他们在后边的练功室内。”杨升华非常客气的说道:“虎哥的五个徒弟在给新来的小师弟培训粤语。”

“哈?”王小虎乐了,看来这个小子被自己训斥了一顿后都安分不少呢。“你先带大家训练吧。”

王小虎举步要走,却被杨升华叫住:“虎哥。。。。。。”

“怎么了?”王小虎回过头来,看着杨升华笑着问道:“是不是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难了。”

王小虎还记着杨升华刚来的第一天,那时候杨升华因为跷家身上没带多少钱,见到偶像王小虎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虎哥,你借我俩钱买几碗白饭吃吧。”成为第四期学员中最令人记忆深刻的家伙。

“不是,当教练的薪水很充足,我每月都能存2000多港元。”杨升华挠挠头涨红着脸说:“虎哥,听彪哥(元彪)他们说您这次的片子里有杀手的角色,我从小做梦就想做个杀手,您看能不能给我一个角色啊。”

“梦想做杀手?”王小虎扬起眉毛苦笑着看看杨升华,想不到这个长相魁梧的汉子竟然有这种嗜好,“好啊,不过里边没有真正的杀手,都是朝廷拍出来追杀洪熙官的鹰犬,如果你不反感的话,我就给你安排一个”

《洪熙官》中官府派出鹰犬杀手多的很,好像还有个朝廷命官,就是和马宁儿火烧少林寺那个家伙的演员还没有确定,出场戏份还不少,正好便宜杨升华了。

“嘿嘿,谢谢虎哥了”杨升华乐颠颠的离开,王小虎呵呵一笑,带着元奎、元德想后边的练功室走去。

三人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就听到里边传来嬉笑声。

“东仔,你说出粤语来好蹩脚”却是沈默言的声音:“这次单词应该是这样发音。。。。。。”

然后就听到李连杰非常吃力的说了一个词语,发音还真是不敢恭维,惹得满屋小屁孩们笑成一团。

“东仔,我怎么听你说睡觉说成谁搞啊,你搞什么,你搞谁啊?”周星驰哈哈大笑道。

“哪有,明明是睡觉。”李连杰红着脸争辩道。

“你看,你看,还是谁搞啊”周星驰笑的声音更大了。

“星仔,惹急我的话搞你啊”

“哟,你们几个又欺负正东呢?”王小虎见状立刻进去,周星驰、刘德华、黄日华三个小家伙的笑容僵在那里,咧着嘴脸上的表情极度的古怪,很显然他们又被师父抓了现行。

倒是沈默言、李国豪两人站在李连杰那边,正义愤填膺的看着他们。

“师父(老豆)好。”六个小家伙齐声给王小虎打招呼。

李连杰机灵的闪动着大眼睛说:“师父,大师兄他们没有欺负我,他们正在纠正我的粤语发音。”

王小虎哪有不知道李连杰想的是什么,小小年纪远赴香港能有这样的隐忍已经算是不易,王小虎很欣赏,点点头笑道:“呵呵,很好,这是互帮互助的良好表现,星仔、华仔、阿黄你们以后应该保持这种好的习惯,帮助正东熟悉香港。”

“师父,我们知了。”

看到徒弟们知错能改的样子,王小虎心里边很高兴,转身对元奎、元德说道:“两位师兄,正东就是我跟你们提及的大陆武术冠军,这几天你们多跟他沟通一下,他的粤语说的不是很好,最好跟他讲国语。”

七小福兄弟们从小跟随于占元学习京戏,个个说的过于字正腔圆,在这方面没有丝毫的压力。

“正东,你跟这两位师伯出去谈谈。”王小虎让李连杰跟着元奎、元德去彼此熟悉,为以后的动作设计做准备,待三人离开之后,他托着下巴看看剩余的五个小家伙,如果不是因为李国豪长相酷似外国人的话,新少林五祖让他们担当再合适不过。

而刚才进门前沈默言那种略带山东味的国语,让王小虎一下子想到了“方大洪”那个胖小子,片中的方大洪不正是一口山东方言嘛,出场率和戏份也非常的高,在片中充当笑料的比重一点不少。

本来计划让身体略显胖胖的黄日华来做这个角色,这样也算是为几年后的《射雕》做准备,但是现在看来沈默言更适合。

“言仔,你过来一下。”王小虎忽然开口说。

“哦。”沈默言眨眨迷糊的眼睛走过来。

“你这山东方言跟谁学的?”

“我爷爷喽。”沈默言和王小虎的沟通还存在一点小小的障碍,不过随着《七小福》之后,这种障碍的越来越小。

“嗯。”王小虎点点头,想起当年拍摄《叶问》之前,沈忠就是金山找的原型,山东乡音自然不会忘记,估计忠叔这几年有事没事和孙子用山东方言说话,只不过这种乡音已经被同化的七七八八。

“这样,回头你不用看早先预定角色的戏份了,主要研究一下方大洪的部分。”王小虎拍拍他的头低声嘱咐道。

沈默言听到之后,心中掀起轩然大*,他知道方大洪是仅次于洪文定之外的主要角色,王小虎这样安排无疑是增加自己的出场机会,一时间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

“阿黄你也别气馁,以后好的机会多的很”王小虎上去安慰这黄日华说:“一部戏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你师伯他们也是当了五六年的龙套才有今天的成就,相信师父,你们都会红起来的。”

给五个小徒弟们做好了思想教育工作,又准备了几日,1976年的10月6日一早,《洪熙官之新少林五祖》正式开机,开机的地点依旧在邵氏片场,谁让协和影视城开工至今才十个月,才建设完成规划蓝图中的三分之一呢。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全军全民掀起推翻4人帮的运动。。。。。。

PS:对不住大家,这半年来每天睡眠不足,一下子爆发后真是苦不堪言,小米在家里睡了两天两夜勉勉强强算是好点了,康复期更新量可能会少点,同时也要对大纲进行细微调整,寻找当初开书时的感觉。

小时候喜欢看武打片,长大之后促成了《新功夫之王》的创作,算是圆了小米的梦,再次感谢大家一路来的支持和鼓励,小米会再接再厉写好的。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86 文戏、武戏划分

486 文戏、武戏划分

对于首次执掌阿虎的电影动作设计,元德、元奎两位师兄表示压力很大,为此在开机之前的一周多时间,两人什么都没有做,一直在基地套招,每完成一组动作就让王小虎过目审核,起初的时候两人动作束手束脚,王小虎也知道这是两人的不自信造成的,同时也是自己这些年来在七小福甚至整个动作界无形中造成的影响,甚少有人在自己面前班门弄斧。

所以在元奎、元德套招过程中,王小虎一般很少发言,只有遇到一些实在看不下去的动作设计时,他才会开口说话。

“阿奎、阿德,刚才你们设计出来的动作很好,不过放在咱们的《洪熙官》中会显得有些不合时宜,对影片的整体风格会造成不从成都的破坏。”

“你们想啊,咱们的故事设定在是清朝初期,人物的动作行为要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吻合,所以在动作设计上要偏向传统功夫,而不是这种直拳鞭腿的线性攻击与夹肘护头的严密防守,这样设计出来的动作好看是好看,但是却像在明朝上演一场现代自由搏击。。。。。。”

王小虎尽量让自己的语速放缓,尽量有启发性,就像刚才两人设计的开头马宁儿和洪熙官的打斗,本来剧本中已经详细列举了双方的道具:夺命锁喉枪、臂绑钢爪,王小虎要求这场戏要将正、邪两类人的武功、武器通过身体语言表现出来,让观众通过一个照面就能知道谁是好人谁是坏人。

但是元奎、元德两人却舍去武器的运用,将动作大量设计为拳脚功夫,多少显得不伦不类,说以他才用启发性的话语来点拨两位师兄。

“哦,我们知道了。”

“让我在好好想想。”

两位师兄闻言立刻陷入了沉思,这种时候王小虎就不能再说什么了,他当然可以根据记忆将这场打斗设计出来,虽然未必能和原版的动作一模一样,但是却能抓住其中的核心理念。但是他现在要让两位师兄形成爱思考、勤于思考的习惯。

毕竟现在的一些导演提出的动作设计要求并不是很高,比如张彻的要求必须要阳刚、暴力,片中的动作往往出现“赤膊上阵”、“盘场大战”、“五马分尸”等等充满残忍、悲壮的风气,胡金铨则是以阴柔为代表,片中“凌波微步”、“弧形动作加直线冲刺”、“无休止的奔跑”都是在表现人物优美的瞬间造型、节奏和美感以及动作场面的意境。

而王小虎呢,则是在延续李小龙真实打斗的基础上,将这种真实的风格发扬光大,他重生来拍的几部电影动作可能不夸张,不花哨,但是每部电影都会很好的调动观众的情绪,给人拳拳到肉、热血沸腾的感觉。

同时他还开创了功夫喜剧的流派,原版的《洪熙官》因为王晶导演显得更侧重商业、喜剧成分,王小虎在这方面也适当的保留,只是将那种打斗的真实性无限放大,所以从根本上来讲,这个版本更倾向于喜剧功夫和真实打斗的综合,也算是王小虎电影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

有些东西必须要讲出来,话不说理不明,但是有些东西自己明明知道结果,却不能将答案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会失去所有的意义,调教未必只是针对未来的明星,还要侧重关注武术指导、动作演员这方面。

王小虎还没有忘本,他同时也知道这时候急不得,所以他很有耐心的等,等元德、元奎渐渐找到窍门,好在两位师兄并没有让他失望,他们思考了半小时后,又套出几个动作,这次设计出来的动作跟故事情节基本相符,只是还缺少一点灵动性。

“武器的弧线运动,再考虑考虑毒龙穿心钻这个招式的含义。。。。。。”王小虎面带着笑意提出新的思考环节,要知道这可是全片很拉风的一个动作,除此之外就是“佛山无影脚”和千手观音跳起来坐在手推车上爆发暗器两个动作是亮点了。

。。。。。。

由于是首次提出动作导演的概念,王小虎也想让这个日后在电影界不容忽视的职位一炮打响,所以《洪熙官》开机之后,剧组的工作人员和演员便被王小虎分作文戏和武戏两大班组进行拍摄,文戏自然有他本人来负责,武戏部分则交给元奎、元德两人统管。

文、武戏份的分工并不是说一起拍摄,而是王小虎根据场景分镜头剧本,确定先拍摄文戏或者武戏,这样拍文戏的时候,武术指导就可以不用在场,拍武戏的时候,导演就可以回去喝茶了,如何将文戏、武戏结合就是动作导演和导演头疼的范畴。

在《洪熙官》中,王小虎一身兼两职,所以那种摊派完计划就做甩手掌柜玩清闲的好事没有他的份儿,何况他还是男主演,文戏、武戏都少不了他的份儿。

“虎哥,今天先拍哪场?”刚被提升起来的李汉维跑过来问道。

李汉维问的是先拍文戏还是武戏。

王小虎摸摸鼻子,开机的地点选在邵氏片场的一个长约30米的古街上,按照剧本的进展,在这里将完成拍摄文戏是:洪熙官头“顶”长大后的洪文定路过,顺便引出红豆卖身葬母以及马大善人贪图红豆美色几个情节。涉及到的武戏是:洪熙官上茶楼和大哥谈事,察觉被大哥出卖后在茶楼里杀人,又引出马大善人聘请保镖,让后边的故事顺理成章进行下去。

在剧本上简单几句话,要用到文戏、武戏切换的好几组镜头,也就是90年代香港电影趋近商业化成熟阶段才能完成这样高难度的拍摄,在76年大部分电影人的脑中,这种拍摄模式还是第一次,所以大部分人都迷糊动作导演、文戏、武戏这几个界限的划分。

“先拍武戏部分,从茶楼内的对峙开始拍摄。”王小虎对李汉维说完,快步走到谢贤身旁说:“四哥,剧本看完了没有?”

谢贤是香港电影及电视演员,因排行第四而被行内人称为“四哥”,年轻人则称其为“谢老四”,老一辈人则称其花名“阿肾”,因形象帅气打扮有型而被称为“不老帅哥”。

谢贤在片中饰演洪熙官的大哥,前后出场的戏份并不是很多,武打动作也以偷袭为主,所以本着为《射雕》准备的原则,王小虎聘请刚拍摄完《大富人家》的四哥来助阵,毕竟四哥化名在外,在圈里也算是有些票房号召力的。

“就几句台词嘛很容易搞定的”刚刚步入四旬的谢贤显得格外爽朗,一点都没有不惑之年的那种稳重,给人一种浑身充满火力的感觉。“何况阿虎你给的片酬又不低,说几句台词,配合几个动作而已,说实话还真得感谢你提升我的人气呢。”

谢贤这几年过的并不是很光鲜,在七十年代初他创办谢氏兄弟影片公司,首次执导《窄梯》,之后还导演或编剧过七部电影,曾组成一队叫「银色鼠队」的组合; 红遍港台;但是在武侠功夫片的大流中,谢贤的电影公司发展举步维艰,所以有时有谢老板也会以自由身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