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功夫之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新功夫之王- 第2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值得一提的是,那十几名三流女演员被邵氏开出后,立刻被一些小公司招聘过去,身价猛涨,其中几名就被吴思远的电影公司签约。

利用和名人的绯闻来炒作自己,提升自己的身价,这件事情充分提醒了很多娱乐圈人士,那几个三流女演员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无意之举恰恰引发以后层出不穷的各种炒作,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

确定潘迎紫为红豆的最佳人选后,接下来王小虎要忙碌的事情就多了起来,先是召开公司内部会议,安排人提交新片预算成本。

同时启用龙虎武师培训基地的接近五十名学员进行集中培训,为《洪熙官》前期做准备工作,前几批的优秀学员已经被协和公司签约,其他人员也被定向安排到邵氏、TVB各大片场做武术指导。

来看看《洪熙官》的演员阵容吧。

洪熙官自然是王小虎饰演,潘迎紫挑战红豆的角色,李连杰在片中饰演洪熙官的儿子洪文定,于素秋饰演红豆的母亲千手观音朱小倩,老冤家八臂罗汉是王龙威,红花会总舵主刘松仁,吴孟达当马大善人,周星驰做他的儿子马超兴,刘德华扮少林五祖中的胡德帝,黄日华是方大洪(就是那个吃鸡屁股拽山东方言的。)大反派马宁儿由周比利来饰演。

从演员方面来看基本都是协和公司自己供应,另外西域妖僧客巴的角色安排给老戏骨秦沛来担当,本来王小虎预定的人选是石坚,无奈坚叔最近身体欠佳,将秦沛推荐给王小虎。

看到秦沛,王小虎顿时眼前一亮,这位老戏骨绝对是熟面孔了,不是83版《射雕》中铁木真的扮演者是谁,而且他是姜大卫的大哥,还有一位同母异父的弟弟尔冬升,这些都是香港电影中的牛叉人物,秦沛本人是擅长忠奸角色之实力派演员,经常扮演父亲或公司主席一类角色。

“委屈沛叔做一次反面教材了。”王小虎对秦沛说道。

秦沛笑呵呵的说:“王导能赏脸给口饭吃,已经是我这把老骨头的福分呢,谁都知道参加你的电影后,身价立马提高,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委屈呢。”

“嗯,以后咱们的合作机会还会更多的。”王小虎指的是83版《射雕》,秦沛自然不知道此时自己已经被提前预定了,而且一预定就是好几年。

所有的准备工作就绪之后,王小虎开始派发剧本,让所有参演的人员回家熟悉剧本揣摩人物,他则是带着元德和元奎向基地赶去。

在去的路上,王小虎对两位师兄说:“阿德、阿奎,你们这两年来一直搭档为邵氏做武术指导,经验也积累了很多,这次就为新片做武术指导吧。”

元德和元奎一愣,很显然这太出乎他们的预料了,所有人都知道阿虎的电影中他除了担当导演之外,还要兼职武术指导,纵观整个亚洲电影圈他绝对是武指NO1,怎么忽然放权给自己呢?

“阿虎,我们做武术指导恐怕。。。。。。”

元奎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王小虎打断,“三毛、阿龙、阿彪他们这几年在台前风光惯了,唯独你们几个老不肯抛头露面的,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男人总要为自己寻找一些目标来奋斗的,这次我绝对放权给你们,在这部电影中充分发挥你们的长处吧”

“要是搞砸了怎么办?”元德惴惴不安的问道。

“哈哈,武术指导搞砸了不是还有动作导演吗?放心吧”

“动作导演?”元德、元奎对视一眼,动作导演对于他们来说还真是一个新鲜的名词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84 思想动员工作

484 思想动员工作

当王小虎确定了《洪熙官之新少林五祖》拍摄计划之后,他就在考虑让元奎、元德两位师兄参与整个过程,因为前世他研究武侠动作片发展的历史时,曾经特别关注了这两位师兄的情况,其中最让他印象时刻的是,这两位幕后英雄是随着李连杰的崛起而在金像奖的领域中站稳脚跟的。

《功夫皇帝方世玉》、《新少林五祖》、《鼠胆龙威》、《给爸爸的信》、《中南海保镖》等影片中设计了一系列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李连杰鲜明的造型,潇洒的亮相,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矫健身手无不体现着元奎师兄弟的心血,从而也令他二人在香港的武术指导中独树一帜,自成一派。

单就《功夫皇帝方世玉》设计的动作场面来说,李连杰与胡慧中在看热闹人群的头顶比武高来高去尽展潇洒身姿,而赵文卓与李连杰于监斩台里低矮的夹层中的打斗则是闪转腾挪却以灵巧取胜。

再加上李、赵二人在染布坊内长棍对短棒的对攻——这一高一低,一短一长的巧妙对比真让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元奎、元德以该片获得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武术指导奖确实也是实至名归的。

既然这两位师兄弟合作起来效果如此惊人,王小虎自然不会放弃这个最好的机会,更主要的是,他想让两位师兄尽早和李连杰接触,让他们能确定未来的武术指导风格。

就像自己为李小龙设计的真实打斗风格一样,每一位武术指导想要在圈内混好,就必须要有自己的风格,武术指导的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武打动作的观赏性,同时也与票房直接挂钩。

两兄弟中,元奎的成就远胜于元德。

元奎和李连杰后来在好莱坞合作拍摄了《罗密欧必死》和《救世主》。其动作导演风格被好莱坞接受,后接拍了吕克。贝松监制的《非常人贩》。他的导演名气远远大于他作为武打演员的名气,《方世玉》、《漫画威龙》、《中南海保镖》、《赌圣》、《龙之吻》、《新精武门》(周星驰版)等几十部电影都由他导演,但他作为七小福之一,武功是真材实料的,这也许正是他更加过人之处。元奎为人低调,是个少讲话多做事,埋头工作的实干派。他是全部**剪好,才让乐师替他配乐的人。在香港,这是万中无一的稀有人物。

元奎和元德不像元彬,元彬在三年前已经跟随程刚(程小东的父亲)开始在邵氏片场打拼。

其实元彬的发展前途也不错,他与马玉成共同做了程小东的副手,辅助他为《新龙门客栈》、《东方不败》、《新鹿鼎记》等武侠片设计了许多经典的动作场面,因此深得徐克赏识,元彬则武术招式的拆解上下足功夫,因此写实性很强,只可惜有时候又想学程小东的天马行空,结果难免弄巧成拙,这点在《黄飞鸿四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五龙城歼霸》中现得很突出——至于后来元彬为“银河映像”的许多经典枪战片做指导的动作场面,固然精彩写实,但较之拍功夫片难以任意发挥。

通过这些你可以看出,七小福中除了台前的成龙、洪金宝、元彪、元华等几位兄弟比较风光之外,幕后的几位兄弟依旧在武术指导的领域发展的风生水起,他们或成为金马奖、金像奖的佼佼者,或通过香港电影的跳板在好莱坞扬威,七小福对香港电影特别是武侠动作片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而《新少林五祖》恰恰是元奎、元德首次合作的经典作品,趁着这个机会,王小虎少不得要锻炼两位师兄,毕竟,风头不能老被自己占着,有时候享受一下做导演、演员的乐趣,让师兄们也尝试尝试未必就是坏事。

“动作导演是什么职位?”元德、元奎一起望向王小虎。元德说:“我只知道有导演和武术指导,什么时候有动作导演了?”

王小虎笑了笑,“动作导演并不是任何人能叫的。这个职位要求武术指导独立导演过十部以上的影片,是武术指导向导演的晋级,当然又不能这样说,一部武侠动作片中分为文戏和武戏两部分,我们在拍摄《叶问》和《阿虎》的时候你们也可能留意过,我是分开拍摄的,然后让文戏、武戏相结合。”

“而我这次要尝试的就是,文戏部分导演来搞定,当然这部电影的导演就是我,动作设计的部分由两位师兄来完成,而文戏武戏的衔接就交给动作导演和导演来后期完善,在《洪熙官》的电影中我是身兼导演和动作导演两个职位的。”

动作导演这个新鲜名词不仅让元德、元奎感到新鲜,即便是放眼整个香港电影圈内,恐怕也没有人对动作导演有什么印象。

正如王小虎刚才所解释的那样,未来的武侠动作片分作导演和动作导演两类,导演负责文戏部分,动作导演负责武戏部分,而动作导演之下就是武术指导、副武术指导,较之以往不同的是,武术指导设计好动作后安排演员进行排练,然后动作导演监督完成整个武戏过程,最后考虑和文戏的衔接部分。

这就是未来香港武侠动作电影发展的必然之路,王小虎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就是为了灌输给两位师兄这个概念,具体的情况可能他们一时间无法领会,但是相信拍摄完成《洪熙官》后,他们就会明白这个流程了。

尽快让两位师兄成熟起来,让他们和李连杰磨合好,为以后的电影发展也算是做做贡献吧。

王小虎的话让师兄两人陷入了沉思,很显然,他们这几年来还是第一次从王小虎这里听到这些概念,很久之前,王小虎只是告诉他们如何设计出好看的动作,设计出符合逻辑又有镜头感的套招,但是今天王小虎专门叫他们出来说出这番话,让两兄弟一下子想到了些什么。

“阿虎,你,你不会是想要让我们兄弟两个上位吧?”元奎使劲眨着眼睛问道,毕竟多年来他们已经习惯了由王小虎、洪金宝、袁和平设计动作,他们在一旁帮忙并客串配角或者反派,骤然听到这些,还真就不敢担当。

“没错”王小虎点点头,笑着对两位有些晕忽忽的师兄说道:“通过我的观察发现,几年来两位师兄合作很默契,相信你们提升为武术指导的话,这种默契的合作会碰撞出新的火花,既然有这样好的机会,为什么不尝试一番呢?”

“呵呵。”元德苦笑着说:“你的电影最叫座最吸引观众的就是武打动作设计了,一直来观众们都习惯了你的风格特点,换成我们的话是不是有点不伦不类了?再者说。。。。。。搞不好真会砸了公司的招牌呢”

“阿德说的对,而且你以前都拍摄民初或者时装片,观众对你的形象已经定格,这次拍摄的是古装武侠,转型期间如果因为我们设计的动作。。。。。。”

元奎也不无担心的说道,确实,元奎担心的很有道理,王小虎每年都会拍摄一部电影面试,每部电影都会取得当年十大卖座影片之首,这一方面取决于当年他和李小龙合作时推出的《义侠》继续风格,随后的《叶问》更是将这个真实的风格发扬光大,甚至煽情到极致,去年的作品《阿虎》则是引领都市时装剧的潮流,王小虎的每一部作品都是新风格、新潮流。

现在的《洪熙官之新少林五祖》是古装武侠片,所有人都知道王小虎没有拍摄过武侠片,而且今年关于洪熙官的作品有两部,一部是张彻大导演的《少林五祖》,一部是刘家良几年洪拳创始人的《洪熙官》,王小虎的影片夹在这两大古装武侠电影的缝隙中,翻拍的压力不言而喻

“哎,这么说吧”王小虎也察觉到两位师兄担心的地方,他抿嘴一笑续而说道:“你们设计出动作来,我进行审核,如果你们设计的动作不能令我满意,那我将亲自来设计,只要你们设计的动作符合影片的风格要求,你们保持到拍摄完毕如何?”

“退一万步讲,每部电影的武术指导都需要两名副武术指导帮忙,更何况我这个香港第一位动作导演呢,需要两名武术指导帮忙不算过分吧?”

王小虎的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元奎和元德也无话可说,再推脱的话就太不够意思了,再说阿虎用这样关键的影片来提拔自己,点拨自己,如果自己不争气的话,真就对不起阿虎这五年来的辛苦执导了。

“阿虎,我们知道你这是帮我们。”元奎激动的说:“放心吧,我和阿德这次豁出去了,你说咋办咱就咋办, 就算我们兄弟俩亲自上阵做替身都行”

王小虎闻言总算松口气,谁都知道这两位是出了名的幕后金牌动作导演,但是,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现在他们的自信心还不足,这思想工作做起来就是费劲啊不过还好,他们只要肯答应下来,剩余的工作就好办多了

PS:今晚还是悲剧的加夜班中,第一次做出承诺未能兑现,请大家能体谅小米的难处。今晚只有一章,哎

第一集 与龙共舞 485 开机

485 开机

其实王小虎所说导演十部电影的武术指导才能胜任动作导演的职位,多少有点夸张了些,因为这个标准是以前世来衡量的,在目前70年代电影界来说,只要导演五部以上电影的武术指导,就能够胜任动作导演。

在当时的香港电影界,从龙虎武师升到中武行再到大武行需要两年甚至五年时间,这需要你在每部电影中往死里玩命,而从大武行到副武术指导又需要三四年时间,然后跟着武术指导拍五六部电影或者从事武术指导五年以上时间,才能勉强胜任武术指导的职位。

但是从武术指导进深导演,却不是谁都能做到的,纵观整个电影圈也只有刘家良才勉勉强强在两年前成为导演,而且还是在王小虎大力向邵逸夫推荐的前提下,否则按照历史的发展刘家良还要煎熬五年以上时间,在明年的《疯猴》、《神打》中担任导演。(历史已经被王小虎修改,刘家良正是凭借《神打》而胜任导演。)

这里你能看出这种学徒制度在香港电影界一样根深蒂固,但是协和电影公司完全抛弃了这种操作思路,首先王小虎重生后就充分培养七小福在动作设计方面的细胞,让他们知道打什么、为什么打、怎么打的总纲,这几年中袁和平、洪金宝两人已经独当一面,这种升级速度放在当时都是令人羡慕和妒忌的。

更让那些基层龙虎武师们高兴的,王小虎成立的龙虎武师工会,这个等同于武术指导、武打演员“黄埔军校”的所在,在成立之后的这几年中,每半年向电影界输送一批优秀的武术指导,成为了龙虎武师们心中的“圣殿”。

号准了市场的脉搏,赢得电影界最基层群体的拥戴,就是变相的“农村包围城市”,就是王小虎这几年来下的棋,这局棋面太大,野心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