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天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择天记- 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三十七载长梦醒来,要去陵顶见一眼真实,荀梅哪里会犹豫,就像是没有听到这句话般,向前踏出一步。

这一步,他走的很寻常,脚落在地面上,很随意,没有什么声音。

凉亭前的声音,依然是水声,西面山崖里的瀑布落石声,以及坪上浅渠里的清水叮咚。

荀梅的脚,越过了那道线。

夜色笼罩下的天书陵,忽然变得明亮了些。

深夜时分,灯火微渺,能够把整座天书陵照亮的光源,只可能来自天空,来自那些繁星。

陈长生抬头望去,只见夜空里的繁星无比灿烂,下意识里眯了眯眼睛。

事实上,满天星辰并没有真的变亮,就算有,肉眼也不可能分辨出来,这纯粹是一种感觉,或者说是神识的感知。

石坪旁的人们都有感应,却没有谁比陈长生的感应更清晰,因为没有谁比他的神识更宁静厚远。

他甚至隐隐感知到,夜空里的无数颗星辰中,究竟是哪颗在先前变得明亮了起来。

那颗星辰远在东南星域的深处,或者便是荀梅的命星。

向前踏出一步,去见真实,命星有所感应,骤然明亮,荀梅……究竟修到了什么境界?

陈长生想着在凌烟阁中静思时看到的那片星空,生出震撼的感觉。

明亮的星光,将天书陵的山野变成了银色的世界。

荀梅站在凉亭前,先前在庭院里束起的发,不知何时重新披散,那些污垢竟似瞬间被星光洗去,长发飘柔,那几络银白的发丝格外醒目。

他站在神道与石坪之间,身体留在原地,明明没有向凉亭走去……但已经向凉亭走去!

神道上清晰地出现了一个脚印!

神道由白石铺成,那脚印是湿的,自然无比清楚。

荀梅踏水而来,他的鞋自然是湿的。

看着这幕画面,陈长生睁大双眼,折袖也愣在原地,他们在西宁镇旧庙和苦寒雪原里长大,很少见到这种真正强者之间的战斗,无法理解,不知如何解释这些脚印,相对而言,离山剑宗四子和唐三十六则要显得平静些。

湿漉的脚印在神道地面不停出现,便像是个隐形的人正在行走。

荀梅静静地看着凉亭下。

没有用多长时间,脚印已经向凉亭方向延伸了十余丈。

锃的一声厉响!

凉亭下,夜风乍起。

汗青依然低着头,未曾拔剑,然而身畔鞘中的剑,却已然跃跃欲试,离鞘半寸。

只是半寸,却已似完全出鞘。

数道灰尘,从剑鞘的边缘处迸发而出,弥漫在凉亭间。

随着这些剑尘的弥漫,一道极为强大的气息,从凉亭间生出,横亘于神道之上。

这道气息,依然如铁,依然有血,肃严方正,如一道古旧的、染着无数军士血迹的城墙。

没有人能看到这堵城墙,但所有人都知道,城墙就在这里,就在神道之上。

荀梅的脚步停了下来,过了很长时间,湿漉的脚印,没有在神道上再次出现。

他的视线穿过凉亭和亭下那个强大的人,落在远处的天书陵上,就像是火绳触到了炭火,嗤啦碎响里,便开始猛烈地燃烧。

视线开始燃烧,目光开始燃烧,眼睛开始燃烧。

荀梅的眼睛变得无比明亮,就像是新生的星辰。

他的身体缓慢地前倾。

神道上再次出现一个湿漉的脚印。

一剑为城,他便要把这堵城墙直接撞碎!

神道上,水迹渐显,脚印继续,那就是他的路。

他要走神道,走到凉亭下,直至走到天书陵顶。

他一步一步地走着,脸色变得越来越苍白,越来痛苦,但眼睛里却充满了喜悦。

生命,就是要痛苦才真实。

他要见的便是真实。

随着时间的流逝,神道上的足迹不停向前,快要接近凉亭。

荀梅与凉亭之间依然隔着百余丈,但他已经能够看到,盔甲下那片幽暗里的那双眼睛!

两道极其强大的气息,在天书陵南沉默地对抗着。

浅渠里那些清水惊恐地翻滚着,然后逐渐向四方流去,柔顺无形的水,竟渐渐有了形状。

甚至就连坚硬的黑色石坪地面,都开始变形,被那两道气息碾压的微微下陷,变成一道曲线。

仿佛有个无比巨大沉重的、无形的石球,落在了地上!

石屑迸飞,水渠边缘发出令人牙酸的扭曲声。

陈长生等人不停向后退去,才避免了被波及,看着眼前破裂下陷的地面,再望向神道上那两人,眼中满是敬畏。

两道气息的对峙,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荀梅盯着凉亭下,清啸一声!

这一声清啸仿佛是戏台上的咿呀,一声为令,便有人在上方洒下纸片。那些纸片是假的雪,而此时,居然有真的雪落了下来!

不,那不是雪,而是星光!是被切割成屑的星光!

星光成屑,簌簌落下,与雪没有任何分别。

荀梅站在雪中,仿佛回到当年。

那时他还是个少年,在先生门前站了三天三夜,直至积雪没膝。

当年是哪一年?是三十七年前,是更早的那一年。

将近五十年的苦修,三十七年观碑,他早已不是当年弱不禁风,被风雪冻至重病的孩童。

他已经是快要抵达从圣境的真正强者!

坪外观战的那些少年,直至此时,才知道荀梅的境界竟已经到了这种程度,不由震惊无语。

到了此时,凉亭下的守陵人抬起了头。

始终被盔甲笼罩着的幽暗,终于被照亮。

那是一张苍老而漠然的脸。

一声断喝!

无数灰尘,从盔甲的无数缝隙里迸散而出!

他在神道前坐了数百年。

这些灰尘便是数百年。

数百年前,人类与魔族的战争已经进入到了末期。

他是王之策的最后一任裨将。

他终于抬头,望向荀梅,目光便是最锋利的剑。

而他的剑,也终于真正地离鞘而出!

星光被切碎成屑,缓缓落下。

汗青神将的剑,在风雪之中纵横,如金戈,如铁马。

凉亭之前,已是雪原!

……

……

对荀梅来说,被切碎的星光,是当年先生门前的雪。

对汗青来说,被切碎的星光,是当年战场上的雪。

不同的雪,代表着不同的坚持,各有各的坚持。

隔着百余丈的距离,荀梅看着那张苍老的容颜,仿佛就在眼前。

这场战斗,终于到了最后的时刻,到了要分出胜负的时刻,两名强者,都释放出了自己最恐怖的手段,在石坪外观战的那些少年们,再也无法支撑,哪怕一退再退,依然被这场暴烈的风雪吹的东倒西歪,随时可能倒下。

便在这时,苟寒食伸手握住了陈长生的左臂,陈长生会过意来,用力地抓住梁半湖的胳膊,彼此紧紧把臂而立,总算是稳住了身形,就像是风雪里那些看着并不如何坚韧的小树,紧紧地并作一排,努力地抵抗着大自然的威力。

在远处观战便已经如此辛苦,可以想见战局中的那两个正承受着什么。

百战将军与寒门书生这场风雪之战,究竟谁胜谁负?

……

……

第208章 谢谢你,不客气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止了。

碎如雪片的星屑,在天书陵前的夜空里悬浮着。

荀梅与汗青静静地对视。

一片雪花,从凉亭的檐上落下,落在汗青的盔甲上,迅速融化成水,紧接着,蒸发为汽。

时间重新开始运行。

苟寒食神情微变,毫不犹豫松开把着陈长生的手,握住七间腰间铁尺剑的剑柄,闪电一般把剑抽了出来。

陈长生的反应也极为迅速,呛啷一声,从旁抽出唐三十六腰间的汶水剑。

两把剑刺破少年们身前飘着的微雪,横挡于前。

轰的一声巨响,在神道前响起!

紧接着是无数声碎响,无数冰块裂开,再接着是呼啸的风雪声。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场间才重新变得安静。

星屑不是真的雪,凉亭前的神道上,自然也没有积雪。

荀梅在神道上留下了数十道足迹,最前方的那个脚印里,却积起了雪。

那个脚印本来是湿的,带着浅渠里的清水,此时却被冻成了雪屑。

那些足迹,从最前方开始,逐渐变成雪色。

步步成雪,足迹也随之变得模糊。

仿佛就像先前走在神道上的那个人,开始后退。

那些脚印不停化成雪,不停消失,不停后退,直至退到那道线。

荀梅的意志,退了回来,回到了他的身体里。

他前倾的身体,如遭重击,变得挺直。

轰!荀梅离开地面,向夜空后方掠去,黑发飘舞,其间隐着的几络白发在星光下依然醒目。

但更鲜艳的,却是他嘴里喷出来的那道鲜血。

啪的一声,他重重地摔倒在那些扭曲的水渠上,溅起一大片水花。

看着这幕,陈长生不顾依然危险的气息余波,向着那边跑了过去,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觉得荀梅很亲近。

石坪上的夜空与地面一样,到处都是裂缝,非常恐怖,只是数十丈距离,陈长生的衣衫便被切出了无数道极细密的口子,同时皮肤上也出现了很多道白色的痕迹,如果不是完美洗髓,肯定会鲜血淋漓,甚至可能都没办法跑到荀梅的身前。

夜风渐静,雪屑尽数化为星辉,天书陵回复了安宁,苟寒食这才放下手中的铁尺剑。

先前最后那刻,场间响起无数碎响,便是两位强者气息对撞产生的锋利气流,横扫四方的声音。如果不是苟寒食和陈长生见机极快,以剑势相抗,少年们肯定都会受伤。好在这场战斗虽然恐怖,但那些气息冲撞到了他们的身前只剩下了些余波,而铁尺剑是离山剑宗戒律堂的法剑,在百器榜上都有位置,并没有什么损伤,只是苟寒食的手背上却出现了很多道细密的伤口,正在向外溢着血水。

他把铁尺剑递给七间,也向场间跑去。

陈长生已经把荀梅从水渠里抱了出来,正在替他把脉。

荀梅躺在地上,喷到衣服上的血水被渠水冲洗掉,也看不到什么伤口。

苟寒食和陈长生一样,不知为何就觉得荀梅很亲近,先前荀梅闯神道时,都在默默替荀梅加油,自然不想他有事,问道:“怎么样?”

陈长生把手指从荀梅的脉关处收回,沉默片刻后,摇了摇头。

两个聚星上境、甚至可以说快要接近从圣境的强者之间的战斗,要比先前神道前的那些呈现出来的异象更可怕,荀梅的身体表面没有伤口,但实际上身体里的经脉都已经完全断裂,幽府已破,虽然识海未损,却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这和陈长生自己的身体情况完全不同。

苟寒食默然无语。

唐三十六等人这时候也赶了过来。

凉亭里,汗青神将低头,苍老的容颜再次被盔甲所覆盖,幽暗一片,除了依然在飞舞的灰尘,仿佛根本没有动过。

没有人留意到,那处响起隐隐一声叹息。

……

……

“麻烦送我出陵。”

荀梅看着少年们,虚弱地说道:“我在这里呆了三十七年,实在是有些腻了,可不想最后还要死在这里。”

虽然虚弱,但他的神情很平静,对修道者来说,求道而能得道,哪里会有什么不甘。

苟寒食想了想,问道:“您……有什么想交待的吗?”

“我还有力气说遗言,不着急这一时。”

荀梅艰难地笑了笑,然后看着他们,很认真地说道:“谢谢你们这些孩子。”

这已经是他第二次郑重道谢。

折袖面无表情说道:“我们没有做什么。”

荀梅看着他说道:“我最终能知道自己为何而死,全因为你那句要清醒地死,怎么能不谢谢你?”

陈长生看着他欲言又止。

荀梅微笑说道:“是不是想说借宿的事情?”

陈长生心想您都要死了,我怎么会问这个。

荀梅说道:“就一间破屋子,你们想住就住吧,我在这里面呆了三十七年,每年大朝试后,总会看到有些孩子风餐露宿好些天后才醒过神来,到处都找住处……不过我喜欢清静,你们住便是,别的人就不要了。”

这句话隐隐有些别的意思,只是陈长生他们此时哪里会注意到这点。

……

……

苟寒食把荀梅抱了起来,搁到关飞白的背上,少年们送着荀梅向天书陵外走去。

那些碑侍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始终没有出现。

来到天书陵正门,没有等唐三十六开口喊人,石门自行缓缓开启。

地面微微颤抖,陵外的灯光也变得有些摇晃,守陵的军士已经在外等着了。

荀梅示意关飞白把自己放下来,向天书陵外走去。

陈长生等人看着他的背影,心情异常复杂。

这位曾经的天道院骄子,在天书陵里读碑三十七载,今夜终于可以出去了。

只是,大概也只有今夜了吧。

荀梅自己却似乎没有什么感慨,很随意地走了出去。

进天书陵,出天书陵,三十七年不过是石门一关一闭之间,生死也不过一关一闭之间。

天书陵外,有两个人一直在等荀梅。

陈长生等人认得天道院院长茅秋雨,站在门内纷纷行礼,又有些好奇,另外那人是谁?

如果换作平时,茅秋雨看见陈长生和苟寒食这些年轻人,肯定会劝勉数句,但此时他的眼中除了荀梅,哪里还可能有别人。他急走两步,上前扶住荀梅,嘴唇微抖,想要说些什么,却终究什么都没有说。

荀梅强行退后两步,行礼,然后声音微颤道:“师兄,我让你失望了。”

茅秋雨听着这声师兄,老泪顿时纵横,说道:“这是何苦来,这又是何苦来!”

见着师兄流泪,荀梅再也忍不住,眼眶微湿说道:“终究还是醒了过来,已算幸运。”

然后他望向另外那人,说道:“真没想到,你会在陵外等着我。”

那人的情绪很复杂,说道:“我总觉得你今天会出陵,却没想到,你会这样出陵。”

荀梅有些惭愧说道:“这些年也让你失望了。”

那人神情骤肃,极不赞同说道:“何来失望一说?今夜一战,你化星为雪,已窥神圣大道,如果汗青神将不是守陵人,不是穿着那身盔甲,未必能胜过你,若以境界修为论,你已经超过了我。”

荀梅闻言微怔,有些不自信说道:“你是说,我已经超过了你?”

那人说道:“你知道我从不说假话,即便是此时。”

荀梅愣了愣,说道:“从十二岁开始,我和你交手一百二十七次,我从来没有赢过,没想到,最后却让我赢了一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