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3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投入差距,技术水平当然逐渐的被拉开了。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如今的涂岸北早不是当年在梦幻集团斗争失败,惶惶然不可终日的样子了。他面色红润,一点也看不出老态,仿佛换发了人生的第三春。一举手一投足,儒雅大气,确实让人心折。

“我来介绍一下吧,这几人都是咱们泛翰研究院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张毅刚,数码相机项目的负责人,已经完成了我们第一支数码相机的系统集成,攻克了数码相机信噪比的问题,将我们的数码相机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了不起!数码相机的研发成功,可以有力的支持光刻机产业,真是太好了!”

坐在左边第一位的张毅刚推了推眼镜,对周硕的称赞毫无表情,只是平淡的说道:“我们目前使用的是多次曝光取平均值的方法来降低信噪比,但这种方法有很大的缺陷,在应用中比较受限制。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通过硬件手段,尽量减少电容阵列中的暗电流……”

张毅刚洋洋洒洒的说了十多分钟,如果是其他的企业开会,恐怕早就被老板给打断甚至是轰出去了。

但是周硕不仅没有对他不合时宜的陈述生气,反而听的非常津津有味。末了更是满脸笑容的鼓起掌来,支持道:“既然已经有了正确的方向,那就继续投入好了。当然,我们的目标不仅是拍出更好的照片,还要拿出更小的体积来。”

“更小的体积吗?项目组里已经有了一些思路,很快就能有成果出来了。”

“涂老,咱们接着来?”周硕兴致勃勃的等着涂岸北继续给他介绍。

“这是陈卓然,别看她是个女同志,但是在射频技术上非常有水平。周总你上次布置下来的六臂螺旋天线,就是她具体实现的。”

“哦?已经实现了?”周硕惊喜的问道。

所谓六臂螺旋天线,这是原来历史上,在2008年由弗吉尼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制成功的天线。这种天线实现了几乎最优化的uwb性能,能比传统天线增强十几倍的灵敏度。在低成本的应用中,这种设计可以被蚀刻在天线罩的内部,或由曲线或曲管构建。它一经面世,就立刻占领了所有手机。

“周总提供的这个六臂螺旋天线性能真实让人不敢置信,我们经过严密的计算和实验,最终找出了它的最优参数。只要取得了这个参数,接下来不同的天线设计只要经过计算改进,都能达到这种性能!”

陈卓然虽然是个女人,人情世故上反倒是比张毅刚要好多了。再说这六臂螺旋天线也确实让人赞叹,她称赞起周硕来,倒是没有心理负担。

“这是……”

“不用说,我知道他。”周硕摆手阻止了涂岸北的介绍,惊喜的笑道:“这位就是北美研究院的负责人,邓中翰吧?我这可是闻名已久啊!”

“呵,我对周总才是真的闻名已久。”

邓中翰过往的历史上被叫做最年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不过比周硕大了三岁而已。两个同龄人相视而笑,倒也都在心里为对方的成就感叹。

“我们北美研究院一直在做数字图像芯片的设计,在得到国内在音频解码方面的支持后,也已经完成了一款影音解码芯片的研发。”

邓中翰看得出来周硕很欣赏自己,他心里也颇为骄傲。毕竟他在伯克利和ibm的成绩有目共睹,自认如果回国创业,未必会比泛翰集团差多少。

嗯,或者说未必就比梦海微电子设计中心差多少吧——他悄悄的把比较的标准下调了一点。

邓中翰并没有因为周硕的重视,就刻意的拖延时间。简单的将他手上的项目做了介绍之后,就把话语权还给了涂岸北。

涂岸北将剩下的几个人也一一介绍了一遍,会议在这时似乎才逐渐进入了主题。

第六百二十二章模块化

涂岸北将自己手下这些人依次介绍了一遍,对于泛翰研究院来说,能拿的出手的项目和成果自然很多,但为何只有这几个人出现在会议室里?

坐在末尾的山诺虽然只是旁听,但仍然止不住的思考着。是这些项目最重要?显然不可能,泛翰集团的立业之本是电子制造业,要说最重要,无疑是光刻机、cvd、离子注入这些核心技术最重要。要说是收益最高?那显然应该是网络设备方面最受关注,泛翰集团去年从欧洲卷走了上百亿美元,70%的收益要归功于网络设备。

要说是前景最好,降低slc的nand闪存成本也是不错的方向,或者oled和sed方向也很好,京东方对下一代显示技术可是望眼欲穿。

但是现在看看这几个人负责的都是什么项目?山诺脑洞再怎么大,也没有办法把他们的项目捏合到一起去。

看看他们有做数码相机项目的,有六臂螺旋天线项目,有影音解码芯片技术,有做gprs导航的,有做嵌入式系统的……

这些乱七八糟的人聚在一起,这是想做什么?要说今天的会议,涂岸北是胡乱找了几个人来凑数,山诺那是第一个不信。

人假假也是个工程院院士,在中国学术界也能算是超级大牛了,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吗?科学家不是领导干部,时间却只会比领导干部们更加金贵。即使是院士级别的大牛,在等车、烧水这样的碎片时间里,也经常会捧着点资料看上两眼的。

在科学的领域里是最残酷的。不管你是什么身份、什么血统或者出身,只要一天不学习。那就会在这个领域里面落后。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一直在进行指数性的增长。等待他们去学习的知识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每一天都在增加。科学家们的精力,几乎永远都是不够用的。

“关于今天这个会,我是有一点想法的,不过在此之前我想给在座的各位说个事情……”

周硕讲美国人决定用政治手段,将泛翰集团网络设备拒之国外的事情说了一遍,在座的科学家们无不是怒目圆瞪、义愤填膺。

不义愤不行啊,他们之所以能拿出超过目前中国平均水平很高的科研成果,因为的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他们手里有钱!

这个钱是哪来的。在座诸位心里都有数。泛翰集团每年的科研投入大致在销售额的20%左右。从1998年到2001年,泛翰研究院获得的投入从25亿美元一路增长到了120亿美元,这里面基本就是开拓欧洲网络通信设备市场的功劳。

那么说扔掉美国市场,我们就干脆抱着欧洲和中国市场过日子好了——抱歉,这样恐怕不行。

和泛翰研究院获得的科研经费翻番增长一致的,是泛翰研究院的人员增长。在1998年的时候,泛翰研究院的总人数大概在一万两千多人。

而到了2001年的时候,泛翰研究院只帝都研究所这边的科研人员,就达到了八千多人。泛翰研究院的总人数。实际超过三万人。

在泛翰研究院的内部计划里,到2006年,泛翰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总人数要达到7万人。

这个数字,是绝不会因为失去美国市场而停下来的。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旦泛翰集团失去了这个扩张速度,恐怕就无法保持目前在电子制造业领域里,在电子消费产业领域里的领导地位。

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司战略一旦确立。就不可能停下来的原因。因为你停下来了,别人还在前进。谁也不可能停下来等你。最后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作为一个电子工业水平落后的国家里。能够领先世界电子制造技术的企业,这就是一场走钢丝的表演。若不全力以赴,下面就是悬崖万丈。

在座的科学家们未必能理解的这么深远,但他们起码知道一个问题,那就是丢失美国市场,自家手里的科研经费很有可能就要缩水。

这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不能忍受的,最有义愤填膺理由的。

科学家们同仇敌忾起来也是很可怕的,一个个瞪着眼睛看向周硕,仿佛就是他不让泛翰集团网络设备进入美国的一般。

周硕却似无所觉,淡淡的说道:“为了应对这个情况,我们决定在中国发起一个舆论攻势,让中国人认清美国人在电子行业里的霸权行径。而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开展一轮商业攻势,准备将目前的手机市场彻底打乱,争取将外资手机公司的份额压缩到最低水平……”

“周总,可是目前手机市场上,销量第一的诺基亚是芬兰的企业吧?销量第二的摩托罗拉才是美国产品……”

“那就当诺基亚倒霉好了。”

周硕没有计较这人打断自己发言的问题,简单的回了一句之后接着说道:“这一轮商业攻势除了我们泛翰集团要推出自己的手机品牌之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项目,那就是推出我们的手机基频平台,形成低价手机平台解决方案。我们手里有gsm技术专利,这几年对arm的cpu架构也有所研究,如果能够将基带芯片和处理器芯片结合,相信能够极大的简化手机设计的技术含量……”

要说到技术,涂岸北和他带来的这些科学家当然当仁不让。但周硕说的这些技术,却让他们有些面面相觑。

一般人们说手机平台,大意都是指手机的软件操作系统。比如说后世的安卓、塞班、ios这一类。但要说到手机基频平台,那说的就是手机的硬件系统了。

手机的基频平台一般就是指手机的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是手机能够实现无线通信的核心技术。一部手机在设计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它的基频技术。确定了基带芯片和射频芯片之后,再有就是设计主板,然后是处理器芯片、各种功能模块搭配上,最后加载软件操作系统,编写驱动和应用。

这些基础的东西具备了之后,手机厂商拿到的手机平台基本上就是一个半成品。只要稍稍的加工,做个外壳、加上电池和屏幕,根据市场取舍各个功能模块,基本上就是一部手机成品了。

在手机市场早期,各大手机厂商基本都是一条龙坐下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手机市场上,只有那么几家大公司的产品。

后来有了这种手机平台方案,手机的设计和制造就变成了搭积木一样的——啊、不,应该说至此手机厂商终于能够专注于满足用户体验工作。

简单的说,就是把手机设计从一种巨大的电子工程设计,简化成了一种电子产品的设计。

从此以后,哪怕是个小作坊,甚至是华强北的某个店铺里,都能生产出一款独特的手机来。

当然,2001年中国的山寨手机还没有崛起,手机品牌虽然不少,各大手机平台也已经粉墨登场,但价格上仍然是高高在上。

其中主要的手机基频平台供应商,就是ti和摩托罗拉,除此之外还有爱立信、诺基亚和联发科等也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可是要推出手机平台,这也不对啊!目前在座的科学家们,好像有几个和手机平台没有什么关系吧?

张毅刚就自问自己的数码相机项目,怎么也和手机平台扯不上关系,奇怪的问道:“周总,既然是要推出手机平台,那我们数码相机项目组能做什么呢?”

周硕想也没想,直接说道:“我需要你们提供一个数码摄像模块,要小型化到能够装到手机上面。”

张毅刚眼神转动,想了又想,说道:“这也不是不可能,可以把数据交给手机的处理器做,但这样最多也就能满足20万像素。恐怕……”

周硕哈哈笑道:“足够了,现在的手机屏幕还没有20万像素呢。”

手机照相功能可是大杀器,周硕心想,自拍对全世界人民来说都是刚需啊!

“那我们影音芯片呢?”邓中翰心下有了一点猜测,不过还是问了出来。

“通过数码模块进行视频录制,真彩色屏幕显示,mp3播放,将这些功能集成到一个模块上,就是你们数码芯片的功能。”

周硕伸手压了压其他想要提问的科学家,笑道:“关于手机基频平台的问题,就让涂老来说一说目前有哪些成果吧。”

“梦海微电子目前已经完成了基带芯片和arm处理器的集成设计,同时完成的还有平台的主板设计。正常来说,一款基频平台解决方案,到此就已经算是完整了。但我们既然要在市场上,给与美国、尤其是ti和摩托罗拉公司以严重打击,就还需要一些杀手锏。”

“这个杀手锏,就是在座诸位项目的模块化了。”

第六百二十三章应变硅

“陈博士你好,你现在已经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怎么样,我们泛翰集团还算信守诺言吧?你这几年专注于cvd设备的研发,不知道下一代的cvd设备是否已经定型了?”

周硕在大会议室里开完了会,将涂岸北和一群科学家送走,山诺也知情识趣的告退了。然而他并没有闲下来多少,要想在国内市场给美国人制造点麻烦,他还有的要忙呢。这不是,很快陈爱华博士就被他召唤了过来。

陈爱华这个人在国内名声并不太响亮,他所从事的研究方向,也没有那么受关注。和泛翰光学的麻友公比起来,同样是晶圆厂核心设备,气相沉积设备的重要性其实不会差太多。

只不过光刻机技术和芯片制程息息相关,而芯片制程又直接决定了芯片的性能,这才让人认为晶圆厂里只有光刻机最重要。

但如果没有cvd,也就是气相沉积设备,那芯片里就永远不会有电路,形成集成电路的二极管也就无从说起。

世界上的光刻机市场上起码还有三家企业在厮杀,尼康、佳能和阿斯麦都有各自的市场,这一世泛翰光电虽然异军突起,但也没能一统江山。

可是在晶圆厂的其他核心设备上,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在半导体生产设备领域,可谓是独占鳌头。

只是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一家企业的出现,却挑战了这个局面。

这就是陈爱华博士在泛翰集团独立出去之后,成立的中诚光电设备公司。

在泛翰研究院完成了0。25微米芯片生产线使用的cvd设备之后。陈爱华博士就得到了一笔来自六耳投资基金“数额庞大”的投资。他利用这笔投资成立了中诚光电设备公司,继续进行着下一代cvd设备的研发。

如今。业内普遍预测在2001年,芯片的制程技术会发展到0。13微米级别。而实际上。泛翰光学也确实进入了更新制程技术的倒计时。

一座直接投资达到三百亿人民币的先进晶圆厂,已经在渤海省的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