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3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那么夸张,只是我这里有一个计划,需要赵襄第一机床厂和奉天机床厂配合。或许会打乱你们之前的计划,不过我会给与相应的补偿。”

“周总你就尽管说吧,奉天机床厂我不敢打包票,我们赵襄第一机床厂肯定没问题!”

山诺是个铁铮铮的汉子,知恩图报在他的人生里是最基本的基本底线。虽然可能要拉上赵襄第一机床厂全体职工冒险,不过这不还有周硕呢么?有这位财神爷在,现在吃的亏总有一天能够补回来。

山诺粗豪的外表下,可是有一颗细腻的内心呢。

第六百二十章投放市场

泛翰集团就算遇到了什么麻烦,可以肯定也是暂时性质的。不用多说,这些年周硕实力膨胀的速度摆在那里,事实也早就证明了他的潜力。

六年时间从一所职高的校长一步步成长起来,如今坐拥数百亿美元规模的企业,技术在全世界都能算得上领先。有这份成绩在,哪怕明天周硕就此破产,身败名裂,后天就有排着队的人要拿钱给他投资。在商场上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君不见那巨人集团倾覆之后,眨眼就又原地复活了吗?

烧冷灶,投机者们早就已经没有了机会。

而这样一个卖给周硕人情的机会摆在山诺面前,再不抓住简直就是智商急需充值。

山诺拍着胸脯,大义凌然的说道:“周总说什么补偿,这是看不起我们赵襄第一机床厂吗?就算一直以来泛翰集团持有的股份都在减少,但目前还持有41%的股份。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企业是国家还是泛翰集团的影响力大,恐怕和股份都是成反比的。”

“周总你这个话,我听着就不得劲儿。合着在你看来,难道我们赵襄第一机床厂在你这里就是外人吗?你有什么计划只管吩咐下来,打个磕巴我山字就翻过来写!”

山字翻过来写,那不还是山字吗?周硕心里囧囧的,脸上当然不可能露出来。

他呵呵笑着摆摆手,说道:“山厂长太夸张了,你先听听我说的要求吧。”

“不过在说之前。咱们先看看这段新闻片。”周硕将手里的遥控器按下,之前暂停的视频接着播放了起来。

客厅正中墙上挂着的巨幅液晶电视继续播放起视频来。这段视频是龚菊欧洲采访的粗剪版,被想先睹为快的周硕要了过来。真正能用来在电视上播放的视频。还要等他们节目组整个从欧洲回来之后,才能真正剪辑出来。剪辑完毕还要送到上面审核,最后播放的时间如果没有过硬的关系,那真要不知道排到猴年马月去了。

但即使是这个粗剪版本,周硕觉得也已经非常有味道了。

事实证明,龚菊确实是一个非常出色而且专业的记者。只要收了钱,她就一定能把事情做好。

从泛翰集团在欧洲市场的受欢迎程度,思科三年前的后门门事件,到最近两年和爱立信、阿尔卡特的合作项目。泛翰集团确实在国人不知不觉的时候就将欧洲通讯和网络设备市场纳入到了自家的怀抱。

这样一个属于高科技的领域,中国人竟然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怎么能不让人欢欣鼓舞?

在2001年之前,中国人活得可是未免憋屈了点。日本人的八八舰队号称亚洲无敌,嚣张的不可一世,就这么一个后世被人笑称为美国舰队东亚反潜扫雷分舰队的货色,当年的中国海军却没有面对的底气。

南联盟大使馆被炸,全国抗议,结果却仍然不了了之。

就在这一年的4月。81192的主人永远的消失在了中国南海。

美国人在911之前,对中国采取的是全面压制的战略。其战略态势,远远要比2014年严峻的多得多。别说争取南海诸岛的归属权和进行大规模扩建,周边国家对中国领海的侵犯简直如同家常便饭。

极为无奈的情况下。中国甚至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提议。

这个年代但凡关心一点新闻的“愤青”,莫不是压抑和愤怒的。实力不济,饱受欺辱。中国人就更加渴望能够在国际上证明自己。

当山诺看完周硕播放的视频之后,他也不禁有些目眩神驰。他知道泛翰集团很强大。在中国的电子制造业上应该算是一手遮天的水平。但具体强大到了什么程度,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看完这个粗剪版的新闻片。作为一个前军人,一家国企的领导者,机床行业抵抗外资的领头羊,山诺更是有些感同身受。

“如果我在中国能够做到泛翰集团在欧洲的成就,想来也不辜负这几年的辛苦隐忍吧?”他攥着拳头,有些激动的想着。

而等到他看见美国人为了阻止泛翰集团的产品进入美国,竟然恬不知耻的使用政治手段,直接禁止产品进入美国——他感受到的不仅是愤怒,还有更多的是震撼。

他和所有听到这个消息的人,心里都有同一种反应,什么时候咱们中国的高科技竟然这么强大了?

互联网在中国还只是刚刚开始普及,在绝大多数人眼里,互联网绝对算得上是高科技行业了。以往在这些行业里,美国企业总是当仁不让的领先。中国企业只能跟在后面,或者做个代理商,或者进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妄图以数量提高质量。

能够在欧洲将美国网络行业领军的思科打趴下,这太颠覆中国人的常识了。

只是国内还有情可原,毕竟是中国企业,本土化做得好,成本低,关系到位,政府采购倾斜之类的,总归都是现成的优势。

但那可是欧洲,泛翰集团在中国的优势在那里可不好使。反而是美国企业,在文化和国际关系上占有优势。

换成自己,能不能有这样的成果?山诺扪心自问,恐怕是做不到的。

“美国人真不是东西!周总你说吧,究竟有什么需要我们赵襄第一机床厂做的?”

“嗯,实不相瞒,我们泛翰集团接下来准备借这个事情,在国内掀起一阵舆论风潮。到时候在电子制造业,对整个美国进行阻击。”

“那么我们……”

“我希望你们能够配合这次行动,把手里的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产品,提前对市场进行投放。你们对数控机床市场造成的冲击,将直接影响到美国工业芯片制造商的利益。像德仪、仙童、issi、altera,这些厂家在工业级模拟芯片和分立元器件、单片机这些市场上有很大的利益。如果我们能够继续扩大战场,将他们在中国市场赶出去,至少要严重威胁他们中低端市场……”

“我明白了!”

山诺重重的点了点头,振奋的说道:“其实以奉天机床集团的产量,配合上我们目前掌握的数控技术,再加上已经大大提高的生产管理体系,完全能够做到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嘿,别说是美国企业、德国企业了,就是同样的国内机床企业现在也没几个我们看得上眼的。”

“行,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周硕高兴的笑了起来。

赵襄机床厂的产品门类齐全,技术上和美国产品相比并不薄弱,只要价格能够降下来,相信很快就能给美国人一个当头棒喝。

就算是有着同样成本优势的中国企业,其技术上也没有办法和赵襄机床厂媲美。

而此时将产品推向市场,对山诺来说也不是不能接受。虽然生产体系还没有完全理顺,产品质量上相比美日德等国尚有一点差距,但这点差距在国内来说,客户是不会太过计较的。

相反,赵襄机床厂如果能够配合泛翰集团,借助这股针对美国电子产业的舆论东风,在营销上面肯定要容易的多。

这一来一回,算下来其实未必就吃亏了。

山诺搓了搓手,想到蛰伏了三年时间,如今终于可以一鸣惊人了,不由得心底兴奋了起来。

“周总,我这就和新松公司以及奉天机床厂联系,看看怎么好好的配合你们这个行动。如果资金上泛翰集团有什么不凑手……”

“这你就放心吧,泛翰集团绝不会有资金问题。”

周硕一脸的斩钉截铁表情,让山诺彻底的放下了心来。不论泛翰集团是不是真的不用担心资金,周硕这个脸面都是要做下去的。就好像那些房地产商,一边和银行哭天抢地的求贷款,一边却一掷千金的买豪车。有的时候,面子就是等于金钱。

泛翰集团虽然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但维持住了面子,也才能维持住这些合作企业的信心。也只有他们有信心,泛翰集团的计划才能顺利实行。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个事情光靠周硕一个人肯定是做不起来声势的。

“那好,我就不多呆了。”山诺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服,就要急急忙忙的离开。

周硕拉着他的手,不紧不慢的说道:“不急在一时,山厂长既然来了,不如多留一会儿。接下来我们泛翰集团内部还有一个会议,讨论配合这次舆论攻势的事情。不如你也来参加,说不定旁观者明,能给我们提提意见。”

“啊,那、那我就不客气了。”山诺大喜,连连点头。

泛翰集团的内部会议,这可是影响重大。有了这种内幕消息,想跟在庄家身后多赚点钱,实在是不要太容易。

“好了,时间也差不多,那咱们就过去吧。”

周硕看了看手表,站起身来大踏步的向着门外走去。山诺看着他的背影,感觉宛如一道山岳横亘在自己面前一般……

第六百二十一章成果

招待所的三楼另一侧有一个相当不小的会议室,二十米长的会议室里,上首的人甚至会有些看不清门口人的模样。当然,一遍情况下,这里的会议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规模。

这间宽大的会议室里,此时只有稀稀落落的五六个人。他们或者低头闲聊,或者随意的看着手里的文件,似乎都没有开始会议的意思。

而首座的上位此时正在空置,显然主持会议的人还没有到。

就在大家等的有些不耐烦的时候,会议室尾端的大门突然被打开了。一个穿着简单休闲的人,身后跟着一个三百多斤的大胖子走了进来。

若非知道这招待所的建筑确实没有偷工减料,恐怕在座的这些人都要担心这楼层地面能不能承载的住。

“看什么啊,我才二百六十斤,很胖吗?我这是壮!”山诺私下里暗哼了一声,心里愤愤的吐槽着。

只是不知道,他用来量体重的秤,是不是最高测量数值只有二百六十斤呢?

当然,众人的目光只是在山诺的身体上流连了一瞬间,很快就集中在了前面那人身上。

“周总……”

“都坐吧,不要起身了。涂老,您怎么也坐在这里了,快来和我一起坐前面来。”

周硕挥了挥手,将要起身那人按了回去,然后又拉着涂岸北坐在了上首的主位上。他向每个人都点头致意了一下,接着说道:“不好意思,刚才有点事情耽搁。让大家久等了吧?”

“哪里,周总事情多。再说我们也没等多久。”

“这位是赵襄第一机床厂的厂长山诺,咱们今天的会议我请了山厂长来旁听。大家欢迎一下!”

周硕指着自觉做到了末座的山诺,很是亲切的介绍道。

啪啪啪——

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这个会议的与会者显然对山诺不怎么感兴趣,应付的意味很浓,基本没有什么诚意。

“嘿,我才不跟一群书呆子一般见识。”他一眼就看了出来,这几个来参加会议的,不是泛翰集团各大单位的负责人或者专业的商业人士。

不用太高深的看人技巧,哪个在商场上混到高层的。会把马屁拍的这么业余啊?还“周总事情多、没等多久”?合着这还是周硕的错嘛,但凡能当上个经理的,就没有话术这么糟糕的。

隔着老远,山诺就闻到了这些人身上那股实验室的味道。新松公司和他们赵襄第一机床厂,也是很有几个这样的“书呆子”。

但是别说,真想做点事情,还是离不开这些“书呆子”。

山诺表面上谦和的站起身来做了圈揖,笑道:“承蒙周总照顾,让我来见识一下。接下来还请大家多多指教了。”

“好了,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我就不继续浪费了。咱们这次会议也没有多少人,就开门见山吧。涂老。是不是您先说几句?”

周硕转过头来,看向涂岸北问道。这几年来涂岸北始终担任泛翰研究院的院长,作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放在哪个大学、研究所的,组织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当个主任、首席之类的一点问题也没有。主持个年科研经费上亿元的项目。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涂岸北在泛翰研究院,每年过手的经费。起码有上千亿人民币以上。这其中既有基础的研发投入,如纳米光栅、石墨烯材料、单晶硅提纯等项目,也有下一代光刻机系统,下一代芯片生产线全线成套技术,下一代无尘室技术,下一代通信系统技术……

可以说从每一项基础技术到系统集成,泛翰研究院几乎就是以一己之力撑起了中国电子制造业的整个体系。

早年有宋老和胡老做内应,有涂岸北充当榜样,有充足的资金和优美的工作环境、优越的工作条件和优厚的个人待遇,泛翰研究院对国内科研院所的挖角力度可是呈现出指数性的增长。

如今帝邮、科大、帝大、华清之类国内数得上号的大学,电子、通讯行业科研人才最理想的出路,第一是出国,第二就是加入泛翰研究院。

如今的泛翰研究院,两院院士就有三十多人,长江学者上百,至于博士生、硕士生和打杂的本科生,根本不可计数。

作为一家研究机构,本科和本科以上文凭占到了99%,这可是大学扩招之前含金量99%的大学生!而泛翰研究院的职工人数,几有万人。

工程院里电子工程学部人身自由的院士,几乎被涂岸北给挖光了。剩下的不是各大学的顶梁柱,就是部队上的御用专家学者。

可以说,泛翰研究院如今已经是除了国家以外,中国电子制造业第二强的科研力量。如果说科研水平,咳咳,说不准还能做做第一。

没办法,这些年国家虽然不穷了,但能分给科研的钱还是不多。而真正能分到项目上的,或许一个院士也就几千万而已。而泛翰研究院这边的院士,每年科研经费哪个要花不光十亿人民币,你出门都不好意思和人打招呼。

这样的投入差距,技术水平当然逐渐的被拉开了。

正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如今的涂岸北早不是当年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