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泛翰集团毕竟是一家私企,中国政府凭借订单获得的尖端技术,又怎么会无偿向他们转让呢?

白石茉莉奈微笑的想着,最终结局一定是中国政府把技术交给一个年经费不过一千万人民币的某个研究所,等上三五年时间出点过时的成果,借此提上几个研究员的职称,然后技术就被束之高阁。而真正需要这项技术的泛翰集团,却会因为投入巨资的项目得不到回报的境地。如果能够因此导致资金链断裂是最好的,不然他们也会砍掉后续研究,以解救早就已经紧绷的资金链了吧。

不管如何,能够在一个多月时间里就开发出0。5微米工艺光刻机技术的企业,实在是太危险了。说起来,白石茉莉奈未尝不是潜意识里就拒绝和泛翰集团竞争,所以才同意了技术转让吧。

总之,这一局我赢定了!白石茉莉奈看着周硕,露出了属于胜利者的微笑。

第三百零八章师资

竞标以尼康毫无悬念的得到标的结束,合同签约也已经是两天以后的事情了。相关的法律事务和细节谈判,仍然持续了很久。

当白石茉莉奈代表尼康公司,在向华晶集团供应四十台0。5微米工艺光刻机的合同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周硕却早就已经不在无锡了。

飞机一路北上,在帝都落地之后,他就转乘汽车出了山海关。经过八个小时的车程,周硕终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绣城。

“周校长、啊,不对!该叫周院长了!”市长江大桥竟然亲自出现在迎接的队伍前面,喜笑颜开的向周硕伸出了手。

虽然确实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但周硕这次回来却并非仅仅只是为了看望家人。江大桥当然也不会因为周硕回家省亲,就巴巴的跑过来迎接。泛翰集团是绣城的纳税大户没错,但周硕可不是省里领导。要说他亲自到门口迎接江大桥还差不多,不管怎么说都没有市长迎接他的道理。

当然,万事都有例外。就像结婚的时候,放鞭炮吵到别人也不会有人抗议。或者过生日的时候,哪怕任性一点大家也都会满足。

有特殊的时间点上、特殊的地方,某些人可以超越社会的阶级,成为大家关注的主角,当然也就可以享受一下超额的待遇。

对于十一月的绣城来说,周硕就是这样的一个主角。哪怕是市长江大桥,也要心甘情愿的把风头让给他。并且安贫乐道的为他保驾护航。

“怎么敢让江市长来迎接我,实在是太让人受宠若惊啊!”周硕连忙伸出手去,和江大桥握在了一起。

江大桥满不在乎的笑了笑。闪开身指着他的身后说道:“在这里别说是我,就是省里领导来了,也得给你这份面子啊!”

顺着江大桥的手,周硕抬眼向后望去。这是一片依河而建的建筑群,从他的位置看过去,穿过铁栅栏的围墙里面,大约两百多米远的地方是一栋瑰丽堂皇的高大建筑物。它的周围环绕着一些比它略微低矮的卫星建筑。更远的地方,则是重重叠叠的楼群和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

这里的景色显然经过了精心的设计,稳重中透着文雅、清新中不失大方。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极广。放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边际。周硕满意的收回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江大桥身后的大门上。

“泛翰电子电气学院,fanhaninstitu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s。”周硕看着大门前,用一整块巨石雕刻的四个硕大的fiee字母。欣慰的笑了起来。

虽然泛翰电子电气学院在名义上。只是渤海大学的一个三本分院。但不论如何,他终于迈出了这一步。从最初的一所小职高,到现在的学院。也许未来这所学院还能发展成大学,进而使得绣城成为中国的硅谷……

当然,这都是很遥远的事情了。如今它还只是一个仍旧处于筹备状态,并且连正式的统招学生都没有一个的学校。整个泛翰学院,目前在职教师将近三百人。这个数量对于一所学院来说还是太少,但单从师资力量来说。却是相当可观。而且等到1996年第一批统招学生入校之后,渤海大学本部还会向泛翰学院支援一大批高校讲师。以弥补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

泛翰学院里面出自帝都各大研究院所的教授和副教授,就占了一半的名额。虽说他们多数都是五十多岁、临近退休的老研究员,本身也是发挥一下余热。但老研究员也有老研究员的好处,耐心细致、责任感强正是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二三十岁正值青壮年的研究员,他们正是出成果的年纪,周硕也就都留给了泛翰帝都研究所。帝都毕竟舞台更加宽广,是创业的好地方。

剩下的一半里面,还有四分之一是来自美国的外教。这些外教可不是光用来教英语的,这些通过朱丽雯教授介绍来的斯坦福教师,每一个人的出国补助价格都是不菲,用来教英语就太奢侈了。实际上,他们才是泛翰学院的主要教学力量。

老教授们毕竟知识体系比较陈旧,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不够快,是无力去追踪业界前沿技术的。而电子技术的特点,就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大学里面学四年出来,也许还没就业就面临了淘汰的局面。这就要求专业课讲师,必须拥有实时更新自己知识体系的能力,才能保障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不至于距离实用太远。

这些外教本身就是实际经营丰富的电子技术人才,到了绣城之后不仅是作为泛翰学院的专业课讲师,同样还兼任了泛翰研究院的研究员、或者是新科计算机公司的项目经理。除此之外,泛翰集团还提供人才借贷服务,把这些外教租借给绣城本地的其他软件公司。

一方面是为了分担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让他们随时保持状态,不至于当老师当的太安逸了。

剩下的四分之一教师,则是周硕从帝都搜罗来的高级教师。不得不说帝都的教育资源实在是太丰富了,临退休和已经退休的高级教师,用来充实一职高简直奢侈的有些浪费。新来的教育局长,甚至三番五次的打电话来询问,周硕是否有把一职高升级为泛翰学院附中的打算。

不然一个职高的拥有的高级教师师资,比全市高中加在一起还多,这让正牌子公立高中脸往哪搁?

这还是幸亏泛翰集团在绣城崛起已成定势,眼看着一职高第一批毕业生不到二十岁的毛孩子,出校门就能拿到一两千的工资。绣城里的家长早就眼睛都红了,1995学年一职高的招生,根本不需要做什么宣传。为了能把家里的孩子送进一职高去,据说几个负责招生的老师家里防盗门都挤坏了好几扇。

最后甚至不得不麻烦教育局,在各初中组织了一次入学考试,按照十比一的比例录取了将近一千人。对孩子的前途家长们倒是不担心,虽然明面上一职高还是一所职高,但他们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升格高中已经是迟早的事情了。这种事情能赶在升格之前的最后一波、或者是升格后的第一波,准是有好处的。

总之,随着泛翰电子电气学院的建立,周硕久违了的“院长”头衔,终于是又回到了他的头上。

要说绣城本地的高校资源并不少,本身就有一所工科学院和一所师范学院,还有医学院和化工学院。大专也有师专、畜牧学校和电校等等。但在江大桥眼里,连正式学生都还没有一个的泛翰学院的重要性,却是这些学校比不了的。

无他,泛翰学院的成立,标志着绣城未来二十年支柱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向的确立。如果说泛翰集团之前的崛起,只是周硕个人的成就,那么当泛翰学院开始源源不断制造人才之后,在电子产业上的发展就是整个绣城的事业了。

如果江大桥还想在绣城干下去,也许未来十多年时间里他的仕途能够走到哪一步,就要看泛翰集团能够壮大到什么程度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江大桥别说只是来迎接一下周硕了,就是让他亲自主持泛翰学院的开幕,都是心甘情愿的美差才是。

周硕的回归正是在泛翰学院筹备事务进入尾声,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来做最后一锤定音的工作。他这个堂堂院长,总不能始终不露面啊。

“说起来惭愧,我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好好参观过泛翰学院。”周硕摸着学校的大门,遗憾的说道:“我这个院长,当得实在是不称职。”

“周院长说的哪里话,这泛翰学院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哪个不是你亲手挣出来的?这里的每一位老师,哪个不是你聘请来的?”江大桥呵呵笑着宽慰他说道:“如果周院长不嫌弃,今天就让我来带你参观一下吧。说起来不好意思,我可是泛翰学院的常客咯!”

周硕愣了愣,不由哑然失笑。江大桥这个姿态,实在不像堂堂市长该做的事情。倒不是说他反客为主,而是他明为带路实际上却是在邀功啊!

什么“常客”,说到底还不是在显示江大桥对泛翰学院的关注?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就建成这么一片宏伟的建筑群,确实是绝对离不开市府的支持。可他堂堂市长,至于要把功绩这么**裸的摆出来嘛……

周硕在绣城一向秉持的都是低调策略,连忙摆了摆手说道:“江市长太客气了,我怎么受得起!”

“受得起、受得起!”江大桥不由分说的拉着周硕,就向学校里走了进去。两人快走几步,拉开了和后面人的距离,江大桥这才接着说道:“说起来,有件事我还想和周院长商量一下……”

第三百零九章散步

“哦,江市长请说。”周硕倒是没有拿架子,很痛快的点起了头。江大桥堂堂绣城市长,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也不是啥大事。”江大桥嘿嘿笑了两声,商量似的说道:“你看你一职高也用不了那么多老师,能不能给市里的其他高中分一分?”

周硕愣了愣,这倒也是。自己光顾着发展一职高的一亩三分地,六七十个帝都来的高级教师,放在渤海省里都算显眼的了。正常一所高中,最多也就是十来个高级教师,两三个特级教师——有的甚至根本没有。一职高自己就占了五六所高中的量,可不是堪比全市水平了么。

“这倒也不是不行,不过有个问题——”周硕边走边点头说道:“这些原本都是帝都临退休、或者退休返聘的教师,泛翰集团也是出了一个比较可观的报酬才聘请了过来。如果市里给的工资少了,恐怕人家不会同意。”

“不知道你们给出多少工资?”江大桥呵呵笑道:“托软件园项目的福,市里最近手头宽裕了不少。再说高级和特技教师本来就稀罕,多出点倒也不是问题。”

周硕伸出三根手指,说道:“高级教师基本工资是三千,特级教师的是五千。除此之外还有各种福利,和根据班级学习成绩发放的奖金。”

“三千?五千?”江大桥吓了一跳,这不是比他这个市长的工资还高了吗?什么时候,教师的工资都这么高了。就算帝都来的也没这个价啊!

“这也太多了吧?别说高教了,特级教师市里一个月也才一千多块而已。”江大桥有些沮丧的摇了摇头,倒不是这笔钱市府拿不出来。但如果这些教师的工资不变。那系统内的高教、特教要不要跟着涨?高教特教涨了,中级教师、普通教师和教辅要不要涨?这就是政府事务的困难之处了,牵一而发动全身。全市教职工的工资都跟着涨,那可就是大工程了。

周硕摇了摇头,认真的说道:“毕竟都是背井离乡来支援咱们绣城教育事业的,开的少了也对不起人家不是。”

“那,倒也是。”江大桥无奈的点了点头。失望的说道:“看来这事儿还得谨慎一些,先不忙吧。”

俩人说道这里,周硕突然站住了脚步。他低头沉思了一阵。然后对江大桥说道:“江市长这么一说,其实我倒有一个想法。如果市里同意的话,这批教师可以算作是借调,不用政府掏钱也行。”

“哦?周院长有什么好想法?快说说。”江大桥连忙点了点头。兴奋的问道。

周硕摆了摆手。不好意思的说道:“算不上什么好想法,就是一点愚见。您知道,现在好多学校虽然说已经开了计算机课,但一是设备不行,计算机价格昂贵而且性能不足。二是师资不行,计算机课教师培训不足,学校也重视不够。”

江大桥点了点头,周硕的起家过程他是心知肚明的。当初怎么从二高中到了一职高。并不是什么隐藏很深的秘密。他说的这些弊端,也确实都有。但每年教育经费就那么多。说实话没有挪用他都已经算是很不错了。一套电脑少的八千、多的一万多。一个学校配一个机房就要六十多万,全市七所高中要配完少说也要五百万!

1995年敢花500万给学校配机房的,不能说没有,但肯定不在还能饿死人的东北。

周硕不理江大桥心有戚戚的表情,接着说道:“泛翰集团可以为全市七所高中每所捐赠两个机房,同时负担计算机教师的培训。但是有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增加计算机课的课时,并且保证计算机课的重要程度。如果市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我可以把一职高的高级教师借调一部分给其他高中。”

“这……”江大桥不由得犹豫了起来,计算机课毕竟不是高考科目,在高中学业中增加计算机课的比重,肯定会影响到文化课的学习。而愿意上高中的,多数肯定都是希望能够考大学的学生。说的不好听一点,高中把计算机当主要课程,纯粹就是不务正业。

不以考大学为目的的高中课业,全部都是耍流氓嘛。

这可不光江大桥一个人的看法,而是整个社会的看法。自恢复高考以来,大学生在中国社会里的待遇,就惹得多少人眼红,成为贫家子弟提高社会地位的上升通道。虽然升学率非常的低,以至于被形容成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但绝大多数人仍然削尖了脑袋往上钻。

在这种氛围下,要想增加高考不考的计算机课比重,不仅学生会抵制,恐怕连老师都不会同意。要知道各班的升学率,可是直接关系到老师的奖金的。

别看江大桥是堂堂市长,但这种逆潮流行事的做法,还是不敢轻易决定:“这恐怕不太合适吧,如果计算机课太多,肯定会影响到高中的升学率。不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不会同意的。”

周硕摇了摇头,对江大桥有些失望。江市长其实人不错,心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