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电子重生- 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石茉莉奈摇了摇头,将这个疯狂的想法抛之脑后。光刻机向来是不愁卖的设备,没必要这么拼吧。

但是……

她这时又想到城三太郎的报告来,泛翰集团把价格压的这么低,是否正是说明了他的资金链很紧。急需这笔业务来弥补研发投入呢?

白石茉莉奈越想,就越觉得有这种可能。

可是两百万美元一台的价格,实在是太低了,低的尼康甚至会没有什么像样的利润。这对一直以赚取超额利润为荣的光刻机事业部来说,委实是个难以决定的判断。

究竟是要扼杀一个潜在的竞争对手,还是以眼前的利润为重?

能够如此纠结的,也就是白石茉莉奈一个人罢了。在阿斯麦的奥兰多听到泛翰集团的报价之后,直接就失望的摇了摇头。

原本阿斯麦的性价比对尼康来说就不占优势,如今再有泛翰集团这匹黑马。恐怕真的要告别竞标了。

他摇了摇头,失望的用德语骂了一句土话,靠在椅背上向旁边的白石茉莉奈看去。说实话,八十年代日本产品确实是以物美价廉著称。但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美国爸爸的压力下,日元不断升值并且经济泡沫越吹越大,很快人力成本就赶上了国际水平。

及至九十年代中期。日本人的月薪普遍要从两千美元起跳。再加上其国小地瘠、资源稀少,成本优势就彻底谈不上了。这也是为何日本人在九十年代大扩张。在全世界投资设厂的原因。随着日本企业的大逃离,日本经济空心化、经济泡沫破裂。最终导致了“失去的二十年”。

尼康挺过了九十年代初的疯狂经济过山车,人力成本反而因此有所下降。再加上在光刻机的生产上,尼康一贯秉持的就是自力更生政策。不像阿斯麦成本最大的光学系统部分,反而是来自卡尔蔡司。所以只要日本人想挤,成本就像*沟,总是能挤出来一些的。

“白石部长,要不要给鹤田专务打个电话?”永山绚斗在白石茉莉奈身边,轻轻的请示道。

“先观察一下情况,咱们再研究一下,其他部分还有哪里能多争取一点。”白石茉莉奈固执的摇了摇头,一亿三千万的价格基本已经是她权限的底线了,再想大幅度下降无疑是需要更高级别的干部授权才行。如果那样,自己在这个项目里的表现,肯定是会被扣分的。

“嗨!快把评标文件拿出来,我们要再研究一下!”永山绚斗回头对身后的队员吩咐下去,一群人围起来愁眉苦脸的又计算起来。

“部长,你看这里。”一个队员指着自己手里的文件,放到白石茉莉奈的眼前说道:“光刻机使用的分光镜光学镀膜,这是我们尼康的专利产品。即使中国人要求转让光刻机制造技术,仍然需要向我们购买或者缴纳专利费。您看是否可以……”

“三年、不,五年。”白石茉莉奈爽快的点了点头说道:“在这里增加五年的专利授权,这样我们可以增加多少分数?”

“2。5分。”队员运指如飞,在计算器上算了一下,重重的说道。

白石茉莉奈露出一个大大的微笑,点头肯定道:“呦西!这里有2。5分了!好好干,我们再找出一些加分点来!”

“嗨!”周围的日本人齐齐应一声,继续埋头拼命翻着文件。

很快,就又有两个人找到了三处类似的专利授权,使得尼康的加分项又增加了十分。

然而除此之外,一时却再也没有其他的加分点被发现除了。而尼康想要拿下华晶的这笔订单,就必须再增加至少二十三分才行。

白石茉莉奈有些焦急的给部下们鼓着劲儿,混不顾这些人瑕疵欲裂的表情。这也算是日本职场的一贯做法了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做不来日本人的。能够来到中国负责竞标的,全部都是在承受压力方面的佼佼者。那些脆弱的人早就已经自挂富士山了,是不会出现在竞标队伍里的。

永山绚斗一目十行的扫视着评标文件,渴望在字里行间找到一点点能够用来加分的条目。直到翻到其中一页,突然愣住了。

他忍不住颤抖了一下,偷眼看向白石茉莉奈之后,又连忙小心的把目光移到了文件上。明明想翻开下一页,却无论如何也下不了手了。

“永山君,有什么发现吗?”白石茉莉奈很快就发现了他的异常,连忙看了过来。

“白石部长,您看这里。如果我们……”永山绚斗有些颤抖的向白石茉莉奈公布着自己的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提供纳米光栅技术的话,根据评分规则可是足足能够加20分!”

“纳米光栅技术!”白石茉莉奈愣了愣,忍不住震惊道:“中国人想要做什么!”

作为尼康光刻机事业部的部长,白石茉莉奈当然知道纳米光栅是做什么用的。光刻机镜头加工、或者说整个光学工业生产,其实可以分为两个难题。

一是定位,光学加工车床使用的电机,是定位精度的保证。直线伺服电机的如果一个螺距是4mm,使用dsp细分芯片控制下,就能把一个螺距细分成6400份。每一次脉冲,就只能前进一个螺距的6400分之一,也就是625纳米。

但是怎么知道这次脉冲是否刚好跑了625纳米?如果需要的不止是625纳米呢?如果需要定位的位置在630纳米的位置呢?

这个时候,就需要测量技术上场了。纳米光栅技术,直白来说,就是以某种原子为尺子,去测量加工的精度。这种尺子会根据原子种类的不同,导致测量的精度也就不同。1995年日本人在制造光刻机中使用的技术,大概能够测量120nm的误差。这在瓦森纳协定中是严格禁止对华出口的,当然这个协定还要等一年时间,在1996年11月才开始实施。

在此之前,日本只是作为美国爸爸的小弟,自觉自愿的在实施对华禁运而已。这个禁运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真要是想耍流氓,不论是非正式渠道的走私,还是转口第三国,并不是那么难以打破的。

比如说在1994年到1996年瓦协生效之前,由于巴统的终结对俄出口是放开状态的。而俄罗斯对中国出口,同样也是放开状态。只不过这个时间段里,中国自己根本没有产业升级的动力,科学家都饿成狗了,哪里有动力去买那些高大上的设备。

白石茉莉奈脸上露出复杂的神色,看着评分标准里的“纳米光栅”四个字,迟迟犹豫不定。

第三百零七章胜出

“部长!”永山绚斗有些紧张的看着白石茉莉奈,时间已经不多了,如果不能在方剑阁宣布结果之前做出决定,事情就要无法挽回了。

“中国人如果妄图凭借一两项技术的突破,就想在高科技产业追赶上我们的进度,这是不可能的!”已经赌上自己人生的永山绚斗,当然不可能放任一亿三千万的大单从他面前溜走。这笔业务如果能够经过他的手搞定,不说在资历上将画下多么浓墨重彩的一笔,单说业务提成就能让他在银座八丁目,找最高级的孃王包上一整年!

当然,穷逼的永山绚斗也就是想想罢了。早在90年他在东京花8000万日元买下的房子,第二年就跌剩下两千万。由于贷款了6000万,他卖掉了房子还债,剩下这笔钱恐怕到死都还不完呢。

不管怎么说,这次的竞标对他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虽然大头肯定是白石部长来拿,但说不好还能给他剩下一口汤呢。如果后续909工程那一百台光刻机也业务也顺利拿下,那还清银行贷款也就指日可待了。

白石茉莉奈神色复杂的看了永山绚斗一眼,这个决定实在是太难下了。她感觉自己仿佛落入了一个蜘蛛网,前后左右不论如何选择,必然都会落入到难以预测的境地去。

如果她选择放弃竞标,泛翰集团得到这个项目,研发投入得以弥补。那么尝到甜头之后。他们肯定还会继续投入。在0。35、乃至0。25微米工艺的光刻机市场上,继续挑战尼康的霸权。以中国人的人力成本,也许这八千万美元说不定会有四到六千万的利润啊!

但是如果选择拿下这个项目。就要向中国提供纳米光栅技术,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更加无法预料了。也许中国人只是按照技术难度,把可能的选择都列了出来。拿到纳米光栅技术之后,反而束之高阁。这在中国,似乎不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但是,也有可能在得到纳米光栅技术之后,中国的精密加工能力突然就得到了提高。这在过往的历史上。也是有着先例的。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白石茉莉奈咬了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加上去。”她向永山绚斗狠狠的点了点头。说道:“我们可以向中国人提供一批资料,但不会有成品。这一点要说明了,我们可以提供纳米光栅的技术资料,但工程成品不会提供。”

“哦。好!”永山绚斗神情一震。兴奋的点了点头。

不得不说,白石茉莉奈这一手实在是太漂亮了!纳米光栅的原理就在那里,在各国学界并不是什么秘密。找一个懂专业英语的硕士生,就能翻译出一份完整的原理说明来。但全世界能掌握这个技术的有几家?中国作为大流氓之一,不还要眼巴巴的指望从日本人手里买?

只给资料,不给工程样机,这里面可以动手脚的地方就太多了。不说给出几个错误的关键数据,只要含糊一些就够研究人员喝一壶的了。有些设备零件都是一样的零件。装配不同精度就能降低一个等级。涉及到纳米光栅这样的高精度测量设备,那讲究就更多去了。

中国人拿到资料。消化理解就要一两年。等做出成品来,说不定光刻机都换了两三代了。到时候新的高精度纳米光栅,自然会把这些老技术扫进历史垃圾堆里去。

以中国的技术基础,她有自信再次把他们甩的远远的。

方剑阁让人将四家公司的最终评分抄录到黑板上,然后站起来扫视一番之后说道:“经过一天紧张的竞标,华晶集团采购光刻机项目总算进入了尾声。如果没人对竞标过程表示疑问,接下来我们就要宣布最终结果了。”

白石茉莉奈向永山绚斗点了点头,只见他高举着手站起身来,大声打断了方剑阁的话道:“对不起,请允许我打断一下。我们尼康公司,希望能够修改之前的技术服务内容。”

方剑阁挑了挑嘴角,假意楞道:“怎么,尼康公司想要推翻自己的竞标文件吗?”

永山绚斗尴尬的笑了笑,按常理来说竞标文件是不能更改的。但光刻机卖方市场就这么大,什么规矩还有尼康自家规矩大?往常往外卖光刻机,尼康也是少有走竞标过程的。如今被方剑阁挑了刺,也难怪他会不好意思。

“并非是推翻竞标文件。”永山绚斗斟酌着词句,强辩道:“而是对已经提交的文件没有填写清楚的地方,进行相应的补充。我们的人员刚才发现,有一些我们能够提供的技术,之前由于疏忽导致了文件填写错误……”

永山绚斗脸不红心不跳的扯着谎,好在方剑阁也不想让上钩的鱼再跑了。顺水推舟的点了点头,同意了尼康的要求。

尼康重新提出了五项技术转让协议,所以说有些事情难就难在一个开头。连0。5微米工艺光刻机的成套技术,尼康为了订单都同意了转让。接下来这些“非关键”技术,当然转让起来就更没有心理负担了。

“棱镜涂层技术专利、二次曝光对准软件专利、纳米光栅技术……”

方剑阁见到永山绚斗提供的补充文件,不由得愣了愣。他虽然对光刻机科技了解的不深,但在设计评分标准的时候,纳米光栅技术可是周硕亲自关照要评一个高分的。之后他也亲自了解了一下,却不认为日本人会把这种要命的技术,真的敢提供给华晶。

要知道,别看日本人现在叫嚣着“日本可以说不”,但只要美国爸爸紧紧狗链子,还不是分分钟回去跪舔?

一只狗有这个胆子,敢把美国人绝对不许出口的设备,提供给中国人吗?

他却忘了,日本人是条狗没错,但却是条疯狗。敢向苏联提供高精度数控机床的主,会在乎向中国提供纳米光栅吗?要日本人懂得什么叫做长远的战略眼光,那实在是太强人所难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对此都乐见其成的。泛翰集团的竞标队伍里,每当方剑阁宣布一项技术,很快就会有人翻找到相对应的分数。前面两项技术全都是两三分的小加分项,倒还可以松上一口气。但从纳米光栅技术一出来,周硕身边立刻响起一片吸气的声音。

一个纳米光栅技术,竟然就弥补了两千万美元的差距。这对泛翰研究院的这些研究员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整个泛翰帝都研究所一共才花了多少钱?这笔钱换成人民币,一亿七千多万足够组建一个国家实验室了!

在1995年的中国,就算中科院、工程院的双料院士,也未必能拿到这样一笔巨额研究经费。

何况纳米光栅在技术服务规则里,可是足足有二十分的评价。只这一项技术,就让尼康追上了泛翰集团。眼看着八千万的大单从眼前溜走,失望的情绪从竞标队伍里弥漫开来。

“周总,我们也再检查一遍吧!”麻友公紧张的说道:“即使尼康同意了提供纳米光栅技术,目前也没有形成绝对优势。他们能够找到加分点,我们也一样可以的!”

“是啊周总,我们的利润即使是八千万美元依然很丰厚。要我说,未尝不能再降低两千万。”江清月拿着计算机紧张的计算了一下,说道:“如果我们使用国产镜头原料,起码总价能降下5%来……”

周硕和笑扉扉对视了一眼,虽然俩人都紧紧的绷着面皮,但近在咫尺的情况下仍然能看到对方眼里的笑意。不过戏还没演完,他只好强忍着,装作悲痛的说道:“不要再说了,如果低于八千万美元,我们前期的科研投入成本是出不来的。”

和周硕这边哀鸿遍野不同,反观尼康那边,白石茉莉奈在作出决定之后,总算放下了心里的负担。她风情万种的翘起了二郎腿,后背稳稳的靠在了椅背上,硕大的车前灯由此显得更加挺拔丰满起来。当听到泛翰集团席位上传来的声音,她微笑着抬头看了过去,嘴角不由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泛翰集团毕竟是一家私企,中国政府凭借订单获得的尖端技术,又怎么会无偿向他们转让呢?

白石茉莉奈微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