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夫小农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旺夫小农妇- 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肉,她不经意扫了一眼猪肉忽然没忍住又是一阵恶心,吐又吐不出来,就是恶心得难受。

姜氏见了诧异,寻思着不管是吃坏了还是睡着凉了也得熬些药才是,不能不管不问啊,她瞅了一眼韦老二,“老头子,去吴家村把吴大夫请来给甜娘瞧瞧,可别让她拖坏了身子。”

韦老二赶忙起身去了,待吴大夫提着药箱子来给金恬把脉时,竟然真的给金恬把出了喜脉!金恬倒是有些心理准备,虽有些忧愁也有些欢喜,坐在那儿还算淡定。

可是姜氏就不一样了,吴大夫收了钱还没走出院,她就跑出屋咋咋呼呼,“甜娘她怀孕了!甜娘她怀孕了!村里那些人都是胡说,说什么甜娘身子不济事,还不知要调理多久哩,有的人甚至还说甜娘这辈子都不一定能怀上。可这不就把出喜脉了么,甜娘来咱家两个月都不满呢!”

韦老二也是眉开眼笑的,他说不出别的话来,只道:“好,好,咱家要添丁了,咱俩要抱孙子了,哈哈。”

韦小妹也是欢蹦乱跳的,跑到金恬面前大声道:“二嫂,没想到我说话还挺灵验的,你还真是怀孕了呀!”

金恬只是淡然一笑,“瞧你,之前还真当我怀不了孕?是女人都要生儿育女的,只不过迟早的事,不必大惊小怪。”

“哎哟,二嫂,你可不知道爹娘盼了多久,从我大哥只有十五岁起他们就念叨啥时候迎儿媳过门啥时候抱孙子,这都六年多了,现在爹娘肯定要把你当大宝贝疙瘩疼着!”

韦小妹这话金恬听着没太在意,在屋外的姜氏和韦老二也觉得理应如此,可是在院子里晾晒衣裳的杨梅儿听到这些有些不痛快了,她是新来的儿媳,没感觉到被公婆疼过。

这会子姜氏和韦老二还在那儿乐呵呵地说要抱大胖孙子了,欢喜得根本合不拢嘴,还说得赶紧给孙子做小老虎衣和老虎鞋。杨梅儿听了直言道:“爹、娘,你们咋知道到时候会抱大胖孙子,也有可能是大胖孙女呀。”

姜氏当即脸一垮,嚷道:“一定会是大胖孙子,闭上你的臭嘴!”

杨梅儿被嚷懵了,完全说不出话来。

韦老二见姜氏脸变得太快,打圆场说道:“要是孙女的话,也照样可以穿老虎衣老虎鞋的。”

姜氏很不乐意,剜了杨梅儿一眼,暗道,怕是你杨梅儿巴不得你二嫂生女娃吧,这对你有啥好处?

杨梅儿瞧了婆婆那眼神,好似想剜掉她的心,她赶紧晾完衣裳跑自己屋里去了,气呼呼地吃着新炒的花生,还委屈地小声嘀咕道:“我说错了么,生男生女谁晓得,婆婆又没钻进二嫂的肚子里瞧个清楚,就知道对我凶!”

杨梅儿委屈,姜氏生气,不过姜氏只气了一会儿,韦老二哄了几句,她又开心起来,跑到金恬的屋里,笑眯眯地问:“甜娘啊,你这早饭还没吃呢,你想吃点啥,我给你单独做。”

金恬这会子真没啥胃口,道:“娘,不用麻烦了,我只想喝些粥,我自个儿去灶房盛就是。”

姜氏寻思着也是,刚才金恬还恶心着,这会子应该是没胃口的。见金恬站起来要去盛粥,她忙扶着金恬坐下了,“你好生坐着,我去给你盛。”

金恬想自个儿去,可是姜氏已经跑出去了,那欢喜的样子真是难得一见。姜氏给金恬盛好粥再夹些小咸菜,走到门前见韦老二还在那儿腌肉,便道:“老头子你快些腌,待会儿甜娘要在门口走动走动,一瞧见肉又该恶心了。还有,你腌好了肉后就去镇上一趟,买些红糖红枣,我瞧着甜娘脸色都苍白了,这可是血气不足。”

韦老二听了忙问:“气血不足是不是还得吃银耳炖莲子?”

“应该得吃,再贵你也要买些来!”姜氏说得可认真了,韦老二赶紧忙着腌猪肉,巴不得立马买来炖给金恬吃。

屋里的金恬听了真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了,这会子去拦着或许还会惹公婆不高兴,只能由着他们去了。姜氏端来粥,她接过来一口一口慢慢地吃,姜氏就在旁满脸带笑地瞧着,金恬被婆婆瞧着不自在了,笑道:“娘,你不必太挂心,每个女子都要生儿育女的,我没那么娇气。”

姜氏有些不好意思了,“再不娇气的女子怀了孕也得好生照顾不是?你吃你吃,我不吵你了。”

中午,金恬在饭前吃了红枣喝了红糖,吃了午饭后,又喝了银耳炖莲子,她都要撑坏了。杨梅儿时不时瞧瞧她的碗里,一副馋得不行的样子,金恬见了问道:“梅儿,瓦罐里还有,你想吃就盛点吧。”

杨梅儿红了脸,“我……我不想吃,剩的那些你晚上还得吃吧。”其实杨梅儿是怕公婆说她,她讪讪笑了笑,跑出去帮姜氏一起磨面。

下午,韦仲勤和弟弟卖炭回来了,还买回来一些过年必需品,炮竹、香火、糕点、瓜子、冰糖、茶叶等,另外还买了几副漆木簪子和冬日妇女们爱戴的宽抹额。

姜氏见了这些东西挺欢喜,拉着仲勤说:“你现在就赶紧放封炮竹吧,你要当爹啦!”

“啥?”仲勤怔了一下,没听懂。

姜氏拍一下他的脑袋,“哎哟,我这傻儿子,咋听话都听不懂呢,我说你要当爹了,甜娘怀上娃儿了,吴大夫早上来把过脉的!”

仲勤呆若木鸡,然后突然冲进堂屋,见金恬正在烤着炭火,抬头朝他微笑着,他一下窜到她的面前,“娘子,娘她说……她说你……”

他结巴得说不出话来,金恬起身扶他也坐下,“瞧你,我不就是怀孕了么,你别激动,当爹可得有当爹的样子。”

仲勤低头看看自己,羞涩地说:“我……我这样就要当爹了,也不知我能不能当好。”

金恬简直想笑,“我相信你一定能当好的,你放心吧。”

仲勤听着一个劲地傻笑,想到自己快有儿女了,他一时还真有些不知所措。

接下来的日子,金恬如同国宝一般被公婆和仲勤细心呵护着,好生照顾着。这个年也过得格外轻松,因为谁都不让她干活,她每日只需烤烤火,缝缝小衣裳便可,另外就是不停地吃,不停地喝,没办法,公婆和仲勤的热情让她无法拒绝。

从大年初一到十五,家里除了她轻闲,其他人都很忙,亲戚来了要好生招待,有些客人还得一请三接。当然,他们也要去亲戚家做客。姜氏不让金恬出门受凉风,所以今年仲勤没有去亲戚家拜年,他要陪着金恬,出去拜年做客的事由他爹和季秋包办。

虽是过年期间,仲勤也没放下他的手艺,一得了空就和他爹、季秋一起做黄包车,这段时日,他爹和季秋也都学会了这门手艺。

转眼到了正月十六,金恬开始了创办商行的计划。首先由仲勤去把金香、韦保田、韦保业以及大昌、小昌叫来了,然后一群人坐在堂屋里,等着听金恬如何安排。

金恬心里早有了详细的计划,这会子她喝了口水,俨然一副当家作主的模样,轻松地说:“之前我与仲勤商量过,就是想把咱们的买卖做得更大更有模有样,这样一来名气大了,咱们商行的生意就会愈来愈红火,以后不但不必愁吃愁穿了还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她此言一出,大家的脸色由惊到喜,他们可从来没想到韦家也能办商行,听金恬这意思,这其中还有他们的份呢。

金恬接着道:“首先需要大家同心协力盖五间棚子,这是办商行起步必要之所,到时候挂上‘仲勤商行’的大牌子,但要分成五部分,有车行、嫁娶行、布行、杂货铺、红白喜事一条龙,至于哪家得哪个得按抓阄而定,但车行必须是我和仲勤的,希望你们理解。”

韦保田、韦保业和大昌、小昌听说这一部分是他们的,心里早乐开了花,这会子金恬说车行是她和仲勤的,他们哪里还会有半句话说,都连忙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金恬想了想,道:“另外,我公爹和季秋也会做黄包车,以后但凡他们做的车子仲勤都会以一两银子的价格收下来。爹、季秋,你们没意见吧?”

韦老二摸着胡子笑道:“我这个当爹的怎么会有意见,一两银子一辆车,我这赚大了呀。”

季秋也跟着乐呵,“以后下雨天闲着我还可以赚外快呀。”

姜氏对这自然没意见,可金恬把买卖分给韦保田兄弟和大昌兄弟们她心里却有些不痛快,这些可都是金恬和仲勤、季秋三人撑起来的,现在分给韦保田家和金家可不能白给呀。要是以前她肯定直接反对,现在金恬有孕在身,她一直真心疼着,这会子也不好说反对的话,而是笑呵呵地插话道:“甜娘,大昌小昌是你娘家哥哥、保田又是你姐夫,你是个善心人,希望他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但他们接手一部分是不是每年都交点……”

金恬心领神会,点头道:“娘,你的提议很好,要不这样吧,只要大家买卖做得下去,以后每年给我家二两银子,如何?”

韦保田和大昌这些日子早尝到做买卖的甜头,二两银子不算什么,他们都抢着说好,没有丝毫异议。韦保田还说了不少感激之言,毕竟他弟弟想要早些成亲必须靠做买卖挣钱,否则还不知要等多久。

抓阄开始了,金恬把之前做好的阄撒在桌上,因为车行是自己的就不必抓阄,她扔下了四个,说:“姐夫,你和保业没分家,这阄就由我姐来抓吧,以后分家想怎么干由我姐说了算如何?”

韦保田、韦保业齐齐点头,看着金香,金香有些紧张,伸手随便抓了一下,她抓着还不肯看,想先看别人抓的是什么,可把大家逗乐了。大昌和小昌两人你推来、我推去,最后还是由大昌来抓了阄,因为他们也没分家,得共着一个。

之后金恬让季秋来抓,虽然仲勤和季秋这对兄弟都成了亲没有分家,但分家是迟早的事,而且最近做买卖季秋出了很大的力,他一直忙前忙后没闲着,他自然能独得一份。

其实季秋和杨梅儿也不知得哪样好,没啥特别期盼的,所以季秋想也没想就随手抓了一个。还剩了一个,大家以为由姜氏和韦老二来抓,可是韦老二连连摇头,说:“我年纪大了,种点田地就行,做买卖的事就由你们来吧。仲勤和季秋以后肯定忙得很,我一得空就帮帮你们,再者,我不是做一辆黄包车能挣一两银子么,嘿嘿,我老两口攒着点到时候给大贵娶媳妇。”

姜氏也点头道:“我们老了折腾不动了,你们再分分吧。”

其实金恬早想到会是这样,她心里是有打算的,她瞧着韦小妹,“小妹,你来抓一个吧,虽说你还有两个多月就要出嫁了,但你也姓韦呀,吴家虽说家境还可以,那是因为他家就那么一个儿子,两位姐姐还都出嫁了,你嫁过去后也只能跟着下地刨食,我瞧着你也是个会做买卖的,你就抓一个吧。”

金恬觉得自己娘家有份,姐姐家也有份,那么小姑子也可以有份的,何况她与小妹相处融洽,两人亲得像姐妹一般。

韦小妹悄皮地托腮道:“这样好么?”

姜氏戳一下她,“好不好你也得抓,到时候你哥哥们都过得好,你可别还扛着锄头下地累死累活。”由此看,姜氏很赞同金恬这么做,因为姜氏平时挺疼这么个小闺女的。

韦小妹可不是矫情之人,让她抓她就抓,而且一抓来就急着打开看了,“呀,我抓的是‘布行’,这个好啊,没事我就在棚子卖布,那个……吴家小子可以挑着出去卖,嘿嘿。”

季秋心里庆幸自己没抓“布行”,他可不喜欢,他比较喜欢“嫁娶行”,因为他可以在外忙着抬轿迎亲,杨梅儿可在家卖那些嫁娶必需品。杨梅儿推了推他,他赶紧打开了纸团,“果真是‘嫁娶行’,正好是我想要的呢。”

杨梅儿不知哪个好,听季秋说抓到了想要的,她坐在旁边也跟着开心。大昌这会子也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纸团,“‘红白喜事一条龙’,这个……其实……我不太懂这个意思。”

金恬解释道:“其实这个挺好的,就是哪家办红喜事或白喜事不都得宴请客人么,然后你帮他们置办,给他们做饭、安排客人的座位,这样雇主就不必操心安排座位的事,因为平时他们自己没安排好就得罪了人,这样由你来安排了,雇主既不得罪人又省心,价钱你早早与雇主商量好。要知道每年不知有多少人成亲呢,也有很多老人西去,这个买卖肯定能火。”

这时小昌纠结了,“甜娘,听上去这买卖应该还不错,可我和大哥两人忙不过来呀。”

“你可以雇伙计干呀,季秋也得雇人,否则他的迎亲队由谁抬轿?你们以‘仲勤商行’的名义雇人,因为大家各行的统称为‘仲勤商行’,旗子举得大,买卖才能做大,但付伙计的工钱由你们自己出,挣的钱也是你们自己得不是?”

小昌转了转眼珠子,“雇伙计倒不难,村里那么些闲人,每日给十文的工钱都有人干,就是……一桌酒席该收雇主多少钱?”

金恬拿出算盘拨了拨,说:“普通酒席一桌花费三百文钱,你收四百文足够了,一般人家至少办四桌,多的就是八桌十桌的,也就是一次至少能挣四百文钱,工钱和一些杂费有两百多文足够了吧,那你们兄弟俩也能挣一百多至两百文啊,这可比当轿夫挣得多多了。”

金恬算了这一笔账后,大昌小昌心里顿时窃喜,当轿夫每回挣二十多文钱他们就乐得不行,要是每人能挣将近一百文,那岂不是要发大财了。

不需说,金香抓的就是“杂货铺”了,金香也挺满意,她可以一边做绣活一边卖卖东西,公婆也可以过来帮忙,她可不指望韦保田兄弟俩守铺子,顶多能帮着进进货,因为韦保田兄弟俩已经抢着要当季秋和大昌的伙计了。

韦保田说要当季秋的伙计给他抬轿,韦保业则想当大昌的伙计给跑跑腿,大昌答应至少给他每次活二十文的工钱,毕竟韦保业是他妹夫的弟弟嘛。

金恬又道:“我知道你们都很勤快能干,但最初得进哪些货,如何操作如何定价你们估计还不太清楚,……”

她话还没说完呢,杨梅儿插嘴道:“你以前在县里住那么久,肯定见识多,而且你还曾是殷家的儿媳,他家那么多买卖,你一定知道该如何做的是不是?”

金恬一时还没想好怎么回答,姜氏却提前瞪了一眼杨梅儿,金恬已经是韦家的当家儿媳了,而且还怀了仲勤的娃,杨梅儿动不动提金恬的过往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