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半城-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听到此,少年身形一僵,许久,一叹:“也是了。光凭一个李长帆,如何斗得过隐尊,甩得脱唐王。更有其余诸多势力,虎视眈眈。文尊这顶高冠,于云墟,还是能做很多事的。”
  “云中也好,飞声也罢,再加个重霄,或还有我,与礼尊师兄,最忽略了的人是李长帆,最看轻了的人,是你。仅凭一人之力,武功莫测,洞若观火,釜底抽薪,大智若愚,暗护云墟。尤其沙原腹地,追云成魔,千钧一发,枉我多少年闭关清修,功亏一篑,幸而有你力挽狂澜,镇伏古剑,救下苍生。”
  沙原腹地,凌峰夺剑,吐蕃发难,追云成魔。
  汇聚凌霄与重霄之力的“长风送云”,敌不过追云。而付云中以双手死死钳住追云剑,手臂狰狞得青筋虬曲盘结,血脉激跳欲裂,不自禁地颤,亦已到了极限。
  凌霄忽自人群中寻找江见清,用只能以乞求来形容的眼神,远远盯着这个看来不过十余岁,顶多加了个丹尊名号的少年,丝毫不放。
  以口型唤出了两个字:“剑”、“尊”。
  彼时江见清的眸光霎时一跳。
  凌霄无声的目光里便更多了数分即便被拒绝,亦是无可奈何的企盼、焦灼与荒凉。
  莫名被凌霄喊错了头衔,亦或自报了家门的江见清,忽而安静了下来。
  垂头,叹了一口气。
  乍然耀眼的光芒,不知何处生,不知何处灭,电光雷鸣,包裹四野。
  不似砸下了整块天地,而是自天地间再造天地。
  等众人回神,光芒已逝,天地已复。
  镇伏古剑,救下苍生。
  “不,我没那么大能耐。你也没有看轻我。”说着,江见清终于回头,苦笑着看向身后女子,“我倒是奇了,你究竟是何时开始,暗中注意了我的。”
  身后女子,黛衣,白靴,高冠。
  沾染血色,略显零落,疲惫之间,眉是淡的,唇是淡的,淡淡噙着的笑意,清水里,笑着,便是一直在笑着的。
  江见清微怔,眨了下眼。
  面前,不再有云墟剑尊。却多了个身为凌霄的凌霄。
  凌霄开口:“撷英会后,云中重伤,我于你房中照顾了他一会儿。见他睡了,便随意自你书架上取了一黄绢厚本。《云墟记事》,第三十五卷。”
  当日,安顿好了江见清,凌霄立于房中,自江见清乱七八糟堆于书架上的书中无意取了一本。
  黄绢厚本,保存极好。略有磨损,过不了多久就会被人誊抄替换。
  身为剑尊,凌霄一眼便认出,这是本什么书,本该藏于何处。
  无声摇头,也未声张,只是顺着偷书人阅书的痕迹,随手一翻。
  一百余年前,第三十五代青尊及其诸尊事迹,全部记载其上。
  正是画像页。
  与事迹页同样,青尊画像之后空白一页,才是礼尊、剑尊、武尊等人。
  一眼,凌霄绝世清丽,也绝世清冷的凤目,竟也讶然一睁。
  如今的凌霄后退一步,向着少年弯腰,躬身,眉目恭谨,深深一拜:“第四十代剑尊凌霄,拜见第三十五代剑尊镜清,俗名,江见清。”
  江见清看着凌霄。
  面上的苦笑终于渐次舒展,不再遮掩。
  直似个凌霄年纪,甚或礼尊年纪的江见清,看着个江见清年纪的凌霄。
  无语,无动,无挂,无念。
  忽而扬眉,江见清哈哈大笑:“要不是瞧见绢本上头第三十五代青尊被画得丑了,礼尊胡子画半截儿了,艺尊和真人一样美,我也不会一时兴起,偷了书来念念故人,顺带瞧瞧后人于我功过何论!”笑完,又摇头感叹一声,“果然,样貌虽是年轻不少,我还是不该挂着个真名回来呀……”
  凌霄轻笑,直身:“您这修为,可是已越过地仙了?”
  江见清笑而不答。
  凌霄亦不追问,继续道:“当年交回剑尊印信,云游江湖,而今,还是为镇护云墟,重回故地了。”
  江见清看向远山,却道:“不是的。”
  凌霄静听。
  “我不是为云墟来的。我是为天下来的。不是一样的么。许多你瞧不见的力量,都为天下而来。许多我也瞧不见的力量,怕也随时随地,为这天下而来,没准儿,此刻,正看着你我呢。”
  听见此句,本自沉思的凌霄一愣。
  “这天地,太大了。人能做的,太少。人做不到的,做得太错的,天地,也总有天地的办法。”江见清笑着,回眸看了眼凌霄,又是少年般古灵精怪,眸底,却是千万年四季更替,斗转星移,“这一次,人做得挺好,我也无需做太多,不是么。”
  凌霄微笑了,海棠绽放,如许美丽:“嗯。”
  两人一道回头,看向远处。
  晚霞如荼,壮阔四合。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百五十六章(大结局)

  毛乌素沙漠。腹地。
  晚霞如荼,壮阔四合。
  砂岩环绕,鬼神筑就,方圆之地。
  一人为六道或斜或直,或坐或卧的人影正对包围,相距十丈,却是与六人姿势截然不同,盘腿而坐,安然圆寂。
  黛衣,黑靴,高冠。
  与礼尊十分相似,甚而更为精致隆重的满身金线,边绣玉饰。
  还有那极为显眼,披垂而下,银白若雪的发。
  只少了身前一把深没入土,陪伴旧主十二年的素简玉柄长剑。
  风沙渐起。
  自男子身后,席卷至身前。
  第四十代青尊,归青俊。
  十二年风吹日晒,雨水摧折,竟不曾如付云中所担忧的,将归青俊的身躯侵蚀得面目可惧。
  毫不。
  如剑冢之中,依靠归云剑气保持生貌的归青尘一般,刻意将归云剑气留存体内,以定六合之阵的归青俊,安详微笑,盈润如生。
  今日之后,再无云墟,怕也再无人认得他,以惊诧、景仰、敬慕、遥望的目光包围着他了。
  他亦不再是青尊,而只是个名为付俊,早已故去的普通男子了。
  男子闭着眼,神容温柔,嘴角轻勾,蔑视尘寰的微笑,却恰似心有灵犀,一偿夙愿,在这日夜相交,长风四起之时,更温润飞扬。
  似应和这笑容,风儿,亦更大了。
  呼啸之间,吹起男子如雪长发,拨动男子袖口衣袂,不小心,将一物自男子衣襟之中,拂了下来。
  跌落沙地,留一道轻轻印痕。
  青缎作面,金绸滚边,细绣桃花。
  自不是护身符袋。
  而是一只小巧,精致,年深日久的香囊。出自一名比他更早逝去多年,烟作眉,雨作骨的江南女子之手。
  香囊跌落,袋口微松,却露出保藏其中,一小朵早已风干,却依旧完好的白梨花。
  浅染黄沙,沐浴风中,径自盛开。
  醉梦一场,终,做不到两自相忘。
  却也是终,他与她们,他与他们,他与不论云墟内外的人们,前尘过往,交付风中。
  风若有感,仿似和着不知何处,遥遥传来,人耳不闻,焚音入骨的歌声,舞动盘旋。
  晚霞如荼,壮阔四合。
  ——且交付轮回间,我生君未老,又春光
  ——再问君,讨落花
  ————
  晚霞如荼,壮阔四合。
  付云中在前,飞声在后,迎着最后的一片晚霞,顺着山崖,缓缓往下走。
  因着伤势,付云中一步一步,走得甚慢。
  后头飞声不扶,也不催促,静静跟着。
  走得累了,付云中停了步,小心地深吸气,歇会儿。
  脑后传来飞声一声轻唤:“付云中。”
  付云中下意识回头,耳边唤声余音随飞声面孔,近在眼前。
  蜻蜓点水,一吻即分。
  付云中愣神。
  飞声直了身,淡笑着,眸光温柔,静静轻闪。
  眼底没有生杀,没有予夺。
  甚至也没有执着,没有放下。
  静悄悄执了付云中手腕,双掌相贴。
  眼前是付云中虚弱的面容。糊了好些额发的邋遢汗渍。鼻翼间随着微弱呼吸流动的风尘。
  刹那又似回了沙漠中央,镇服追云,却差些失去付云中之时。
  触及付云中尚且无力,至少自冰冷中逐渐温暖的掌心,握紧。
  没有惊涛骇浪,没有软玉香红,没有言语相激,没有暧昧挑逗。
  果真没有任何,能敌得过此刻紧握手心的实感。
  虽然,没人比飞声更清楚,即便来自巨鸟的心脏救回了付云中一命,付云中早已残败的躯壳,又能再撑过多少年月。
  可至少蜡炬尚未成灰。至少执在手中。至少还有微弱光亮,带着无尽希望,温暖胸膛。
  真如苏夕言所说,还有一个被付云中捡来的飞声,可以一直陪在付云中的身旁。
  直到陪不了了为止。
  不论那时,是何时。
  飞声红了眼眶,却微笑了:“你的答案呢。”
  付云中眨眨眼。
  这一次,换你跟我走。咱们去江南,开一溜儿的东西南北风。
  想起来了,付云中便笑了。
  他们原是亲惯了的。不论少时的亲昵,或其后的“做做样子”。
  若碰触是伪装,亲吻是表象,剩下的,还有什么。
  便以吾之心,唤汝之名。
  飞声,是执意要向付云中逼出一句真话,乞讨一个誓言了。
  不答,付云中勾过飞声后颈,吻上。
  飞声怔忡间,唇齿分离。
  付云中无声微笑,直直看进飞声眼底,眸光闪动。
  闪着的分明是跳跃的火焰,却柔和清寂,像极云墟城巅,亘古闪耀的星。
  不再飞了半城风雪,也不再春了一夜江南。
  至诚至性,至原至本。
  一身尊贵极致的墨袍,一顶盘云绣锦的高冠,即便狼狈至极,眼眸洒淡,神容温柔,嘴角轻扬。
  不再蔑视尘寰,真真切切,就在飞声眼前的微笑。
  清润温暖,安宁美好。
  似自身躯每一处盈盈发出恬淡的光,千载不息,即使终结。
  付云中微笑,开口。
  必争的寸土,终成农田良稼,壮牛肥羊,流水人家。
  两人身后,恢弘夕阳,尽染天际。
  从今往后,长风之上,净空之下,再不会有一座城,一代魂。
  无论终处,总有归处。
  幸得一人,风雨一程。
  ————全文终————
作者有话要说:  

  ☆、相关正史附录

  嗯嗯,为免小说内容干扰大家的正史学习,将文中涉及的一些点作个简单介绍,基础资料皆来源于网络,难免有错漏之处,希望大家多多指正^_^
  1、红石峡:又名雄石峡;位于陕西榆林北3公里处,长约350米,东西对峙,峭拔宏伟。最早开凿应追溯至宋代,东崖曾有“红山寺”,明代成化年间维修后,改为“雄山寺”。西崖为书法石刻,留下160多幅宝贵的书法艺术作品。峡分南北两段,北峡两壁中分,一股清流溢出湖面,形成一道飞流直下的瀑布,然后穿越西壁石窟而南下,石窟即为“蛟窟龙窝”。
  2、毛乌素沙漠:中国四大沙地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地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
  3、仆固怀恩及其和亲三女:仆固怀恩为唐朝时期铁勒人,安史之乱时,仆固怀恩随郭子仪作战,任朔方左武锋使,骁勇果敢,屡立战功。又与回纥关系良好,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女与回纥和亲。安史之乱中,仆固怀恩家族中有四十六人为国殉难,可谓满门忠烈。平乱之后,仆固怀恩率朔方兵屯汾州。后因被宦官骆奉先陷害,举兵叛唐,不久病死,唐代宗仍为他感到可惜。
  仆固怀恩曾出使回纥借兵,并嫁女与回纥和亲。 究竟有几个女儿远嫁和亲?有说两个,其实应该是三个。据《新唐书仆固怀恩传》记载,仆固怀恩于广德元年(763年)八月上书唐代宗时自称“二女远嫁,为国和亲,合纵殄灭”。《资治通鉴》卷223也有词异意同的记载:“臣有二女,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仆固怀恩死于永泰元年(765年)九月,他上书所指的“二女”当然不会包括大历四年(769年)五月出嫁的崇徽公主。三个女儿中,有身份可考者是光亲可敦和崇徽公主,剩下的那个女儿现无法考知其出塞时间、出嫁对象和在回纥的具体情况。根据光亲可敦与宁国公主同年出嫁回纥,以及宁国公主出嫁时小宁国公主以“媵”的身份陪嫁等情况推断,仆固怀恩的那个女儿可能是在乾元元年(758年)以“媵”的身份陪伴光亲可敦出嫁的。
  4、仆固俊:回鹘人,北庭回鹘首领,本为甘州回鹘的一支,出自仆固部。9世纪60年代,回鹘由漠北迁至天山以北。唐通七年(公元886年),回鹘新首领仆固俊大败吐蕃大将尚恐热,夺取西州、北庭、轮台、清镇等地,最后以吐鲁番绿洲为中心,以高昌为首府,北庭为度夏陪都,建立了高昌回鹘王国。高昌回鹘立国之初,国势强盛,疆域辽阔:东起哈密,西至冰达坂(阿克苏北部),南抵焉耆至塔里木北缘、罗布泊等地,与喀喇汗王朝对峙,南面与于阗国隔碛相望,形成了西域三足鼎立的格局。
  5、关于吐蕃内乱,仁丹、维松及其二位母妃的史实已在文中交代,除了与小说交叉部分及各资料中对吐蕃人名翻译不尽相同,其他未有出入。值得一提的是吐蕃王室因二位王妃各立其子后开始内乱,并最终造成吐蕃王朝崩解。额,也算是给咱中原百姓报了仇+除了一大害,笑。
  拥护仁丹的娘氏一派据约日地区(今雅隆和琼结一带)建立小王庭;拥立维松为赞普的韦氏一派据伍日地区(今拉萨河一带),各自称王,两派为分争真假王子内战达12年,史称“伍约之战”,掌握兵权的守边将士也分裂为两派。大相恐热站在韦氏王妃一边支持维松继位,于公元851年讨伐支持永登继位的鄯州节度使毕毕,双方在河西一带混战,最后两败俱伤。毕毕被恐热击溃,恐热被仁丹王系武装捉拿处死。公元869年左右,吐蕃暴发了平民大暴动,娘氏仁丹王系和韦氏维松王系先后被平民暴动军溃散。延续1748年的吐蕃王朝解体,形成群雄割据、一山一王的分裂局面长达近四百年。
  6、唐宣宗李忱:公元810-859年,汉族,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公元846—859年在位),唐宪宗李纯第十三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