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勃勃,天赋很出众的,与其在陆军之中,甘于平庸,混资历,还不如到海军陆战队之中拼一拼,
军队之中的升级,军功最重,中国历史以来,一直都崇尚这个,到了目前的中国,更是在这个方面做到了极致,出来拼一拼还是可以的,说不定,运气好,连升三五级,混到将军的可能会大大的前进一步,最不济,也能够提升一两级。
军队是暴力机构,是集权到了一定程度之下,必须拥有的暴力武器的,在军队的序列之中,没有比打仗升官最快的,中国的众多高层,几乎都是打出来,冯玉祥,蔡锷,张孝淮,阎锡山,如果说没有直接指挥战争,进入到高层的,恐怕就一个蒋百里了,可是蒋百里的成长是无法复制的,几乎一手建立起了西北军校,并且在西北军校成立的这几年的时间之中,不断的拿出了有分量的教育实践和理论,一手推动着中国陆军的规范化,了完整化建设,几乎整个陆军,中高层军官,都可以算是蒋百里的学生。
这一条路,也就只有蒋百里一个人能够走,在西北军校扩张,整个中国军校大幅度的产生了之后,目前西北军校是上将这个级别,还是五星上将的,其他的军校校长,大一点的,可以是少将,小一点的是上校,一些更小的,甚至是中校,军校已经不是高级将领晋升的必要道路。
写申请的,几乎都是新锐军官,他们有野心,有实力,甚至各方面的素质也相当的好,这也是冯玉祥为难的真正原因,这下子,最少在3年之内,想从陆军之中,找到合适干部,就有些困难了。
调查到最后,居然是这个原因,冯玉祥也算是很无奈,中国陆军的太强大,这是国家的幸事,因为强大的陆军足以保证国土的安全和领土完整,任何一个敢于窥视中国的人,都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中国有能力对抗任何的敌人,这是中国飞速发展保障,这个时代,从来都不是温文尔雅,含情脉脉的,国与国之间,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钱是好东西,要有能力保住钱才可以。
就跟布尔人一样,他们还是早期移民非洲的欧洲人的后裔,本来,可以在欧洲无忧无虑的生活,可惜他们坐拥了庞大的财富,又不肯把财富交出来,也就引起了英国人的不满,最终爆发了战争。
通过战争,英国不但弥补了战争的消耗,还在之后的几十年时间之中,掌控了南非的黄金和钻石,这可是占据世界储量相当部分,年产量非常惊人的金矿。
中国的发展,比布尔人更加强横,丝绸,茶叶,瓷器,这本身就是中国畅销整个世界的产品,更别说新型的棉布,成衣,药品和丝袜,这些哪一个不是金矿,药品和丝袜的地位甚至比金矿更高,南非的金矿每年的产出,充其量不过是几亿美元,可是丝袜和药品,哪怕是在目前控制的情况下,两者加起来每年赚取了百亿的利润,这笔钱真的是掌握在没有防护能力的人手中的时候,欧洲殖民者不介意用枪火来拿走这笔财富。
一个强大的,短时间之中发展起来的中国陆军,强大的让人骄傲,中国的高层军官队伍,每一个都是的精英,每一个都在为这一只强大的军队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虽然在短时间,被从普通的士兵和底层军官,提升到相当的高位上面,可是在众多竞争者之中脱颖而出,他们每一个人都值得信任。
可是对于军中的这些年轻干部来说,就不是那么的幸运了,在中国过去的7年之中,从1908年开始,到1915年,中国陆军几乎每年一个台阶,大量军人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独挡一面的将领,一些幸运7年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17年,27年,甚至是37年的里程,以不足40岁的年龄,成为了千万军队的最高层,一些中将和少将,这样的集团军,甚至是方面军的统帅,他们最年轻的甚至不超过30岁,这样一个年轻的军官队伍,稳定而高效,这对于新进者来说,则是一个噩梦。
中国的军队飞速发展,任何的增长都是有限度的,中国也是如此,从54混编协的几万人为起点,扩张到目前的千万规模,这已经是一个极限了,虽然中国拥有5000万,甚至是一亿的远景动员能力,可是谁都知道,哪怕中国这样的大国,也承担不起5000万,甚至是3000万的军队数量,单单是军费就足以压垮中国。
对于飞速发展的中国军队而言,军队的战斗力会继续提升,可是落到中国陆军身上的时候,却不一样,接下来要做的,并不是扩张,而是收缩,就在冯玉祥的身边,就有一份报告,未来三年会所编150万的陆军,不是说,中国陆军太多了,中国的极限动员能力,远没有到尽头。也不是中国没钱了,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向前发展,从1913年开始,每年的军费数量都在以30%左右递增,特别是到了1915年和1916年,伴随着教育等大规模的投入,已经到达了一个峰值,未来会逐步的保证这个峰值,略微的提升和减小的前提下,教育等大宗投入,在国民收入之中占据的比例会缓缓的下降,这样的情况之下,中国国民收入却依然在快速的增长的,以往有所压制区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目前战争的前提下,很自然的就提升了军费。
冯玉祥之所以同意这个看起来削弱大陆军的计划,原因很简单,接下来的1917年度,中国陆军获得的军费,比之前上升了80%,在总量已经足够庞大的前提下,又增加了80%,这种情况之下,中国陆军开启了一个新的计划,那就是几乎所有的部队都要向装甲化,摩步化来转换。
装甲师和摩步师,他们需要的人员,比起一般的陆军师来说,要少一些,可是战斗力来说,却比一般的陆军师要强大很多。摩步化和装甲化,可以让陆军是脱胎换骨的变换,相应的,对于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就更高了,中国陆军的扩张,是一个不停膨胀的过程,与此同时,还有中国本身的扩张,过去的8年,是中国变革最快,发展最快8年,可是陆军之中,除了军官之外,人才真的不多,除了一些天赋异禀,适合当兵的,就只有没有别的途径,不得不当兵的,150万人之中,可能要把这些人清理掉,这些为中国陆军奠定根基,甚至浴血牺牲的士兵,却因为实力上达不到,而要从陆军之中清理出去,这种反差,即便是冯玉祥也有些难以接受。
当然了,士兵减少了,军官也同样减少,这些后备干部之中,也不是没有波及到的,毕竟,这是大势所趋的,除非将来,中国要迎来大规模的陆上决战,否则,缩减兵员将会无法逆转。
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转入到海军陆战队,是必然的选择,相对于陆军的缩编,海空军则会大幅度的加强,未来,陆军跟海空军从现在的5:2:2,转换成4:3:3的程度,总量上会有所增加,可是陆军会相对较大的削弱,可是海空军则会持续的增强。
这也跟三军的特性有关,伴随着世界越来越大,世界大同的局面之下,陆军单位的过大,不利于对外作战,别的不说,一个太平洋,就庞大的超过一万公里的距离,几百万陆军要如何的越过这么庞大的距离,反倒是海空军,一个速度快,可以以每小时500公里以上的时速跨越,另外一个,则是海上的精灵,所有有水的地方都挡不住他们。
这是军队发展的必然结果,用质量和技术装备,取代原来的人海战术,在同样人数,甚至是更少人数的前提下,提升整个部队的战斗力,这是目前中国军队走上的发展道路,目前,正是变革时期,在这个时期之中,海军陆战队的成立,就成为了这个时期最耀眼的事情,所有想要发展,并且提升的年轻军官,都有意向专向海军陆战队,三分之一后备干部只是一个开始,最终报名的人员超过了7成,也让海军陆战队的竞争从一开始,就非常激烈。(~^~)
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两极态度()
关系到陆军的众多后备干部,正是处理这些事情,让冯玉祥没有参加火箭炮的上一次的演习,在之前的那一次演习,已经让他把火箭炮的大部分的优缺点,都给看的清清楚楚的,自认为不会出现什么变数了,火箭炮拥有超过寻常火炮的射速,可是持续能力不强和反抗能力不高,这是火箭炮的硬伤,这一点除非改变火箭炮的结构,否则不会改变。
可是就在今天,最少有12名军委成员联名上书,提出了把火箭炮加入到常规武器名录的动议,因为军事委员会对于冯玉祥意见的知道,这一个的意向就直接的送到了冯玉祥的面前,也就是摆在他面前的这份报告。
没想到,还真的让火箭炮翻身了,他很好奇,这个武器,到底有什么威力,让300多个中层军官这么的认可,还有12位军委委员摇旗呐喊,特别是后者,整个军事委员会拥有委员不过是28名,12人已经占据了委员会接近4成以上了。
这部分人,来源于整个京都军区,分布在各个部分,就冯玉祥认为,收买是不可能的,他们都不约而同的拿出为数不多的资金,放在这个上面,那么这一个武器,肯定有可取之地的,这样的话,作为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作为中国陆军的总司令,他还真的需要来看看,看看这个武器出现了什么样的变数,漏掉了一款提升中国实力的武器,就是他的责任了。
冯玉祥放下手头上面的报告,他吩咐秘书拿出来上一次演习的备忘录,只要是相当级别军官参加的正规化演习的,在陆军之中都有记载,任何一个演习科目都会记录下来,还不是一个部门,这样杜绝数据作假,很多时候,上层的评估和常规武器名录,就会从中间挑选,一次次演习之中挑选武器,即是商机,也是一种考验,毕竟除非是特别出色和惊艳的武器,否则,只能够在一次次的演习名录之中沉沦,毕竟中国研究武器的部门太多了,仅仅是1915年,就进行过3800多次演习,进入到1916年的前面10个月,更是进行了3600多次,今年的演习数量,起码要超过4000次。
冯玉祥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每一次演习都入了他的眼,只有比较重要的,对于军队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的,才会是这样,可能每年看过的演习名录不超过150个,真正关注和重点观察的,可能不超过30个。
这也基本上是中国演习脱颖而出的武器的数量了,在如此规模庞大的演习之中,找到适合的,除了有一双慧眼之外,推荐也是必不可少的,跟普通的研究所,公关秘书和办公室人员不同的是,火箭炮实验室,本就是杨元钊一手推动成立,第一次意向性的演习,就邀请了包括蒋百里,冯玉祥在内的陆军高层,如果不是火箭炮还有所瑕疵,早就上了陆军名录之中了。
即便如此,这个演习也是挂上号的,只是杨元钊一个人的名声,只要火箭炮的威力和作用产生变化,肯定能够惊动冯玉祥这样的人物,这不,在底下人送到冯玉祥面前之后,冯玉祥就很自然的想到这一款武器。
因为第一次演习的原因,这么一款武器的优缺点,在冯玉祥心中已经有了先例,他就没有关注,现在再看,立刻感觉到了一点不同,这一款武器似乎变化不大,可是表现的形式不同的前提下,居然完全彻底的不一样了,有了很多新的运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在所有报告之中,107火箭炮是占据篇幅最多,107毫米,这是火箭炮的口径,这个口径比之前实验的火箭炮的口径要小,看起来应该是把火箭炮的威力减小的,事实上也正是如此,107远不如207,火箭炮弹的威力最少差了3倍以上,接近四倍,可是正是这么一个口径,却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107的游击神器的名号,就从这个口径出来了,他的应用,改变了营连以下的基础火力。
虽然演习报告写的比较的简略,却也列出了重点,一套107,甚至还没有一整套120迫击炮的重量重,可以自由组合的,既可以形成4*4的组合模式,也可以单独的组合,灵活多变,把射程和火力覆盖的优势,跟其他的优势都完整的结合在一体,是一款很能够发挥出小型大火力的武器,哪怕是装填不方便,一次性齐射也可以形成较为强大的覆盖火力,难怪得到了下层军官的青睐。
如果第一次,火箭炮的研究所拿出来的是这个,他也不会放过,冯玉祥当然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他的一切都是为了中国陆军更强大而服务的,如果陆军拥有更强大的装备,他个人的一点点感觉,根本就没有什么问题,107火箭炮的独特应用,仅仅是这个,就足以让它列入到可以采购的名单,稍稍实践一下,在口碑和应用型提升之后,进入到常规武器名录之中,也不是不可能,这就是一款用到合适地方的武器的优点,不是说每一款进入到武器名录的武器,都毫无缺点,重要的是优点,压住了缺点,这就是适合的武器。
这其中,冯玉祥没有想到的是火箭炮本身可以射击这一点,作为高级军官,一手缔造中国陆军,对于陆军的每一步发展都非常明白的冯玉祥来说,他很清楚,这个用途好处的,随便想的几个用法,就足以让他灵活运用。
事实上,在另外一份报告之中,主要是最近演习之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气象,这些在演习之中,已经明确的出现了,关于火箭炮的独特用途。在演习中藏起几个火箭炮弹,可比藏起来几挺机枪好的多,毕竟,机枪作为常规火力,火箭炮却不是。在陆地作战之中,除非是关键的时刻,或者是一些太适合火箭炮覆盖攻击的时刻,火箭弹就很难的发挥作用,可是正是这么一个作用,在关键时刻,对于一个防守部队的提升,可是非常巨大,关键时刻可以改变战局。
就这一点上面,这一个武器就足以大规模列装,稍稍努力一下,就可以进入到常规武器名录,107火炮的出色性能,足以让它胜任这一点,接下来看下去,207的表现,让冯玉祥皱了眉头,跟之前的那一次演习之中,207的表现并没有巨大的提升,只不过,为什么这些军官们,都对207有些期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