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时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钢铁时代- 第8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也是107火箭炮在的陆军演习之中的首次亮相,吃到了甜头的团长,加大了购买力度,他所操纵的那么多的资金,基本上都投到了107上面了,而其他人也开始注意这么一款,在特定的情况下,可以改变战场战局的东西。

    越是研究,就越是心惊,这玩意,真的是无解,解决的方法很简单,不让他发射就好了,跟机枪一样,必须在攻击之前摧毁掉,否则一旦机枪响起,密集冲锋的部队,肯定要受到打击。

    可相对于暴露在外重机枪,火箭弹更加隐秘,107火箭炮总共才多大,如果深埋在战壕的深处,即便是重炮攻击,也未必能够把他清理掉,一旦给对方几分钟的准备时间,把火箭炮给架上,那么就只能够拼命了,不付出巨大的伤亡是不可能的。

    这么一来,107的大名更加是威风凛凛了,知道他的名字,大部分也都购买一些,最起码,要知道熟知他的用途,否则,战场上遭遇到他,该怎么办。

    几百名中校以上的军官,参加了这一次演习,最终造成了数量庞大的订单,这让火箭炮研究所很高兴,这个订单可以保证收回实验成本,并且在接下来,获得相当多的利润,足以支撑整个火箭炮实验室向着更深的地方研究,只不过让负责人不太舒服的地方就是,这个订单不足以影响到常规武器名录,常规武器名录,是需要上军事委员会的,那最少也是少将以上才有资格提出的,并且整个军委成员来表决,看这么一款武器是否具有的普适性,可以进入到中国常规武器名录。

    进入到常规武器名录,不单单是认可度的问题,每一个进入到其中的武器,都是一个士兵必须要掌握的武器,只有掌握了他,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职业军人,并且根据级别进行晋升。

    来参加演习的只有4个少将,还不是实权部门的,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建议权,却没有决定权的,他们不知道基于什么想法,并没有在之后的军委会议之中提出这个,任由火箭炮的名气,在底层逐步的蔓延。

    越来越多的军官知道了火箭炮,特别是团以下,营连排级别的军官,他们更是对火箭炮爱不释手,迫击炮是曲射炮,携带方便,可是威力不大,120毫米的重迫,一定程度上面,移动并不方便,5人小组分开携带,也会增加重量,到是火箭炮,就拿107为例,炮管非常轻便,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带走,火箭弹稍稍重一点,可是一个人扛起来也可以带走,一个5人小组,一个炮管3发炮弹,这对于训练有素的军队来说,增加重量不算多,却可以在战场上灵活运用,在战场2000范围之中,没有打击死角,甚至极限的程度,有人尝试过在30…50米的范围引爆火箭炮。

    那是极为极端状态下,30米基本上接近火箭炮的杀伤半径了,必须要在有足够的防护的情况下,才可以这么做,但是火箭炮如果在30米的距离引爆的话,对手躲开的可能性基本没有,哪怕是单独发射火箭弹,也可以形成每秒钟40米左右的速度,30米,不足一秒钟,而且火箭弹的爆炸威力,是瞬间引爆,向周围进行覆盖的攻击的,最少在15米的范围之内,是全毁伤,如果是对阵地进行冲锋的话,一发炮弹就足以造成严重的后果了。

    伴随着火箭炮的流行,特别是对于无炮管战法的灵活运用,底层的这些战士们几乎把107玩出花来了,可是一个问题随之而来了,107如此灵活多变,是一款增加中国陆军实力的利器,可是有矛的话,就必须要有盾,如何的防御这玩意呢?

    很是有一大批人,开始研究对它的防御,其中不乏一些高级将领,可是一圈下来,也有人提出了一些方法,可是实际上使用的时候,效果都不是太好,107已经把灵活和威力做到了极致,甚至极限状态下,一匹马,一匹骆驼,一个单人,就可以携带这么一款火箭弹进行攻击,在进入到敌人国度的时候,真的有无数的107的话,守军真的是疲于奔命。

    杨元钊对于军方的管理是放养的,军队内部的事情,他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可是知道之后,就忍不住发笑,107即便在后世21世纪,导弹大型于世的时候,也占据了一席之地,游击神器这个称号,不是自封的,而是在无数游击战,无数战斗之中,用力量和军工书写下来的,这么一款神奇的武器,就算是21世纪,现代化到极点,拥有全球投放能力,并且在全球各地拥有各种各样的军事基地的美军,都无法防备,更别说20世纪初,刚刚起步的中国了。(~^~)

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陆军大动静() 
107动静逐步的大了,即便冯玉祥也知道了,日理万机的他最开始他没有在意,最开始没有关注的原因在于,他的所有精力都被另外一件事情给拖住了的,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让冯玉祥都亲自处理,是因为他可能会影响整个陆军的根基。

    陆军最大一件事就是,从1916年开始,海军部扩大了海军陆战队的规模,陆军需要向注入力量,保证这个扩大顺利的完成。陆军是三军之中,最早成立的,也可以称之为其他的军队之母,无论是空军,还是海军,从成立到发展,一直到他们拥有了自身的造血能力之前,大部分人员和编制,都是从陆军调集的,对于此陆军也很无奈,抽调的大部分都是精兵强将,对于陆军是一种伤害,可对于选择的军官而言,去了海军和空军,有更好的发展,对他们是有利的。

    海军陆战队一直都有,在海军成立之后,就拥有了一个师的编制,后面扩大到了一个军6个师,后来就一直保证这个数字,只不过,伴随着太平洋的诸多岛屿的落手,海军需要控制的地盘太大了,一个个的小岛,最大不过是几百平方公里,一些小的,只是一个岛礁,陆军即便占据下来,也很难的对他进行控制,最终,还是决定交给陆战队,6个师的陆战队就有些不够了,最终确定下来60个师的规模,150万人。

    一下子从15万左右,提升都150万,提升了10倍,这种情况下,以海军陆战队本身的实力,很难的完成这一次扩张工作的,这一点整个军事委员会也非常清楚,这下子,就找到了陆军的头上。

    陆军对于此,也是无可奈何,好在之前海空军成立的时候有过先例,这一次的数量很多,陆军向陆战队支援的也只是大部分的军官和大概45万左右的士官,这部分对于陆军来说,只是战争潜力和未来发展减少,不会对基本实力有太大的影响,这也是陆军最终接受下来的原因。

    从陆军之中,先就意向上面进行筛选,主要选择个人素质较好的,能够会水就更好了,选拔标准要强于普通的陆军士兵,却要弱于特种部队,如果只是两三个军,全部都是特种部队的标准,这没有什么问题,可是现在是要成立最少60个师,150万人,这样全部都按照陆军特种部队的标准,就有些不合时宜了,必须进行调整,基本达标就可以了,不过要求大量基层军官和士官,最起码也是志愿兵,剩下的,基本上会征召新兵,以陆军的士官和基层军官为基础,建设新兵营,进行训练,然后逐步的扩大编制。

    事实上,这样的工作,从1915年开始,就开始小批量的进行了,毕竟岛屿的建设和驻扎,需要时效的,最开始投入的力量并不大,后面,伴随着时间的延续,投入的力量会逐步的增加,最终达到可以守卫整个岛屿的程度。

    从去年到今年,岛屿兴建的工程已经差不多了,拥有了可以驻扎的条件了,陆战队的扩张速度,就开始大规模的扩大,而征召工作的深入进行,也让这些中坚的年轻军官心思浮动,动静就有些大了起来。

    陆军目前,差不多有千万以上的常规部队,还有两倍左右的预备役的,真的抽调150万,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不过这一次,想要转去海军的人员太多了,多到连冯玉祥都有些动容的程度,基本上,陆军培养的预备干部,最少有三分之一,想要转过去的,这批人的数额高达7万人。

    整个陆军,千万的人员,从中间优中选优的预备军官,这些不能说上到的冯玉祥的案头,起码说,在陆军的机要之中,是有记录,进了这个名录,基本上是表现极好,或者是在很多方面,有特长的,这些人之中,三分之一,最少也是七八万人,都跑到海军陆战队之中扎堆了,陆军怎么办,将来发展需要这些预备人员的话,又往那里去寻找。

    这也是冯玉祥最终知道的根本原因,刚开始,冯玉祥也吓了一跳,难不成海军这么大胆,明目张胆的挖角,陆军预备干部名录,这可是陆军未来潜在的力量,挖这个,等于是在短陆军的根子,海军建立陆战队他知道,他当时是提出的反对的意见,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众多的执委们同意的前提下,他只能够保留意见。

    可最为陆军的最高长官,中国陆军的奠基人之一,冯玉祥还是提出了,不允许大规模的,扩大的宣传,以资源为主,行政命令为辅,在冯玉祥看来,这样做的话,最多有一些不入流的军官,会选择前往海军陆战队,海军方面的大部分精华,是可以得到保留的。

    可谁曾想到,居然这么多的精英都要离去,这可是出乎陆军的所料,在冯玉祥看来,如果真的海军宣传过界了,哪怕把官司打在杨元钊那里,也要彻底的打下去。可是调查了一圈之后,冯玉祥松了一口气,却又同时叹了一口气。海军是有过来,宣传,可是力度不大,所有的宣传,都是在之前平稳过渡的前提下,是符合之前的预定政策的,之所以这么多人过去,原因很简单,是这些军官们自己的原因,说白了很简单,找仗打。

    能够进入到陆军预备军官的名录的,基本上,都是有野心,想要向上爬的,这些人看中,是在某个部队的机会,伴随着陆军逐步的发展壮大,原有既得利益,牢牢的占据着位置,陆军升级的通道没有被堵塞,可是却非常缓慢,很多都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才能够跃升一个阶级被的,跟几年前,接二连三的提拔,可能一年就三迁的完全无法相比。

    当然了,如果呆在陆军,陆军有动员的余地,未必不能使用上,可是伴随着澳大利亚一战的结束,从上层传来消息,除非本土遭遇到危机,否则,原则上,中国的陆军,将会很难的动用陆军的力量,真正要打仗的就是海军和空军,那才是真正向外攻击的军队。

    能够成为军官,成为中国陆军后备力量的军官,他们一方面有眼光,另外一方面,也有各自的渠道,他们很清楚,中国已经太强大了,即便是世界上所有的强国,都集中到中国的周围,要想在陆地上面,打败中国,也是不可能,英法德美,如果没有陷入到战争状态之中,他们全部加在一起,战争的动员能力都不是现在中国的对手,更别说在他们陷入到世界大战的消耗之中,中国反倒是趁着这个机会,不停的发展,已经超过了他们的想象。

    作为军人,作为一个有天赋,想要有作为的军人,他们之中的大部分,都不希望在安逸的生活之中消磨自身,中国跟其他的世界各国都不一样,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年轻国度,古老是因为,中国的历史古老,中国拥有着五千年的恢弘历史,传承从未断绝过。年轻也是因为,中国从沉沦之中,重新崛起的时间太短暂了,才不过是短短的八年时间,八年之中,中国从一穷二白,奠定了如今的强国之姿。

    就千万陆军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言,究其本源,就是从当时包头的54混编协发展起来的,快速的发展,展现了中国强横之外,也带来了一个问题,中国的高层太年轻了,就拿现在中国的几大巨头来说,冯玉祥跟蒋百里同岁,都是1882年出生,到现在不过是36岁,36岁,在军事成熟的国度,可能最多就是一个上校军官,作为中层军官的巅峰,已经相当不得了了。

    二战美军统帅,在44年被授予五星上将军衔的麦克阿瑟,在成为少校的时候,已经35岁了,借助着一战美军参加战争,才成为上校,如果不是战争的缘故,他还在少校的岗位上,慢慢磨着资历。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众多的美军和英军的序列之中,能够以40岁的年龄,登陆将级,这已经是不得了的事情了,可是这一点,在中国被打破,目前34岁的冯玉祥和蒋百里,全部都是五星上将,是上将之中最高的,一个作为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陆军总司令,一个同样是军事委员会的副主席,西北军校校长,都是军人身份的巅峰。

    他们踏足将级的时间,同样是在7年前的西北立足一战上面,到了的俄罗斯一战,又跟随着中国打败俄罗斯,收回了蒙古之后,踏足到了中将军衔,基本上都是在中国军衔的最高峰。

    除了他们之外,蔡锷同样才36岁,张孝淮也不过是37岁,小一点的35岁,30岁左右的上将也不是没有,他们就差了那么几岁,最多不过是10岁,可是地位却天壤之别,当然了,他们或者是踏足到西北军中晚了一点点,或者是生不逢时,却只能够跟他们竞争,无论是天赋,还是根基,他们都完全无法相比,要等到他们都退休了,恐怕新一代的精英也都成长起来了,他们成为了在中间的尴尬一代。(~^~)

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摩步化发展() 
一方是不会有战争,要想升级,除了在和平年代,立下了不得的功勋之外,就只能够按部就班的混年头,按资历来升级,一边却是新建的单位,150万的海军陆战队,最少也是一个军区的编制,在海军之中,等同于区域舰队司令,最高统帅一定是上将这个级别的,会配备若干中将少将,陆军过去的,会根据能力和需要,升一升,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之外,最关键的是,马上有仗要打。

    为什么要大幅度的扩建海军陆战队,原因就在于守卫海岛,守卫海岛看起来跟他们目前的陆军大军团作战,有巨大的差别,甚至某种意义上面,跟陆军的大兵团作战,平面陆地作战,有着巨大的区别,可总算是捞得着仗打,他们是野心勃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