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五一,大地也要开始种了,大地指的就是玉米。
因为是第一年分了地,家家户户都是干劲儿实足的。
青筝还占了一个大便宜。
因为农村的消息滞后,对化肥认识不清,村民们都不肯用化肥,公社按人口分摊到每一家的化肥,买是买下来了,可是好多家都宁可扔掉,也不往正家的地里用。
青筝可是捡了大便宜。别人想扔的化肥,都被她要过来了。
原本还不够用的,这回好了,绝对充足。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第37章 八十年代辣妹子(4)()
辛苦是值得的。
青筝就是靠着原主强悍的身体素质和一口气撑着;硬是坚持下来的。
葱蒜收获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不会挣钱,青筝也不在意。
挣不挣钱的,试试看呗。
反正成本一共投进去不到两百块钱;远没到伤筋动骨的程度,赔了又能怎么样呢。
赔了吗?
当然不会。
三亩毛葱三亩大蒜,青筝挣回来三千快钱,蒜相对好卖,因为家家得吃蒜,但是不见得家家都吃毛葱。就是蒜;也没有全部都卖掉;毛葱还剩下两千多斤,蒜剩了不到一千斤。
葱蒜地里收完之后,还来得有种大白菜,等到白菜也都种完之后;辣椒就可以卖了,辣椒跟葱蒜不一样,只要不砍苗;就可以一直长,一直摘。
青筝没买到朝天椒的苗,种的就是东北最常见的尖椒。
“剩下这么些葱得蒜;给家里亲戚全分了;也送不完呢;这可怎么整。我看那辣椒也够呛能全卖了;还是得剩。来年可不能种这么些了。太浪费了。”看着还剩那么些卖不掉,给任母心疼的啊。虽然家里人都知道,青筝是挣了钱了,几个哥哥也都后悔没有跟着种,都计划着明年也种上几种葱蒜。但是看着剩的这些,还是心疼。
“没事儿,娘,等到秋白菜下来的时候,用它们做咸菜呗。我去城里卖菜的时候也打听了,还真有不会腌咸菜的,腌出来的感菜都不味儿。到时候我把剩下这些菜腌成咸菜进城去卖,挣点儿是点儿呗。”青筝早想好了,她才不着急呢。后世各大超市的咸菜品种没有一百也有八十种了,如果不挣钱,还能有那么多人做?不会腌咸菜的人多了去了,这可是门大生意。
“就你花样儿多。我也不管你,受咋折腾咋折腾吧。别把你那点家底折腾没了让我和你爹养活你们娘俩就行。”因为青筝这两次种菜的建议让家里都跟着受益了,任母对青筝也就只是日常唠叨一下,实际,已经不怎么管了。
如果按照原主的经验,青筝是不会做咸菜的,会做的,也只是现今农村每一家的主妇都会做的,酱咸菜。就是把各种各样秋天园子里吃不完的菜都放在一个咸菜口袋里,然后再放大酱缸里,半个月之后,咸菜就可以吃了,足足可以吃上大半年。
就像是每一家的大酱味道都不一样是一个道理的,每一家的咸菜,味道也不一样。内容当然也不一样,有些手不那么巧的农妇,只是做一些非常常规的芥菜疙瘩,萝卜缨子而已,或者再加一点儿萝卜干顶多了。而手巧一些,更有生活的农妇们,会把咸菜做出各种各样的内容,菜园子里几乎所有的蔬菜都能在咸菜口袋里找到。
像是任家,因为物质相对丰富一点点,家里没有挨饿,任母的咸菜口袋里就会丰富一些,会加些大葱啦,蒜什么的,还可能会有南瓜,角瓜出现。等到几个嫂子嫁进任家,年轻人嘛,总是更有创造力一些,上冻时还没有吃完的嫩茄子,豆角,黄瓜,辣椒什么的全都往酱缸里放。任母她们那一代的,可舍不得把这些好东西做咸菜的。
这种做法的咸菜很简单,也不费盐,坏处就是,腌过咸菜的大酱真的很难吃,都是咸菜汤味儿。青筝一点都没有在酱里吃出纯手工的豆瓣酱的味道。明明没放咸菜之前的酱,是很多吃的。
这时候,还没有人,会奢侈的单独做咸菜来吃,太浪费了。
青筝想试试。
什么东西,都得有人先开始做嘛。
如果县城里卖不动,那就去省城卖。
相信,只要东西真的好吃,一定会有买主的。
有了这个相法,秋天白菜收割之后,几家的菜一起进城卖,青筝就特意留下了一部分。
村子里好些人都知道任家去年卖白菜挣了不少钱,今年种白的人就多,大家都在差不多的时间进城里卖菜。菜价儿都是一样的,自然卖的就没有去年快。
青筝没跟着进城卖菜,而是在家里,做咸菜。
秋收过了,家里都没什么事儿,算是进入农闲的时间了。几位嫂子都来帮她的帮。
大哥家园子里种了半亩芥菜,说好了,今年各家的芥菜咸菜都是他家出的,青筝没打算做酱缸咸菜,就把那些芥菜都要过来,芥菜缨子晒成了干,打算冬天吃干菜,芥菜嘛,打算都切成丝,也做成新鲜的咸菜。
大白菜,加上芥菜。就先做这两样了。
其实做法简单得不行,还是青筝很早以前到农村郊游的时候,跟农家院的大嫂学的。因为实在没什么技术含量,大嫂也就没藏私。
不过就是把白菜切成段,芥菜切成丝,加上大量的蒜末和适量的辣椒末,再加上盐和少量的糖调味就好了。简单得不能更简单了。
青筝为了让咸菜好看一点儿,还特意到二哥家里要了些胡萝卜回来,切成丝,调色。
做法是很简单,麻烦的就是切菜得蒜末辣椒末的制作过程了。累不说,还辣眼睛。几百斤的大蒜和辣椒,真不是开玩笑的。
游轮空间里有厨房用的粉碎机,可是又不能拿出来用。青筝特意到县城里找了一趟,也没有卖的,别说是县城里了,就是省城里,人家也说了,谁会特意做那样的东西啊,卖给谁啊。
所以,只能是靠人工。
很悲崔。
要么说,创业之初,总是要吃一些常人吃不动的苦,受一些常人受不到的罪。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真不是随便说说的。
半个月之后,足足两大缸的咸菜做好了。
家里人的评价相当高。已经每一餐都离不了。
青筝还特意给村里的亲戚临居们都送了些,一样的好评如潮。只是,要问人家会不会花钱买这样的咸菜吃,却没有一个肯买的。
好吧。
还是得去城里开发市场。
任大哥借了一辆马车回来,青筝把咸菜装在两个小缸里。
兄妹俩天还没亮就从家里出发,到县城里卖咸菜。都快要入冬了,室外的温度早降到零度以下了,车上放着两床旧被子御寒,身上穿着棉袄棉裤,可还是冻得不行。
因为没有合适的称,青筝的咸菜是按勺卖的,一分钱一勺。足够四口之家一天吃的了。一点儿都算不上贵。
“哥,咱们去县委大院儿边儿上卖吧,那边儿上班的人多,有钱。”青筝直接就跟任大哥说,找有铁饭碗的人多的地方去卖。普通老百姓,不会比农村的更奢侈,日子都差不多,能舍得买咸菜的应该也不多。
果然,挣工资的人就是不一样。
青筝的咸菜足够的好吃,又不贵。对一个月三十几块钱工资的上班族来说,特别是双职工的家庭来说,一天花上一分钱买一小碟咸菜,改善下家里的伙食,实在算不上负担。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这不是任队长吗?你这是?”任大哥跟青筝一起忙活着打咸菜,也没有打头看,听到有人认出他,才抬头,居然是县里的大领导。
“陈书记?您也来买咸菜啊?”任大哥就看着陈书记笑,没想到大书记也会亲自来买咸菜吃。
“我可是听说了好几天,家属院儿边上来了一家卖咸菜的,特别好吃。我们家里这两天都离不了。就是没想到,居然是你呀。刚才我从边儿上过,看着像你,还不太敢认,就过来看看。还真是你呀。怎么,开发了副业?”陈书记很平易近人,一点儿没有大领导的高高在上。
“是啊,这不是地里庄稼收完了,没干了嘛。起着干点儿啥,多挣点是点儿呗。”任大哥很腼腆的笑,他是连续多少年的先进了,并不是做了啥了不起的成绩,就是老实本分,肯干。经常到县里开会啥的,领导会认识他很正常。
“好,知道开动脑筋挣钱就好。不管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肯干,肯动脑,一准儿错不了。好好儿干。”领导很会鼓励人,周围买咸菜的有认识的领导的,已经开始议论了,他就没再待,说了几句就离开了。
青筝拿了中午她跟任大哥带饭的铝饭盒,吃过午饭之后,已经借边上一户人家的井水,把饭盒刷干净了。正好,顺手就打了满满一饭盒的咸菜,让任大哥给陈书记送过去。向分钱的东西,连送礼都算不上,不过是个心意罢了。书记也真的没客气,收下了饭盒。
没过多久,就有一个大姐过来还饭盒。
“大姐,原来你跟陈书记是一家的啊。”这大姐青筝也认识,之前每天都会来买咸菜,每次都买上几分钱的,也会跟青筝聊上几句,没想到居然是领导家属,真是一点儿也看不出来。
“是啊。今儿个占了你们家便宜啦,不过,明儿再买,可得按原价算。”大嫂笑呵呵的把饭盒还给青筝,已经刷得干干净净的。
“大姐,咸菜今儿个就卖完啦,家里就做了这么多。再卖得过上半个月了。明儿个回就才腌新的。”青筝报歉的说着,两大缸咸菜,过还没传太开呢,没到十天,也都卖完了。家里的几个嫂子和任母,这些天一直在扒蒜,切辣椒,准备做第二批了。
“哎哟,这样啊。那我得回去拿个大点儿的盆来,多买点儿存着。妹子,你可给我留着点哈,我马上就过来。我们家老陈现在天天早上喝粥可都离不了你这咸菜了。”大姐一听要卖完了,也不多说,马上回家拿大容器去了。她这一说,边儿上的老主顾们,可不就都跟着行动嘛。
好嘛,原本还能再卖一回儿的,这下好了,没一会儿,缸底儿的汤都被要走了。还在为找不到的最新章节苦恼?安利一个公众号:r/d/w/w444或搜索热/度/网/文搜索的时候记得去掉“/”不然搜不到哦,这里有小姐姐帮你找书,陪你尬聊!
第38章 八十年代辣妹子(5)()
“青啊;你这咸菜卖得这么便宜;有没有利啊?咱们别白忙活了吧?”任母看青筝兄妹两个才几天的时间,就把两大缸的咸菜都卖完了,就特别担心;是不是卖得太便宜了。别说是城里人了,就是在农村,过年给孩子压岁钱还得三毛两毛的呢,这一分钱一大勺的咸菜,真是太便宜了。
“娘,还有没有利?我都算过了;咱家小青这咸菜;比光卖菜,多几倍的利呢!我都想好了,来年,我那两晌地;也拿一半儿出来种菜。到秋菜也不往出卖了,直接都做咸菜。跟小青合股。合适。”任大哥都让老娘问笑了,兴致勃勃的说着自己的新计划;帮着青筝卖菜这几天,给任大哥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他现在;可是雄心勃勃的等着明天大展拳脚呢。
“你干点儿什么不行?惦记你妹子那点儿买卖干啥?能不能有点儿出息了。”任父在边儿上不乐意了;他这一句;把同样脸上带出来向往的几个哥嫂都说得讪讪的。
“爹;看您说的。城里那么多人,多少咸菜吃不完?我才能做多少?有好买卖难道不可着咱们自家人?这几天我都跟大哥说好了,正说要回来跟你们商量呢!来年,家里都种菜。春天不种毛葱了,毛葱做咸菜用不上,咱就种辣椒和大蒜,第二茬种白菜。还种芥菜。到秋,都做成咸菜。我都算过了,用不上两年,咱家都能当上万元户。以后,咸菜卖好了,咱再多做几样儿,也去城里开店儿。开咸菜厂。”市场很大,青筝可不想因为这么点儿事儿,跟家里哥哥嫂子们生分了。
“把你能的,还开厂子。”任父一听青筝说的,到底没再说什么,念叨了一句,转身出去了。
“哥,嫂子,你们别听爹说的。大哥,我可不收你们的菜,咱不是说好了嘛,到时候一起合伙儿,打仗亲兄弟嘛,钱还能都可着我?”青筝又回头安抚哥哥嫂子。
“青,没事儿。我们都明白着呢,咱爹也是怕以后闹毛病。俺们也当爹妈了,都理解这心情。哎,也是穷怕了。我跟你哥现在啊,只要是能多挣些钱,累死都愿意。往后,就得指望你了。”大嫂是爽利人,二嫂木讷,三嫂毕竟到任家时间短,不好出头儿。所以这话,还真就得大嫂来说。
“青啊,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别说那些没用的了。我再问你个事儿,你看能不能干?来年,我寻思着,问问看村里那些种菜的人家,咱们能用多少,直接就跟屯子里收了,还省事儿了,你估摸着用多少芥菜能够?过了年儿我挨家问问,看看有多少家能种的?”任大哥是生产队长,他不能光是自己挣钱,有了个财路,心里头就想着能不能带着乡亲们一起。
“行啊,哥你问吧。我这儿都没关系,多少都行。芥菜,白菜都能放好几个月,咱们可以一直做咸菜卖啊。我看,按照这几天的势头儿,咱这咸菜,可是不愁卖呢!”青筝也没提三辣市场的事儿,现在才刚开放,经济还没有开始迈大步呢,对三辣的需求还没有那么多,不着急提这个事儿。
人就是活个希望,有了奋斗的目标,任家兄妹们各个儿全身都是干劲儿,一边儿干着活儿,一边儿讨论着未来的计划与安排,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有了第一次成功的经验,接下来,就不用像第一次做咸菜的时候,做好了,等着腌好了去卖,中间一直等着。
这一次,青筝又到城里买了十口大缸,每天都在做咸菜。家里剩的菜很快就用完了,父母家的和几个兄嫂家的菜,除了留下腌酸菜的,也都拉过来了,最终十口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