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华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闺华记- 第2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其二,他从谢涵的话里听出了谢涵对这件事很抵触,这丫头的主意大着呢,她要不乐意的事情肯定会想方设法地推了。

    朱栩可没忘了那年在大明寺谢涵为了不回顾家和顾琦争吵起来,才六岁的小丫头说起来话来一套一套的,愣生生地把顾琦堵得说不出话来。

    所以,想必这丫头今天也是有备而来的,肯定也有一套又一套的话等着他,这不,才刚一开口,就给他套上了一顶父亲的帽子,又是什么孺慕之情什么再生之德都出来了,意思已经表达得明明白白了。

    想到这,朱栩颇有几分不服气,他除了年龄大一些,别的几乎都是无可挑剔的,这丫头有什么可拽的,竟然连他也看不上?

    难不成她自己有了喜欢的人?

    对了,倒是听说顾家曾经有意娶她进门做世子夫人,想必她喜欢的是顾家那个少年郎。

    不对啊,她不是已经拒绝了那个小世子吗?

    那还有谁?

    想到这,朱栩存了几分逗弄的心,道:“丫头,抬起头来,又两年没见了,朕还没好好看看你呢。”

    谢涵腹诽了一句,她才不信方才她一路走来的时候皇上没有打量过她,这会却偏偏叫她抬起头来。

    可皇命在此,她不能不从。

    于是,她只好抬起头来。

    还别说,经过一晚上的折腾,谢涵委实消瘦了不少,一张巴掌大的小脸上只剩下一双水雾雾的大眼睛和一个尖尖的下巴,脸色蜡黄蜡黄的,而且还有两个大黑眼圈,一看就是没休息好。

    “怎么回事?生病了?”朱栩看得一阵心疼。

    “回皇上,闹肚子了。”说完,谢涵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了。

    “闹肚子?”朱栩看向了王平。

    “老奴听说谢姑娘昨儿在顾家喝了一碗杏仁茶,回来之后便觉腹痛难忍,晚上折腾了一宿,老奴去的时候谢姑娘还在炕上喝药呢。”王平回道。

    “杏仁茶?”朱栩眯了眯眼睛。

    顾家这是想做什么?明知道谢涵是来京选才女的,这个时候竟然还胆敢做手脚,真当他这个皇帝是纸糊的?

    不过生气归生气,这个时候他还真不敢动顾家,目前和鞑靼的战事吃紧,沈隽有点独木难撑,而且沈隽也没有顾霖那几下子,打了一年多时间,输的多赢的少,所以他现在就盼着顾琰早点出了孝期早点赶赴幽州。

    因此,这件事他只能暂时忍下了。

    非但如此,为了安抚顾家,他还得给顾家一个大大的恩典。

第四百七十四章、挖坑(一)() 
谢涵见皇上的神色变来变去的,从一开始的生气到后来的平复,猜到他想必是拿定了主意。

    其实,谢涵也理解皇上的无奈,目前幽州的战事的确离不开顾家,皇上这个时候动了顾家,鞑靼人没有了顾忌,只怕更会大举入侵,而京城离幽州不过是五六日的行程,幽州失守,京城还能安稳吗?

    想到这,谢涵暗自叹了口气,只怕顾家也是吃准了这一点,所以顾老婆子才敢这么对她。

    略一思忖,谢涵斟酌着说道:“皇上,外祖母也是一番好意,说是臣女的脾胃凉,不能喝普通的茶,所以特地打发人给臣女冲了一碗她自己常喝的杏仁茶,谁知臣女的脾胃和杏仁不合,这也是大家都没想到的事情,下次臣女记住了。”

    她怕朱栩为难,所以把话圆回来。

    果然,朱栩听了这话神色一松,很快换了个话题,“是吗?回头让御医好好给你瞧瞧,开点药调理调理,朕听说你这次来京城是来参加赏荷会的,怎么样,有没有信心夺魁?”

    谢涵一听这话立刻垮着脸,嘟了嘟嘴,道:“皇上快别提什么魁首不魁首的,说出来还不够丢人的,臣女连平仄规律都没学全呢!这次来参加赏荷会,臣女是滥竽充数来的,臣女实话说了吧,这些年在乡下臣女一直忙于打理家务,哪有功夫学什么诗词歌赋,也就勉强会下点围棋和弹几首曲子自娱自乐。”

    “哦,能达到自娱自乐的境界,想必棋艺不错,王平,来摆上一局。”朱栩也是想试试谢涵到底有多少真才实学。

    说实在的,他是不大相信一个十一岁的小丫头能力压群芳一举夺魁,尤其是听说他那个新二嫂改了比试的规矩之后,他更是怀疑她是别有用心的。

    这也是他为什么把谢涵先召进宫的缘由,他想从谢涵的嘴里看看能不能探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而下棋的时候正是一个人注意力太集中的时候,这个时候戒心不会太重,容易套话。

    王平自然猜到皇上的心思,也为谢涵捏了一把汗,因为他发现谢涵一来就给皇上挖了好几个坑,这点伎俩皇上还能看不破?

    皇上不翻脸还好,万一皇上翻脸,会觉得谢涵是在恃宠而骄,这个后果谢涵未必担的住。

    谢涵见王平摆棋盘的时候瞟了自己一眼,也猜到他是提醒自己小心应对。

    于是,谢涵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下这盘棋,因为她的围棋和瑶琴是凭本事拿的第一,所以她不敢藏拙。

    朱栩见她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倒是笑了,“真是个孩子,不过就是一局棋,你还真以为是战场?”

    “虽不是上战场,也差不了多少,因为臣女是第一次和皇上对弈,说不紧张是假的。事实上,臣女进宫之前有两个闺中密友拉着臣女问,面圣时最大的感触是什么,皇上猜臣女是怎么回答的?”

    “哦,怎么回答的?”朱栩难得放下身段配合了谢涵一次。

    “臣女说,最大的感触是紧张,脑子里是一片空白,皇上问什么说什么,跟傻子似的。因而,一会若是臣女输的太难看了,还请皇上见谅,不是臣女技不如人,而是臣女太过紧张不会思考了,成傻子一个了。”

    “王平,听听,还没开始呢就拿话堵朕了,去,掰开这丫头的小嘴,让朕瞧瞧她的牙口到底是怎么长的?”朱栩指着谢涵笑道。

    “皇上,谢姑娘是见皇上太过严肃了,想让皇上开心开心呢。”王平替谢涵说了句好话。

    “嘿,合着还是朕的不是了?”朱栩瞪了下眼睛,倒是也没真生气,而是捏起了一颗棋子,示意谢涵开始。

    谢涵见此,也收了笑,专心布局。

    一盏茶工夫之后,朱栩收起了轻视之心。

    说真的,后宫女子也有棋艺不错的,夏贵妃就是一个例子,素日也没少跟他对弈,可他觉得谢涵的棋艺似在夏贵妃之上。

    这怎么可能?

    一个十一岁,一个已经二十五了,而围棋这东西是最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研磨的,一个乡下丫头,陪练也找不到对手啊。

    “丫头,你的围棋是跟谁学的?”

    “初学是跟我父亲,后来在大明寺为父亲守孝时曾经得明远大师指点过,那会我每天去找大师练五禽戏,然后在大师处用一顿斋饭,见大师一个人摆棋局玩,我就会上去过几招,回到乡下后,外祖母送了我一个女先生,女先生棋艺不错,我每天都跟着她手谈几局,受益良多。”

    谢涵说着说着也就忘了对方的身份,满嘴的“我”跑了出来。

    朱栩见差不多到时候了,问道:“是吗?朕听说你除了诗词,别的都很厉害,都是跟女先生学的?”

    “没有啊,我的画画就很一般,敬敏郡主的画才好呢,不过她说王妃的画更好,说是曾经师从过宫里多位大师。”谢涵不自觉地把话题转到徐氏身上,主要是她想知道这位徐氏在宫里生活了多少年,有些什么爱好。

    “你和这位郡主很熟?”朱栩一边捏着棋子找地方,一边问。

    “还算不错的,我们一起参加过好几次聚会,敬敏郡主对人很热心,很亲和,很关照我,还有王妃也是,看起来特别亲切,一点架子也没有,说真的,第一次进王府的时候我也是特别紧张,没想到王妃却拉着我的手说了好些话。”

    “哦,她都说什么了?”朱栩瞄准一块地方落子了,这才问道。

    谢涵把她第一次和徐氏见面的情形回忆了一遍。

    朱栩一听便明白徐氏在套谢涵的话。

    其实,一开始朱栩也以为徐氏是在为谢涵进王府铺路,毕竟这两年谢涵整出的动静不小,而他又适时地帮着推了一把,如此一来,谢涵的缺点便不算什么毛病了,有皇上的看重,没父没母又如何?

    自古财帛动人心。

    而朱栩的目的也是想看看到底会有些什么人跳出来打谢涵的主意。

第四百七十五章、挖坑(二)() 
前两年朱栩特地大张旗鼓地把何昶的案子调出来重审,随后又放出风说查无对证,也就是说这个案子彻底成了一个死案。

    如此一来,朱栩相信很多人会按捺不住的,好几百万的银两不知去向,而谢涵可能是知情人之一,徐氏会动心也在情理之中,毕竟她的儿子正处在那样一个尴尬的位置,说是嫡长子吧,好像不那么名正言顺,说不是嫡长子吧,又挂了个嫡长子的名。

    所以徐氏才会费尽心思地想把谢涵娶进门,有了谢涵的这笔财富,就算她儿子争不到世子之位,也能一辈子过上钟鸣鼎食的富贵生活。

    可谁知朱栩却猜错了,搞了半天,徐氏却把谢涵送到了他面前。

    这就让他委实不解了。

    如果说谢涵是一个很有野心很有权欲的女人,那就另当别论。

    可事实却不是如此,相反,谢涵很反对进宫,一来就暗示他她只把他当成父亲尊重,无关男女之情。

    也就是说,谢涵是被人算计了,而算计她的这个人就是徐氏。

    可朱栩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谢涵在这场世子争夺战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徐氏有必要花心思来对付一个十一岁的小姑娘?

    当然,朱栩不是没有想过,谢涵进宫可能会导致夏贵妃失宠,如此一来朱泓便少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撑,可问题是,朱泓是从小在他身边长大的,夏贵妃和他又有多年的夫妻情分,这一切岂是一个小小的谢涵能改变的?

    否定了他自己本身的原因,朱栩又把眼光放到了朱浵和朱泓两位身上,联想到朱泓曾经见过谢涵,说谢涵曾经救过她一次,电光闪念间,朱栩忽然想到该不是这两人有了什么私情?

    这么一想,这一切都顺理成章了,所以谢涵才不想进宫,所以徐氏才想把谢涵送到他身边来,为的是让他们叔侄两个起嫌隙。

    当然,这只是朱栩一厢情愿的猜测,事实如何还有待于验证。

    这不,看着谢涵干巴瘦的小脸,朱栩想到了六月六的赏荷会,既然要玩,就玩大一点,他倒要看看,事实到底如何。

    “王平,把周太医叫来,替这丫头把把脉,好好调理调理身子。”朱栩吩咐道。

    “皇上,臣女的这点小病哪用惊动太医?臣女昨儿已经找个郎中开过方子了,就不麻烦周太医了。”谢涵一听找周太医,清醒过来了,忙不迭地摆手。

    朱栩见谢涵拒绝,眉毛一挑,看向王平,王平忙弓着身子道:“皇上,老奴觉得谢姑娘的话有道理,闹肚子这样的小毛病哪里还劳烦周太医?况且谢姑娘说她已经吃过药了。”

    朱栩见王平也反对,凝神细思了一下,回过味来了,再次被谢涵的聪颖折服了。

    是啊,既然他不打算伸手管这件事,他就不能动御医,御医一出手,还能不清楚谢涵到底吃了什么?

    到时,他是管还是不管?

    论理,他也不至于如此糊涂健忘,只是一则他下棋下忘了,光想着让谢涵在六月六上好好露一面;二则近来前朝事务又多又杂,一桩桩一件件的,搞的他疲惫不堪,甚至有点焦头烂额。

    其中最大的难题是粮草,今年南方大涝,北方大旱,加之连着两年的战事,北方好些地方都收不上粮食来,可战争还得打下去,为此他也十分头疼,故而听说谢涵来了,才想着把她召进宫,他想知道外面到底是个什么情形。

    可来了这半天,竟然都忘了正事,“对了,丫头,今年的年景如何,朕希望能从你嘴里听到实话。”

    “说实话,不太好,我家靠着河边的地还凑合,能勉强收上七八成,离得远些的,只怕五成不到,不过臣女倒是听祖父说,夏种的时候赶紧种点抗旱的玉米、番薯,应该可以填补一些。”谢涵回道。

    “现在幽州那边荒地有几成?”朱栩听下面的官员说过,如今连京城都有幽州那边过来的难民了。

    这人一跑,地肯定就得荒,所以为今之计是赶紧结束这场战事。

    “荒地目前倒不多,回皇上,去年冬天和今年开春,臣女命管家把所有的银子都拿来买地了,臣女又添了四个大庄子和三千多亩地,如果没有意外发生,臣女应该还可以捐出三千石粮食。”

    谢涵如今真算得上是一个地主了,良田百顷,可惜就是战乱,这要放在平时,一个丰年谢涵就能有上万两的田租,这可不是一笔小数,躺着花都能够了。

    朱栩默算了一下,三千石,离他的要求还差得远呢,不过倒是也可以解解他的燃眉之急,要知道,这只是谢涵一家,而且谢涵还是新晋的地主阶层,那么别的地主呢?

    没办法,非常时期,只能用些非常手段。

    解决了粮草,朱栩又想到了另一个大问题,草药。

    “对了,你上次提到的草药种植如何了?”

    “回皇上,还不错,臣女已经将一些常用的草药送去了前线,且臣女在府城开了一家药铺,专卖一些普通百姓常见病的常用药,平价。”

    朱栩听了点点头,细思了一下,笑道:“对了,说到给前线将士送药材,朕仿佛记得去年中秋时你和沈家的公子一起主动给前线的将士送了几车粮食和几十头生猪,看来,朕没白疼你一场。丫头,朕再给你一个恩典,你的亲事朕替你做主了,说吧,你想嫁个什么样的人,想好来再说,记住,朕可是一言九鼎的,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这话朱栩是存了几分试探的意思,他想知道谢涵和这位沈家的少年郎是不是也有什么牵扯。

    “回皇上,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