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从这一天起,京城各个官衙、各个部门的人开始热衷于踢球,每个休息日比赛不断,蹴鞠的热情被激发出来,尤其是户部,颠覆了别人对他们的印象,认为他们能文能武。

    此时有一种观念突然流行起来,那就是“更好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陛下尽忠效力”。

    对于顾青云而言,此次比赛还造成一种后遗症,那就是他的名气更大了。京华小报特意把这次的比赛过程详细写出来,有几个人是重点夸奖的,其中就有他的名字。

    看着小报上对自己不吝笔墨的夸奖,顾青云看了觉得有些尴尬和羞涩。

    是不是太夸张了?

    球赛过后,他之前上交的有关于云南问题的策论终于有了反馈,结果很好,他第一次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这让他觉得自己的心血没白费。

    之后,顾青云被其他同僚围着恭喜,大概是因为球赛的缘故,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比以前融洽,没有人说酸话和怪话。

157|名气() 
夏朝初建时;面对云南土司隐隐自立的威胁,参照前朝后期有识之士提出的“改土归流”之法;朝廷做了大量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终成功把土司制改为流官制。

    现在云南的官员大部分都是朝廷派去的;少数任职的当地人也几乎是对朝廷没有敌意的土司;所以如今的云南没有几十年前那么危险,反而容易出成绩。

    只是即使因为战乱、逃荒,有中原地区的汉族百姓迁移到云南去居住;还带去了其他地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如今的云南仍然比不上其他省,每年交的赋税不是在倒数第一就是倒数第二。

    顾青云看过资料,还做过相关的统计;自然知道这个情况。在其位谋其政;在皇家藏书楼借阅了许多资料;再结合他后世学到的知识,他专门就云南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写了个奏章,因为是公事;就写题本;还盖上印章。

    官员本来就有给皇帝上书陈事的权力,只是有时候自己的奏章不一定能到达皇帝面前。因为在给皇帝看前,内阁大学士就已经票拟过,而皇帝一天要看的奏章非常多,有些时候不一定能看到你写的。

    顾青云自认为自己写的奏章还是具有一定可行性的,于是在写完后就先给阮郎中看了,再由阮郎中呈给户部左侍郎,最终到达户部尚书的手里。

    如果封尚书觉得好的话,由他递给皇帝,更能引起皇帝的重视。再加上顾青云本人是户部的官员,这种公事总要自己部门内部同意才好上呈,而里面写的策论如果能实行的话,还要户部的人配合。

    至于其中的功劳被分薄之事,这是题中应有之意,是应该的。

    相反,如果是告状之类的奏章,顾青云肯定不会通过公开的途径上呈,直接递到通政司那里才是最好的办法。

    当然,顾青云现在这么做是有一定风险的,万一有上官冒领功劳或者是不屑于你写的东西,那就得想另外的办法,还会得罪上官。只是以顾青云如今的名气,基本上是不可能发生这种事。

    为何?因为名气。

    是的,名气,不管是因为他写出的算学书还是因为一系列的话本,顾青云都在朝中和民间拥有一定的名气,虽说称不上人尽皆知,但起码不是无名小卒。他写出来的奏章,即使不是字字珠玑、惊天动地,他的上官看到后也会分出一点耐心来看,不会随手搁置在一边,丢到垃圾桶,不见天日。

    也就是说,顾青云写出来的东西,已经有让人重视的资格。

    而这才是他一直追求的。无论是努力写算学书,还是为了挣钱写出的话本,归根结底,顾青云最想要的还是名气,也就是影响力。

    对他而言,有名气才有安全感,有名气才有被人重视的资格。他私心觉得,只要他以后不作死,就凭他现在努力出来的成果,以后万一卷进什么官场风波,别人最多是把他贬官或是解除官职,不会赶尽杀绝。

    还有一点很重要,他的成名是在进入体制后的事,不是在进入体制前。

    比如李白,他所在的时期是凭诗赋取士的年代,以他的诗才考中进士似乎是轻而易举的。只是历史上,李白不知是因为何种原因没有去应考,那任凭他有惊天的才华,还是很难进入体制,不说其他官员对他的排斥——一个人太过于优秀总会让其他人产生威胁感,即使他进入体制,还是会觉得格格不入,归根结底,不说性格等其他方面,顾青云相信,因为他太过于有名也是其中一个因素。

    像李白这样的例子还有许多,科考前名气大如天,偏偏最后名落孙山的有大把。

    这个问题顾青云和方仁霄曾经探讨过,两人一致认为这得看当时主考官的性格,遇到一个爱才的就有很大可能录取,遇到一个内心阴暗的,直接把你黜落,还有理有据。

    顾青云一路从科考走过来,期间遇到过那些名气吹过头的,只能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果是体制内成名就是另外一种待遇了,大家都算是同类。比如他,会感觉很多时候做事比其他人方便一些。

    所以此时他写的奏章能被封尚书点名表扬,说明事情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在就看皇帝和朝中大臣怎么做了。

    晚上回去和方仁霄说起此事时,顾青云稍有得意,道:“老师,如果朝廷真根据我写的策论来做,那云南的赋税每年都能轻易完成目标,不用我们东拼西凑了。”今年的考核,云南还是排在倒数,收到的赋税很少,为此云南司又被封尚书点头批评一顿,只是大概是习惯了,大家都面无表情。

    只有他脸皮稍薄,有些不自在。

    这次方仁霄没有再取笑他,毕竟当初顾青云写完后,他是看过的。对于弟子建议朝廷引入内地先进的工具和高产的农作物,他是极为赞同的。

    民以食为天,只要当地的百姓能吃饱饭,对朝廷的忠心自然上升。

    至于如何开发盐矿,奏章上更是写得清清楚楚。尤其弟子所说的什么天然盐矿,取自什么地下几百米的盐池,无污染,纯天然,是什么精华,吃了对人体好,比一般的食盐能卖出的价格更高,专门走上层路线之类的,更是引起他的兴趣,觉得如果实行起来的话,赋税真的可能涨一大截。

    到时真是如此,这意味着弟子立了一功。

    “不错,你写的奏章虽说没有文采,干巴巴的,但简单明了,里面有图表和详尽的数据,可以通过你画的那个什么坐标看出数据的高低变化。这很好,看来西学还是有可取之处,你何时把《几何》翻译过来,老夫要第一个看。”方仁霄如今不再打击他了,他发现这个弟子性格太过于温和,没有太大的进取心,手中握着一把还算好的牌,偏偏就是不打出去。

    所以他如今一逮到机会就是赞扬他,鼓励他。

    不过有时他想,如果弟子真变得和其他官场中人没什么两样,每天汲汲营营追逐着名利,那还是他吗?

    想到休沐日弟子偶尔陪自己去钓鱼时,其他老友看向自己羡慕的眼光,他又犹豫了。

    罢了,弟子想如何做就如何做吧,他今年年底就致仕,不管这么多了,最多是为他把把关。

    一听方仁霄问起翻译《几何》的事,顾青云就忍不住摸摸脑袋,郁闷,最近这一个月的休沐日他都被拉去蹴鞠了,连给王家骏讲课的时间都是勉强挤出来的,这就导致了自己翻译的速度大降。

    尤其是他的英文水平还不够好,目前虽说已经达到能读能写能说的水平,可《几何》里有不少的专业术语,要精准地翻译过来,真的很费脑子。比如说坐标系,这是在代数和几何上架起的一座桥梁,使得几何概念可以用代数的方法来描述,反之亦然,具有开创性。

    这样一来,翻译起来就有一定的困难,得不断和汤姆神父沟通,有时他不懂的话,还得问其他洋人,加上他这段日子空闲时间不多,进度自然慢下来。

    “薇儿,你跟管家说一声,下次再有人找我去蹴鞠,就编个理由帮我挡回去吧。”顾青云下定决心不再出去玩耍了,虽然蹴鞠很好玩,让人热血沸腾,可也不能忘了正事。

    “还有你,小鱼儿,不许老是抱着球不放,有时间还不如多看两页书。”顾青云想到这里,就瞪了小鱼儿一眼。

    小鱼儿一愣,口中含着的饭菜半响吞不进去,只能愣愣地看着他,很是委屈。

    顾青云挑挑眉,眯起眼睛笑道:“怎么?难道爹爹的话有错吗?你自己数数,你以前学过的功课多久没复习过一次了?子曰温故而知新……”

    “好吧,爹爹,我会的。”最终,小鱼儿垂头丧气地答应了。

    *

    顾青云前不久还觉得有名气真是件好事,现在他就想吞回他之前的想法。

    “你是说《白蛇传》的读者有很大的怨气,这关我什么事?”顾青云不满这个说法,如今他已经连载到女主被镇压到雷峰塔了。

    “因为这篇话本出名了,你写作的文风就被拉出来和山谷居士作对比,民间有能人,有些人就认定是你了。如今我们店里的留言本上,全都是骂你的话,有当初《梅花戒》结局时的疯狂,尤其读者都是不讲理的女人时。”谢长亭满是抱怨,不自觉地摸摸自己的腰。

    顾青云好奇地打量他一下,也顾不得话本的事了,颇为奇怪地问道:“你最近到底怎么了?我总觉得你怪怪的,整天不是脚疼就是腰疼,要不就是全身疼。听我一句劝,你和公主即使再想要孩子,也要悠着点,得延长使用时间才能有孩子呀。”

    这话一出,谢长亭马上跳了起来,反驳道:“你,你胡说什么?”声音都颤抖了。

    “你想到哪去了?我们才没有因为那个……”他顿了顿,眼睛闪烁,面色潮红,但仍然坚定地说,“反正不是因为那事,你再胡说八道我就再也不理你的破事,让那些女的把你烦死!”

    他是很想反驳他,可仔细想想,又觉得底气不足。

    顾青云以为他面子薄,但见他连这么孩子气的话都说出口了,不好再谈论,只能对他眼睛底下透出的青黑色视而不见。

    想要孩子的压力,他能理解。不过这么威胁自己,他就不能理解了。

    多大仇?

    两人开始谈论话本的事,还是坚持以前的政策,坚决不承认。

    如今是六月份,谢长亭交给他半年的稿费,一共大约有三百两。

    “还有两个月是院试,你第一册的算学书最近的售卖又达到一个高峰。不过有人很不满,因为自从你的算学书出版后,院试的试题也跟着难度加大,总有不理智的童生给你留言,他们落榜了,说话很不好听,你看了后别生气。”谢长亭说完后,就递给他一本厚厚的留言本,语气有着明显的幸灾乐祸。

    哈哈,让你误解我!

158|构想() 
接过这厚厚的留言本,顾青云看了看封面;只是随意把它放到一边去;没有马上翻看的意思;这让谢长亭有些失望。

    里面的内容有多奇葩他是知道的,多希望看到顾青云那张一向平静的脸露出其他羞恼的表情呀。

    “对了;长亭,你可以暗示京华小报的人,就说我在翻译外国算学书;顺便构思新的话本,这样他们就以为我在忙这些事,抽不出空来写《白蛇传》了。”顾青云想了想;还是决定引导一下舆论;“时间长了;大家自然会淡下来,到时自是不会有人再讨论这些话题。”他真的不想因为这篇话本遭到别人的议论,不喜欢自己的生活被人打扰。

    前段时间的蹴鞠比赛又让他的人气上升一些;停止许久的荷包雨又开始在院中频频落下,直到他在门口贴出告示这才停止。

    说白了;顾青云又想要名气;又不想别人打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用他自嘲的话来说,就是有些矫情。

    “真的?”谢长亭眼睛一亮,“你又有新想法了?是关于什么内容的?”虽说《白蛇传》他很喜欢看,可青云的下一篇他会更喜欢。

    “是关于海外冒险的事,嗯,主要是关于建设方面的,比如说有人在海外发现新大陆,他是如何吸引人前去建设,如何把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建成一座新城市。”顾青云草草说了两句。

    这的确是他新书的内容,算是种田建设文。如何发展科技,如何和土著、外国殖民者打交道,新大陆的环境又如何恶劣,比如说热带地区的疟疾等,还有新大陆资源如何丰富等等都要写上去……这需要他慢慢去查找资料,做到尽量与现实相符合。

    不过这只是他的一个构想,具体的得靠他慢慢填充。此外,还要考虑到其他方面的内容,看适不适合出版,不能写违禁的内容。

    谢长亭一听,不明所以,不过他觉得这个想法很有趣,只要一想到一个城市在自己手中慢慢建成,那是多大的诱惑力啊!本来想追问更多内容的,可顾青云不肯再说,无可奈何之下,他只能认了。

    谢长亭取走新写的五万字草稿,见时候不早了,就准备告辞。

    顾青云挽留不住,只能送他出门。

    等他走后,顾青云开始翻看留言本。

    草草翻了一遍后,里面的内容让他哭笑不得。

    不是威胁,就是诅咒,当然,还有赞赏和赞美。

    还有更奇葩的,是向他借钱或隐晦示爱,其中有男有女,对于这些,他都不理会,他唯一回复的就是那些问问题的人。

    特别是关于算学方面的,更是耐心回答。

    等顾青云解答完他们的问题后,他把留言本收起来,准备让顾三元交还给松竹书斋。

    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如此处理这些留言了,可以说是驾轻就熟。对于那些不好的话,更是可以做到置之不理,心中不起一点波澜。

    *

    杭州。

    方子茗接到顾青云提前送来的中秋节礼,他没有多看其他的,直接拿起信来读。

    夏氏不理他,第一个拿起新一册《白蛇传》,喜滋滋地说道:“杭州城里是有书肆卖《白蛇传》,可论起来,还是京城的人能更快看到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