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魄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素魄记-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勤政殿的人匆匆到容华宫给皇帝传话。

    “国丈要来?昨日怎么没有通报?”

    “国丈是今儿一早送来的急报,跟着人已经到了宫门口了。”

    “想必是为了安卿的事,来质问朕了”

    看一眼内室,容妃正睡得安稳,何化致何总管却明白皇帝的心思,问道:

    “皇上身子尚未痊愈”

    “他老人家都来了,朕岂敢有什么病痛?更衣罢。”

    “是。”

    “何化致你去吧,睿亲王在前朝,如果国丈先到了,睿亲王用得着你。”

    “是。”

    何总管接了令就往勤政殿赶来。

    果然,明甫此刻已经到了勤政殿外。

    “奴才拜见国丈公。”

    明甫看见何化致一改僵肃的表情,笑道:

    “何总管,里头睿亲王代为早朝,怎么,皇上身子还没好些吗?”

    “好多了,只不过需要静养一段时间才能痊愈,奴才奉命来接国丈公到后殿歇着。”

    明甫看了一眼前朝,然后跟着何化致入了后殿。

    “您说您有什么事儿托个信或者派个人来就行,若是您在路上有什么闪失,皇上怎么跟皇后娘娘交代呢。”

    “何总管无需瞒我,宫里的事儿我不敢管,但是传遍京城的消息我到还是知道些的。”

    何化致知道这位明国丈不是简单的人物,便把话留着,不再多说。

    此时下朝,睿亲王临时知道明甫到了。

    “本王素来害怕这个国丈公,如今皇兄还要本王上去挡着,这”

    “睿亲王,国丈公只是平日严肃些,实则您还在他老人家之上,只需敬重着就行,皇上稍后就到。”

    “诶,皇兄果真会到?”

    “是,国丈要见的是皇上,一早儿就去传过话了。”

    “那好罢。”

    睿亲王进殿,明甫拜礼,睿亲王忙上前扶住。

    “使不得,您是何等身份,本王理应尊您才是。”

    “睿亲王,果真是这么想的?”

    “本王素来爽直,儿时国丈公虽然严肃,却也救了本王一命,足以畏,亦足以敬。”

    睿亲王的话听来并不怎么友善,明甫心知自己过往的手段,庆幸当年睿亲王尚年幼罢了,否则连这如今“唯一的兄弟”恐怕也是没有的。

    “睿亲王理政,可有烦扰之处?”

    “内阁之事多变,况且如今边境受扰,如果真让皇兄来处理恐怕还要累到一遍,此次以后,本王决心不再干涉这磨人的政务了。”

    “哈哈,睿亲王如今算是皇上钦点的摄政王,可不能这个态度。”

    “您看,本王还是免不了挨您的教训。这些话只是在后面说说,处理政务倒是不敢不用心的。”

    “想当年,先王就是看您母妃曾经友善于湖仪娘娘,这才让当初还是三皇子的皇上看护您呢。”

    “皇兄待我,我当自知。本王在宫外常去祈安山,元昶他也长大了,元阳和元真总还是去看他。都曾经是一家人,这么多年母子分离作为惩罚,或许也够了罢?”

    “他们都是好孩子,当初我以丞相的身份谴了六皇子,如今我已经不再是,这原则问题,究竟也轮不到我来管了啊。”

    正说着,皇帝到了。

    “皇兄来了,那本王先退下了。”

    睿亲王想溜,但是皇帝叫住了他。

    “睿亲,朕还没好好谢谢你呢,怎么这么着急走?”

    “诶,皇兄,我好些日子没出宫了,那些朋友们都以为我出事儿了。今儿政务不多,约好出去聚一聚的。”

    “好好好,去罢,只是开个玩笑,什么时候你还把这些话当真了?”

    “臣弟昨晚奏章批阅到很晚为的就是今天。皇兄可不能说臣弟没有尽到职责。”

    “朕知道了。”

    “臣弟告退。”

    睿亲王离开,皇帝这才恭恭敬敬地给了明甫一拜。

    “朕没有亲迎,请您原谅。”

    “我受不起了啊——皇上。”

    何化致见势带着宫人退下,整个后殿只有明甫和皇帝而已。

    “惠儿的事朕很愧疚”

    “您和皇后的事老臣不能管亦不想管,我这个做父亲又何尝没有愧疚之心。但是,安诚怀的事情,皇上为何要隐瞒?”

    “您已经知道了”

    “是我托付安诚怀入宫,没想到在宫门口怎能叫我不心寒?”

    “您,是在怀疑朕吗?”

    “不敢。老臣看着你长大,当时将明惠许配于你,就是看中你那与众皇子不同的敏性。如今安诚怀死了,除了封锁消息和缅怀,皇上还没有后续的办法,难不成真的病糊涂了不成?”

    明甫的话毫无掩饰,锋利刺耳,直戳人心。

    皇帝不说话。

    “当初先皇最中意的温灵太子,他可是你的亲哥哥。贤良高德,年少有为,待你如何更是亲的没话说,至于先皇后,是非难定,但是好歹抚养了您十多年,保护了您十多年。但是皇上做了什么,别人不再提起,皇上自己怎么能忘得掉。”

    “够了,往事不要再提了。”

    “一代贤明的太子,居然会为了一个女人——钟虞,而自甘放弃皇位,甘心绝命于手足。何等愚蠢?难道皇上自己设过的陷进,如今要自己跳下去了吗?”

    明甫说起皇帝不愿提起的前尘往事,将那些罪恶的记忆重新翻出在皇帝脑中翻滚。

    “够了,请您,不要再说了。”

    皇帝背过身去。

    “如今皇上沉溺于那魅惑之女,纵乐荒废政务,让我这把老骨头听那宫外才有的不堪的传言。如今林洵洛长平两位将军离城,镇守边境,兵部尚书安诚怀却在宫城外被杀——皇上还没有所察觉吗!”

    皇帝如大梦初醒,额间汩汩冷汗。

    “诚怀前几日去拜访过老臣,昨夜里安夫人哭着来我府上,我且如何给出交代?”

    明甫的表情转而阴沉下来,让皇帝想起多年前,他亦是这样劝说扶持自己登上这位至尊的位置。

    “国丈公的意思,朕明白了。朕,一定会尽快查出谋害安卿的凶手。”

    “还请皇上,格外留心容妃,以及他的父亲邓云。”

    说罢,明甫离去。

    皇帝独自留在宫中,轻蔑地笑了:

    “你可知,为何邓云做先皇起居郎,朕登基他却辞位归乡?对,就是那个没有一官半职的邓云。因为他知道你明甫,暗受先皇命令,要有一个抗衡已是太子的皇兄的皇子。你看中朕与皇兄最为亲昵,所以您选择朕,将明惠送入三皇子府,一步一步将朕推上了皇位之争!”

    皇帝自语罢了,没人听见。

    “是了,你有怎么会不知道”

    明甫来到停放安诚怀尸身的冰室。

    “国丈公前来,你们的尸检可都做好了?”

    “皇上吩咐,在抓到凶手之前这件事都不可宣扬出去。”

    “国丈公刚从勤政殿过来。”

    守门的受了眼色,知道这明甫是挡不住的,便放了进去。

    明甫虽年迈身子骨却也还硬朗,但走近安诚怀终究还是踉跄了:

    “诚怀”

    明甫看的仔细,安诚怀除了脖颈间有一道深痕,其他的地方都完好,表情还算安详。

    “明公,此地寒气过重,您老还是不要停留太久。”

    明甫目中含泪,竟然在这冰冷的冰室坠不下来。

    “看着这孩子,我如何向他夫人交代。”

    明甫终究受不住寒气的侵蚀,咳嗽几声,便开始退了出来。

    “国丈公,斯人已逝,还请节哀。”

    “这种作案手法,你们可有线索了?”

    “这样的伤口常见于江湖仇杀,看气来是组织作案,但是手法高超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哼,还需要找吗?能在宫城门口杀尚书,这血,定要他血偿!”

第63章 动() 
辽阔的敖北青源,万河以北的平原大地已经一片肃杀。

    尽管没有降雪,但是草地上一眼望去尽是晶莹泛白的寒霜。

    “将军,连续侦察万河边界数十日,并未发现任何风吹草动,还要继续等下去吗?”

    平泱南渠营。

    洛长平同副将赵川站立在南渠城墙之上。

    “怎么,平日林洵不少夸你心稳,如今急着北上?”

    “末将不敢,这是南渠一带作物匮乏,而且寒冬将至,不免由此担忧。”

    “如果南渠都食物匮乏,那草都打着霜的敖北就更岌岌可危了。我倒是要看看安北焃能拖到什么时候。”

    “是。”

    “对了,林洵硬塞给我的,那个军师,怎么这些日都没怎么见过他?”

    “梁贻梁军师,一到南渠便同我提起,说是这南渠的土地并不贫瘠,但是却少有作物,他这些天都在下边调查这事儿呢。”

    “不愧是军师,什么时候还在各处走亲戚呢。”

    洛长平语气中不乏讥讽。

    “末将觉得,梁军师做的事情倒也有重要意义的。”

    “我这没开战冷落了他,他自然得找些事情做,否则不好跟林洵那家伙交差。”

    赵川敬佩洛长平,却也不赞同他看梁贻的方式。

    “将军,您是不是对梁军师有偏见?”

    洛长平笑笑,道:

    “平泱南渠,本是一片富饶的土地,但是十多年前的那一次战乱之后,南渠一带竟然种什么都收益甚少,于是居住的人搬离此地,耕种的土地便越来越少,如今更是变成了一片荒芜凄惨的贫瘠之地,这显而易见的事儿还劳烦大军师亲自下访?”

    “好像是这个道理”

    “嘿你小子,赵副将你年轻尚且可以说不清楚当年战乱,但是梁贻不可能不知道。你说我有偏见,但我待军师一类的闲人向来如此。”

    “将军智勇双全,但是林将军叮嘱的也不得不留意。”

    “我看,你是受了林洵贿赂不成,也整天在我耳旁吹这些风?”

    “不敢。”

    “诶,那好,那咱们就去瞧瞧这个梁军师在干什么大事。”

    这位梁贻军师,原是云麾将军府的门客。后来因为卓有才敢而被林洵收为林家军的军师。梁贻性情和治军思想与林洵相近,故而被林洵请过来协助也是留意洛长平。

    此时梁贻正从南渠边缘上稀疏中之一的住民家中出来,身旁陪着南渠县令吴弈。

    “万河以南的天气还算暖和。将那几亩农家的田收购,百姓留下自己吃的口粮,其他的卖给我们。”

    “多亏了梁军师一户一户地走访,不然就这儿几户人家这么熟悉我还真不好开口。”

    “方才所到的人家中,一旦问起当年事,他们都面色凝重避而不谈。说是当年战乱所留创伤可以理解,可是连三岁稚儿也害怕是怎么回事?”

    “这个,下官并没有发现。”

    “吴大人不要瞒我,人们都离开了,他们还愿意留在此地,吴大人定是知道原因的。”

    “如果一定要说,肯能就是那个无稽的传说罢。当初战后,南渠已有复苏生气,但是不知道从哪儿传来的谣言,说是北边的万河里有千万惨死的兵士登岸扰乱民户。大家人心惶惶,说南渠是不祥之地,能搬走的早就搬走了,只有无力迁居的人留了下来,但也以搬迁为目的。渐渐的就只剩下这么些人家。”

    “难怪,你让我用可以搬迁为饵劝他们搬走,我还以为他们舍不得吴大人呢哈哈哈!”

    “梁军师笑话了。”

    “那为何不早说?”

    “这本是无稽之谈,说来想必会扰了梁军师思绪的。”

    “无需想这么多,只要我在南渠,跟此地有关的一切我都需要知道,吴大人只需将知道的放心告诉我就是。”

    “是。”

    二人正往营寨方向走,正逢着来寻人的洛长平。

    “梁贻现在何处?”

    梁贻忙上前拜见。

    “洛将军,梁贻在此。”

    “南渠县令吴弈拜见洛将军。”

    “哦,你们都在。听说你们在收购当地百姓的粮食?”

    “正是。我军粮草虽足,但一旦开战则是完全靠后方补给,何况万河边境天气早寒更需要早些做好准备”

    “好好好——这些我都知道,有劳梁军师了。这方圆几百里的就这么几户人家,能有多少粮食?”

    “南渠土地肥沃,人们虽不愿意住在此地,但是却很愿意附近圈地种粮,然后转运到其他城中卖掉。如果全部收购,能抵得上两次的补给了。”

    “嗯,不错。结果如何?”

    “已经了解清楚,并获得农户的同意了。”

    “那好,辛苦两位。既然已经办成了,我就没有什么要说的,告辞。”

    “恭送将军。”

    洛长平转身,赵川跟上。

    待走远了。

    “他早就料到这些了”

    “梁贻军师本来还做好农户不同意的准备,说是到时候让末将持将军口令再去农户家里”

    “诶,你小子刚才算计着我呢!”

    “不敢,不敢。”

    “果然是林洵举荐的人,本来还想让他离本将军远些,既然如此,便先用着。”

    “是啊,梁军师思虑周到,行动力又极强,实属难得。”

    “赵副将,你这是在替他说好话吗?”

    赵川心知洛长平一向不喜欢与军师一类人物打交道,更何况是林洵举荐的,意味是着安排在洛长平身边监视的人。看见洛长平脸色不对,于是立马改口:

    “属下,只是如实说话而已。”

    洛长平盯着这个年轻的副将。

    这赵川本是前几届朝廷武选的状元,却因其出生贫寒,父母双亡无倚无靠,处处受到权贵的排挤。

    幸得一日林洵与洛长平微服在朴元城茶楼喝茶论事,看见了这不通仕途的落魄武状元。林洵当时看中了此人的善良心性,便将他安置在自己府中,没想到赵川骨骼精奇,尤其擅长使长枪,于是便举荐进了宫。

    如今被委以洛长平副将的职位,实属莫大的信任与栽培。

    到了夜里,梁贻再来汇报。

    “这农户倒是十分乐意将粮食卖出,但是他们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