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美人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美人天下- 第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燕儿当即便命令马上停止对北汉的增援,让已经集结起来的军队暂时停留在南京地区。

赵炅的军队很快便推进至南京道境内。而在南京道诸州县的军政长官又多由汉人担任。他们见中原皇帝亲率大军到来,于是开门迎降。至于少数的契丹族将士迫于形势压力,也不得不投降了宋军。

因而,赵炅几乎在未遇任何激烈抵抗的情况下便推进到了南京城下。不过在途径涿州的时候,赵炅遭到了辽国北院大王耶律奚底和萧套古以及萨哈勒等人指挥的军队的拦截。不过因为双方力量悬殊颇大,辽军一触即溃。宋军乘势便完成了对南京的包围。

随后,赵炅把行营的指挥机构设在了南京城南的宝光寺,亲临城下指挥围城作战。他命令定国节度使宋渥攻击城南,彰信军节度使刘遇攻击城东,定武节度使孟玄喆攻击城东,河阳军节度使崔彦进攻击城北。至此,宋军把南京城围了个水泄不通,大战一触即发。

时隔多年,如今他赵炅终于有机会重新踏上这片土地。当年,他偷偷潜入辽境,只为了见那个人一面。从前,他的敌人太强大,所以迫使他不得不放弃。但如今,他坐拥整个大宋,完全有资格也有能力和他的敌人相抗衡!所以,这一次他不顾一切的要来攻打南京,实则是想向他的敌人炫耀,同时也向他心爱的那个人展示自己的实力。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从前,他谈不上是什么英雄。可如今,他若说自己不是英雄,那这世间又有谁还敢自称英雄呢?而在英雄的心中,一直心心念念放不下的,只有那个美人!

☆、第230章,驰援南京

南京城被宋军围困的消息很快便被飞骑使者送到了燕儿的面前。

这份军情的到来,无疑给燕儿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辅政这几年,她太明白这个消息代表着什么了。

现在北汉已经不复存在,辽国和大宋的关系在一夜之间骤然转变。现在摆在她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就是在没有北汉的策应的条件下,她还能否像从前那样继续控制南京乃至整个南京地区的问题。

在她看来,作为燕云之地一部分的南京地区,自五代后晋初年划入辽国版图之后,虽然在与中原的军事对峙中发挥了桥头堡和前哨据点的作用,并且南京地区以其丰饶的物产成为辽国财政赋税的主要来源。可是,南京到底是离上京太远了,每次有战事的时候,辽军主力都得长途跋涉日夜奔袭。因此往往还没投入战斗,军中的锐气就已折损过半。

关键是南京地区虽然已经归属辽国多年,但这里的汉族官员将领仍心系中原。特别是这里的老百姓,他们更是把宋军当成是他们的救星。宋军所至,不仅有壮丁为他们充当向导,百姓们更是愿意献出酒肉犒劳慰问他们。更有甚者,还有些胆大的百姓竟然组织起小股的武装力量夺取辽军和官府的马匹送给宋军。

因此,在围绕固守还是放弃南京地区的时候,就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他们其中一部分认为只有主动放弃南京,收缩防固,才能确保辽国其他地方的安全。而另一部分人则主张继续固守南京。

两派的主张让燕儿的心里更是百转千回。可她却丝毫不能退缩。眼下。耶律贤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如果她再不能独自扛起这面大旗,那大辽的天下就真的是岌岌可危了。

她愁容满面的在大殿上徘徊,试图想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好在这几年辅政的政治历练让她终于在臣僚们纷繁复杂的各种意见中酝酿出了一个在目前形势下既能保住南京之地,又可以退敌解南京之围的方略。

“我们契丹人向来以坚韧不拔善于骑射闻名于世。没错,我们的草原如此辽阔,上面有取之不尽的良马。可我们并不能仅仅满足于偏安一隅。南京土肥水美,物产丰饶。自太宗皇帝以来。朝廷府库。多半都是南京地区贡献的。而且南京又是我们与宋国对峙之前的屏藩。一旦我们丢弃了它,那就相当于丢掉了我们数十年经营的成果。而且也会遭人耻笑,我等如何面对长眠于地下的列祖列宗?”燕儿义正言辞的说道。

燕儿的话直截了当。态度也是十分明确。而她坚持守住南京的一件让许多文武大臣心中都受到了鼓舞,就连耶律贤也不禁为之点头赞许。

“皇后所言不无道理,不知皇后对于如此的困境,可有何妙计?”耶律贤面露喜色的问道。

而此时。燕儿已是成竹在胸,全局在握。只见她缓缓向前一步。然后娓娓道来:“回禀皇上,臣妾以为退敌的前提在于固守南京,只有守住南京,才能激起我军的将士的斗志。虽然现在宋军无论是从士兵数量又或者是士气。都远胜于我军。但常言道,骄兵必败,哀兵必胜!况且南京是我们的地盘。宋军长途跋涉而来,长驱直入。粮草和供给必然不足,难以持久作战。只要我们因地制宜,用兵得法,南京之围必能解决。”

“好!既然皇后有如此信心,那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吧!”耶律贤对燕儿的表现十分的满意。

燕儿得了耶律贤的许可,很快便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她派出使臣,带着她的亲笔书信连夜赶往南京,鼓励慰问守城的将士们。与此同时,她任命正在南京城中的韩德让为南京留守,带领南京官员将士殊死抵抗,固守待援。

而事实上,辽国驻扎在南京地区的军队中,除了原本准备救援北汉的耶律沙所率领的那一只以外,还有另外两支兵马。一是耶律斜诊所率领的军队,曾与宋军交战,后退至清沙河以北。而另一支,则是耶律学古所指挥的在南京城至松亭关之间做策应的一支军队。于是,燕儿立刻便下令让耶律学古就近驰援南京。

随后,她从辽国最精锐的军队中选拔出了5000士卒,组成了援救南京的远征军。这些士卒骁勇善战,可以以一当十,并且每个人都配备最好的战马和武器。

不过,当这些全部安排好之后,却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到底由谁来指挥这支军队。

就在燕儿踌躇不定的时候,从武官里走出一个人跪拜在地,朗声说道:“末将耶律休哥不才,愿领军前往杀退宋兵!”

耶律休哥的名字这几年燕儿听到了不少,听闻此人骁勇善战立功无数。只可惜由于此人之前常年在南京任职,所以燕儿一直没有见过他。

可此时当她看见耶律休哥的那张脸的时候,顿时大惊……………眼前的这个人分明就是韩德让的大哥韩德源!

虽然她与韩德源仅见过数面,可她还是能够断定,眼前的这个人绝对就是韩德源!可他当年不是被赶出韩家了么?现在怎么会在这里?又怎么会成了能征善战的将军?

耶律休哥也觉察到燕儿可能已经认出他来了,于是坦然承认:“如皇后所想,微臣本姓韩,名得源。当年因家中变故,离家参军。后脱离韩家,自立门户,所以才改了现在这个名字。”

“原来如此,可你真的有把握能够带领我们的族人击退宋军么?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在燕儿的记忆里,韩德源虽会武功,却并不是一个能征善战的主儿。所以她此时还是有些担心。

耶律休哥再次叩首:“请皇后放心,此次若不退宋军,那末将便提头来见!”言语铿锵激昂,掷地有声。

见耶律休哥如此胸有成竹,燕儿终于消除了心中的疑虑,于是当即便任命耶律休哥为救援南京的这支远征军的最高指挥官。

☆、第231章,南京情急

毕竟这一仗非同寻常关系重大,所以燕儿还是再三嘱咐耶律休哥:”将军久历战争,韬略过人,我与皇上本无话可说。但这一仗非同小可,它关系着我大辽的半壁江山能否守住。而且战场之上瞬息万变,还请将军一定要慎重!至此,我便将南京之事全部托付于将军,只要能够打赢这场杖,他日必当重赏!”

耶律休哥拱手答道:“皇后所说的一切,末将都明白。请皇后放心,末将必会凯旋归来!”

有了耶律休哥如此的承诺,燕儿的心这才稍微安定了一点。随即,便让耶律休哥率领着那5000精锐的远征军连夜赶赴南京。

辅政这么多年,唯独这一次,让她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

都说政治是男人之间的游戏,可她却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弱于男子。她强硬的性格总是会在关键的时候挽救她于水火之中。从前,不管再难,她都能够从容面对。可这一次,她却真的感觉到了有点吃力。难道是因为这一杖关系太大了么?不,从前比这更恶的仗她都打过,这次根本就不算什么。难道是因为之前知道杨府投降的事?

北汉灭亡,赵炅将整个杨府招到麾下。也就是说,总有一天,赵炅会带着杨府的人来和她做正面交锋!

若单是赵炅其实并不可怕,她和他曾经虽然称得上是知己好友,可她的心中终究没有赵炅的位置。论政治乱谋略,她自信可以轻松胜过赵炅。可若是赵炅带着杨家将来和她对抗,那对于她来说,无异于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

别的不说,光是杨家众人的能征善战就足够燕儿喝一壶的了。更何况杨家众人都曾和她情谊深厚,她或多或少会有些下不了手。而最为关键的是杨宁羽,她儿子真正的父亲。这么多年以来她一直心心念念的那个男人!

虽然现在她已经做了辽国的皇后。甚至还掌握了辽国的军政大权,可她的心里,却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那个远在千里之外的人。

她如此想他。却又不敢见他。她无法再像当年那样不顾一切的跟着他走。因为她的肩上,扛着重于泰山的责任。她不仅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更是一个国家朝政的希望,所以她不能走。就算是她每每在夜里想他想得痛彻心扉,她却也丝毫不能表现出任何。因为她是大辽国的皇后。她要治理好国家,要为自己儿子以后登基铲除一切障碍。

其实这些年来,她也并不是完全没有他的消息。她也曾数次派亲信去晋阳打探杨府的消息。如果得不到,那就远远的看着吧。就算只知道他的消息,那也是好的。亲信带回来的消息里,多半是好的。当然也有不好的。而最不好的便是他至今未娶!

不用想,她便知道他必然是在等她。苦苦的等她。可她终究是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当初离开他的时候,她便希望日后他能够忘记她,重新遇见一个美丽善良的姑娘,安安稳稳的过日子。而现在看来,他显然没有按照她希望的那样去走。

人啊,一辈子都在追求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她是这样,他也是这样,耶律贤是这样,赵炅更是这样,包括从前的随玉、吕不古、萧思温,他们又有哪一个不是因为追求错误的东西而葬送了自己呢?

造化弄人,如今她可以说是坐拥天下,她可以得到任何她想得到的东西。可却唯独得不到那份长相厮守。她终于体会到当年耶律贤对她求而不得的时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了。原来,正因为得不到,所以才会将这东西给无限美化,美化成自己心目中最好的样子。如此,便会更加加重人们对这东西的痴迷程度。

而如今,她也只能祈祷和他对战的那一天,能够晚一些到来!

南京方面,宋军陆续到达南京城外,在准备攻城的前几天,宋军对城中主要以嘘声恐吓为主。比如说白天派出小股骑兵轮番沿城外狂奔呐喊,用弓箭把写有谣言和招抚军民投降的传单射入城中。到了夜晚则在城外燃起无数火堆,火光闪烁中只听得见战马嘶鸣,人声鼎沸。使守城辽军将士难以揣测其虚实,于是只得整日整夜在惊恐不安的情绪中度过。

因为这,城中的最高长官、南京留守韩德让更是如同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坐卧不安,又无法得知宋军何时攻城,便不分昼夜的守在城上,督促将士加强戒备,不敢稍有疏忽。

可南京城被围多人,与世隔绝。很快,宋军的攻心战术开始发挥了作用。南京城中顿时流言四起,人心浮动。那些游手好闲的乘势造谣、传谣,唯恐天下不乱,借机扰乱民心和军心。

特别是那些契丹贵族和富甲巨商们,顿时便感觉灾难马上就要临头一样,惶惶不可终日,唯恐撑破之日遭到杀身之祸。

更有甚者,在城东南隅指挥守城的铁林都指挥使李札卢利用在城上当值的机会,领着他的部下,打开城门向宋军投降。不过幸亏被城中的守军发现及时发现,随即关上城门,这才是没有造成宋军趁虚而入的结果。

不过在增援南京的路上,最先接近南京城的是耶律学古指挥的这几千兵马。此时,南京城外的主要交通要道和易于展开工程作战的地段都已经被宋军控制,在这些地方不要说入城,就是想靠近城墙都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因为,耶学古很清楚,以自己区区几千人的兵力是绝对不能首先主动进攻的,这样做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然而,经过反反复复的侦查,最后耶律学古终于找到了甚为偏僻、宋军又疏于防备的地段。耶律学古率领部下在这里昼伏夜出,从城墙角突击挖开了一条可以通向城内的地道,耶律学古的数千将士大部分都由地道进入城中。

耶律学古的到来,给本来已经处于极度绝望中的韩德让以及其他南京官员、守城士兵都带了再生的希望,君心民心逐渐趋于平稳。

☆、第232章,男儿血性

只是这种希望很快就破灭了。

城外宋军军营中。

“启禀皇上,刚刚末将的手下在墙角发现了一条密道,经过末将的勘探,这条秘道应该是通向南京城内的。”宋军将领曹翰说道。

“哦?秘道?这个时候发现秘道?”赵炅神色凝重的喃喃自语道。

台下所有的人都不敢出声,生怕说错了什么话惹得皇上不高兴。

“糟了!”赵炅思虑半天,终是想出了头绪,于是一拍大腿大声说道。

“皇上,您是指?”曹翰不明所以,于是开口问道。

“恐怕那条秘道是有人刻意挖的,而挖这条秘道的目的显而易见,那便是要进城。你们说,现在除了我们,还有谁这么迫切的想要进城呢?”赵炅满目愁容的说道。

“您是指辽军?”曹翰仿佛不敢相信一般瞪大了眼睛看着赵炅问道。

“大概没有人会比他们更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