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大明鹰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大明鹰犬- 第2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楼”里的莲荷了。

    当时莲荷还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小丫头,王戈去“醉仙楼”内院找红姑和白珑时,经常都能遇见她,可以说在青州醉仙楼里,与他关系最好的小丫鬟了。

    后来白珑搬来和他一起住,加上他经常离开青州往各处跑,又是靖难开始,随朱棣南征北战,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莲荷。

    没想到再见之后,当年青涩害羞,两句话就能逗得满脸通红娇嗔而逃的小丫鬟,如今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并且开始出来独当一面。

    莲荷见到王戈后也是很激动,完全是小女儿姿态,没有了平日里在部下面前时的端庄稳重。看到王戈这瘦得脱形的模样,又十分地心疼,眼泪汪汪。

    而白珑跟莲荷自然也是好久不见的姐妹,当初莲荷没少和其他姑娘,一起在“醉仙楼”内院里听小白珑复述王戈讲的各种故事。此时相见,也是拉着手好一通说。

    跟着她来见王戈的小丫鬟此时也是惊叹于自家“小姐”大异往常的表现,但注意力还是更多地在王戈身上。

    跟在小姐身边,三天两头听小姐吹嘘“武安侯”、“大东家”、“厂督”的丰功伟绩、传奇故事,她也早就成了王戈的小迷妹,此时颇有点后世粉丝见偶像的感觉。

    虽然现在王戈看起来身形消瘦、颇为虚弱,但是有之前在酒楼里那番仅靠名头就震慑锦衣卫的表现,以及稳重从容,仿佛一切都成竹在胸的气质,还是让小丫鬟觉得这就是自己心目中的“大东家”。

    王戈和莲荷熟络地寒暄叙旧了几句,又待她和白珑说了一会后,把目光投向了小丫鬟,说道:“这小丫头,看起来和你当初挺像的,有灵性。”

    莲荷也是将与平常大剌剌开朗性格表现相反、显得有些含羞腼腆的小丫鬟揽过来,对王戈说道:“公子,这是妙儿,别看她年纪不大,又很是瘦弱,练武的天赋却是极高。之前‘红姑’见过她,说是要让洛姨收她为徒,亲自教她呢!”

    小丫鬟妙儿有些紧张上前跟王戈见礼:“奴婢妙儿,见过侯爷。”

    王戈笑道:“不必拘礼,我知道你们‘醉仙楼’的姑娘,私底下可是一向称我为‘大东家’的,我们可是自己人,你就和莲荷一样,叫我‘公子’便行了。”

    “是,公子!”妙儿有些高兴地抬头回道。

    没有比被自己“偶像”当成“自己人”,更让“粉丝”开心的事了!

    王戈看着妙儿,听着莲荷的介绍,知道她在武学上的天赋后,感觉像是又看到了另一个小白珑。

    当然,相比起来逆天的身体修炼天赋,小白珑更逆天的是对武学的理解、创造力和惊人的智商。

    “恐怕你得替我跟红姑和洛姨告罪了,这个徒弟,我得从她们那抢过来了。”王戈忽然对莲荷笑道。

    莲荷愣了一下,旋即高兴道:“能拜公子为师,自然是妙儿的福分!”她可不会觉得,王戈的武功比洛姨、红姑都差得远,跟王戈学武功就会不如后两者。她虽然不像白珑、凤凰一样跟在王戈身边,知道那么多秘事。但知道的,肯定还是比一般江湖人多得多,至少她知道,单是在王戈身边,就出了三位宗师高手!张诀、邪僧,甚至连少林的妙轼都是在青州见过王戈后,就踏入先天,成为宗师的!所以她知道,王戈肯定是有信心,能教得比洛姨、红姑好,才会出言“抢人”,这对妙儿而言,肯定是天大的机缘。

    王戈笑着摆了摆手:“不是什么拜师,没有那么正式,就是给你们一个新的武功,嗯……说起来比较麻烦,一会你们就知道了。噢,小莲荷,你也一样,我保你个二流高手。”

    王戈所建立的“涅槃神功”、“大先天神功”、“小先天神功”的体系,还没有完全地铺开,莲荷和妙儿自然也是不知道的。不过既然在这里遇到了她们,王戈便准备直接帮两人掌握“大先天神功”,直接将她们的实力提升到二流高手。

第465章 “量产”高手() 
第四百六十五章“量产”高手

    王戈在扬州待了一天,引导“凤凰涅槃真气”,帮莲荷和妙儿将内力提升到了二流高手的水平。

    若是以她们俩自己的实力,哪怕是妙儿有着远超普通人的习武天赋,又有名师指点,充分的练武时间为基础,也得至少有个三、五年才有可能达到二流高手的水平。更不用说,本身就没有太专注于习武之上的莲荷了。

    在按照王戈指点的“大先天神功”心法口诀运气后,又马上得到“凤凰涅槃真气”的注入,被动着在体内运转了一个周天的“大先天神功”,原本的内力被废,经脉仿佛被摧毁般重新洗礼了一遍,她们俩当时都觉得自己仿佛是要死了,又无法做出任何的反抗,十分绝望,但是在快要彻底陷入黑暗寂灭中时,一股如润物春风般的感觉,一下席卷全身,又让她们重新“活”了过来。

    被“凤凰涅槃真气”疏通经脉,洗礼了一遍之后,她们发现按照“大先天神功”运转后,体内也开始飞速地产生“凤凰涅槃真气”,并且内力飙升,很快就达到了二流高手的境界。

    更让她们觉得“神奇”的是,亲手主持这一过程的是王戈,她们也是直接和王戈有肢体接触,那些“凤凰涅槃真气”分明是从王戈身上传来,但当她们把注意力放到王戈身上的时候,却发现王戈依旧没有一点真气的模样,身体显得十分虚弱,经脉也依然受创,根本不像是有内力在身。仿佛之前那“凤凰涅槃真气”,是凭空出现一般。

    王戈没有解释,只是让她们不要将这个过程透露出去。

    事实上,也是因为对莲荷与妙儿比较信任,王戈才会露面,否则的话,按照他原本的计划。东缉事厂里通过修炼“小先天神功”晋升上来的人,在接受他“凤凰涅槃真气”引导,洗髓重塑经脉,种下修炼“大先天神功”的真气时,都不会是有意识的状态,是不会知道过程的。

    毕竟,对外而言,王戈还是个“废人”。

    忽然一下获得了二流高手级别的内力,而且按照“大先天神功”的运功法门运转后,体内的“凤凰涅槃真气”,拥有先天真气的特性,恢复速度远超普通内功,对实战时的耐力、爆发都有很大提升。与同内力水平、修炼的其他内功的武者相比,优势几乎是全方位的。

    但对莲荷与妙儿来说,要完全掌握,稳定住二流高手的实力,还是需要十几天到一个月的时间。接下来亦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熟悉“凤凰涅槃真气”和“大先天神功”,并且将之应用到原本的实战招数中去,才能完全发挥出她们此时应有的实力来。

    王戈本来倒是想要多待几天,等到扬州的“醉仙楼”开业再走,反正他去京城,也没有时间上的限制和规定。

    与锦衣卫发生了那短暂冲突,阵住了乔闵等其他锦衣卫军官后,又做主“重判”了冤案,直接赦免了那四个被无端牵连的年轻人,以及他们背后的家族。这事情需要时间发酵,也需要时间传递回京城,这是王戈乐见其成的,他可以晚一步进京,给京城里的锦衣卫、西厂的人,乃至朝中的某些大佬,甚至宫中的皇帝,庙里的道衍,一个反应和思考的时间。

    不过之前在那酒楼里听到事情,却让王戈十分地在意,他又通过莲荷利用“醉仙楼”在扬州的人手打探了一番,得知了那些江湖上的传闻,确定了确实是有人在故意放出青州有“王蛊”的消息。而且那消息,对“王蛊”的描述十分的详细,还提到了青州随处可见大量有人操纵的“蛊植”的事情,很显然,是“知情人”,而不是瞎传的消息。

    王戈一边让人去查这消息的来源,一边也让莲荷安排人把这消息提前送回青州,提醒南香和程浩妍注意,提高警惕,做好戒备。

    这个事情,王戈可以猜到,应该是“太平楼”的人干的,因为能知道这些事情,又会泄漏出来的,只有“太平楼”的人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但不论是“太平楼”的楼主谷欣阳,还是其他知情的“太平楼”中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谷欣阳当初可是跟王戈许诺过,王戈能够控制住青州城里的那位“巫王”的话,他便不会把这些事情泄漏出去。

    如今青州好好的,南香也没有做任何有影响的事情,谷欣阳实在是没有率先打破承诺的理由。

    何况,泄漏出这消息,就能对南香或王戈有什么影响?

    如今这江湖,武盟已经在新盟主皇甫渊的领导下,重新占据了正道的主导地位,而武盟又基本可以说是被王戈一手把持的。想要以“王蛊”的消息,引来武林正道对青州“巫王”的“围剿”,怕是异想天开。

    而若是想要吸引来那些对“王蛊”有兴趣的毒宗之人,据王戈的了解,南香当初可以席卷了蜀中一代的毒宗,“王蛊”基本都是从那些毒宗处搜罗而来,有五圣宗那老妪的前车之鉴,他们真有人敢去青州“送死”?

    若真只是毒宗之人的话,王戈倒是一点不担心,比用毒、用蛊,还有人能和南香扳手腕?何况是在青州,这个南香布置了那么多年的“主场”。

    想不明白,王戈便决定尽早入京,尽早面圣,然后尽快返回青州,和南香待在一起,应对这件事情。

    实在不行,大不了就是想办法再把谷欣阳揪出来,如果是他对外传出消息,就让他好好“解释”一下,“解释”不了的话,王戈可不会客气。如果不是他,让他去查这件事——他可不信这事和“太平楼”的人没关系。

    几日后,王戈时隔一年多,再次进入京城,刚入城进自己的“武安侯府”不到半个时辰,就有宫里的太监过来,带他进宫面圣。

    因为王戈一副重伤初愈、行动不便的样子,所以破天荒的,王戈这次入宫,是被人用轿子抬进去的。

第466章 面圣() 
第四百六十六章面圣

    坐轿子进宫自然是皇帝的特许恩典,但面圣的时候,王戈该跪还是得跪,毕竟他又不是瘫痪了。

    皇帝见他的地方,和以往他提督东厂之时,进宫面圣的地方一样——御书房。

    “陛下!臣有罪……臣该死啊!”

    一被太监带进御书房,王戈便直接跌跪在地,凄声请罪。

    不管怎么样,朱高煦是在他的面前被杀的,皇子死了,而他还活着——哪怕是重伤昏迷了一年,经脉受创,成了“废人”,但按这时代的价值观,主上死了,臣下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罪名了。

    王戈的“请罪”,也是本就题中应有之意。

    他倒也没有刻意演得多逼真,或是挤出几滴眼泪来,他知道这意义不大。在朱棣的面前,尽量做到“情真意切”就可以了。按照他过往与朱高煦的“交情”,有这种反应,已经足够。

    “爱卿起来说话,朱高煦……自己识人不明,太过大意,不仅害死了自己,还害了爱卿。这一年来,朕一直挂念着爱卿的伤情,也好在是爱卿吉人自有天相,终于是醒了过来,让朕的一颗心也落了地。”

    朱棣竟是亲自起身,走到王戈身前,将他搀扶起来。

    旁边的太监正是之前奉命去过北平“探望”王戈的梁宝,也是赶紧过来帮朱棣搭手,扶起王戈。

    握着王戈的手臂,朱棣可以感觉到他那皮包骨头的瘦弱感,仿佛一用力就会捏断一般。之前对于王戈的伤情,他都是通过奏报来了解,只知道王戈虽然苏醒,但是经脉受创,武功尽失,身体十分虚弱。不过直到真正见到王戈,握到他的手臂,才知道,他现在到底有多虚弱。

    朱棣没有问王戈那一天发生事情的具体过程,这些他已经从王戈苏醒后第一时间上的密奏里知道了,至于针对一些细节的细致追问这样的事情,自然不会由朱棣来做。

    朱棣先是关切地询问了王戈的身体状况,以及恢复的过程,并直接赏赐了大量的药物,让几名御医名日到武安侯府上给王戈再做详细的检查和医治。

    而后,则是开始跟王戈讲他准备北征以及迁都的计划。

    就算没有朱高煦遇刺的事情,朱棣也已经准备好了北征。

    在靖难期间,鞑靼鬼力赤对北面的骚扰,以及各种暗中的行动,包括那宁仲桓在京城搞的动作,都让朱棣有足够的北征理由。

    何况,朱棣刚刚登基,也需要一些功绩来巩固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的威望。能够提升一位帝王威望的,也就是“文治武功”了,“文治”需要时间的积累,不是短时间能见效的,“武功”就不同了,而在这方面,正是朱棣最擅长的。

    很显然,没有比一场成功的北征,更能彰显“武功”的了。

    也只有用几次大规模北征压住了北面的草原民族,朱棣后续迁都的计划,才不会在朝堂上遇到太多的反对。

    而在证明了朱高煦是死于蒙元鞑靼密探的手段之下后,朱棣更是将北征的事情,放到了首位,也加大了这次北征预计要投入的兵力和资源。

    王戈的东缉事厂,如今掌握着大明近七成的对外密探,特别是针对蒙元鞑靼,王戈掌握了大量的情报。对北面动手,发动北征,必然是需要王戈全力辅助的。

    对此王戈自然也是当仁不让,十分尽责专注地与朱棣探讨北征的计划,提供自己的建议。

    末了,王戈说道:“陛下,微臣有一物件想要献予陛下。”

    “哦?是何事物?”朱棣颇感兴趣道。

    王戈便跟太监梁宝说了几句,后者到殿外,让那随王戈进宫后,一直替他捧着个盒子的太监进来。

    梁宝先开盒检查了下,看到盒里的物件后,先是一愣,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王戈,然后意识到自己的反应有些不妥,便赶紧接过盒子,捧到了皇帝面前。

    朱棣看到盒子里的物件后,直接伸手取出,看着这巴掌大、前方开了密集小孔的盒子,问道:“这是何物?”

    “回禀陛下,这是由墨门机关秘术发展而来的暗器‘暴雨梨花针’。”王戈说道。

    一般江湖上提到“暴雨梨花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