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似的问答,自然也在袁绍、丁原、王匡等人身上发生,只不过袁绍、丁原等人却没董卓这般霸道,他们之所以也同意谋士建议,乃是因为忌惮皇权,忌惮天下非议。

    就在各路诸侯准备次日入宫的时候,刘恪却也在紧张的部署着自己的计划。

    目前,刘恪虽然成功依靠皇甫嵩、卢植等人护送刘辩和刘协回到皇宫,但是他也清楚,自己现在是扯着虎皮震慑董卓、袁绍,如果这些野心家真的不管不顾,那么他注定还会失败。

    “元直,你出宫去找一趟禁军典军校尉曹操,务必说服曹操,让他今夜带领禁军入宫戍卫”感觉到手中没有兵马的刘恪,不得不向曹操暂时求救,而刘恪断定,依着曹操的性格也定会出兵助他

    但是曹操本部兵马不满一千,面对董卓、袁绍、丁原这些兵将充足的枭雄人物,还是显得不足,就在刘恪愁着从何处调兵以镇住洛阳形势的时候,皇甫嵩、朱儁等人站出来说道:“小王爷,我等在北军五校注:北军五校,东汉北军五营禁兵统兵官的合称,京用于指代五营禁兵。西汉本有北军八校,东汉精简官,只编组五校尉。即省中垒营,保留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和三河骑兵注:河东、河内、河南。之中有些故旧和部署,小王爷如若不弃,我等愿赴军营募兵戍卫京畿”

    北军五校、三河骑兵,乃是帝国中央主要常备军,尽管在作战能力上比不上西凉铁骑、并州狼骑,在装备武器上比不上西园禁军,但是此时却对于刘恪来讲乃是天赐的助力。

    刘恪想也不想,便满是感激的对几位老将说道:“社稷安定,就全靠诸位,明天早朝之前,诸位务必要带兵返回洛阳,届时孤会奏请天子,以北军五校为洛阳戍卫军,至于三河骑兵,还是部署在城外牵制西凉军、并州军较好”

    皇甫嵩等人对刘恪的统兵能力暗暗钦佩,佩服的同时,也纷纷说道:“小王爷放心,我等定不辱使命,保证完成小王爷的吩咐”

    等到皇甫嵩、朱儁等人离开,刘恪又将目光投向老太尉张温,“老太尉,值此社稷存亡之际,恪有一事相求,还请老太尉能够答应”

    张温似乎早就料到刘恪会想他求助,于是不等刘恪发问,他就说道:“小王爷请放心,昨日我就差家将到前太傅马日磾、太仆韩融、将作大匠黄婉、虎贲中郎将孔融府邸向他们说了小王爷的安排,并请他们在明天朝会之时鼎力相助”

    “好好好,有诸位老大人在朝会上镇场,纵然董卓、袁绍等人持兵骄纵,谅他们也不敢随意发作,只要明日过后,这大汉社稷定能乾坤朗朗”刘恪口是心非的说道。

    等将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之后,刘恪就往刘辩和刘协的寝宫走去,他去的时候,刘辩满脸愁怨,刘协则面有戚戚,显然两人都知道了刘恪这个皇叔的计划,所以在看到刘恪的时候,两人脸上都有些不自然。

    刘辩自然是恨刘恪要废黜自己,刘协则是喜忧参半,不知道如何面对这个有些腹黑的皇叔。

    刘恪却不在乎刘辩的目光,成王败寇,刘辩继续留在皇位上,对谁都不好,还不如趁此机会退位,想着这些,刘恪带着几分怜悯向刘辩说道:“皇帝的位置并不适合你,而且还有先帝遗诏,你啊,还是做回弘农王,留在封地做个逍遥王爷,如此,对你,对社稷都是件好事情”

    说完该说的话,刘恪又将目光投向刘协,虽然这也注定是个傀儡皇帝,但是无根无基又知道如何处世的刘协当皇帝于国于家都有利,故而刘恪说道:“晚上练习练习礼仪,龙袍帝冕也提前试试,有什么不合适的,就对高公公说”

    刘协果然聪慧,在听完刘恪的吩咐之后,还不忘问一句,“明天……”

    刘恪笑了笑,答道:“明天你就按照我的安排去做,该说什么,就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就不说什么,如果有人反对,自有皇叔为你撑着,只要坚持过明天,你就是大汉天子了”

    说到这里,刘协果然流露出几分本性中该有的窃喜,不过当着失意的刘辩,刘协还是很好的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等到刘恪走出刘辩和刘协的寝宫之时,心里面不由地就觉得一阵恶心,这政治斗争,果然是步步惊险,步步险恶,这权力的争夺,更是没有丝毫感情可讲,成王败寇,才是历史的必然

    :

第159章 朝堂之上说废立() 
“小王爷”

    “曹校尉”

    曹操带着本部兵马入宫戍卫,自然要和刘恪见面,只是这次相逢,两人心中却难以做到以前的坦然。

    刘恪虽然依旧笑对曹操,但这笑容里面,却有几分提防,这是本能也是这些天他的感悟;而曹操同样在笑,但这笑容里面更多的是试探和捉摸不定,显然,对于刘恪的神鬼手段曹操有些恐慌。

    试探、提防,各带深意的寒暄之后,刘恪率先将话题转变,“曹校尉,从现在开始,宫城戍卫就交给你了,兹事体大,就牢曹校尉费心了”

    曹操感受着刘恪话语中的磅礴大气,心中不由地生出几分较量,他看了看刘恪,语气有些淡的说道:“小王爷,这宫城戍卫就交给曹某了,至于其他的,就要看小王爷的手段咯”

    曹操话里透着话,刘恪焉能不清楚曹操这是在变相告诉自己,他只负责宫城戍卫,至于朝内争斗就只能刘恪自己赤膊上阵,对于曹操的这点小心思,刘恪并不在意,事实上,他也没期望在明天的大朝会上曹操能直接站出来帮自己。

    先是曹操身份不够,其次,刘恪也清楚曹操不会帮自己

    幸运的是,刘恪也并未将希望寄托在曹操身上,他现在有先帝遗诏,是占据先天优势,然后又有张温、马日磾这些老臣支持,在朝会上也不至于孤身战群雄,再者,刘辩的靠山倒了,也不会有人为了刘辩和自己死斗,就算有反对和争议,肯定都是因为利益。柏渡亿下 潶演歌 馆砍嘴新章l节

    刘恪没有回静园,这一夜,他就在皇宫守着。

    半夜时分,皇甫嵩、卢植、朱儁回宫复命,见到三人,刘恪带着紧张问道:“北军五校、三河骑兵是何态度?”

    皇甫嵩看着满脸紧张的刘恪笑道:“小王爷放心,北军五校、三河骑兵已经同意效忠,目前都进入到预定的位置,等到明天朝会之时,北军五校开进洛阳接管防务,三河骑兵在外以为策应,只是……”

    不消皇甫嵩追问,放松心思的刘恪立即说道:“调兵诏就在这里,还要劳烦皇甫将军、朱将军再跑一趟,明天洛阳城戍卫就交由皇甫将军和北军五校,朱儁将军则率三河骑兵于城外震慑,如果发现西凉兵、并州兵意欲不轨,两位将军可封锁城门,先发制人”

    刘恪的果断让皇甫嵩和朱儁信心大增,持着盖有玺印的诏,两人立刻分别前往北军五校和三河骑兵军营等待。

    卢植见刘恪调兵遣将,智珠在握,心中也不免安心了下来,不过他又有些想不通,于是趁着刘恪在眼前,卢植就问道:“小王爷何不征调冀州军前来?”

    任谁都会怀疑,刘恪放着自己的军队不用,反而通过层层关系任用北军五校和三河骑兵,刘恪料到卢植会有此问,故而极为淡定的说道:“北军五校、三河骑兵皆乃朝廷直统军队,而冀州军则是地方军队,如果地方军队都欲插手朝廷事务,这江山岂不大乱?”

    刘恪在解释为何不调用冀州军的同时,却也对西凉军和并州军的动作提出批判,当然,这些何进遗留下来的麻烦,他还暂时没有想到如何化解,只能听之任之,尽管其变。

    一夜无话,当旭日初升之时,南宫百官朝会殿前的金钟开始长鸣。

    闻听钟声,等待了一宿的洛阳朝臣以及董卓、丁原等率兵来到洛阳的外臣边将纷纷赶向皇宫集合。

    通过参与朝会大臣的面色,不难看出今天的朝会将凶险万分,譬如董卓、丁原,索性披甲、佩剑,在甲兵的保护下往南宫走去,知道的,都清楚这是要参加朝会,不清楚的,还以为两人要意图谋反。

    董卓和丁原这般作态,自然是想试探,不过让他们感到惊异的是,当他们这副装扮出现在南宫宫门前的时候,负责戍卫宫城的曹操却并未阻拦,不禁让董卓两人持剑披甲入宫,还让两人的卫队也都进入。

    “这是要……”

    不仅是董卓和丁原,就连袁隗、袁绍等人也都疑惑起来,人群之中的袁术,更是气急败坏的想到,早知如此,自己也应该持剑披甲带卫队进宫,袁术觉得这很威风。

    唯有卢植、陈琳等见识过刘恪手段的人才清楚,这只不过是刘恪诸多计划之中的一个步骤,天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无疑,董卓和丁原的疯狂举动正是走向灭亡的前奏。

    “百官入殿”

    随着晋升为司礼太监的高湛一声威喝,百官按照秩纷纷脱履进殿,而董卓却我行我素,依旧披甲持剑带履,而丁原显然是内心有些不自信,在进入百官朝会殿的时候,还是乖乖的脱了靴子。

    等到百官进入殿内,赫然发现刘恪、刘辩、刘协站在御阶之上,刘辩也不在龙椅之上,刘恪、刘协也不位列百官之中,这般姿态,更让群臣觉得此次朝会凶险。

    “百官跪拜”

    高湛正要依礼呼喊的时候,董卓自持有四万西凉铁骑撑腰,堂而皇之的走出来说道:“请陛下坐回龙椅,请陈留王和小王爷入百官队列”

    董卓率先开口,丁原也跟着说道:“君君臣臣,陈留王和小王爷站在御阶之上,意欲何为?”

    袁隗、袁绍、袁术虽未张口,却也是满脸戏谑的看着刘恪,这三人都是抱着看戏的心态,想看看刘恪和董卓、丁原怎么斗法。

    刘恪站了出来,他冷眼瞧了瞧董卓和丁原的装束,然后故意调笑道:“持剑披甲带履,此乃丞相才能享有的待遇,怎么,董将军、丁刺史是想争着当丞相吗?”

    董卓和丁原正欲反驳,刘恪却挥挥手继续说道:“刚才只是玩笑,不过既然董将军和丁刺史问到,那么孤就先说说今天召集诸位大臣到来的原因,高湛,请出先帝遗诏”

    在群臣好奇的目光之中,高湛将先帝遗诏捧出,刘恪拿到遗诏,直接说道:“今天聚集群臣,乃是为废黜天子、立陈留王为帝一事……”

    刘恪尚未说完,群臣纷纷惊呼,而真正能够做到淡定的却寥寥无几,哪怕是早有人知道消息,但是看到刘恪说出此话,群臣不免还是觉得震撼

    :

第160章 废天子刘协为帝() 
“天子并无错失,怎可轻言废黜?”

    “刘恪,此乃百官朝会殿,先帝驾崩尸骨未寒,难道你要谋逆不成?”

    “本官不能同意,而且既然有先帝遗诏,为何现在才出现,刘恪,假传圣旨可是死罪”

    ……

    刘恪的话音落地,立刻引起无数反对声音。

    倒不是这些人认为刘恪的话有问题,而是自古以来,天子废立就是国之重事,现在刘辩登基不过数月就要被废黜,对于希望朝廷稳定持久的中庸派大臣而言,这显然是不能容忍的。

    对于这些反对意见,刘恪早有预料,是以他并未反对,也未曾解释。

    刘恪直接展开先帝遗诏说道:“遗诏真假,自有三公重臣能够鉴别,如果此诏真的是假的,孤愿意引刀自裁,如果此诏是真,还希望诸位大人能够遵从先帝遗愿。”

    说着,刘恪就走下御阶,来到太傅袁隗、太仆韩融、太尉张温等人面前,“呶,诸位老大人,此乃先帝遗诏,还请诸位过目。”说着,刘恪就将遗诏递给张温。

    张温已经看过这封遗诏,自然清楚诏的字体和印鉴都没有问题,不过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张温还是装作第一次看见似的,有模有样的看完,就点头说道:“遗诏乃陛下亲笔,没有任何作假”heп g e。

    张温说完,又将诏递给韩融,韩融仔仔细细的从头看到尾,尤其是在最后的印鉴上鉴别很久之后,也随之说道:“果然是先帝遗诏,太傅大人,还请您过目。”

    韩融和张温的话,已经将群臣的疑虑打消了,因为谁都不会怀疑张温和韩融会作假,所以这封诏传到袁隗的手中之时,袁隗也不敢妄言,再仔细阅览之后也点头承认。

    “既然此诏乃是先帝亲笔,为何先帝驾崩之时不曾出现,又为何这封遗诏会落入到小王爷的手中?”站在董卓身后的李儒,目光充满阴毒的看着刘恪,显然李儒打算做董卓的急先锋

    “聒噪”

    刘恪不留情面的斥责道:“此乃百官朝会殿,你无名无位缘何入内,侍卫,还不速速将此人打出去”

    “你……”

    李儒没想到刘恪竟然会这样狠辣,瞬时,他气的浑身颤抖。

    董卓也没想到刘恪如此不给颜面,所谓打狗看主人,李儒既然是他的狗,现在被刘恪斥责,还要被赶出百官朝会殿,董卓焉能不出头,“刘恪,文优乃我西凉军司马,既然他有官职,想必可以站在这百官朝会殿吧”

    “哦?”

    刘恪假装十分惊讶的看着董卓,却是皮笑肉不笑的质问道:“西凉军,我大汉天下,何时出现西凉,董将军,这你可要解释清楚,不然私设军队、私任官员可也是谋逆大罪哦”

    董卓此时才意识到自己中了刘恪设下的圈套,他顿时慌张辩解道:“刚才是某失言了,西凉军…不,凉州军队,自然是朝廷的军队,至于文优的官职,某还没来得及上报呢”

    董卓这般幼稚的解释,让袁隗、袁绍等人瞬间将他轻瞧,这般说辞,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是刘恪压着董卓,而董卓竟然不知,还这般配合,这焉能不让满朝文武鄙视。

    刘恪笑着,却突然看向丁原问道:“丁刺史,你持剑披甲入宫,是欲谋反吗?”

    丁原没想到刘恪突然针对他,慌张之下,立刻说道:“某从军营赶来,来的匆忙,未曾更换朝服,某现在就脱去甲胄,卸下佩剑”

    说着,丁原满脸羞惭的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脱去甲胄、卸下佩剑,而这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