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大将军府主簿陈琳以及虎贲中郎将孔融等人也建议何进,应该劝说皇后修德政以挽回皇帝的恩宠,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弘农王刘辩的地位,只是何进清楚何皇后的性格,所以任由陈琳等人百般劝谏,他都不予采纳。

    陈琳等人见何进不采纳堂堂正正之策,反而寄希望于阴谋诡计,是以对于何进,也隐隐生出几分失望,尤其是陈琳等人私下里和尚卢植接触过后,得知刘恪说给卢植的话之后,更加觉得何进以及弘农王刘辩难以支撑起社稷重担。

    但是食君之禄,就要为君担忧,陈琳等人既已决定效忠何进,却也不想这个时候就反叛,于是只能在内心的煎熬之中,等待时局出现明朗,但是刘恪的话却像是扎了根的种芽似的,久久在他们心中难以挥去。

    ……

    中平六年四月底,徐庶按例来到宗正府,不过此时他的内心,却已经忍不住的充满紧张。

    就在徐庶等待刘恪所说的那个时间的时候,有吏员通报,说是太医署宫女素然求见,听到来人是素然,徐庶顿时起身亲自迎接,就在宗正府外的拐角处,素然向徐庶说明来意。

    “徐先生,昨夜永安宫连夜召太医前去,至今几位太医也没有回医署,素然担心过会儿出不了宫,就连忙向先生禀报,还请先生告知小王爷以作定夺。”素然显然是小跑过来的,白净的脸蛋上还带着几香汗。

    “素然姑娘幸苦了,我等你到下午,如果下午你不能前来,想必宫城就会被封闭,届时,宫内定然出现大事,姑娘记得保全好自己”说完,徐庶就从走素然。

    等到素然离开,徐庶没有着急回静园,而是继续等待,到了中午吃饭的时间,果然,掌印太监高湛求见。

    高湛见到徐庶,气都来不及喘,就直接说道:“快去报告小王爷,就说陛下病危,禁军上军校尉蹇硕取得禁军之权,准备封闭宫城,事态危急,还请小王爷速速准备。”

    说完,高湛就立刻返回,他是掌印太监,如果离开时间太久,定然会引起张让、蹇硕等人的注意。

    先是素然的消息,然后又是高湛的汇报,两相印证,徐庶心情顿时紧张起来,不等下午素然出宫,就连忙回到静园向刘恪禀报,刘恪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在听到徐庶的话之后,他的心还是咯噔了一下。

    “皇帝病危,蹇硕封闭宫城,定然是防范何进,看来陛下确实想立董侯为帝,不过……”

    刘恪叹了口气,现在谁做皇帝已经不重要了,现在重要的是趁乱出城以保全自身,如此,才能坐观两虎争斗以渔利,“通知赵云、典韦,让他们清除掉外面的眼线,我们,准备出城”

    徐庶领命随赵云、典韦去斩杀何进派来的监视者,刘恪则来到后宅通知赵雨和貂蝉出城,赵雨和貂蝉早已经做足准备,听到刘恪吩咐,当即就收拾好行囊,此时,管家赵达以及茉莉、抹茶几个下人都已经套好马车,等到赵雨和貂蝉上了马车,刘恪就立即带众人出城躲避。

    当刘恪带着众人赶在城门关闭前走出洛阳城的时候,永安宫中,经过太医拯救一天一夜的刘宏终究敌不过天命辞世,皇帝驾崩,本该立即鸣金钟昭告天下,不过蹇硕、张让等人却封锁宫城,准备拥立董侯刘协。

    随着刘宏的驾崩,洛阳城的暗波涌动终于要变成明刀明枪……

    :

第152章 鹬蚌相争难自知() 
却说永安宫皇帝驾崩,中常侍、上军校尉蹇硕持帝诏禁闭宫门,然后聚集众宦官商讨立董侯刘协为帝之事。

    蹇硕将张让、赵忠等人聚齐之后就说道:“昔日陛下在位之时,就欲废弘农王而改立董侯,现在陛下驾崩,命我等辅佐董侯继位,此乃我辈之荣幸,现如今我已命令禁军封闭宫城,只要我等持陛下遗诏拥立董侯,他日我等就是从龙之臣,诸位以为如何?”

    张让、赵忠等人低头私语,不时就看向蹇硕问道:“计将安出?”

    蹇硕早有计谋,他悄声说道:“陛下命我统领禁军,就是防范何进篡改遗诏,现在我命禁军封锁宫城,只要今夜召何进入宫,趁其不备将其斩杀,则天下无人能够阻挡我等图谋”

    张让等人觉得蹇硕此举固然冒险,但是却也是能永绝后患,思虑片刻,张让便率先说道:“既然已有算计,那就按照你的计策去做,我等去长秋殿安抚住何皇后,等事成之后,再议其他”

    商议完毕,各人按照计策行事,蹇硕看着天色将晚,于是就派人草拟了封假诏送往大将军府,然后自以为胜券在握,只等着何进入宫将其斩杀。

    但是百密必有一疏,蹇硕身为宦官统领禁军,自然难以做到一手遮天,大将军何进又是禁军名义上的统领,所以禁军之中自然也有何进的耳目,禁军司马潘隐就是其一。柏渡亿下 潶演歌 馆砍嘴新章l节

    得知蹇硕意欲假诏传何进入宫行不轨之事,潘隐立即就前往何进府邸通报。

    此时,何进府上有中军校尉袁绍、典军校尉曹操、下军都尉鲍鸿、左军校尉淳于琼、助军校尉赵融以及大将军府主簿陈琳等人商讨事情,潘隐急忙向何进告知蹇硕的计策,便就折转返回。

    潘隐走后,何进顿时怒冲冲说道:“狗阉宦,竟然意欲陷害本官,我定要将其九族诛灭”

    陈琳起身劝谏道:“大将军,此时不是置气之时,不时蹇硕派来的宣旨太监就要到达,还是快想办法对付此人吧”

    何进这才意识到自己慌了阵脚,不过他也没有什么主见,只好向陈琳询问道:“先生以为应该如何回复?”

    陈琳沉思片刻,说道:“皇宫之内,遍布阉宦,大将军身份尊贵,决计不能入宫,此时,倒不如称病,只要拖延到明日,蹇硕等人必定会开宫门宣布陛下死讯,届时,大将军趁拜祭之时,携百官拥立弘农王为帝,纵然蹇硕统领禁军,却也不敢对大将军动手”

    袁绍这时也说道:“只要弘农王登基,大将军便可录尚事统领天下军政,彼时翦除阉宦只需遣一劲旅,何愁此仇不报?”

    正说的时候,宫内前来宣旨的太监就到了大将军府,这时,何进按照陈琳的计谋,装病不出,宣旨太监无法宣旨,只好返回皇宫向蹇硕复命,等到宣旨太监走后,何进立刻派人召司徒袁隗、太傅马日磾、太尉张温等朝中重臣议事。

    且先不提何进如何拉拢朝臣商议次日先帝灵前拥立弘农王刘辩,只说得到何进称病不入皇宫的消息后,蹇硕顿时就意识到自己的谋划败露,他找来张让等人商议,张让等人却也没有主见,只好将希望寄托在先帝驾崩之前所留的遗诏上。

    一夜无眠,等到次日,正如陈琳猜想,蹇硕等人不敢继续封锁宫门,等到宫门开启之后,满洛阳城就都听到了从嘉德殿传出来的丧钟声,汉帝刘宏驾崩,年三十四。

    天子驾崩,海内缟素,整个洛阳城,顿时陷入到白色之中,上至王侯,下至贫苦百姓,皆披麻戴孝,为天子守丧。

    依制,天子入棺停灵,百官入宫奔丧。

    原本蹇硕等人意欲趁群臣入宫奔丧之时,宣布先帝遗诏,却哪里料到,群臣入宫,尚未哭灵奔丧,大将军何进就走到跪在刘宏棺椁前的刘辩身边高呼道:“先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君,弘农王乃陛下嫡长子,依礼当为天子”

    何进说完,袁绍捧着龙袍就披到刘辩身上,然后何进就带着群臣参拜道:“请弘农王继帝位,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弘农王刘辩尚未反应过来,就被何进推上龙位,蹇硕满脸青紫,却不敢发作,只好将遗诏藏起,准备等待机会另行废立。

    于是刘宏棺椁之前,就上演了一出宫斗好戏,刘辩坐在帝位上,手足无措,丝毫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不过何进却已经为刘辩准备好了即位诏,所以转瞬间就听袁绍代帝宣诏。

    尊先帝刘宏为孝灵皇帝,尊皇后何氏为皇太后并临朝听政,同时,大赦天下,改元光熹,是年亦为光熹元年,同时,册封董侯刘协为渤海王,后将军、司徒袁隗为太傅,并诏令袁隗与大将军何进共录尚事。

    何进见到局势皆已掌控,便携百官哭灵奔丧,礼毕,就回了大将军府,不过临出宫时,却是狠狠的看着上军校尉蹇硕,显然,对于蹇硕阴谋杀害自己这件事情,何进并未忘记。

    回到府上,何进就招聚部属庆功,提及今日宫内的胜利,何进自然是满脸欣喜,欣喜之余,何进对众人说道:“宦官为天下所共恶,前番蹇硕又阴谋陷害本官,今日,我既然录尚事,就应当顺应天下臣民之心,翦除阉宦以为天下伸张,诸位以为如何?”

    袁绍最是热衷此事,不过他却没有急着说话,而是指派自己的亲信,也是将军府的客卿张津向何进提议道:“黄门常侍权重已久,现在又与董太后专通奸利,将军应当选拔贤良的人才,整顿天下,为国家除害。”

    何进以为甚是得理,又想到袁氏累世公卿,袁绍此人又极善养士,麾下亦有诸多豪杰,于是便让袁绍负责招揽贤才以翦除阉宦,袁绍等的就是何进这句话,很快,袁绍就像何进推荐了逢纪、荀攸、何隅等人与之相谋。

    而何进广招天下贤才欲翦除阉宦的消息,自然也传进了宫内蹇硕、张让等人耳中,得知何进图谋,蹇硕、张让等人是又惧又怕,但是众人又不愿束手就擒,于是蹇硕便又设计欲除掉何进。

    外戚势力和宦官势力的夺权斗争,开展的如火如荼,但是身处洛阳城外的刘恪却清楚,此时两派争斗,只不过是鹬蚌相争,最后,都不过是为他人作嫁衣裳,只可惜鹬蚌相争难自知

    :

第153章 蹇硕伏诛阉宦乱() 
“主公,宫中的这场争斗,您以为谁会笑到最后?”避身西城外的一处农宅之中,徐庶等人的心思却难免牵挂在宫廷中的权力斗争上。……

    “鹬蚌相争,不过是为渔翁得利”刘恪心情很好,似乎完全没有受到何进掌权的影响。

    “哦,主公以为渔翁会是谁?”通过预料皇帝驾崩这件事情,徐庶等人对刘恪的佩服已经升至极限,所以好奇之下,也想听听刘恪对接下来局势的分析。

    刘恪也觉得闲来无事,于是就开动金手指点拨道:“现在何进位极人臣,何皇后临朝辅政,看似何氏权力已到巅峰,然而盛极必衰,且何氏家族不修德政,何进权重无脑,定然会失败”

    “何进失败,岂不阉宦得胜?”这时,邓平忍不住问道。

    “非也”

    刘恪笑了笑,然后继续对众人讲道:“何进做的事情十有八九做是错的,但是有件事情却是深得民心,那就是铲除阉宦,天下百姓对阉宦的憎恶人神共知,且何进掌权,阉宦倒台却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那这渔翁会不会是我们?”典韦憨头憨脑的盯着刘恪,模样倒是可耐。

    典韦的话引来众人的兴趣,赵云等人都将目光投向刘恪,虽未言语,但是眼神之中的探寻之意却相当明显。

    栢镀意下嘿眼哥关看嘴心章节

    刘恪料到众人会有此问,于是就笑着解释道:“如果能在这场乱子之中,保全中山王府目前的势力,那么对于咱们而言就已经是得了利益,冒昧进取并非善事,尤其此事牵扯帝位,如果我和我父王出手,必然会引来天下士人的厌恶”

    徐庶就是出身颍川的士人,最是清楚当世士人的心理,于是也点头附和道:“主公说的对,奸佞弄权,固然是天下人所厌恶的,然而宗室夺权,则更为天下人所厌恶,为得天下民心,主公选择隐忍,元直佩服”

    “那这……”

    典韦本来还想追着刘恪问究竟谁会成为这场权力之争中最后的渔翁,刘恪却只说了四个字“静观其变”然后就将众人打发,当然,对于洛阳城内的动静,刘恪却也是丝毫没有放过。

    正如刘恪料想的那样,执掌权柄的何进,在尚未巩固自身权力的情况下,依托袁氏门阀的支持,广招贤才于大将军府,铲除阉宦之心,已然是路人皆知,为求自保,蹇硕等人也加紧出谋划策,准备除掉何进。

    蹇硕本来还想依靠宗正丞刘恪的智谋,但是得知刘恪在皇帝驾崩的当日就“逃出”洛阳城后,蹇硕内心的惶恐不安可想而知,于是蹇硕就找到中常侍赵忠商议道:“何进兄弟执政专权,而今与天下党人谋划诛杀我等,之所以还未动手,只因我统领禁兵,但事缓则变,我等必须提前下手。”

    赵忠自然也是怕何进下杀手,于是就同意了蹇硕的计划,同时连同张让等中常侍一起,封闭尚台,只等着何进次日入宫就行刺杀之事。

    不过百密必有一疏,中常侍郭胜,与大将军何进乃同郡人,何氏入宫得宠,郭胜出力不少,所以郭胜亲信何氏,于是趁着蹇硕离开,与赵忠等商议,不依蹇硕的计策,并且把蹇硕的信交给了何进。

    何进得知蹇硕竟然还死心不改,妄图谋害自己,于是就遣黄门令击杀蹇硕,同时,何进以大将军的身份,执掌禁军,在和宦官的争斗中,何进取得第一场胜利。

    蹇硕伏诛,袁绍又劝说何进应该趁势奋进,响应民心,一举斩杀宫内所有阉宦以绝后患,何进深以为然,便依照袁绍的计划,托病不入陪丧,又不送葬,只等发丧完毕就率兵斩杀宫内宦官。

    何进心中藏不住事情,又觉得此事关乎宫内,于是就将自己和袁绍的密谋告诉给了何太后,何太后听罢,当即就表示反对,并以宦官统领禁省,乃是汉室规矩,不能轻言废弃。又以先帝刚逝世为由,劝说何进休要听信党人之言。

    何进失去主意,而且他也只想诛杀张让、赵忠这些为首的太监,只是他这般优柔寡断,反反复复,终于让一心除掉所有宦官的袁绍等人寒心,袁绍认为宦官亲近皇上,出入号令,现在如果不全部消灭,以后一定要为害。

    尽管袁绍、陈琳等人多次劝阻,但是何进依旧不停,加上何太后母亲舞阳君以及何进之弟何苗在何太后面前多次为宦官求情,何太后保全张让等人的心思也就越来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