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奈,刘宏这般拖延时间,最终只能是误己误人误国,这大汉社稷,也注定要被刘宏带进万劫深渊……

    刘恪无法改变这些,只能通过徐庶以及安插在宫中的高湛、素然监视宫内的动静,当然,禁足静园的大多数时间,他都是在经史之中度过,这倒不是他自愿,无奈卢植每天都来教导,刘恪也只好埋头苦读。

    这天,卢植带着刘恪读到前汉时期孝武皇帝刘彻的事迹,不知道是不是感慨当今朝廷的衰弱,卢植在讲完刘彻的一声之后重重叹道:“想孝武皇帝何等英武圣达,可惜……”柏渡亿下 潶演歌 馆砍嘴新章l节

    刘恪也有些感慨古今,不过他没有卢植这般悲哀,而是淡然说道:“盛衰之理,乃是天常,前汉兴盛,前汉衰败,故而才有光武皇帝中兴,而今朝廷衰弱,老师焉知不会有光武皇帝一样的人物出现啊?”

    卢植似乎觉得刘恪过于乐观,于是放下,向刘恪讲道:“你这些日子禁足静园,不知外面的事情,你要是知道,弘农王和董侯之间的储位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的话,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感受咯”

    董侯,指的是皇子刘协,刘协自出生之后,养于道士之家,又因常年长在董太后身边,故而被朝臣称呼为董侯。

    刘恪自然不会告诉卢植,朝廷中的变化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故作糊涂问道:“那么老师认为弘农王和董侯之间,谁更适合做储君啊?”

    “这……”

    卢植沉默片刻,然后实事求是的说道:“自然是董侯。”

    “既然老师认为董侯合适,那么就在朝堂上支持董侯就是,又何必为此事纠结呢?”刘恪反问道。

    “董侯是合适,但是他乃庶出,而且董侯的支持者是宦官,如果他成为储君,宦官势力定然会进一步增长,这是朝臣们所不愿看到的,也是我不愿看到的”卢植说道。

    刘恪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就笑道:“老师,回到最初的问题上,你以为朝廷衰败,乃是帝王原因,但是恪却不以为然,恪以为造成当今之世的原因当是党争”

    不给卢植辩解的机会,刘恪继续说道:“如果不是因为各派利益争斗,如果不是因为各派倾轧,朝廷何至于到这般境地,朝政衰弱,不在于帝王,而在于朝廷内的争斗,如果朝臣们一心为国,纵然帝王昏庸,朝政也会有条不紊,国力也会蒸蒸向上”

    刘恪说完,就直直看向卢植,他今天之所以说出这样显得怪异的言语,除了想让卢植对未来有些信心之外,他还希望能够通过卢植,点拨一些有能力有才干的汉臣。

    卢植闭着眼睛,默默思考着刘恪所说的话,想着想着,卢植突然想到,刘恪说的这些未尝没有道理,如果不是党争,如果不是世族勋贵对贫苦百姓的剥削,朝廷也不至于到现在的局面。

    想通这些,卢植突然起身向刘恪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小王爷一语点醒梦中人,老夫受教了,今日讲课,就到这里,等再过些时间,小王爷禁足之期满了,老夫再请小王爷到府上说话。”

    刘恪起身送走卢植,心里面却在想今天的话不知道对卢植、朱儁、皇甫嵩这样的忠直汉臣会形成什么样的影响,但是他可以肯定的是,这一世,他定然会努力不让这些忠于大汉社稷的臣子寒心。

    正当刘恪打算午休的时候,典韦通报说是蔡涛和宋吉来访,得知这两人求见,刘恪也没心思睡觉了,就让典韦将两人带进来答话。

    蔡涛和宋吉见到刘恪,先向刘恪行礼问安,然后蔡涛就说道:“小王爷,今日我同宋师傅拜访,是想将造纸坊和新开的店的收益告诉小王爷,叨扰之处请小王爷勿怪”

    这么快就来分红?

    这次刘恪到有些惊讶了,他看着蔡涛和宋吉说道:“说说,从年前到现在也不过三个月时间,造纸坊和店的盈利究竟如何,正好,有件事情我也要告诉你们,今天索性一并说了。”

    蔡涛到没有多说话,而是将造纸坊和店收益帐簿递给刘恪,“小王爷,账目全部记在上面,还请小王爷过目”

    打开帐簿,看着账簿上面的记述,刘恪下意识的皱了皱眉头,倒不是账目有什么问题,只是这种记账方式他有些不习惯,不过在看完账簿之后,刘恪还是忍不住的说道:“收益三十万钱,真的有这么多?”

    “诚然”蔡涛颇为自豪的笑道。

    “好好好,不过孤想将这笔钱变现成粮食,不知道两位可有什么办法”刘恪本就打算找蔡涛说这件事,现在正好造纸坊的收益出来了,他也就打算用这笔钱购买军粮。

    “粮食?”

    蔡涛愣了愣,却也不敢打保票,只是说尽力去做,刘恪也没有为难他们,就让蔡涛和宋吉想办法收购粮食,趁着天气还暖,尽快运回冀州,等到战争开始,要想在买到粮食就不可能咯。

    送走蔡涛和宋吉,刘恪掐手算了算时间,距离自己禁足期满还有两个月,而距离史上记载的刘宏驾崩时间也只剩下三个月,想到这里,刘恪又写了封信派人送回冀州。

    刘恪的部署,已经开始启动……

    :

第150章 禁足期满入皇宫() 
冀州,州牧府。

    刘稚看着刘恪遣人送回来的信笺,内心既感到惊讶又觉得惊险。

    将信放下,刘稚就连忙聚集麾下文武,不时,沮授、田丰等谋士,崔琰、崔林等文臣,张辽、张郃等武将悉数到来。

    刘稚看着这些已经明确要投效中山王府的文武英才,心中瞬间就充满信心,他将刘恪的信递给沮授,等到诸文武阅览完毕,便说道:“恪儿来信你们都看过了,朝廷变局将起,中山王府必受影响,诸位,你们可都准备好了?”

    “回禀王爷,按照世子离开冀州之前的吩咐,我等紧抓冀州各郡军政权力,虽不敢说保证每个郡县都听命王府,但是像常山、中山、河间、安平、清河都有把握控制住”主簿崔琰向前说道。

    “渤海、魏郡、赵郡都乃紧要之地,不能有任何失误,尔等从现在起,务必继续抓紧时间,以期尽快控制冀州全局”魏郡、赵郡乃是通往洛阳的必经之地,刘稚不能不上心。

    沮授等人自然清楚刘稚是怕朝廷变局出现,魏郡、赵郡截断刘恪回归冀州之路,所以他们立刻就向刘稚表示会尽快部署,争取在刘恪所说的时间之前将整个冀州控制住。

    部署好辖下郡县的控制,刘稚又命令张辽、张郃等诸将,从即刻起编练军队,并从中山、常山两处屯田之地招募新兵两万以备不患,如此,加上之前的老兵,中山王府在年中就能拥有四万士卒,且这中间还是久经沙场的精锐。hei yaп ge醉心章、节亿梗新

    ……

    冀州的情况,一览无余全部通过信被刘恪掌握着。

    事实上,刘恪也并不担心朝廷中的变局会对冀州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多,就是何进拥立弘农王为帝之后,废除掉刘稚冀州牧的位置,但是通过这段时间对冀州各郡县的控制,哪怕是换了州牧,恐怕都难以影响到中山王府对冀州的控制。

    最大的变数,依旧在洛阳。

    “元直,再有十天我就能走出静园了,到时候,恐怕董太后会邀请我进宫,此番既然已经得罪何进,那么我索性就‘倒向'董侯,不过你记住,咱们该做的准备还是继续。”刘恪说道。

    徐庶清楚刘恪指的是购买粮食运往冀州的计划,不过想到蔡氏造纸坊乃是个牟利的节点,故而徐庶还是向刘恪建议道:“既然主公断定洛阳将乱,何不指示蔡涛和宋吉将造纸坊迁往冀州?”

    徐庶的话到提醒了刘恪,想到这里,刘恪就说道:“嗯,元直所言甚有道理,不止是蔡氏家族,还有邓平、姜峰,他们的亲眷也可以迁往冀州,对,你的母亲这次就随邓平、姜峰亲眷搬往冀州吧”

    刘恪想着这些安排,却有些犹豫要不要将貂蝉和赵雨也送回冀州,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没有强行替二女做决定,因为他清楚,只要自己不离开洛阳,貂蝉和赵雨也决计不会离开。

    徐庶按照刘恪的安排,迅速的就将刘恪的指示传达下去。

    为了避人耳目,蔡氏造纸坊、邓平、姜峰亲族以及徐庶的母亲,都是分批离开洛阳城,如此,倒也没有引来太多人的注意,而送走了这些家眷之后,徐庶、邓平、姜峰等人顿时觉得没了后顾之忧,再次面对刘恪以及洛阳局势的时候,更加觉得从容。

    ……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中旬,刘恪禁足期满,不等他入朝回禀,董太后果然遣派内侍到静园邀请刘恪进宫叙话。

    尽管早已经算到董太后会有此举,不过当刘恪随着董太后内侍走进永乐宫的时候,还是感觉到一阵唏嘘,这一步迈出,就标志着他同大将军何进之间彻底决裂。

    不过刘恪没有犹豫,选择董太后,固然会吃亏,但是选择支持董侯刘协,却意味着更远一步的成功,而董太后与手握西凉铁骑的董卓这层亲族关系,无疑对他之后的部署更会有利。

    “参见太后”

    进入永乐宫,见到董太后,刘恪一边行礼问安,一边说道:“臣前番莽撞,闯宫犯禁,幸得太后襄助才免去杀身之祸,臣以及臣的父王都万分感念太后,此乃臣的一些心意,还望太后笑纳”

    说着,刘恪就将自己准备好的礼物呈递给董太后。

    董太后收下礼物,却并不去看,反而有些责怪的说道:“算起来,你也算是哀家的侄子,哀家在解渎亭侯府的时候,也和你父王见过面,既然是故旧又是亲戚,又何须这般见外?”

    “这……”刘恪笑了笑,微带腼腆说道:“这倒是臣的错。”

    “好了,哀家今天召你进宫,想必你已经清楚哀家的用意,哀家只想问你一句话,你以及你父王会不会支持董侯?”董太后似乎不想和刘恪猜哑谜,丝毫不显露骨的问道。

    “董侯聪慧,世人皆知,董侯继位,于国幸甚,臣以及臣的父王,自然支持”刘恪坚定说道。

    董太后等的就是刘恪这句话,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之后,董太后就满脸欣喜的许诺道:“好,哀家不会忘记你今天说的话,你记住,只要你们父子能够尽心辅佐协儿成为储君,哀家定然不会亏待你们”

    刘恪心中冷笑,嘴上却是恭恭敬敬的答道:“太后放心,臣已经想好了,从现在开始,就利用宗正丞的身份,向刘氏皇族发出联络,只要宗亲全部支持董侯又何愁大事不成”

    董太后似乎没有料到刘恪竟然这般给力,脸上更是笑的满是褶皱,“好好好,哀家就等你的消息……”

    糊弄住董太后,刘恪就走出永乐宫,然后他又去永安宫求见了皇帝,刘宏倒是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吸取教训,好好效忠朝廷如何如何,在永安宫中待了片刻,刘恪就起身告辞。

    走出永安宫,刘恪并未着急返回静园,而是将宫内掌印太监高湛和安插到太医署的宫女素然找来,见到两人,刘恪当即一番耳提面命,等到高湛和素然都清楚接下来的计划之后,刘恪这才转身返回静园。

    :

第151章 皇帝驾崩乱局现() 
刘恪回到静园,就再次召集徐庶、赵云、典韦以及邓平、姜峰商讨事情。

    今天入宫觐见董太后,想必已经有人将此消息告诉何皇后以及大将军何进,那么接下来,何进肯定会派人监视静园,所以刘恪必须在何进的监视之前就将自己的退路安排好。

    “邓平、姜峰,你们即日起,就辞去宗正府的职务,另外,迅速到城西找处宅子以为落脚之地,此事关乎我们几人安危,所以必须重视”邓平和姜峰目标最小,所以刘恪就将准备藏身地的任务交给他们去办。

    这处藏身地,乃是刘恪为刘宏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掌权之间这段时日准备的,何进成功拥立弘农王刘辩,势必会想法铲除掉他,所以他必须在这之前就消失在洛阳城以等待何进的灭亡。

    “赵云、典韦,即日起你们加强对静园的守卫,但凡发现监视者,全部秘密除掉,记住,手脚做干净,千万不能让何进抓住把柄”坐以待毙不是刘恪的性子,所以他打算给何进一些小小的教训。

    安排完这两件事,刘恪就又对徐庶说道:“宫中我已经派人密切关注,如果有消息传出,还请先生定要及时通报,在这之前,先生就继续在宗正府,高湛和素然如有消息,都会到宗正府寻找你。”

    “喏”

    徐庶、赵云、典韦、邓平、姜峰起身领命,然后就按照刘恪的吩咐前去安排。heп g e。

    想了想,刘恪又将赵雨、貂蝉找到,对着赵雨和貂蝉,他也没有隐瞒,直接说道:“洛阳城极可能出现动~乱,这段时间,你们切记不能出门,雨儿,你武艺高强,内宅之中就由你多加照看”

    赵雨自然清楚刘恪话中所指,立刻就答道:“恪哥哥放心,雨儿定会照看好蝉儿姐姐,这内宅安全,就全部交给雨儿吧”

    对于赵雨的武功,刘恪自然极为信任,于是就说道:“那就好,不过如果出现问题,切记自身安全才最重要,另外,你们这些时日也将各自的衣物整理出来,等过段时间,咱们可能要出城躲避些时间。”

    貂蝉看着刘恪满脸严肃,已经猜测到城中会有大事发生,她也没有多问,只是向刘恪说道:“恪哥哥,保全好自己……”

    看着貂蝉眼神中的关切以及赵雨急切想为自己分担的神情,刘恪满是幸福的笑了笑,然后浑不在意的说道:“你们放心,这天底下想要伤害我的人,还没生出来呢”

    ……

    就在刘恪加紧部署自己的计划之时,大将军何进却也正在策划如何击溃董太后联手宦官势力以及刘恪制造出来的“攻势”,只不过挨着帝王威严,何进也不敢明着挑衅,只能不断拉拢世族清流以期夺回优势。

    而大将军府主簿陈琳以及虎贲中郎将孔融等人也建议何进,应该劝说皇后修德政以挽回皇帝的恩宠,唯有如此,才能巩固弘农王刘辩的地位,只是何进清楚何皇后的性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