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千娇百媚》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千娇百媚-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领会并执行自己的决定,刘恪感到极为满意。

    “皇弟,今日之事,全赖你运筹帷幄,朕以及太后性命能够保全,这都是皇弟的功劳啊”正当刘恪思考着怎么开口向刘宏解释张辽率领的三千铁骑为何会出现的这么及时的时候,刘宏却恰好先开口说话。

    “陛下客气”内心喜悦的刘恪佯装做十分镇定的说道:“恪与陛下同根连枝,都是高祖血脉,能够帮助陛下击溃逆乱者,都是恪分内之事,且就算没有恪,相信陛下也能取得最终胜利,恪不过是恰逢其会而已”

    刘恪谦虚的话语以及恭敬的态度,让刘宏这个皇帝瞬间就感觉到自豪,他拉起刘恪,极力赞扬道:“皇弟以及刘稚皇叔对朕的支持,对朝廷的忠诚,朕都看在眼中,等到此间事了,朕定要重重的嘉奖你们父子。”

    就在刘恪想要谦虚几句,并顺便解释解释张辽三千铁骑是怎样出现的时候,张让这个死太监却又嘎嘎笑着站出来说道:“看来老奴也要提前恭贺恪世子以及中山王咯”

    张让言毕,赵忠、蹇硕等伺候在刘宏身边的太监们都站出来道贺,这让刘恪只能生生的将话咽回去,只是他没想到的是,此时的疏忽却即将给他带来一次充满危险的远行……

    :

109。第109章 谋官() 
弑君的阴谋,终于因为刘恪的阻止而画上了句号。

    虽然在慎陵的时候,皇帝刘宏还强装镇定,但是等他回到行宫的时候,就满是惊怕的躺到了病榻上。

    皇帝病的不是时候,毕竟王芬等人的罪名还没有商定,可是刘宏已经没有精力去管这些,他只想尽快回到洛阳帝都,现在,他觉得皇宫才是最安全的。

    就像是受了惊吓的野兽,刘宏强令何进率领禁军保护帝妃皇子回京,当然,王芬、周旌、襄楷、陈逸等逆乱者全部都关押在囚车中被带回了洛阳,留给他们的自然只有死亡。

    刘恪带领着军队一直护送天子辇架到魏郡,这才止住脚步,倒不是皇帝让他离开,而是他不得不赶快回到中山王府。

    随着刘恪离开的还有皇帝颁下来的一道圣旨,圣旨上命令中山王、镇北将军刘稚暂代冀州刺史的职务,虽然不知道这个建议是什么人给刘宏出的,但是刘恪必须尽快赶回王府同刘稚商量。

    不同于之前暂代幽州刺史,此时刘稚暂代冀州刺史却是刘恪分外看重的。

    幽州不是最佳的逐鹿天下的根据地,但是冀州却是,冀州地大物博不说,只说冀州的人才就足以让刘恪动心。

    赶回卢奴城的路途上,刘恪甚至都不敢停歇,他必须在天子回到洛阳之前,在新的冀州刺史到来之前,帮助他的父王尽快的掌握冀州,只有占领了冀州,刘恪才有足够的信心去面对刘宏驾崩之后的乱世局面。

    张辽、赵云自然能够看得出刘恪心中的焦急,两人也没有去问,只是尽心尽力的守卫着刘恪往卢奴城赶路,等到一行人回到中山王府的时候,却已经是中平五年的六月中旬。

    当风尘仆仆的刘恪出现在中山王刘稚面前的时候,刘稚都险些没有认出皮肤被晒得有些黝黑的儿子,直到刘恪忍着嘴皮干裂的痛说了句“父亲”的时候,刘稚这才反应过来。

    “恪儿,这是怎么回事?”

    “父王,您先别管我,这是陛下的手谕,任命你暂代冀州刺史的诏”刘恪激动的说道。

    “暂代冀州刺史?”刘稚怪异的看着刘恪,弄不明白刘恪为何要对这道圣旨显得如此激动。

    “父亲,冀州不是幽州,如果您真的想保全社稷,安治黎民,就应该抓住这次机会,想尽办法将冀州刺史的位置牢牢地抓住”刘恪情急之下险些将不久之后刘宏就要驾崩的消息都给说了出来,不过所幸的是他反应及时,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

    刘稚也隐约清楚了刘恪匆忙赶路回来的用意,只是他显得有些为难的说道:“恪儿,为父只是藩王,暂代刺史职务已经是天大的运气,又怎敢奢望坐实这个位置”

    不难看出,刘稚对于冀州刺史之职也是有些意动的,上次他暂代幽州刺史之位的时候,就准备雄心勃勃的治政安民为幽州做些实事,没有料到很快就被换掉,眼下,刘稚显然是担心这次又和上次一样。

    刘恪想了想,也觉察出了刘稚心中的担忧,不过在回来的路上他早就有了安排,所以只见他不慌不忙的说道:“父亲,儿臣听闻太常刘焉有意建议陛下恢复州牧之职代替刺史,同时任命宗室重臣充当各州州牧以稳住帝国根基,父亲何不从此处着手,派人联系刘焉,让他帮你在京中活动……”

    闻弦而知琴意,刘稚这个时候要是还不清楚刘恪心里面的想法的话,他也就不配做中山王了,虽然刘稚不清楚刘恪从何处得知的这些消息,但是对于儿子的话他还是全部听从。

    事关重大,为了安全起见,刘稚派遣军议校尉田畴亲赴洛阳联络此事,而刘稚本人则在新的冀州刺史人选确定出来之前,由刘恪帮助,广泛的从冀州大地征召贤才。

    为了避免外人的闲言碎语,刘稚甚至住进了冀州州治所在的高邑城刺史府。

    只有刺史的刺史府显然是不行的,前任刺史王芬的属官都被谋逆案全部抓到了洛阳,所以很快刘稚任命的新属官和幕僚们就进入到了冀州刺史府任职。

    前番因为征讨乌桓和中山王府结缘的崔琰、崔林兄弟,此番均被征召到了刺史府任职,崔琰还是做治中从事,协助刘稚处理冀州政务,而崔林则成了冀州刺史府的薄曹从事,掌管一应文的草拟和发放,这些都是崔琰和崔林所擅长的,所以都没有什么大的波折出现。

    代表清河崔氏的崔琰、崔林兄弟的加入,为刘稚在冀州招揽贤才开了个很好的先河,其余世家子弟看到崔琰和崔林都能抛下家族利益加入到刘稚麾下,那些在家族中本就不得志的贤俊子弟更是潮涌般的汇聚到高邑城,希望能够获得刘稚的任用。

    对于前来投效的贤才,刘稚根据刘恪的意见,分别予以不同职务,很快,这些人就为刘稚掌控冀州局势打开了良好的局面,只是这些人中再也没有像崔琰、崔林这样出色的俊杰。

    崔琰和崔林是清河崔氏出身,由此二人,刘恪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有‘诸葛四友’之称的博陵崔氏崔均,当然,提起崔均或许都会觉得陌生,但是提到他的字号崔州平三个字的时候,想必大家都会觉得如雷贯耳。

    虽然不清楚崔均真的是不是和诸葛亮、徐庶一样的牛掰,但是此人既然能够和诸葛亮、徐庶为友,自然也有他厉害的地方,抱着激动的心情,刘恪亲自跑到博陵郡崔家找崔均,但是到了崔家却被泼了一头冷水。

    崔均不在

    没有找到崔均,刘恪只能打道回府,不过在离开崔家的时候,他还是留了一封信,希望崔均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能够投靠在他的战旗之下。

    辗转两三个月,为刘稚寻访贤才的刘恪回到冀州刺史府,脚跟还没有站稳,就被田畴从洛阳城传回来的消息给镇住了,来不及休息,刘恪找到刘稚,同他商量起给田畴的回信。

    :

110。第110章 想通() 
田畴的来信中说,他已经和太常刘焉取得了联系,并且刘焉也说出了有意奏请皇帝‘设置州牧废除刺史’的筹划,只是当得知中山王刘稚有意谋求冀州牧的职位时,老谋深算的刘焉却要求刘稚支持他做益州牧。

    田畴不敢擅自决断,所以就写信回来询问刘稚和刘恪的意见,刘恪见到田畴的信,本能的就想拒绝刘焉的这条提议,但是直接拒绝的话,无疑刘焉也将阻止刘稚做冀州牧。

    当两件事情起了矛盾的时候,刘恪也只能乖乖的和刘稚商量对策,尽管他比刘稚熟知历史大势,不过碰到这种具体事务,他就比刘稚欠缺处理经验,而且此事也关乎到刘稚本人,所以刘恪觉得更应该问问刘稚的意见。

    “父亲,刘焉谋求益州牧,所图不小,我们不能轻易答应他啊”刘恪不能说出刘焉谋取益州之后将会在蜀地制造出一个独立王国出来,所以他只能尽力的在掩饰本意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看法。

    “恪儿说得对,益州地处偏远,刘焉拼着荆州、扬州、青州等富庶之地不要,偏偏索要这益州牧之位,怕是想要效仿高祖当年,看来这乱世到来,连宗室子弟都开始有自己的谋算咯”刘稚眉头紧蹙,显然对刘焉的提议也非常不满。

    “父亲,刘焉有什么图谋,我们暂且不管,儿臣只是担心此人窃取益州牧之位后,在益州搞割据,益州本来就和中原各州交通阻碍,如果刘焉以州牧身份在益州取得益州本地豪族支持,只怕将来朝廷想要管辖益州会无比困难”没有人比刘恪清楚,刘焉在取得益州牧之后对天下局势的影响。

    刘焉图谋益州,想要坐观中原群雄争斗,这份眼光自然敏锐,只是刘焉去世后,益州牧的位置传到他的儿子刘璋手上的时候,益州立刻就成了枭雄的嘴边之肉,先是张鲁夺走汉中,紧接着刘备攻取蜀地称王称霸,自此才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而这一切的起源就是来自刘焉最开始的这份野心。

    同样身为觊觎周鼎的野心家,刘恪没有权力去责备刘焉,他现在之所以想要阻止刘焉夺走益州牧的位置,只是不想将来天下局势又演变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不想让刘备沿着原先的轨道蜀地称王,为他结束乱世局面平添一个强劲敌手出来。

    “恪儿,我看咱们就不要这冀州牧的职位了,反正绝不能让刘焉阴谋得逞”刘稚也是豁出去了,拼着诺大的冀州不要,也不愿意和刘焉结成战略同盟,只是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刘稚神情中多少都有些不舍。

    “父亲不必如此”刘恪自然能够看出刘稚对于冀州牧的向往,所以他想了想便故作镇定的说道:“此事且容孩儿再好好的谋划谋划,看看有没有什么其他的法子”

    “恪儿也不必太过为难,还有,你所谋划的那些事情父王虽不尽知,但我还想说,你坚决不要同宫中宦官走的太近,这虽是条捷径,可终究不是阳关大道”刘稚语气沉重的说完就起身离去,只留下刘恪独自回味着刚才的这句话。

    “原来,原来父王已经看透这些……”

    刘恪不仅苦笑着摇了摇头,他从刚才的话里,深深的感受到了刘稚的绵里藏针,也深切的意识到刘稚话里面的谆谆教诲。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刘稚的话尽管有些刺耳,但是身为父亲对儿子说这番话却丝毫不为过,相反,刘稚的话还清楚的点醒了懵懂之中的刘恪,如果不是刘稚的这番话,刘恪恐怕还会真的舍弃刘焉的路子转而寻求和张让等人结成同盟。

    诚然,张让等宦官力量也能够帮助刘稚坐上冀州牧的位置,但是那也就意味着天下人都清楚刘稚这个冀州牧是有着宦官势力背景的,而宦官势力为清流所不齿,届时再想招揽贤才恐怕也没有几个有才能的人愿意投效。

    依靠宦官势力,无疑是饮鸩止渴,前几次没有被人意识到,那只能说刘恪谋划的隐秘,如果像冀州牧这样大的事情上,张让等人也旗鼓鲜明的支持,只怕天下人都会瞧出中山王府和宦官之间的关系。

    “看来就算是求张让等人帮忙,我父王也不会同意,他这人最是执拗,虽没有直说,只怕前番迁任镇北将军的时候心里面就有怨言咯”知父莫若子,刘恪立刻就感受到刘稚此次的决绝,想到这里,刘恪也不再去想走宦官路线。

    斩断了宦官路线,刘恪心里面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对策,所以只好找沮授、田丰、审配等人商量此事,群策群力,刘恪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沮授等谋士身上。

    只是在这件事情上,沮授等人也没有什么好的建议,无奈之下,沮授等人只好建议刘恪暂且答应刘焉,为此审配甚至说道:“刘焉图谋益州,固然野心勃勃,但是为此而断了王爷担任冀州牧的计划,实在是得不偿失,世子请想,凭着王府目前的力量再加上得到冀州之后的便利,难道我们将来还要怕区区刘焉嘛?”

    审配之言,如同是醍醐灌顶般让刘恪醒悟了过来。

    刘恪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想阻止刘焉做益州牧,乃是担心将来刘备谋取益州称霸,但是那毕竟是原先的历史,现在有了他的加入,这段历史的走向本就出现了不确定,难不成自己还不能阻止刘备入蜀?

    想到此时的刘备还在公孙瓒帐下做小小的基层军官,而自己已经是掌控冀州,手握数万雄兵的中山王世子,刘恪终于不再执着记忆中的那段历史,在想通所有之后,刘恪信心满满的说道:“立刻给田畴回信,让他同意刘焉的提议,并且嘱托田畴告诉刘焉,中山王府将竭尽全力支持他担任益州牧,条件就是我父王必须成为冀州牧,反之,我们不介意两败俱伤,让他人渔翁得利”

    :

111。第111章 收权() 
刘恪决定和刘焉结成战略同盟,除开此人能够帮助刘稚做冀州牧之外,还因为在他心中刘焉还算不上敌人这个称谓。

    换言之,刘恪自始至终都没将刘焉放在心上,他之前顾虑重重,也不过是担心历史又回到原先的轨道中,只不过想到刘备还在为出身奔波,他就不在顾虑这些。

    曹操、刘备这些人固然可怕,但那也是他们称为雄霸各地的诸侯之后才形成的威望,在他们没有称王称霸之前,刘恪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格俯视他们,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地位要远高于他们,还因为他相信自己的手段和能力也不比他们差。

    而前番刘稚的那句话,也让刘恪意识到自己险些走了段歪路,那就是过分的倚重权谋之术,而忘记了堂堂正正的王霸之策,所以在给田畴写了回信之后,刘恪就闭门读起了。

    从以前读过的论语到兵法,从礼记到诗经,反正手头抓到什么,刘恪都会精心的读回味,而刘恪身边又不缺乏饱学之士,遇到不懂的地方,沮授、田丰等人都能够为他解读,而看到刘恪认真学习的场景,不仅是沮授这些做臣属的高兴,就连刘稚这个父亲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