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衣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乌衣天下-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今日雷夫人带了王导的书给王熙之,想来此时他应该在雷夫人的住所,谢安不想再跟这雷夫人见面自讨没趣,也就断了上门拜访的念头。

    眼看时间傍晚将至,这会儿家里肯定在找他了。

    谢安回到家后照常与家人相处,既然他们不想提谢尚的事,就是不想让他担心,他也乐得做个糊涂人。

    蒜子和谢朗缠着他继续讲大海怪的故事,谢安觉得自己要编不下去了,好在谢真石及时用吃食把蒜子的嘴堵上了。

    谢安瞄准话特别少、还企图不让他提起谢尚的大哥谢奕,问道:“阿兄,我觉得好像家里少了什么人似的。”

    谢奕和谢据同时紧张地放下筷子,等着他说话。

    谢安摸了摸蒜子的头,“少了姐夫啊,还有小外甥歆儿啊,怎么就来阿姐和蒜子两人回来呢。”

    大家均是松了口气,谢真石解释道:“你姐夫如今在广陵替郗鉴大人办事,歆儿留在他身边。半月前我和蒜子跟着郗家姐弟回建康,因为郗鉴大人长子郗方回今年十七,要离开弱鱼池,进行墨魂榜品阶评定。”

    弱鱼池是十六岁以下的墨道榜单,如今十岁以下最出色的是谢安,其次就是顾悦之、王敬、王胡之等人,但十岁之后又是一个分水岭,十六岁之后更是可以入墨魂榜名扬天下。

    谢安如今对弱鱼池还是墨魂榜都没什么太大的念想,大约是在海边教了半年的小学生,心有感触,比起后世的全民教育,显然在东晋的时候,太多人连纸张都买不起,还谈什么书法?

    一顿饭过后,小孩子好不容易被哄走,谢安正要回房,就被谢奕叫住了。

    “我跟你一块去书房。”

    谢奕心思粗中有细,立刻觉察到谢安有些不对劲,即使谢安掩藏得再好,身为他半个父亲的谢奕,已经感觉到,自己这个宝贝弟弟今天不开心。

    濯缨阁照常被打扫得干净,即使这半年来谢尚和谢安都不在。

    沧浪亭旁的水潭里已被荷莲的绿叶遮蔽,菡萏初生,星星零零,万绿丛中数点红,借着书房的灯光看过去,暖黄烛光里的菡萏尤其娇嫩。

    菡萏是未开的荷花,欲放未放时,别有意境。

    今日下过雨,荷叶上还盛着些露水,在烛光的映照下如珍宝闪烁,又似满塘落星。

    谢奕一如孩童时帮他整理衣袍,顺便看看他身上是否有伤,谢安跟玩偶似的任他检查,不然这个哥哥不放心。

    谢奕心疼得要命,“腿和手臂都些浅痕,是被欺负了?”

    谢安摇摇头,“我在海边练潜水练得,总会被石头刮伤,不碍事,没人敢欺负我,阿温也很保护我。”

    “外人只知道你流落江北,只有阿爹和我和你二哥知道你在东海那边历练,也不知这司徒大人是怎么想的,我好好一个跟白玉似的弟弟……”

    谢安连忙伸手捂住他的嘴,“阿兄,好啰嗦,玉石一碰就碎,你想我变成摆设么?”

    两人又呆坐了会,谢奕终于道:“阿尚的事,你应该知道了,不然吃饭的时候也不会故意吓人。”

    谢安淡淡一笑,“若尚哥这回名声有损,我一定会找老狐狸算账,阿兄你也不要担心,海寇之事已经平定,既然外贼已赶走,司徒大人算无遗策,那么尚哥也该带着宋衣回来了。”

    谢奕恍然大悟,“你的意思是,刺杀先皇之事有内情,所以……”

    “先皇是我亲眼看着宋衣所刺,所以宋衣逃不掉,但若她背后有人指使布局,那么她就成为我们手上一个很重要的证人,这叫做污点证人。”

    似乎很有理,谢奕豁然开朗,但不免又为了一句,“何为污点证人?”

    谢安随口胡诌了几句糊弄过去,又让他快点回去休息,明日还要办理公务云云,别来担心他。

    其实谢安如今最担心的是,宋衣成不了威胁,那么宋衣落在谢尚手上后,她背后的人定然想她死,因为死人才是最信守承诺的。

    谢尚可能会为了保护宋衣,遇到种种追杀?

    所以他们如今躲起来,销声匿迹,只等驱走外贼,再论旧事。

    谢安想着想着,头就开始痛起来,这建康城里的事,果然比东海边来得更复杂,毕竟他遇到的那些羯人海寇好像都是头脑简单的笨蛋。

第六章 少年爱上层楼() 
第六章:少年爱上层楼

    深夜人寂,谢安在书堆里小憩了片刻就醒来了,大哥和二哥不常待在书房百~万小(乌衣天下6章)!说,而熊孩子有自己的小书房,所以这里向来都是谢尚和他的小天地,自从谢尚出仕后,这里就交给了他,平日这里的书籍和简册都由他整理。

    每天都要打扫书架灰尘,半月检查一次书籍是否被虫蛀,或是受潮连页了,及时换好新的防虫草,得空就要抄书,没有印刷业的年代,传书都靠手抄,加上战乱连连,很多书都成了孤本分散各个世家。

    想要看的书在别人还得去借来抄,若面子大,还会得到主人家赠的一本手抄书,大伯谢鲲和堂兄谢尚名声遍及江左,比当着三品闲官的父亲还有面子,自然得了不少手抄本。

    半年了,书房倒还整齐,想来是父亲多来整理。上一辈中,大伯谢鲲谢为谢氏扬名,父亲则在宦海沉浮,大约父亲是继承了祖父性格,凡是都求个稳妥,能忍就忍。

    说来大伯谢鲲还和权臣庾亮曾被士人相提并论。

    先帝司马绍当太子的时候还专门问过大伯对此有何看法,大伯就答:“以礼制整饬朝廷,为百官作榜样,我不如庾亮;至于一丘一壑,我认为可以超越他。”

    大伯的回答正对了玄风盛行的士人胃口,一丘一壑,寄情山水,旷达高远。

    而且大伯玄修也不可小觑,前些年干宝就缠着谢尚说些谢鲲的旧事,谢尚拗不过他,只好讲了一个父亲除鹿妖的故事。

    那时谢尚还小,谢鲲带他避乱时,夜宿在一个空亭,他们在路上就听闻常有人在亭中被妖怪所杀,小谢尚吓得一夜没敢睡死,死死揪着谢鲲的衣服,但到天亮时实在坚持不住就睡了,没想听到耳边有人叫谢鲲的表字,想要进门(乌衣天下6章)。

    小谢尚立刻被吓醒了,谢鲲笑着拍拍他的脸,然后一脸轻松地伸手抓住了窗外叫门的人,拉扯之间,小谢尚发现外面那人穿的是黄袍,最后黄袍人的手被谢鲲扯断,但那手竟然变成了一只鹿腿。

    小谢尚这才松了口气,大着胆子让父亲带他去寻黄袍怪,最后他们沿着血迹终于找到那只鹿。

    干宝听得颇为心痒,追问:“后来呢,你们将那鹿妖如何了?”

    谢尚卖了个关子,只说后来那一带就没有妖怪杀人的事了。最后干宝将这故事写进了他的《搜神记》里,不过在谢尚的强烈要求下,只留下谢鲲一人的名字,毕竟他被吓得睡不着糗事怎么能让后人知道。

    谢安知道,谢尚告诉他后来那只鹿被大伯给放走了,鹿妖断了一臂,元气打伤,估摸着躲到深山里继续修炼了吧。

    且不论这鹿妖到底如何,但能徒手撕鹿妖,这也是极有自信的体现啊。

    谢安在书房了走了数圈,最后终于还是走到了上二层楼的门前。

    谢安已经长到不用踩着矮凳就能够着字符的年纪,大伯谢鲲所帖的字符仍静静黏在通往书房二层楼的门上。

    那年他被这道字符伤得不轻,但也未曾想到就是因为他这一个冒失的举动,引发了连番的改变。

    比如葛洪的到来。

    比如宋衣的离宫使得先帝司马绍晚了几年去世,从而延迟了让东晋大伤元气的苏峻之乱。

    想起镇守历阳的苏峻,这个比郗鉴齐名的流民帅,如今倒是挺安分的,大概因为先帝刚过世不到半年,远离建康的他,暂时不会受到两派政权地压迫。

    因为现在庾亮似乎跟司马家的两位王爷明争暗斗不可开交。

    既然眼下是太平时光,那么他就该好好地过日子,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比如,他如今已经有足够的信心揭开大伯谢鲲的这道拦路符。

    字符只有一个简简单单的门字,却可以让人置身于门之幻境,一旦无法突破就当被困住,门将变幻为笼。

    门里有一只被困了五年的飞鸟。

    是五年前冬夜,王熙之写下的第一笔,是她送给他的护身符。

    破“门”的准备事项。

    最先要研墨,谢家用的墨里掺有香料,算是上等货,但更上等的在几大高门家中,比如王熙之用的墨条不但掺了香料还有珍珠粉末。

    研墨最考心境,手随心动,谢安心很静,所以墨也磨得细腻。

    笔吃饱了墨,他才缓缓走到门前,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一个大大的“永”字。

    永字八法,侧、勒、弩、趯、策、掠、啄、磔。

    这每一笔他练了五年,虽然书法笔划不止这八划,基础常见的八个笔划,就像武艺的普通拳脚那般重要。

    提为策,是永字的第五笔。

    提划如策马之鞭,他手握着笔,但却扬起了破空长鞭,墨落字符,自“门”字的左侧到右侧,重重落下一道醒目的墨痕。

    书房里安静得可怕,谢安仍是闭着眼,手不颤,呼吸频率没有改变。

    然后在“门”字中的一点墨痕蓦然冲破纸张,浓重的阴影向谢安面庞扑来,然而阴影越变越大,几乎要将他整个人融化。

    那是一只墨色凝聚而成的飞鸟阴影。

    谢安没有睁眼,只轻轻道了一声,“多谢。”

    飞鸟展开羽翼,在他身边盘旋了一圈,然后冲出窗口细细竹帘,消失在夜色中。

    书房里静得甚至仍听到风吹纸张的声音,谢安动作缓慢收回了笔,一股酸涩自指尖蔓延了整个右臂。

    谢安满足了,他低低吟着“少年爱上层楼”的词句推开门,踏上铺满薄薄尘埃的楼梯,在吱吱的木制构架里,他开始动手打扫二楼层。

    因为这里真的有半年未曾被人光临过了,谢鲲去世,谢尚不在,而父亲谢裒又对蓬莱典籍兴趣缺缺。

    不过吟着吟着,他忽然无声笑了笑,记性太差不能怪以前让他背书的老师,一时恍惚,这辛弃疾的《丑奴儿》都要背岔了。

    他取来写簪花小楷的笔,下楼在门前,大伯字符纸张旁留下一道新的字符。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如今是夏天,希望谢尚能在秋天到来时回家。

    他写完,十分满意自己的字,若没有谢尚和王熙之的教导与督促,他的字哪能进展得那么快?

    以往王熙之都让他放慢来写,看来初级阶段时,练字写多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书法之事,贵精不贵多,还要持之以恒地练习。

    只要坚持不懈地练习着,假以时日自然就会看到成果。

    虽然自知今生与萝莉书圣的差距会越来越大,但作为一个男人,他总想着在某些方面,超过这个小萝莉,哪怕只有一个字能比她写得好。

    二层楼与一楼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书少了,也没有书架。只有一个装书的木匣,里面自然是放着蓬莱书简。

    桌上还有谢尚抄了一半没抄完的《十面埋伏》曲谱,连笔都没洗净,谢尚就离开了。

    谢家的蓬莱典籍不多,除了半部《十面埋伏》,剩下三卷玄书,是汉时刘向所校的《三易》。

    《三易》分别是夏朝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和周代的《易经》,他只听过大名鼎鼎的《周易》,没想这在魏晋后遗落的《连山》和《归藏》居然在自家书房。

    不过家中所藏是三次抄录,他粗略翻百~万小!说简数量,看着并不齐全的样子。

    蓬莱典籍太耗精力,他没有急于,只将谢尚的抄书整理好,在空置许久的炉里点上苏合香,躺在席上,借助熏香之效开窍醒神。

    再度醒来时,从二楼窗口望着建康的天空一角,已微微被留下一抹飞白,正是天亮之时,命仆人去烧水,等沐浴醒神后再吃点简单食物垫底,他坐回二层楼,点起鲍姑托人送来的交趾栈香,取半浮半沉的沉香,平思沉心,开始抄录之前莫名其妙印在他脑海里的《本草纲目·金石部》。

    但凡穿越的人都会有金手指,他也是第一次体会到这种特殊待遇,既来之则安之,毕竟他名字也有一个“安”字,取“安如磐石”之意,那么他很自然很淡定地接受这一切的改变。

    抄书的好晨光里,谢家诸人从仆人口中知道谢安已进入二层楼。

    这二层楼迎来第三位主人,谢奕很是感慨,谢据想到谢安那年为了开门而重伤的事,不由有些唏嘘。

    两兄弟站在沧浪亭里嗅着从濯缨阁二层楼里传来的熏香气息,这一刻菡萏香气仿佛也被这浓重的沉水之香所吞噬。

    来自重度弟控谢奕的叹息,“有没有觉得阿狸自从四岁那年被我抱回建康,就变得很忙?这样身体吃得消吗?”

    谢据懒得理会兄长忽然爬上眉梢的愁绪,只觉得满满的骄傲,“人如其名,安如磐石。《荀子·富国》有言:‘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这是天命。”

    谢奕数着池中菡萏,一时心烦意乱,数了好几遍都数不对数,“明日就是阿蛰进宫侍读的日子,你说皇上会宣阿狸一同觐见吗?”

    谢据对朝政的事一向不太关心,倒是回答不了他。

    只是到了傍晚,没等来皇上的召见,反倒是谢父回到家时,一同带来了宫中内监,还是庾太后的近身太监。

    “明日午后,太后将在东宫召见诸位东宫侍读,以及谢家三郎谢安。”

    这话中有话,一是“诸位”侍读,那就不止一人了;二是以此将谢安彻底排除在侍读之列,言外之意就是,太子已成皇帝,那么你就下岗吧。

    ========================================

    感谢书友珞大大、夔载雪、猫修仙人的打赏~~

第七章 谁来背锅() 
第七章:谁来背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