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嫂嫂谢陈氏在竹楼一层洗菜,谢慎憋了良久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悦,高声道:“嫂嫂,慎儿的束脩钱和留宿书院的学资大老爷都已经派人送到孔教谕那里了,不用大哥再去筹措了。”

    谢陈氏吓了一跳,大老爷是何等尊贵的人物,竟然会为了慎儿放下身段,拿出助学之资。不过她随即明白了过来,一定是慎儿天资聪慧让大老爷欣喜,大老爷是惜才之人,做出助学之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

    。。。。。。

第十二章 萝莉计() 
(求收藏,求推荐票!)

    谢家这样的寒门经不起几回折腾。得罪了烛湖孙氏,谢家在余姚城的处境本已经很艰难,谢方甚至已经做好了搬离余姚的打算,但谁知道自家小郎是文曲星下凡,竟然得到了县尊大老爷的青睐,非但让不可一世的烛湖孙氏吃了憋,还赢得县尊推荐得以拜师县学教谕,摇身一变成了最有前途的读书人。

    要么怎么说要多读书呢,这书本子里可是有金子呢。

    要是换了谢方,面对咄咄逼人的孙家肯定会忍气吞声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谢方越想越觉得自家小郎了不得,自打回到家中便对谢慎连着夸赞,就连一向厚脸皮的谢慎都有些受不住了。

    “大兄,我也没有你夸耀的那么好。我之所以能入了县尊的眼,也有运气的成分。”

    谢方这下不乐意了,他眉毛一挑道:“运气?光靠运气能做出千古绝对?我可都听说了,县尊大老爷出的那个对子几百年都没人对的出来,偏偏被你对上了。”

    谢慎心中暗暗叫苦。看来风头出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啊。其实所谓的千古绝对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对。

    这些对子之所以被宣传的那么绝伦,是有夸耀的成分。再就是古人奢求完美,一个韵脚都要对上,故而才会难以对出下联。可是谢慎不管这许多限制,反而能够作出一个还不错的下联。

    谢慎知道自己再怎么解释也没用,索性摇了摇头任由谢方夸耀。

    看来老谢家是有这争强好胜的传统,要不谢方为何也这般兴奋?

    谢方一拍食案道:“小郎啊,你现在身份非比寻常可不能再穿这布衫了,这样我去绸缎铺扯上两匹浙花给你做身合身的袍子,你穿出去也有面子。”

    谢慎想要说些什么,可大嫂谢陈氏却沉声道:“吃穿用度上的事情小郎不必操心,交给你大哥和嫂嫂就好。你若是真想帮咱谢家就好好温书,早些考个功名回来,看谁还敢欺负咱们。”

    谢慎心中一沉默默点了点头。

    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起初谢慎还不那么认同。可经历了这件事后谢慎更坚定了考取功名的计划。

    烛湖孙氏为什么这么跋扈,还不是因为他们是书香门第,科举世家,祖上出过多名进士?

    便连一个小小的管家都能够狗仗人势,对谢家呼来喝去。要不是谢慎生出急智借助县尊之威压下这帮恶奴,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而一旦谢慎考取了功名,哪怕只是一个秀才也可以免除一切徭役赋税,见官不跪,不受笞责。

    非但如此,便连谢方和大嫂谢陈氏也能跟着收益,如果谢慎还可以接下邻近乡村的土地。名义上是过户,实际只是谢慎代替他们保管,然后谢慎再把田亩以极低的租子租出去,虽然钱少一些却是实实在在的无本买卖,是躺着赚钱!

    前世谢慎最大的梦想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如今看来要想实现这两点必须要搏一个功名。

    时间还有近一年已是足够,又有孔老教谕这么高大上的恩师指点,谢慎十分看好自己的科举前景。

    大嫂谢陈氏将饭菜端上,碗筷摆好,一家人正要用饭却听得有人在敲屋门。

    谢方皱了皱眉,与他们家往来的人并不多,加之他们刚刚从城西搬到城南,不应该有人在这个时候登门拜访啊。

    带着狐疑,谢方起身前去开门。待他打开门栓却是吓了一跳。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谢慎原先的先生刘老夫子。在他身边的便是刘老夫子最疼爱的孙女秋娘。

    “谢小哥,你们怎么突然搬家了,也不告诉老夫一声。”

    这刘老夫子的脸皮倒是真厚,谢方还没迎他便拉着秋娘走进了竹楼。

    谢慎心中直是生起一股厌恶,他本就对刘老夫子没有什么好感,现在更是确定这老头子就是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谢慎之前也没觉得刘老夫子对他怎么看中,可现在刘老夫子确是换了一个人般主动找上门来。因为什么谢慎用脚趾头也能想到。

    吴县令在余姚就是绝对的主宰,他夸耀了一名童生似乎并不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但在有心人的眼中却是一个暗示。刘老夫子就是这么一个有心人,他虽然衣食富足不过在这名士辈出的余姚城根本排不上号。但如果能有一个县尊夸耀的门生他就可以在书院招收学生时有更多夸耀的资本。换句话说谢慎在他看来是个可以充分利用的棋子。

    “谢慎,老夫在白鹿书院给你准备了一间包房,每日下学后准备专门特训你将老夫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刘老夫子极不要脸的凑到谢慎身侧,笑吟吟的说道。

    “恐怕要让先生失望了。实不相瞒学生已经奉县尊之命,在孔教谕所办三味书院进学。”

    谢慎回答的很直接,不留一丝情面。

    今日的苦果都是刘老夫子自己种下的,他既然想去抱烛湖孙氏这条大腿就不要想着脚踏两只船再来与谢慎修复关系。

    刘老夫子显然有些惊讶,他只听说谢慎被县尊夸耀,却不知道谢慎已经改换门庭。

    若是换了别人早就羞愧难当的逃走了。可刘老夫子却是个十足的厚脸皮,他略做思忖便改变了策略沉吟道:“这真是大喜事啊,孔教谕是余姚城有名的大儒,你拜在他名下老夫就放心了。”

    这倒不是刘老夫子觉悟高,是因为他知道谢慎根本就不会选他。且不说二人之前已经有了嫌隙,便说孔教谕的学问人脉都不是他能比的,谢慎又不傻当然知道怎么选择。

    “你今年十二了吧,老夫这孙女倒也是十二。”

    刘老夫子捻着胡须淡淡道:“老夫看你们情投意合,不若我们两家便定下婚事,你看如何。”

    谢慎脑子嗡的一炸。

    这个刘老夫子怎么还使用上美人计了?

    谢慎便再得县尊的夸耀也不过是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小小童生,刘老夫子这下血本连自家孙女都搭上了,这是笃定谢慎一定能够在科举之路上走远?

    。。。。。。

    。。。。。。

第十三章 王守文() 
(求收藏,求推荐票!)

    虽然刘老夫子确实很有眼光,小萝莉也颇有几分姿色。但谢慎是一个有理想的年轻人,怎么能为了区区女色放弃了科举大业。何况他现在年纪才十二,便是真的收了小萝莉,也有力无处使啊。。。。。。

    稍稍思忖了片刻,谢慎便轻咳道:“这样不好吧,男儿当先立业再成家。何况我与秋娘并不合适,刘老夫子你们还是请回吧。”

    谢慎的态度如此强硬,刘老夫子的老脸实在没处放。他脸色青紫,只因为顾念着仪态才没有发作。

    闷哼了一声,刘老夫子背负双手道:“既然如此,老夫也不勉强了。告辞!”

    说完他便转过身去,拉着秋娘快步离开了谢家。

    谢方有些可惜了叹了一声道:“倒真是个美人胚子呢,小郎,你何不应下这门婚约。等上个两三年叫这小娘子给你填房生个胖头娃娃,岂不是美哉。”

    谢慎面容一红,没好气的白了谢方一眼道:“大兄说什么呢,我现在所有精力都在学业上,哪有心思想什么风花雪夜。”

    “学业是学业,婚事是婚事,两个都耽搁不得。”

    谢方一副长兄为父的姿态,摆了摆手道:“不过你这年纪是有些小,等过几年大兄找个媒人替你物色几个人选,你挑一个把婚事办了,大兄也算了却一桩心事。”

    “哦。”知道继续争辩下去也没有任何用,谢慎索性轻应了一声,暂且答应了下来。反正有个萝莉暖床添香也不是什么坏事,只希望不要被掏空了身子啊。

    善哉,善哉!

    口中默念了一句,谢慎笑道:“大兄,明日我便要正式去书院进学了。听孔教谕说,书院是十日一休,一休五日,我还有一些文房用具需要准备,便先去街上购置一番。”

    谢方微笑着点了点头道:“学业重要,有什么需要的便跟为兄说。”

    说完谢方皱了皱眉,从钱袋中掏出了几百文钱都倒在了谢慎的手上,沉声嘱咐道:“眼下,为兄也只有这么多银钱了,既然你要住在书院,总归有花钱的地方,别亏待了自己。”

    谢慎鼻头一酸,将银钱紧紧攥在手中朗声说道:“大兄请放心,我一定悉心求学,早日考取功名,不叫旁人再随意欺凌咱们谢家。”

    。。。。。。

    。。。。。。

    春日的余姚城,显得十分热闹。

    谢慎从竹楼出来,便去到临近的集市店铺上购置文房用具。

    谢慎看上了一方石砚台,正在和掌柜砍价,忽然觉得有人在拍他的肩膀。

    他谨慎的转过身来,见立在他面前的是一个面容清秀,身材瘦削的少年。这少年身着湖蓝色直裰,上套青色半臂,显得极为俊美,若不是脸上的面色过于惨白,显得有些病态,谢慎真要赞叹一句美男子了。

    在这个时代,男子貌美并不会被人骂小白脸,反倒是一种潜在的优势。

    “这位兄台可是刚刚进入三味书院求学的谢慎谢小郎?”

    清秀少年面颊带笑,拱手问道。

    谢慎点了点头道:“便是某,这位兄台有何贵干。”

    “哈哈,我找你找得好生辛苦,是孔教谕让我来找你的。”

    “孔教谕?”谢慎脸上露出一丝狐疑,挠了挠头道:“孔教谕叫你来找我?”

    “是啊,明日你便要正式开始进学,孔教谕特地叫我找到你,替你购置些文房用具。”

    俊美少年这一笑,一对酒窝便显现了出来,直是甜美的让人心悸。。。。。。

    “咳,孔教谕之恩,谢某真是难以报答。唯有悉心求学,早日考取功名。”

    谢慎心想这个孔教谕还真是上道,吴县令刚刚对他表达出栽培之意,孔教谕便对他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这让谢慎感叹,原来大明也是一个人情社会啊。

    “哦对了,敢问兄台怎么称呼?”

    “我叫王守文。也在三味书院求学,不过比你早一年,你得叫我一声师兄。”

    王守文爽朗一笑,谢慎却是如遭电击。

    他前世对明史的研究极深,最崇拜的人当然是千古名士王阳明。王守仁老先生的心学影响了几代人,谢慎对王阳明爱屋及乌,对他老人家的亲戚自然也做了一番了解。

    要说王阳明可算是出身世家,他的老爹王华是成化十七年的状元,历任翰林院学士、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詹事府少詹事、礼部右侍郎,正德初年晋礼部左侍郎,最后做到了南京吏部尚书的高位。王华一共有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王守仁,次子王守俭,三子王守文,四子王守章。

    他眼前的这个少年自称是王守文,不会这么巧就是王守仁的三弟吧?

    “守文兄,你是不是有个哥哥叫王守仁?”

    王守文听后很高兴的说道:“是啊,那是我的长兄,学文可是好的很呢。要不是他现在在准备来年的乡试,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我还想把你引荐给他呢。你对的出县尊的对子,想必学问也不会差,你们两个在一起肯定聊得来。”

    谢慎心中直是一阵无语,看来这王守仁的弟弟真让自己撞上了。王阳明如今应该年纪在二十上下,属于典型的毛头小子。此时的王阳明思想尚未完全成熟,这个时候主动结交说不准还会对他未来的心学理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想到此,谢慎便觉得心潮澎湃了起来。

    “不急,不急,等令兄考完了乡试,某再去拜会。”

    谢慎此刻就像突然解锁了隐藏剧情,心中有种说不出的喜悦。

    王阳明不但是一代大师,开创了心学,其八股文的造诣也是超出常人的。能够抱上这个大腿,再蒙他提点一二,谢慎对八股文的理解将会有很大的提升。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可以去问王阳明,再不行就让王阳明开小灶辅导,谢慎还不信搞不定区区几篇八股文。

    啧啧。。。。。。这哪里是什么金手指啊,这分明就是金大腿啊。

    。。。。。。

    。。。。。。

第十四章 一诗既出,谁与争锋!() 
(求收藏,求推荐票!)

    谢慎的心情很好,非常好!

    购置了一大套文房用具,谢慎便向自家竹楼走去。

    反正这些文房用具不用他花钱,能多买一些就要多买一些。

    王守文怎么也算是个世家子,自然不会差这些银子,他听闻谢慎颇有才名,得了县尊的赞许,自然也有意结交。

    可以说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谢慎拿着这些文房用具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不过话也说回来了,来而不往非礼也,请王守文吃一顿便饭还是应该的。

    王守文今年虚岁十三,比谢慎还要大上一岁,听闻要作客谢家他倒也是大方的应下了。

    二人结伴回到竹楼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谢慎的大嫂谢陈氏正在一层的灶房中做饭,见谢慎回来了,她忙放下手中的活,笑道:“小郎回来了?咦,旁边的那位公子是?”

    “嫂嫂,这是我的同窗王守文,今日晚饭便跟我们一起吃吧。”

    谢陈氏莞尔一笑道:“也好,那奴家便多准备一些饭菜。”

    “多谢了。”

    王守文显然是那种拘束的性子,见到谢陈氏冲他笑一时涨红了脸。谢慎看出了他的尴尬,便拉着王守文往二层走去。

    二层的阁楼是谢慎的内室兼书房,虽然有些陈旧但东西都很齐全。

    不过这些在王守文这个世家出身的公子哥眼中就有些寒酸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