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3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比如嘉靖朝,阁臣个个都是拔尖的人精,你方唱罢我登场,你不犯错误都可能被拉下来,更不必说主动告假了。

    古代交通不便捷,回一趟老家怎么也得几个月,要是守孝三年,回来早已是物是人非,还想继续当首辅?

    对不起,能够保住内阁大学士的身份就不错了,首辅是断然没戏了。

    故而张居正在父亲死后仍然不愿意回老家守孝,鼓动皇帝夺情,从而继续出任首辅。

    直到老父发丧,才不得不抽身三个月返回荆州江陵老家。

    饶是如此,张居正仍然命亲信将京师的奏疏全部送至荆州供他批阅。

    当时的小皇帝万历正是似懂非懂的时候,看到如此景象更是对张居正怀恨在心,这也为张居正死后的悲惨境遇埋下了伏笔。

    一代权臣尚且这样,更不必说那些地位不甚稳固的首辅了。

    抓紧时间稳固地位才是他们的首选,至于告假回乡还是算了吧。

    “怎么,我连告个假的权力都没有吗?这首辅当得甚是没意思。”

    谢慎也不禁拿自己开起了玩笑,心态真不是一般的好。

    “额,四明说笑了。你若是告假陛下肯定是准的。”

    顾鼎臣其实不太能理解谢慎的举动,不过谢慎既然选择告假肯定有他的理由。能够想出一系列新政的人岂是常人能够猜透的?

    至少谢慎不必担心权柄被夺的情况。有朱厚照在,他的首辅之位稳如狗。

    “老实说,京师的生活不太适合我。”

    谢慎慨叹一声,背负双手望着高高宫墙外的彩云。

    “京师的生活太浮躁,少了清润,整个人都似飘着的。比起来我还是更喜欢余姚的空灵。”

    顾鼎臣对此感同身受,他轻点了点头道:“江南自然是比京师适合生活,可有时人总得做出取舍。范文正公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但要真正为国为民做些事,还是要手中握有权柄的。”

    。。。。。。

    。。。。。。

第五百八十六章 返乡(一)() 
谢慎回到家后并没有立刻回房而是前去督导儿子谢旭的功课。

    如今谢旭已经十四,出落的跟个小大人一般。

    见父亲大人来了,谢旭立刻起身相迎。

    他恭敬的冲谢慎施了一礼道:“儿子向父亲大人问安。”

    谢慎欣慰的抬了抬手道:“嗯,你书读的如何了?”

    谢旭束手而立道:“回禀父亲大人,儿子在温习《春秋》。里面有些地方理解的还不透彻,结合着注解研读一番。”

    谢旭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明年将参加乡试如果一切顺利将成为一名举人。虽然不比谢慎年少成名,但也算是起步很高了。

    虽然谢慎推行的新政在平衡士、商、匠、军的身份地位上很有帮助,可就现阶段而言士的地位还是最高的。要想做到高官还是得走科举这条路。

    儿子天资聪颖,考个进士应该不是什么难事。不过谢慎不想给儿子太大的压力,顺其自然就好。

    “收拾收拾,过几日随为父回乡吧。”

    “父亲大人要返乡?”

    谢旭显然有些惊讶。如今谢慎身为内阁首辅,有无数的政务需要他处理,真的脱得开身吗?

    “傻孩子,内阁又不是只有我一个大学士。有顾九和在,我是放心的。”

    “孩儿并没有别的意思,但凭父亲大人做主。”

    谢慎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候返乡也是有考虑的。谢旭明年乡试,后年便是会试,连在一起怕是没有时间。

    现在回乡待上几个月,回京也还可以有半年时间准备乡试,不会耽误了举业。

    谢旭和谢慎不一样,他从小在京师长大,对家乡余姚并没有太多的印象和感情。

    谢慎觉得有必要让儿子感受一番家乡的风土人情,让其潜意识里把自己当作一个余姚人。

    至于谢慎本人也有些想念大哥大嫂了。

    人嘛就是这样,离开的时间越久,对家乡的人和事就越留恋,总想着回味一番。

    加之谢慎现在被加封为上柱国,可谓达到人生巅峰,这个时候衣锦还乡也符合所谓的传统价值观和成功学。

    大哥大嫂,亲戚族人那里也会觉得很有面子,谢家在余姚当地的声望也会提升至无以复加的地步。

    至于芊芊,谢慎觉得肯定是不会拒绝的。

    这么些年来芊芊一直对他百依百顺,他要回余姚芊芊肯定一路追随。

    谢慎还会带上二丫和水芸。她们都是余姚人,对家乡自然也是十分思念。平日里没有机会回乡,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回家看看。

    “你继续好好读书,为父去陪陪你娘。”

    “谨遵父亲大人教诲。”

    。。。。。。

    。。。。。。

    离开儿子书房,回到芊芊房中,谢慎尽量放轻脚步想要给芊芊一个惊喜。

    这些日子他公务繁忙,有时甚至直接睡在内阁值房,回家的时间都很少,倒是冷落了芊芊,今日正好补偿一番。

    来到妻子身后,谢慎咳嗽一声道:“你这绣的是什么,鸭子吗?”

    “什么,那是鸳鸯好不好,又取笑人家!”

    转身见夫君一脸坏笑,芊芊立刻来了气,一通粉拳砸向谢慎胸口。

    “你还知道回来,怎么不死在外面?整日叫人家独守空闺,你可知人家多么寂寞。”

    谢慎一把将芊芊搂入怀中,轻呼了一口气道:“为夫这不是来负荆请罪了吗?”

    这口热气正好擦过芊芊的耳旁,弄得她耳根一阵潮热,简直要迷倒了。

    故而虽然嘴上仍然不饶人,可语气明显软了不少。

    “哪个要信你的谎话,怕是又在外面沾花惹草了吧?”

    谢慎连忙举手发誓道:“绝无此事,若有谎话叫天打五雷轰。”

    芊芊连忙伸手堵在谢慎嘴前道:“瞎说什么。”

    “夫人信我了?”

    “嗯。。。。。。”芊芊低垂下头,抿着嘴唇道:“不过你要答应以后多回家看看。国事再忙那也不如家人重要。”

    谢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为了补偿夫人,为夫决定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芊芊闻言大喜,但随即神色一黯道:“我可不要胭脂水粉,金银首饰之类的。”

    谢慎连忙道:“放心好了,不是那些。为夫准备向陛下告假三月,回乡休憩一阵。”

    “啊?”

    芊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谢慎要告假三个月?这不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吧?这可是个惜时如金的人,恨不得把所有时间都放到处理政务上。

    谢慎笑着解释道:“为夫也是血肉之躯,不可能不休息连轴转啊。”

    “讨厌!”

    芊芊又是一拳砸向谢慎胸口。

    “那一定要把水芸和二丫一起带回余姚。她们也很久没回去了。”

    谢慎欣慰的点了点头道:“为夫也有此意,娘子真是越来越有大妇之风了。”

    芊芊哼了一声道:“还不是你逼得,别拍我马屁了,没用。”

    “娘子啊这次回余姚为夫准备带旭儿去当时读过书的县学走走,希望对他有些激励。”

    芊芊点头道:“是啊,旭儿虽然读书用功可毕竟出身优渥,性子还是太柔弱了些。让他看看夫君当时读书的艰苦条件也好让他有所长进。”

    谢慎欣慰道:“知我者娘子也。”

    谢旭毕竟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是纯正的官二代富二代。和谢慎这种寒门出身的基础资源完全不一样。

    虽然谢旭也很知书达礼,但性子确实是个问题。

    要想将来有所成就,必须有坚毅的性格才行。

    谢慎希望此行可以让谢旭有所触动,那么他的目的便达到了。

    “旭儿天资聪颖,又勤奋刻苦未来是很有希望官居要职的,为夫也希望他能够继承为夫的衣钵。”

    谢慎不得不承认新政的推行需要君臣的协力合作。

    他和朱厚照之间自然没有问题。不过二人百年之后呢?

    太子朱载塘和谢旭之间还能像他们父辈那样相互信任吗?

    如若不然,新政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这也是谢慎最担心的问题。接下来他的一大任务就是让朱载塘和谢旭培养感情,好为新政的延续推行打下基础。

    。。。。。。

    。。。。。。

第五百八十七章 返乡(二)() 
九月初五,谢慎决定返乡。

    包括儿子谢旭、妻子芊芊、侍妾水芸、二丫在内的一众亲眷一同前往。

    鲁种田带着几十名护卫紧紧相随,确保谢慎一家人的安全。

    举家返乡自然是包船最合适,一家人从张家湾码头上船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于九月二十五抵达余姚城外的码头。

    得知谢阁老要返乡,余姚县令寇冉、绍兴知府郑恪、浙省巡抚刘连晖在内的一众官员早早来到城外码头迎接。

    小卒衙役更是早早派到了几十里外,见到谢阁老的船驶来便策马飞奔报信,故而这一众官员是提前做好准备的。

    等到谢慎在鲁种田的搀扶下跳下船时,看到了一个极为壮观的景象。

    几百名官员整齐的跪倒在码头上,浙省巡抚刘连晖高声道:“下官浙江巡抚刘连晖携本省一众官员迎接首辅大驾。”

    大明的官场极为有意思,有很多不知所谓的规矩。这些规矩并没有明确的出处,而是百十年来一代代人摸索得出的。

    比如这下官见上官的跪拜之礼,就是谄媚逢迎者率先作出的。

    好男儿膝下有黄金,除了天地君亲师照理说是不应该跪拜任何人的。

    但是官员或者说政客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可以说这个群体的大部分人为了政治利益和前途都可以不要节操。

    跪拜算什么?君不见成化朝还出了个为了讨好首辅万安而献宝的‘洗鸟御史’呢。

    如果说这一拜能够换得上官的青睐那就太值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海笔架。

    谢慎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古人的价值观不能用现代人的观念来衡量。只要坚持本心就行了,至于这些同僚怎么想却不是他能够管得了的。

    其实换个角度想,浙省巡抚刘连晖这么做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首辅返乡,处理的稍有不妥就会有怠慢之嫌。

    或许谢慎本身不会计较,但万一有心人借题发挥呢?、

    刘连晖这个浙省巡抚可是有很多人盯着的,不想被那些暗中观察的人算计,就得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到最好。

    另外,刘连晖也确实想通过这次机会和谢慎搭上线。

    毕竟谢慎十分年轻,如果不出意外还要做很多年的内阁首辅。

    跟首辅大人搞好了关系,以后回京出任六部堂官甚至入阁参预机务并不是没有可能。

    刘连晖的先天条件很好,是二甲第三名的成绩,又是庶吉士出身,硬实力上是没有问题的。

    只要善于钻营,仕途上还是能够更进一步的。

    谢慎摆了摆手道:“刘巡抚不必多礼。本官此次返乡只因私事,并无公干。诸位都请起吧。”

    浙省的官员可以跪,谢慎却不能不管不顾的受着。差不多就行了,真要是叫这些地方官员一直跪着,难保不会有人参奏一本,说谢慎作威作福。

    虽然谢慎确实挺冤的。

    首辅大人有命,群臣自然积极响应,纷纷站起身来。

    说来也是没有多少人喜欢跪人的,大多是被逼无奈。

    “首辅大人,下官命人备下一份酒宴为首辅大人接风。您看。。。。。。”

    作为浙省的最高长官,刘连晖自然是有责任有义务为谢慎接风。

    谢慎也不好拒绝,遂轻点了点头道:“好。”

    被人众星捧月般的一路迎入城中,谢慎只觉得感慨不已。

    想当初他刚刚穿越来到余姚时不过是个穷小子,何曾想过有朝一日会官居一品,成为宰辅之臣?

    回望这一切,简直就像梦境一般。

    谢慎叫芊芊等亲眷先返回府中,自己则前去赴宴。

    酒宴是在县衙之中摆好的,虽然谢慎此番是因私返乡,但毕竟是朝廷要员,在县衙吃一顿接风酒宴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能够参加这次接风宴的都是浙省的要员。

    巡抚刘连晖自不必说,浙省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绍兴知府也在其列。至于余姚县令,纯粹是因为是余姚的父母官才能够跻身入席,属于破例了。

    单纯看品级,七品的百里侯是绝对没有资格在首辅大人的接风宴上出席的。

    谢慎走到上首坐定,巡抚刘连晖坐在他的旁边,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知府、同知、学政等官依次坐定。

    可怜的余姚县令只能坐在最下首靠近院们的位置,实在是太尴尬了。

    谢慎是继谢迁之后余姚派的代表人物,这些官员如何能不尊,纷纷赞颂起谢首辅的丰功伟绩来。

    谢慎什么话没听过,对于同僚下官的赞颂只静静听着,笑而不语。

    既不反驳也不喜形于色。

    刘连晖见场面有些尴尬,便咳嗽了一声,举起一杯酒道:“下官代表浙省所有官员敬谢阁老一杯。”

    大道至简。古人习惯于将所有的话溶于酒中。

    当然,刘连晖这么做也是存着另外一层考虑。

    祝酒的话很不好想,祝愿谢慎官运亨通?谢慎已经位极人臣,再上面可就是皇帝陛下了。

    祝愿谢慎身体康健?人家身体本来就好好的,又是年轻力壮之时,这么说明显不适合。

    祝愿谢慎日进斗金?钱是个好东西,可既然有着官身就得矜持一些。

    谢慎当然不是贪官,日进斗金难道是要自污?

    所以还不如什么都不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正所谓多说多错,少说少错,不说不错。

    官场哲学全体现在这一句祝酒词中了。

    谢慎轻点了点头道:“刘巡抚有心了,本官此番回乡并无公干,诸位莫要兴师动众,扰了百姓生活。”

    “谢阁老心系百姓,下官佩服啊。”

    绍兴知府郑恪接过话来,拍了一记马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