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寒门首辅- 第1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是药三分毒,谢慎打算等窈娘病情稳定后慢慢的给她减剂量,最终还是不吃药的好。

    与窈娘相伴了两个时辰谢慎便返回府中。

    他不打算对芊芊和水芸、二丫隐瞒此事,不过一切还是得等到窈娘的病好了再说。

    芊芊早已习惯丈夫的早出晚归,并没有责问他。丈夫是为大明江山社稷而忙,忙的值得。

    谢慎有些愧疚的冲芊芊笑了笑,便只身去到书房写奏疏。

    在内阁时他侃侃而谈,多是凭借一腔热忱。

    不过细细想来他的改革模式还是有许多缺陷的。

    譬如单纯的用银两来代替实物税并不能减轻老百姓的负担。因为银两的成色不同,价值也会有很大不同。

    成色最好的银子是纹银,因表面铸有褶皱极好分辨。而被称为“低银”的银两因为混有铅等杂质价值低了不少。

    譬如官府如果要求百姓按照纹银缴纳税款,但实际催税时却用些小伎俩认定缴税百姓缴纳的是低银或者杂银进行金额的折扣,最终这折扣就被地方官府吃到腰包里了。

    晚明白银的大量涌入导致低银杂银泛滥,民间融银铸银牟利的情况屡见不鲜。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就得保证有一个统一的货币。

    从简便性来看纸币自然是最好的选择。不过这个试验前人已经做过了。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皇帝就下令制作宝钞,也就是纸币。朝廷不但发行宝钞,还强制推广并禁止民间用铜币交易。但在大明百姓心中,根本不承认这种所谓的法定货币。

    原因也很简单,纸币的发行需要储备大量黄金、白银以作保证。而大明朝廷并没有这么多金银。这就等于是滥发纸币。

    滥发纸币的后果就是贬值,以至于民间根本没有人愿意用这种货币结算。

    后来官府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再要求百姓必须使用宝钞。

    纸币不行,就得另想办法。

    谢慎思忖了片刻,觉得发行银元是个不错的办法。

    银元的规制尺寸一定,可以减少民间私熔私铸银子造成的货币混乱。

    毕竟银元的制作方法还是有一定技术性的,比如可以让工匠在银元表面印上君王的头像,这一般人就很难仿制,加之银元周边的齿痕需要特殊模具压制,民间自造的模具压制出齿痕将粗劣不堪。

    不过银元推行的最大难题就是大明朝廷没有一个国有银行来发行。

    银元如果不能大规模发行,走到百姓的生活中去,最终也只会是上层把玩的玩具,起不到其应有的效果。

    而一旦有银行进行发行,凭借其重量轻规制完整的优点,替代银锭是迟早的事情。

    创建银行显然是更困难的事。

    毕竟这意味着允许民间资本大范围流通。

    要知道直到清末票号才兴起。票号可以看做是早期的银行,其兴起意味着商贾地位的提高,这与谢慎的计划不谋而合,但将会不可避免的得罪整个官绅群体。

    地主和商贾似乎永远是对立的,双方你强我便弱,其地位的变化也体现在政治待遇上。

    难,真的是难啊。

    银行一旦建立,资本大量流通,商人地位急剧提高,中小地主将会陷入被钱困住的局面。

    明代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这一平衡一旦被打破,将会导致巨大的社会动荡。这当然不是谢慎希望看到的,这就需要适当的引导。

    细细想来,每一条改革都会影响深远,着实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正德皇帝本就是个喜欢打破常规的君王,若是谢慎这里再把不住,情况还真有些失控。

    谢慎字斟句酌了许久才动笔,一连写了数稿才满意的收好奏疏准备翌日一早呈递给天子。

    。。。。。。

    。。。。。。

    望着从窗外射入宫室的几道光影,正德皇帝只觉得有些恍惚。

    他昨晚战的太多了,直是筋疲力尽便这么昏昏沉沉的睡到了正午。

    江彬这厮着实有一手,敬献的几个波斯胡姬床上功夫了得,服侍的他筋骨舒爽,气脉尽通。

    想不到男女之事还能如此野性,正德不禁怀疑以前侍奉他的女人都是扬州瘦马,着实没有意思。

    “陛下,您醒了?”

    守在床头的江彬见正德醒了,便献殷勤道:“臣今日给陛下准备了几个哈密胡姬,陛下可以试试。”

    正德只觉得下身一颤,摆手道:“不必,不必了。”

    他咳嗽一声道:“今日朕要歇歇,你便不必进献美女了。”

    正德皇帝虽然正是龙精虎猛的年纪,但也遭不住一夜数女轮番上阵。

    昨夜他便被几名波斯胡女弄的神魂颠倒,魂魄出窍。若是今日再来几个他真怕会晕过去。

    还是先把身子恢复将养好了再说吧。

    “陛下,那今日咱们可列阵对战?”

    正德皇帝喜好武功,最近更是在豹房中扮起了将军。

    光是扮成大明将领他还不满意,他扮成了鞑靼人的头领,带领一帮“族人”和江彬指挥的“明军”进行“厮杀”,美其名曰列阵对战。

    这当然是江彬希望看到的。他是武将出身,做这种事有天然优势,投天子所好换来了正德皇帝的器重。

    恩宠这个东西需要时刻加码,若是没有增进就相当于淡薄了。

    看看昔日宠臣刘谨和钱宁就知道,失宠就是一瞬间的事。

    江彬不想重蹈覆辙,故而他需要时刻琢磨出新鲜玩意来讨好皇帝。

    只有皇帝时刻开心,念叨着他这个人,江彬才过得安稳舒坦。

    走到他这一步已经没有回头路,正德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江彬绝没有可能活命。

    。。。。。。

    。。。。。。

第四百一十八章 狗咬主人() 
正德皇帝在江彬的服侍下换好了鞑靼人的毡帽皮衣,在左右侍从的簇拥下来到寝宫后的小校场。这是正德皇帝为了列阵对战而专门让人建造的。

    此时校场中已经有几十上百人,皆是御马监统辖的禁军。

    这些人有的穿着明朝官军的服装,有的是鞑靼人的打扮。

    作为皇帝亲军,禁军自然可以出入宫禁。由于正德皇帝搬出了紫禁城,禁军也就理所当然跟着来到了豹房。

    江彬拍了拍手掌,那些禁军士兵便分成两个阵营队列。

    正德皇帝十分欣喜。他喜好玩乐刺激,最讨厌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在皇宫中演练对战最早还是他想出来的,只不过江彬提出了些建议,才有了这“鞑靼人”和大明士兵对战演练的形式。

    战鼓擂,号角响,在正德皇帝的统率下,“鞑靼军队”向江彬统率的“大明军”发起了猛攻。

    当然没有人真的敢对皇帝兵戎相向,所谓的激烈作战不过是做做样子。

    饶是如此,正德皇帝依然觉得兴奋不已,正在他“杀”的兴起时,御用监太监张永来报说,东阁大学士谢慎求见。

    正德愣了愣,蹙起眉头道:“先生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张永看的出皇帝并不开心,便问了一句:“可是叫小阁老先回去?”

    正德摇了摇头道:“他是朕的先生,哪有学生不见先生的。”

    说罢便丢下兵刃,拍了拍手转身离去。

    却说谢慎来到豹房后被张永带到偏殿休息等候,这也是少数几位重臣可以享受的待遇。

    即便如此,谢慎仍然必须遵守宫廷规矩,譬如不能随便走动以免冲撞了后宫佳人。

    谢慎闭着眼睛思忖着该如何向天子解释改革模式,便听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响起。

    他睁开眼来,只见正德皇帝在左右侍从的簇拥下来到了偏殿之中。

    跟着正德皇帝步入殿内的只有张永和江彬。

    谢慎上前冲皇帝躬身行礼,正德皇帝亦虚扶了一记。

    “先生来找朕所谓何事?”

    正德皇帝在殿中龙椅坐定,摆了摆手问道。

    谢慎恭敬道:“臣有一奏疏向陛下呈递。”

    正德皇帝好奇道:“先生是内阁大学士,自该知道奏疏经内阁票拟后递送到司礼监批红,若是紧要的朕才会去看。”

    谢慎心中苦笑道我还不知道这个流程吗?

    “陛下,臣此份奏疏十分紧要,故前来呈递陛下御览。”

    “哦。”

    正德应了一声,便冲张永使了个眼色道:“呈上来吧。”

    张永便快步走到谢慎面前接过奏疏,转而呈递至天子手中。

    正德皇帝接过奏疏打开来看,见是什么改革赋税的,只觉得头大不已。

    “先生,这种事情交由内阁去议就好了,便不需要朕来看了吧?”

    谢慎摇了摇头道:“此乃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之事,只能陛下圣裁。”

    正德犹豫了片刻道:“那先生便给朕讲讲吧,捡紧要的讲就好。”

    他还挂念着和江彬列阵作战,自然没什么心思听谢慎长篇大论,只盼望着可以快点结束。

    可谢慎却越讲越激动,弄的正德好不尴尬。

    “咳咳,先生这建议十分好。可是朕觉得还是放到朝会上议一议更好。”

    正德笑着解释道:“毕竟这种事朕不能乾纲独断。先生以为呢?”

    天子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谢慎还能说什么?

    他虽然十分无奈,却也只能冲皇帝拱手道:“臣遵旨。”

    正德皇帝如释重负的笑道:“劳烦先生了。”

    说完也不顾许多,起身便朝殿外走去。

    望着皇帝远去的背影,谢慎心中悲怆不已。天子对国事不闻不问,这样长期下去虽然有内阁撑着也是会出问题的。

    便在这时,天子宠臣江彬凑到谢慎面前,嘿嘿笑道:“小阁老,有句话某不知当讲不当讲?”

    谢慎淡淡道:“江大人但讲无妨。”

    江彬是他一手举荐的,当时是为了借势分宠,打压钱宁。

    起初谢慎以为手中攥着江彬的把柄,又对其有知遇之恩应该很好控制此人。可谁曾想事情却不像想象中那样发展。

    江彬一到天子身边,便充分发挥了他的天赋,叫天子整日在豹房内列阵对战,完全无心顾暇国事。

    他有些怀疑当初举荐江彬是不是个错误,他究竟能不能控制此人。

    “陛下对小阁老极为恩宠,小阁老也当多为陛下想想。陛下是天子,天下的万钧重担都压在他身上。如今陛下好不容易有空闲休息一阵,小阁老便不要拿朝事政事来烦陛下吧。”

    谢慎心中冷笑,果然,自己养的狗开始咬主人了。

    “多谢江大人提醒。不过某也送江大人一句话。”

    稍顿了顿,谢慎接道:“多行不义必自毙。”

    说完也不顾江彬铁青的脸色,阔步走出殿去。

    江彬算什么东西?不过是跟钱宁一样靠媚君获得宠幸的佞臣。

    之前谢慎一直对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江彬还没有做什么太出格的事情。

    现在江彬越做越过分,眼看着天子就要被引入歧途,谢慎如何还能坐视不理。

    再者说,江彬竟然敢威胁谢慎,这是谢慎绝忍不了的。

    若不是谢慎当初的举荐,此刻江彬还不过是个小小的蔚州指挥佥事,哪有此般荣宠。

    离开豹房,谢慎便前往内阁当值。

    既然天子有意让内阁主持此事,那就叫首辅李东阳拿出个意见来。再叫六部九卿表个态。

    到时也不怕正德皇帝躲着不给意见了。

    当然,正德皇帝是个顺毛驴,这件事情不能逼得他太急,要给他留出时间。

    任何改革都必须有君王的大力支持才能成行。

    这一点便是谢慎也无力改变。

    此时李东阳正在票拟一份奏疏,见谢慎进了值房,冲身侧的书吏官吩咐道:“快给小谢阁老也泡一杯茶来暖暖身子。”

    继而转头笑道:“四明啊,最近天气转寒,你也多注意身子些。快喝杯茶暖暖。”

    谢慎拱手谢道:“多谢西涯公关照。”

    。。。。。。

    。。。。。。

第四百一十九章 文渊阁失火() 
李东阳可是大明第一儒士,其品茶的口味自然也是一绝。

    谢慎呷了一口茶,赞不绝口道:“这香茗的味道清雅极了,西涯公真是好口福。”

    李东阳捋着胡须道:“偷得浮生半日闲,品茶自娱耳。”

    谢慎放下茶盏,无奈的摊了摊手道:“西涯公有心品茶,某可没有心思。方才去找陛下觐见,奏疏被打回来了。”

    李东阳咦了一声道:“这是为何?”

    若论廷臣中谁最得天子宠信,莫非谢慎谢四明莫属,怎么今天皇帝竟然把谢慎的奏疏打回来了?

    谢慎摇了摇头道:“说来话长,还是宵小蛊惑陛下,导致陛下无心政事啊。”

    李东阳压低声音道:“四明说的可是那江彬?”

    内阁值房虽然是廷臣的地盘,但小心驶得万年船,谁知道江彬有没有在文渊阁附近安插眼线?

    “对,正是此人。说来惭愧,当初还是某极力举荐的此人。”

    谢慎面有戚戚然。

    李东阳摆了摆手道:“四明也是为国尽忠,不必太放在心上。如此看来这江彬也是刘谨钱宁之流,如今羽翼渐丰便不听话了啊。”

    谢慎连连点头道:“是啊,此人急于跳出我们的控制,若是真让他成了下一个钱宁,恐怕会做出有毁于江山社稷的事。”

    谢慎已经说的很委婉了。比起钱宁来,江彬危害性更大。因为在原本历史中钱宁只是蛊惑天子吃喝玩乐,而江彬还怂恿天子北巡边塞。

    这可就要命了。

    天子是九五之尊,应当端坐明堂垂拱而治。

    可正德皇帝却不喜欢被束缚着。原先有谢慎在一旁督促着还好些。现在侍奉在天子身边的可是江彬。

    一番蛊惑之下,天子恐怕真的会作出北巡的决定。

    李东阳沉吟片刻道:“四明去时,那江彬可对你恶言相向?”

    谢慎摇了摇头道:“这倒没有。”

    李东阳叹声道:“咬人的狗不叫,看来四明确实需要小心了。”

    谢慎点了点头道:“多谢西涯公提点,某会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